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河南農業大學發布的資訊:
4月29日,學校六屆十三次教代會勝利召開。這次教代會是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全面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為進一步凝聚共識,匯集力量,充分展示和發揮教職工代表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作用,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撐,校黨委宣傳部特推出「聚焦教代會 百人談發展」專題報導,邀請教代會代表結合校長工作報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暢談推動學校及本單位事業發展的思路、舉措和體會。今日,本專題推出第一期,希冀以此啟發思路,碰撞智慧,交流工作,推動發展,為建設以農為優勢特色的高水平大學貢獻力量。
全面提升本科教學質量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農學院教授 湯繼華
張改平校長在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繼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這段話精確定位了河南農業大學最根本的任務是通過一流農業人才的培養和服務河南糧食生產,為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以本為本」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在提升我校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報告提出了要布局新興農科專業方向,加大實踐教學資源建設,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特別是教學貢獻獎和教學功勳獎的設立,以及2019年度教學型教授比例的增加和2020年教學突出業績獎勵的資金安排,使廣大教師員工看到學校對做好本科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視,這些措施的出臺將對提升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提升本科教學質量,為我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保障。
搶抓機遇 提振信心 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林學院教授 範國強
張改平校長的工作報告全面、實事求是地總結了2019年我校在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水平和國際合作等八方面經取得的成績,這些斐然的成績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使全校師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同時報告也對2020年的工作做出了部署。報告特別強調2020年要緊抓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建設契機,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我校進入河南省3所行業領先的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加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設立教學貢獻獎和教學功勳獎等等,這些工作的順利落實必定對鄉村振興、中部地區崛起和中原更加出彩發揮積極作用。作為林學人,我們將以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為目標,緊緊圍繞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林業生態建設中的重大戰略性科學問題開展我省特有用材林和經濟林樹種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等手段培育滿足國民經濟建設需求的林木新品種、解決林業生產中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從而形成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研究團隊,服務我省經濟發展,在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中展示農大人的風採。
靜心從教 專心科研 為國家培養更多獸醫學人才
牧醫工程學院教授 褚貝貝
張改平校長在《校長工作報告》中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特色骨幹大學建設,堅持「集大智、聚大軍、引大師、築大臺、幹大事、育大才」辦學方略,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作為一名農業大學的人民教師,要在工作中找準定位,提升境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把給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獸醫和科研工作者作為奮鬥目標。在今後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強師品、師愛、師能及師風四個方面的修養,做到心懷坦蕩,言行一致,教人先正己。教師是學生崇拜和模仿的對象,尤其是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更要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才能為學生樹立好榜樣。教人做學問,首先就要自己不斷追求學問,刻苦鑽研,緊跟學科前沿動態,貫徹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己及團隊的科研水平,才能教好學生。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給本科生和研究生上好專業基礎課,是國家科研蓬勃發展的基礎。對於研究生和博士生,首先強調學生要嚴格遵守學術規範,堅持學術誠信,恪守學術道德,以解決國計民生的重大科研問題為理想。不僅從訓練學生的科研能力著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形成批判性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凝心聚力 建設以農為特色高水平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教授 王萬章
過去的2019年,王澤霖教授團隊8000餘萬科技成果收益捐贈;高致名教授長期紮根教學、科技服務一線,榮登中國好人榜;臺前縣扶貧攻關等學校各項工作和榮譽極大地提升了河南農業大學的社會聲譽,同時也展現了幾代河南農大人艱苦奮鬥、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的博大情懷。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學校應更好地發揮以農為特色的學科優勢,為河南省農業生產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持,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圍繞國家戰略,發揮多學科融合、協同優勢,積極投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圍繞高水平大學建設,要進一步調整和完成創新創優獎勵機制,要向教學、科研一線教師傾斜;在落實差別化管理和學校資源分配上要向特色優勢學科團隊傾斜,應進一步調動廣大教師幹事創業積極性,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體師生員工要團結一心,凝心聚力,再創河南農業大學事業輝煌。
一花獨秀不是春 萬花齊放春滿園
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院長 馬恆運
