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如今各家各戶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家長們也知道不能溺愛孩子,為了讓孩子知道父母賺錢的不易,同時也為了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多家長從「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思想,轉變成「窮養」孩子的育兒觀念。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換而言之,只有讓孩子適當的吃一些苦頭經歷過一些挫折,孩子才知道現在的物質生活來之不易,進而也就懂得了節約和珍惜,所以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家長都學會了和孩子「哭窮」。
李奶奶有個5歲的小孫女叫可可,由於李奶奶和兒子兒媳並不在同一個城市生活,所以李奶奶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見過自己的小孫女了。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大,李奶奶也越發想念小孫女,在跟兒子兒媳商量了之後決定過去住一段時間。
李奶奶心裡是非常想跟小孫女親近的,所以第二天就帶著可可去買好吃的,李奶奶覺得孩子還小不能吃太多的零食,那就多給可可買點她愛吃的水果吧!
李奶奶記得可可特別喜歡吃草莓,正巧今天的草莓看起來又大又甜,所以李奶奶就想給孫女買一盒。但是這時孫女卻說什麼也不讓奶奶買草莓,一直攔著李奶奶說自己不吃草莓!
李奶奶有點費解,孫女不是最喜歡吃草莓了嗎?但是看著孫女明明就是很想吃的模樣啊!可可言行不一的舉動讓李奶奶很疑惑,連忙問孩子原因,但孩子說的話卻讓李奶奶更是摸不著頭腦。孫女說:「奶奶,草莓太貴了,家裡的錢要是花完了,就沒有錢讓我上幼兒園了!」
因為5歲孫女擔心沒錢上幼兒園?這個答案讓李奶奶一頭霧水,兒子兒媳工資都不低,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是讓可可上幼兒園也是綽綽有餘的,孩子怎麼會這麼想呢?李奶奶當時就跟可可說:「誰跟你說的啊?可可,奶奶給你買草莓也不會影響你上學,別擔心!」
李奶奶回家後才知道,自己的兒子兒媳為了讓鍛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奉行的是「窮養」教育,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不錯,但是經常跟孩子說家裡沒有錢。
當可可想買一些玩具、衣物的時候,小兩口為了讓孩子學會節省,所以就會跟可可說類似於家裡沒有錢,爸爸媽媽賺錢很難不能亂花錢這種話。長此以往,可可才會對李奶奶說出那番話。
其實「窮養」教育並不是不對,但是家長要把握好尺度,過度的「窮養」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別讓「哭窮」毀了孩子。
過度「哭窮」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1. 孩子長大後對於金錢很看重
童年的生活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如果孩子孩子年幼的時候經常對孩子「哭窮」,孩子往往就會對金錢更加渴望,而這種思想即使孩子長大了以後也會影響他們,在他們眼中錢可以彌補自己童年的遺憾,所以往往會對金錢很看重。
2. 孩子可能會自卑
孩子們雖然年紀小但是也有自尊心以及攀比心,當家長經常跟孩子「哭窮」的時候孩子往往是不敢提出要求的,而當同學們都有的東西自己卻沒有的時候,孩子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自卑的感覺。
3. 孩子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家長經常跟孩子「哭窮」雖然本質上是想讓孩子學會節省,但是過度的哭窮卻會讓孩子精神上變得「真窮」。在孩子的印象中,自己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跟身邊的同學朋友相比就低人一等,覺得自己不配穿很貴的衣服,不配得到更好的生活條件,在心裡就缺乏自信。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來源:閃電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