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寧波老街——「藥行街」的記憶

2021-01-20 陽光萬森

昔日的藥行街東起江廈街口,南與靈橋路相交,中間與開明街十字相交,現在延伸至解放南路止,全長1028米。假如你站在靈橋上天氣睛朗時向西望去,就可以看到終點。

據永樂《寧波府志》記載:現藥行街原稱「砌街」,東自車橋,西經開明橋,列新排橋。光緒《鄞縣誌》記載:街為李氏所砌,故名。民國1924年改建靈橋門至萬泰弄一段為瀝青路面。說明,明代時藥行街還沒有現在那麼長路。

街東首都是老字號商鋪,有大同南貨店,主營南北山貨土產,火腿、香腸、臘肉;隔壁就是大有食品店,你進店就能買到各色糖果、糕點,對面是孟太茂食品店,食物品種更多而全可挑選。向北行走幾步便是寧波最繁華的江廈街,所以城鄉市民在此都能一次性買到所需要的全部物品。

向南有一條小巷稱為「護城巷」是農民上城賣家畜的市場,因此從們也叫「雞、鴨弄」。

藥行街中段往西向北有一條「閘街」人稱「打鐵弄」是鐵匠鋪集中製作鐵器、農具的作坊,煤炭把鐵塊燒得火紅,鐵錘敲得叮噹響,所以又稱「叮打橋」,寧波老話:買菜刀要買「叮打橋菜刀」,鋒利切菜最快。

街尾是「三法卿」地界,三法卿是指比較繁華的商貿之地,後改為藥行街。它源自這裡曾出過三位有名氣的大法官。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現了一家「三法卿」飯店,飯店有一位大塊頭廚司,工作之餘常端坐於店堂,於是甬人後來就把「三法卿」形容為胖子的褒貶不一的代名詞。

這條街雖短,但百餘年以來以寧波中藥材行業盛極一時,藥行林立而得名,顧名思義,自此以「藥行街」,聞名天下。

據《鄞縣通志》記載:清末1906年到1930年這20餘年,藥行街最為興旺,街上有名有姓的藥店、藥行共有58家。9家為藥行,包括石板巷的懋昌、沙井巷的恆茂,還有當年最有影響的元利藥行;49家為藥店,其中有:慎德堂、餘生堂、明德堂、五中堂、人和堂、仁和堂、大乙齋、瑞成、萬瑞、榮昌、德昌、寶盛等,中藥店經營業務相對較大,而且又各有特色。

據相關資料統計,在民國21年裡,光是中藥業的經濟就佔了全市總財政收入15%,故有「傷風咳嗽,到藥行街走一走」之說。

當年慈城馮氏先祖馮雲濠擴大了「馮存仁」的事業,在寧波藥行街開設「馮萬豐」藥號,其信譽佳,影響廣,以至甬上許多藥材商靠「馮萬豐」批發運銷藥材而發財。「馮萬豐」藥號一度成了浙東最大的藥材批發與銷售中心。

據《鄞縣通志》記載:為適應藥材行業有一處集批發、零售,坐堂行醫一條龍的藥業商貿中心,藥商雲集在藥皇殿門口的「砌街」。當時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杭州胡慶餘堂等老字號派員長駐此地進貨。從業人員有500多人,匯資500萬銀元,寧波一度成為全國中藥轉運集散中心、東南藥材中心。1929年,因中藥商鋪聚集而正式改名為藥行街,沿用至今。

寧波藥皇殿始建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寧波天一廣場範圍內僅存的一座古建築,與周圍現代化建築組合成中西合璧的風格。

藥皇殿作為近代寧波南北藥材流通的橋梁,有名醫坐堂行醫,又是同業商家聚會議事的場所。

「藥行街」藥店的門樓一般都是磚牆砌成,上方用洋灰刻制兩條兇猛的巨龍,兩隻眼睛瞪得大大的,鼻子上有兩根長長的鬍子,怪嚇人的,實際上使人增加陽剛之氣。進入藥店可聞到濃烈的中藥氣味,一排排中藥櫃滿是一個個抽屜,貼著每一個中藥的名稱「熟地、茯苓、當歸、丹參、術藥、黃菊等。」

