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精打細算的商人總統川普上任之後,美國對外駐軍的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川普眼裡,如果盟國不願投入更多的軍費,建立更強大的自衛能力,僅僅尋求美軍的協助來防衛,這是對美國國防力量的浪費。在東半球,美國第一個開刀的就是韓國,因為在川普眼裡,這是個黃金滿滿的富國。而在西半球,美國第一個開刀的就是歐盟實質性上的老大,德國。在數次與默克爾溝通不順後,川普決定縮減在歐洲的武裝力量的規模。常駐德國的美國陸軍的34500名士兵中將有9500名被召回國。這意味著美國在歐洲的地面武力一下子少了近三分之一,幾乎裁掉了一個陸軍師的規模。而《福布斯》援引一些軍事專家的話稱,這樣的撤軍不會是單一行動,它將會影響整個北約地區的軍事同盟,而首當其衝的就是波羅的海國家,它們將面臨來自俄羅斯龐大的軍事力量的巨大壓力。
自華約解體後,由於俄羅斯力量消退,北約不斷東擴,逼近了俄羅斯的家門口,這無疑令俄羅斯非常惱火。得益於國際能源價格的上漲,俄羅斯的經濟在近些年獲得了恢復。這支撐其開始更新自己的軍事力量,在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大將的領導下,俄軍在軍事現代化改革上取得了突破。這些都在烏克蘭,敘利亞戰場上得到了充分體現。而蘭德公司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目前北約的力量部署根本無法阻止俄羅斯迅速進入波羅的海國家。
蘭德公司的報告認為,冷戰時期,蘇軍的數萬坦克集群是懸在整個歐洲上空的一把達摩克裡斯之劍。現在很多人在承平已久之後忽略了這個事實。根據蘭德公司的評估,雖然北約在整體技術實力上略有優勢,但在裝甲力量的總和上仍遠遠落後於俄羅斯。更細緻的推演顯示,目前北約根本就湊不出足夠數量的坦克來保護波羅的海國家。據很多輪的兵棋和數字模擬推演顯示,俄羅斯裝甲部隊到達愛沙尼亞塔林和拉脫維亞裡加這樣的重要城市只需要不到60個小時。從聖彼得堡出發,俄軍只要行軍兩百多公裡就可以到達波羅的海沿岸。而美軍最近的部隊還遠在德國和羅馬尼亞。
福布斯強調,蘭德的推演很多要素沿用了舊有的標準,而實際上俄軍現在的行動能力,武器裝備已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未來俄陸軍的力量將進一步提升,T-14艦隊坦克,T-15重型步兵戰車,迴旋鏢輪式裝甲車,颱風裝甲車開始大批進入俄軍服役。這些裝備戰鬥力強,機動性能出色,俄軍的突防能力將會進一步增強。更何況俄羅斯還有白俄羅斯這樣的橋頭堡和加裡寧格勒這樣的飛地存在。如果北約再不加強東線的軍事力量,僅憑一個羸弱的波蘭,是絕對無法阻止俄羅斯的行動的。(軍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