過去十年,我國的GDP從不足50萬億,增加到100萬億,翻了一番;我省的GDP從2.3萬億,增加到4.9萬億,翻了一番;河南農業大學,進行了兩個新校區建設,迎來了第一位院士校長,實現了長江學者零的突破。在未來十年,學校要消化吸收規模擴張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六屆十三次教代會勝利召開為契機,謀劃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一是要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下,充分發揮我校學科優勢,為河南省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二是要儘快完成新校區在建工程項目,真正實現學校發展的數量擴張,為三校區定位做好充分基礎建設準備。三是要在以農為優勢學科發展方針指導下,全面推動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發展,實現農、工、理、經、管、法、文、醫、教、藝10大學科門類全面發展。四是要為廣大教職員工創造優越的教學、科研、生活和學習環境,要加快青年教師公寓建設,解決新進教師的後顧之憂;加強教職工生活區管理,不斷提升教職工生活環境質量;以解決教室和學生宿舍空調問題為切入點,積極改善學生學習和生活環境。
科學合理配置資源 提升資產使用效益
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 雷振華
資產是學校開展教學、科研、管理和後勤保障服務等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學校事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近幾年學校事業的快速發展,資金投入不斷增加,學校的資產規模逐步擴大,資產總量也急劇增長,但與學校事業發展的客觀要求相比,學校仍然面臨著資產總量不足的矛盾,同時也面臨著分配不平衡、使用效率不高等多重矛盾。總量不足的矛盾需要靠不斷增加投入來解決,但分配不平衡、使用效率不高等方面的矛盾,只有通過提升管理水平來解決,向科學管理要效益。一方面,我們要通過科學分配辦學資源,引導資產合理配置,控制資產重複配置,消除一味追求高配的錯誤觀念,在滿足教學、科研、管理等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儘可能有效控制降低資產配置成本,同時做到既照顧好重點,又兼顧好一般;另一方面,要通過提升資產的共享共用,加強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資產的維護維修保養,延長資產的使用壽命,千方百計地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使有限的資產真正能實現物盡其用。
加快推進改造建設 為農大全面高質量發展助力
附屬中學校長 田隨鳳
在嚴格防控,即將迎來中小學師生安全、有序全面返崗復學之際,六屆十三次教代會勝利召開,吹響了農大向著「以農為特色」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也給農大人2020年發出了努力拼搏的動員令。與學校事業發展同步,附屬中學也走過了不同尋常的2019年,「大事喜事多」,令人備受鼓舞:加速推進附中改造項目,大力支持附中改善辦學條件和環境;在「慶國慶.歌唱祖國70年誕辰」教職工歌唱比賽中以第一名榮獲一等獎;被確立為鄭州市首批「新優質初中」創建學校,被省教育廳授予「河南省中小學書香校園」稱號;連續28年榮獲鄭州市教育教學創新先進單位,連續4年被評為鄭州市德育創新先進單位;榮獲河南省教科文衛體系統女職工先進集體;王子亮、李競川、孟江濤入選為「鄭州市千人教育名家培訓對象」;開設「博士課堂」,豐富校本課程,初步形成了「學科、體驗、特色」三大體系十五門類的校本課程體系。沐浴教代會春風,再創附中輝煌。附中人將牢記囑託,不忘初心,拼搏進取:加快推進改造建設,為附中辦學再上新臺階奠基;抓住辦學條件改善的契機,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治校水平,為農大全面高質量發展助力!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續發力 著力提升師生幸福指數
後勤發展總公司總經理 夏越新
2019年,我校注重民生工程建設,完成了文化路校區電力增容、熱力增容工程,完成了桃李園學生公寓學生洗浴、物聯網智能洗衣機房等項目建設,龍子湖生活區新增了理髮店、果蔬店、藥店等便民生活服務項目,受到了廣大教職工生的熱烈歡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及「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校長工作報告》為我校繼續改善民生指明了方向。後勤發展總公司作為學校教學、科研和教職工生生活的後勤保障部門,將繼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續發力:一是積極推進桃李園學生公寓電力增容項目施工,為安裝空調創造條件;二是推進學生宿舍空調安裝項目進展,實現文化路校區學生宿舍空調全覆蓋;三是做好生活區暖氣改造工作。繼續堅持「三服務、兩育人」根本宗旨,牢固樹立「全面覆蓋、及時到位、不留死角」的服務保障理念,以「師生為本」和「師生滿意」為後勤綜合改革的出發點和設計原點,主動作為、精準謀劃,找準定位,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在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上,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把後勤服務工作做細、做精、做優,為早日建成與以農為優勢特色的高水平大學相適應的精細化、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智能化有機統一的後勤保障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以更強的擔當做好離退休職工工作
離退休職工工作處黨總支書記 蔣媛媛
校六屆十三次教代會為學校加快推進特色骨幹大學建設進一步凝聚了力量。離退休職工工作處黨總支、離退休職工工作處將以更強的責任擔當,認真做好離退休職工工作,努力做到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更好服務於學校事業發展大局。一要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加強「三項建設」。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根本任務;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教育引導離退休職工黨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加強離退休幹部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努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二要堅持服務中心大局,促進離退休職工作用發揮。緊緊圍繞學校重點工作,組織引導老同志在「疫情」防控、助力「三大攻堅戰」、教學督導、大學生黨建及關心下一代等方面繼續發揮作用;廣泛宣傳受表彰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典型事跡,引導廣大老同志自覺對標先進典型、爭做出彩農大人。三要堅持精準工作理念,精心做好離退休職工服務管理。把老同志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作為我們搞好精準服務的重點,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離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在服務理念上體現精準;重點關注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在服務對象上做到精準;依託學習活動陣地滿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服務方式上實現精準。
構建信息資源服務體系 助力學校教學科研發展
圖書館辦公室主任 徐延華
大學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立足新時代,圖書館人應該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結合學校發展實際,創新服務方式,加快轉型發展,助力學校教學科研發展。一是積極建設完備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為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提供文獻信息保障,為師生提供所需的信息資源。二是積極推進學科服務,圍繞教學和科研實際需要,按照學科需求組織學科團隊,注重將圖書館服務嵌入教學課堂和科研流程中。三是牢固樹立以讀者需求為中心理念,從「書的圖書館」向「人的圖書館」轉變,進一步打通線上、線下館藏資源,有效整合館內外資源,為師生提供更智慧化的資源檢索、資源獲取和推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