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透露奧運開幕式內幕和亞運開幕式設想。李立輝攝 |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亞運會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主講「奧運和亞運」
亞運開幕式不是百貨公司櫥窗
嶺南文化符號不可能面面俱到
從奧運會到世博會,到即將到來的亞運會,中國用燈光、色彩和音樂拉開自己的大幕,用花環、舞蹈、煙火來講述自己的故事。對觀眾來說,他們不僅希望看到大幕拉開,看到表演登場,也希望了解如何拉開這張大幕,如何布置大幕背後的舞臺。
本期「嶺南大講堂-文化論壇」請來的是東方歌舞團副團長、藝術總監、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亞運會開幕式總導演陳維亞教授,他以最貼身的體會,告訴我們北京奧運開幕式背後的故事,並提前透露亞運開幕式的設想和創意。
觀點精華
1 奧運開幕式為什麼要做「萬人操」
我今天的題目是《中國開幕:從奧運到亞運》。為什麼在10年前、20年前,我們無法用這樣的名字演講?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進入了一個「中國開幕」的時代,我們的國家現在正蓬勃發展,我們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實力全方位地提升,今天我們才能夠坐在這裡跟大家談中國開幕的故事。
首先我想說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與往屆尤其是西方的奧運會之間的比較,通過這些比較,我們來捋一捋中國的路數。
不同的文化底蘊,產生了對廣場文藝表演不同的審美取向與藝術追求。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但是在近代,中國落後挨打了;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在世界體壇沒有發言的地位。由於這個背景,我們的開幕式就不能跟西方一樣,一定要強烈地、形象地、明明白白地體現中國人的文化底蘊和追求。
國家的體制、運營的體系、參與人員的社會構成方式不同,直接影響廣場文藝表演的形式、風格、規模以及質感。西方人在做廣場開幕式的時候,更講究創作的理念和獨特的手法。比如說雅典奧運會大家印象很深吧?有一個人頭馬的雕塑在走著,然後把一個標槍緩緩地投出去。我們認為他們這個想法很有意思,很有獨特性。結果人家跟我說陳先生你不知道,我更羨慕你們的想法和形式,我做夢都想給我一千人、給我一萬人,讓我在雅典奧運會上好好地展現自己很強悍的藝術構思,但是我找不到這麼多人。
科技實力,開放與交融的程度,也影響廣場文藝表演的發展。現在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在奧運會開閉幕式上呈現的創意和形式,只是這些年來眾多設想的形式裡的不到1%。有很多很好的想法由於沒有科技實力,沒有呈現的方法,被迫放棄了。
2 用各國文化解讀奧組委「命題作文」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人和西方人在處理一些關鍵元素的時候,在創意和思路上有什麼區別。
第一個是奧運五環,奧運五環必須在奧運會開幕式上隆重地出現。澳大利亞雪梨奧運會的五環是怎麼呈現的?澳大利亞人很聰明,他們用了上百匹馬,每匹馬都是棕色的,上面是澳大利亞最彪悍的騎手,戴著牛仔帽,穿著皮衣,從四個入口旋風般進場,用跑馬形成一個流動的五環。
我們再看看雅典,愛琴海養育了雅典、希臘文明,所以他們史無前例地把體育館灌滿了水,一束天火從體育場外飛來,進入到愛琴海之後,在海水的綜合作用下一個焰火的五環從水中出現了。
張藝謀當時跟我說,維亞,將來我們這個環節怎麼弄?我說我也不知道,這些創意已經太精採了———主題鮮明,方法獨特,場面震撼。