然而,上世紀四十年代,抗戰的硝煙瀰漫之後,藥店遭受火焚,多數藥店紛紛關門息業。從此,藥行街的藥業衰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具、木器店,以及一些雜貨鋪。

如今,也有一些私企老闆賺了錢以後,以收藏「寧式骨木鑲嵌家具」作為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在文化館的小洋樓常常聚集著一群收藏木器的愛好者。談論黃花梨、金絲楠、陰沉木的收藏經驗,其實這也是一種文化遺產的傳承。

在藥行街的中段北邊還有一座重建的天主教堂,據說懸掛在新教堂60米高空鐘樓上的大鐘,還是天主堂唯一的原物件,能按時敲鐘。每到晚上教堂的觀光燈亮起,光芒照耀分外美麗。

如今的藥行街經過幾次的道路建設,馬路寬了,汽車穿梭而行。昔日的中藥味早已散去無味,整條藥行街上瀰漫著濃烈的商業氣息。

最欣慰是經過有計劃地,在原址修建的「藥皇殿」,並且把藥皇殿東側出土的一對宋元時代的贔屭,在藥皇殿旁建了一座仿宋風格的碑亭「靈贔亭古建築」。這對石刻是我市迄今發現的體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碑座,它將重新馱上兩塊石碑,供人們欣賞。

這座當年藥材商人為祈求平安,祭祀藥皇,以及同業商家聚會議事的場所,而建設的古老建築,將與現代化的天一廣場融為一體,傳承寧波藥行街藥業商貿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重大的意義。

