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沙漫漫地表荒蕪,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約20%的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2021-01-10 地理沙龍號

地球表面的陸地自然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其中「荒漠自然帶」是指氣候乾旱區的地貌總和,包括巖漠、礫漠、沙漠、泥漠和冰漠等等,其實就是代表降水稀少,植被很稀疏的地區。

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

沙漠是荒漠自然帶的一種類型,通常是指「沙質荒漠」,沙漠地表多覆蓋有沙丘或者是沙灘,沙子是沙漠裡最不缺的東西。沙漠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範圍十分廣泛,而且面積也很大,地球表面的陸地面積約為1.62億平方千米,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地區屬於荒漠地區,而大約有20%的面積屬於沙漠,比如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其總面積達到了驚人的906萬平方千米。

陸地自然帶分布圖

沙漠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等,其中在自然原因中形成沙漠的根源應該是「氣候原因」,也就是說「沙漠」作為荒漠自然帶的一種,基本上只分布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特別是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地區,有些沙漠地區的年降水量只有幾十毫米。所以,「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是沙漠形成的最重要自然原因。

我國沙漠分布圖

一個區域氣候乾旱,降水稀少,地表植被覆蓋率就低,外力作用中流水作用就很弱,風力作用就會增強,地表裸露的巖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等作用下,最終逐漸變成細小的沙粒,並逐漸形成沙漠,然後就呈現了地表荒蕪、黃沙漫漫的場景。那麼,為什麼某一地區會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呢?這裡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區域,由於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容易形成沙漠,由於地處熱帶地區,形成的沙漠就稱為「熱帶沙漠」。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智利北部、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北美墨西哥西北部地區多分布有熱帶沙漠。

撒哈拉沙漠衛星地圖

其次,在大陸的內陸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從而降水稀少,容易形成沙漠,比如亞歐大陸的內陸中亞地區、我國的新疆、內蒙古等地的沙漠多屬於此類成因,由於地處溫帶地區,形成的沙漠就稱為「溫帶沙漠」。比如我國塔裡木盆地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就是深居內陸降水稀少而形成,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塔裡木盆地衛星地圖

再次,還有些地區,比如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脈東側的巴塔哥尼亞沙漠,是由於位於盛行西風的背風坡,焚風效應,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從而形成沙漠。巴塔哥尼亞高原地處南美洲南部的東側,東臨大西洋,但是此處地處盛行西風帶控制,攜帶來自太平洋暖溼空氣的西風帶,受到了安第斯山脈的阻擋,使得安第斯山脈西側地區,位於迎風坡,降水豐富,而東側地區降水稀少。

巴塔哥尼亞沙漠的形成原因

在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中,氣候是核心要素,但是地形、洋流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氣候,從而對沙漠形成產生影響。除了自然原因之外,沙漠的形成還和人類活動對於植被的大量破壞和水資源利用有一定的關係。比如,據研究南亞地區的塔爾沙漠的形成,就和古代印度長期對當地植被破壞,以及大量利用印度河水源灌溉有關係。