怎麼辦?其實這個方案我們想了很久,有很多種方法。例如,我們說中國是一個龍的民族,是不是進來五條龍呢?龍是中國精神的象徵,但它也有負面的影響,比如說西方人認為龍是邪惡的代表。你要考慮是在做奧運會,不是在做全運會,更不是做在廣東地區的藝術節開幕式,是需要全人類都明白和接受的。
所以我們當時想,能不能以最浪漫、最寫意、最溫柔的方式把五環展示出來,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是熱愛和平的,中國人有浪漫情懷,中國人是懷著美好情感的,大家覺得這個思路對。我們可以設計出很多更強悍的創意,但最後選擇了星光五環,我們的寓意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閃亮的星星,都有存在的意義,奧運會的五環正是所有人類閃光的星空構成的。最後在北京的夜空中,最美麗的人類星光五環冉冉升起。
3 表演形態各有所長
再從表演形式上看,當年希臘剛開場,有一個時空對話,現場一位演員站在水中擊打著文明之鼓,屏幕上有一位演員在奧林匹亞最古老的運動場遺址上,通過鏡頭形成一個時空對話。兩臺攝像機,兩隻破鼓,花不了多少錢,創意就表現得淋漓盡致。它運用的一個場景是千金難買的奧林匹亞的遺址,我們做不到。
我們奧運會開幕式同樣也有擊鼓,我們叫擊缶。這個擊缶我們是杜撰出來的,只不過在古代的表述中有「擊缶而歌」四個字。2008人整齊劃一,規模宏大,氣氛震撼地擊缶,和兩個人運用高科技巧妙、輕盈、浪漫地空間對話,完全是兩個表演語言體系,而後者是我們能做到的。
4 奧運聖火是怎麼點燃的
我們有一句口頭禪,叫奧運會的開幕式成功了,奧運會就成功了一半。那麼現在廣州亞運會開幕式成功了,廣州就成功了一半。而奧運會開幕式中點火成功了,開幕式就完全成功了。
奧運聖火點燃形式的創意有很多。我舉三個,第一個是雪梨的點火儀式。雪梨奧運會是前所未有地向下點火,上和下就那麼一米之遙,體現了創意上的勝利。再看看雅典的點火,當火炬塔緩緩下去以後,鏡頭裡展現的是滿場的運動員和低垂的火炬塔,這裡面被賦予了一個非常美好的創意,叫「奧林匹克向全人類致敬」。火炬塔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向人類深深地鞠一躬,然後點著了。
中國這個創意是怎麼來的呢?大家知道鳥巢是全封閉的結構,而且在設計之初,設計者就沒考慮什麼地方要放火炬塔。到了創意組進場,問火炬塔在哪呢?他們說你們自己去想。
好在我們開閉幕式創作團隊裡的技術總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設計院的院長,他是設計飛彈、設計航天的,他說話有人聽了吧,他帶專業團隊實地去勘察、測量,分析圖紙,認為我們自己設計一個承載運營機構,將火炬塔放到鳥巢頂上是「可行的」。
確定安在頂上之後,採用什麼樣的造型呢?又費了很多心思,最後想,不是廣場中間有一個畫軸嗎?整個開幕式表演不是用畫軸打開之後展現一個燦爛古老的中國嗎?那麼,這個頂棚的邊緣寬度14米,正好是地面跑道的總寬度,長度正好是體育場的周邊,就像是一個畫軸一樣。在表演的時候,這上面投影了很多圖像,實際上就成了一個空中畫廊,而火炬塔就是這個空中畫廊的盡頭。在這個畫軸上,我們有機地融入奧林匹克聖火從雅典到北京傳遞的各種形象,畫軸緩緩打開。
從奧運走向亞運,我們即將迎來新的輝煌,但我現在沒有權力透露任何信息,把這個議題留到11月12日晚上再給大家做解釋……
記者提問
「敢為人先」是嶺南文化核心
記者:廣州亞運會上要體現嶺南文化,您準備如何用創意呈現嶺南文化?
陳維亞:嶺南文化涉及面太廣了,我們去了博物館、五羊雕塑、鎮海樓等地方尋找答案,結果發現內涵太豐富了。但作為亞運開幕式,並不是一個百貨公司的櫥窗,什麼都往上堆。
所以我們抓住了一個核心:「什麼產生了嶺南文化?」在我看來,廣東人從骨子裡有種「敢為人先」的氣質。廣州人表面溫和、安寧,但骨子裡有股勁。因此我把這個理念作為開幕式中重點體現的嶺南文化特性。到時候,火炬和點火儀式,將以一種「敢為人先」的方式,神奇地出現在開幕式現場。
(責任編輯:new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