相關焦點

  • 藥行街文創告訴你,老寧波那些年星星點點的過往!
    ,甬城老照片仿若開啟寧波塵封的記憶會不會有一個似曾相識的瞬間悠然浮現在你熟悉的場景中藥行街(圖片來源於網絡)在寧波的大街小巷中,藥行街於我情有獨鐘相信很多寧波老三區80、90後在這裡有過自己青春的回憶當然小編我散落過我自己星星點點的足跡也萌發過我對於文學的夢藥行街現今的藥行街一邊是鱗次櫛比的高樓
  • 寧波藥行街天主教堂的高度是中國高的
    左右引入寧波開啟了寧波天主教的歷史。天主教堂,也被稱為聖母天堂。建於的清朝(清康熙),法蘭西傳教士郭中傳(Gollet),到了寧波,現在是藥行街(當時沒有藥行街的名字,只在靈橋門上說),買了一塊地,建了5棟房子和1座聖殿。由於禁止宗教活動,他被佔領。在這方面,外國傳教士已被中國驅逐出境。郭中傳於集中於廣東,於死於澳門。
  • 寧波藥行街天主堂,鐘樓高度為國內現有教堂之最
    天主教1533年左右傳入寧波,開啟了寧波天主教的歷史。寧波天主堂,又名聖母升天堂。始建於1702年清朝(清康熙四十一年),法蘭西傳教士郭中傳(Gollet),來到寧波在城內現藥行街(當時尚無藥行街名稱,只說在靈橋門內),購買了一塊土地,建築房屋5間和聖堂1座。1723年因禁教被佔用。
  • 寧波海曙區突擊檢查藥行街天主堂 消防狀況不容樂觀
    ,一場大火毀去了寧波老外灘百年天主教堂。  藥行街天主堂即聖母升天堂,位於寧波市天一廣場附近,周邊居民來做禮拜的人次也比較多,消防安全壓力比較大。在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詳細詢問了負責人關於天主堂消防安全制度和負責人等信息,並仔細檢查了教堂內疏散通道、應急照明、消防器材、安全指示標誌等。經過檢查,檢查人員判定藥行街天主堂存在應急照明、安全指示標誌不亮、疏散通道堵塞等問題。
  • 藥行街文創帶您回味寧波這幾條老街的歲月變遷……
    跟上小編的步伐,去這些老街走一走,一起尋找消逝的過去... 廣 仁 街 喚醒寧波舊時光的記憶
  • 這8條寧波的老街,有最純正的舊時甬城記憶
    浙江寧波,曾經的甬城記憶,其實藏得並不遠。如今依然有著許多老街,保存著原始而純正的寧波味道。這些老街,穿越時光,沿襲至今。挑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到這8條最美老街上走一走。感受那些長街背後的故事,或許是非常美好的事。1 寧波海曙 · 南塘老街看到南塘第一眼,很多人便喜歡上了這裡。
  • 這8條寧波的老街,有你最純正的舊時甬城記憶
    浙江寧波,曾經的甬城記憶,其實藏得並不遠。如今依然有著許多老街,保存著原始而純正的寧波味道。這些老街,穿越時光,沿襲至今。挑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到這8條最美老街上走一走。感受那些長街背後的故事,或許是非常美好的事。
  • 藥行街天主堂:記錄寧波人對天主教的認識過程
    現在寧波除佛教、道教外,比較有影響力的還有天主教和基督教,它們來寧波初期的命運也如何呢?我們可以通過看看藥行街天主堂的歷史來一探究竟。藥行街天主堂——記錄寧波人對天主教的認識過程如今的藥行街,因和天一廣場相連,也成了引領著寧波時尚的主要商業街道,街上還聳立著一座漂亮的天主教堂。這座天主教堂是寧波境內最早的外國人傳教場所,稱為藥行街聖母升天堂。這座教堂的興衰從一個側面記錄著天主教在寧波的傳播命運,反映著我們寧波人對西方天主教的認識過程。
  • 回溯藥行街輝煌歷史,今年最後一場「溫故」非遺展來到和義大道
    「溫故」非遺展——「藥行街的故事」亮相。 寧波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海上絲綢之路,使寧波一度成為外國藥材進入中國的主要集散地,有記載的進口藥材幾十種。明朝時,寧波藥材商聚集於藥行街,互相幫持,使寧波藥業成為全國藥業的領頭羊。清末,寧波一度成為全國中藥轉運集散中心、東南藥材中心。 今天(12月8日),今年最後一個「溫故」非遺展——「藥行街的故事」在和義大道開展,回溯藥行街輝煌歷史。
  • 今天平安夜人多車堵 去寧波外灘藥行街最好別開車
    藥行街、江北外灘等會出現車流、人流高峰  根據往年經驗,藥行街、開明街、解放南路、大沙泥街、人民路南段、江北外灘等會出現車流、人流高峰。  今年雙十一夜晚,新江橋北往南大堵車。本報記者 郭戟鎧 攝  此次預警的重點區域為:藥行街、開明街、解放南路、大沙泥街等路段;主要商貿區,如海曙天一廣場、江東世紀東方商業廣場等周邊道路;各主要交通幹道,特別是江廈橋、靈橋、琴橋等各區交界橋梁、道路。
  • 寧波地鐵沿線32處景點大盤點
    從始建至今,望春橋已歷經千年風雨,沉澱著寧波的歷史,也承載著寧波人民的生活。凌依/攝東門口站錢業會館錢業會館是昔日寧波金融業聚會、交易的場所,始建於民國十四年,由亭臺樓閣、園林組成的中西式磚木結構建築,亭園花草,清靜幽雅
  • 「浙裡」光影,「雲看」文博|寧波博物館:夢回甬城老街,喚醒那段溫存的記憶
    七十年來,寧波實現了從內河小港向國際大港、從商埠小城向現代化國際港城的偉大跨越與華麗蛻變,寧波市民的日常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次博物館的《歲月如歌》物證展,通過呈現1949年以來見證寧波經濟社會發展變遷的老物件,帶我們觸摸定格的時光,聆聽如歌的歲月。策展人何毓峰稱,「5月25日,對於寧波來說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
  • 宜賓上江北老街的記憶
    光陰如梭,隨著城市大拆遷的高潮,隨著五糧液大道的工程建設竣工,朦朧記憶中我兒時玩耍的彭家,昔日的彭家大院消失了,昔日的嘉陽院消失了,三河街消失了,老街面臨著拆遷,現在僅存的一點記憶來源於一個做夢的清晨,如果不是夢回童年,也許,童年記憶中的老街也將在我心中消失。
  • 無論是即將離開還是要來寧波的朋友,寧波永遠歡迎你
    可能是家鄉也可能只是個驛站在這裡留下的記憶總會隨著時間慢慢消散再見亦不知是何年......公交可乘20、238、330、804、820等公交車在第一醫院站下車,或12、28、302、357等到藥行街站下車。06寧波博物館寧波博物館,是寧波城市文化的核心與窗口,國家一級博物館。
  • 寧波南塘老街:歷史街區的「文創夢」
    南塘老街的「印象寧波」文創商品門店。徐展新 攝  這段時間,寧波陰雨連綿,南塘老街的室外道路冷清了許多。然而,當記者靠近沿街店鋪時,依舊能聽到人們的說話聲和笑聲。  吸引他們的是什麼?南塘老街相關負責人如此判斷。  事實上,這條聲名遠揚的歷史文化街區,早已邁出了追逐「文創夢」的腳步。  老街的第一面「金字招牌」,就是集聚於此的老字號餐飲品牌,它們代表了寧波傳統文化的精華,承載了老寧波人的記憶,也在創意設計的道路上做出了許多嘗試。
  • 南塘老街——浙江寧波的旅遊新名片
    「寧波古風」——南塘河歷史街區南塘老街,地處浙江省寧波鄞奉片區西側,古城南門外,是集歷史古蹟、旅遊觀光、老寧波民俗特色於一體,展現寧波江南水鄉城市特徵的歷史文化特色商業街區,位列寧波八大歷史街區之一。老街呈南北走向,以祖關山路為界,分為南、北兩街,秉承寧波文化之本,以「寧波傳統文化之窗口,南塘河江南水鄉之特色,袁氏文化之區域」為主題,現如今北街主打「屬於寧波的味道」、「寧波的人文生活」和「寧波旅遊首發站」等內容;南街主打「城市休閒」概念。
  • 寧波有這樣一條老街,被稱為「小上海」,卻不需要門票
    想起了鄭州的建業電影小鎮,不過與之不同的是,電影小鎮只是一個單純的觀賞景點,而老街則是有當地的居民在此生活,從而才展現出來一個地方的質樸,因此才能被稱為老街。今天我們要說的老街,就是在浙江寧波的南塘老街,這個地方本地寧波人都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為寧波的歷史文化都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呈現因為寧波的歷史文化都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呈現,不要看這條街,只有短短300米,這個地方有很多名勝古蹟,還有各種各樣的寧波文化,而它繁華的時候的那種景象,也像極了今天快速發展的大上海,所以這個地方也有了寧波「小上海」的稱呼。
  • 遊寧波南塘老街,看風土人情,賞江南獨特風光
    2020年1月5日,寧波南塘老街風光。天氣不好,遊人不少。各種名品小吃應有盡有。名人雕像。南塘老街風光。小吃一條街。020年1月5日,寧波南塘老街風光。天氣不好,遊人不少。各種名品小吃應有盡有。寧波南塘老街。
  • 老外灘、南塘老街等寧波步行街改造升級了
    8月19日上午,全省步行街改造提升會議在寧波召開。會上,浙江高品質步行街發展聯盟正式揭牌成立。寧波南塘老街、寧波老外灘等本土優質步行街,正積極探索一條展現寧波城市新形象、新魅力的途徑。 接下來,寧波步行街的提升改造,將重點推動空間互聯互通、豐富夜間遊憩業態、優化街區環境等。
  • 浙江又一老街走紅,人稱寧波「小上海」,商業濃重門票卻免費
    老街是一個城市歷史的縮影,也是古鎮中最惹人注目的地方。有些城鎮的發展已經沒有了古鎮的味道,只剩下一些零散的古建築群,然後將零散的古建築群集合,沿著一條街進行修復,恢復成以前繁華的模樣,這就是老街的起因。老街中一般都有當地的居民生活,因此這裡是最能展現一個城市古樸韻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