巴基斯坦塔爾沙漠

相關焦點

  • 佔全球陸地總面積1/3的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小夥伴們,你們好呀,前面咱們了解了沙漠的很多內容,不過你們知道沙漠是怎麼形成的嗎?地球上陸地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28%,為1.47億平方公裡,你們知道沙漠佔多少嗎?全世界沙漠佔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擴大,現在很多地區都面臨著土地沙漠化的威脅!
  • 非洲「撒哈拉沙漠」和我國「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形成原因相同嗎?
    沙漠是指地表完全被沙子覆蓋,植被非常稀疏,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屬於「荒漠自然帶」中的一類。在陸地自然帶的分類中,主要包括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三大類,產生三大類自然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多少,在溼潤、半溼潤地區多分布森林自然帶,在半乾旱、半溼潤地區多分布草原自然帶,在乾旱地區多分布荒漠自然帶。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綠洲會發生什麼?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在地球上沙漠的佔地面積還是非常大的,陸地只佔了地球的32%,沙漠就佔據了陸地總面積的20%。阿拉伯沙漠,中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撒哈拉沙漠等等。布滿黃沙,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的水資源,遇到惡劣的天氣情況,還會颳起陣陣的沙塵暴,已經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接近於中國的陸地面積,比三個印度還大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能有多大?它的面積接近於中國的國土面積,比三個印度還要大,是世界上自然條件最嚴酷的地區之一,也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區之一。它便是「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形成於約250萬年前,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僅比中國國土面積小54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並且幾乎佔據了非洲北部。
  • 如果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的沙漠都變成森林了,地球會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嗎?在很多人看來,沙漠代表著乾旱、炎熱、死氣沉沉,而森林則代表著溫暖、溼潤、生機勃勃。森林為我們的地球提供了氧氣,沙漠卻用黃沙不斷侵佔人們的生活空間。
  • FM貴南故事——黃沙漫漫木格灘(穆桂灘)
    黃沙漫漫木格灘(穆桂灘)文/方中元沿西久公路出過馬營不遠,一道連綿的沙山赫然撞入視野,與此前相伴的荒草稀疏的山坡、乾燥的斷崖和缺水的溝壑等地貌,迥然不同。沙山是柔美的、舒緩的、迷幻的、也是高傲的、渾濁的、強勢的。
  • 自然探秘:沙漠之謎
    據統計,全球沙漠面積約1535萬平方千米,佔陸地面積的10.3%,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大。那麼,如此廣闊的沙漠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傳統的觀念認為沙漠是地球上乾旱氣候的產物。從沙漠的分布來看,也證實了這一觀點。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沙漠都集中在赤道南北緯15°~35°間。
  • 撒哈拉沙漠——遺失而獨立的神秘,漫漫黃沙無邊無際
    提及撒哈拉沙漠,人們立即會以諸多稱謂冠之,「沙漠之王」「不毛之地」「生命的墳墓」,等等。以上種種描述,足以顯現出撒哈拉沙漠自然環境的險惡,加之影視文學作品對其大肆渲染以及理解的空白,使得本有好奇之心的探險者對其望而卻步,不想去接受這份本已存在許久的真實,更沒有了置身其中的勇氣,把它看做是存在於地球上的甚至比南極、北極以及喜馬拉雅山更難以逾越的生命禁區。
  • 中國首個即將消失的沙漠,總面積比海南島還大,80%的黃沙變綠洲
    在電影劇中,經常看到商人拿著駱駝的鈴聲帶著絲綢在荒涼的沙漠中行走。 無論沙漠景色多麼壯觀,都不適合人類生存,壞天氣常常在沙漠中迷失方向。 沙漠給周邊城市和當地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大風襲來,街道被黃沙復蓋,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煩惱,但從保護生態環境方面來說,治理沙漠是不可或缺的。
  • 欲將沙漠變成綠洲,卻不知沙漠是棵「搖錢樹」
    一提到沙漠,大多數人會想到一片一片的沙海,或者一群騎著駝隊獨自走在炎熱的沙漠海洋上。的確,自古以來,沙漠一直是荒蕪與狂暴的象徵,這裡的生命幾乎已在絕跡,其實沙漠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不僅炎熱而且可能寒冷,南極洲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沙漠。
  • 地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隱生宙的第一個時期是冥古代,是地球形成之初,這就是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時期。   也就是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在之前的文章《我們一起聊啊聊太陽》中,我們了解了太陽系的形成。太陽系中的行星,也包括我們的地球,都是在距今大約45.6億年前與太陽同時誕生的。
  • 中國八大沙漠——漫漫黃沙下埋藏的千年傳說
    樓蘭古國於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卻僅僅持續了800多年的歷史,於公元630年神秘消失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傳聞當年位於塔裡木河中遊的注濱河改道,引起樓蘭水資源耗盡。敦煌的索勒率幾國士兵堵截注濱河,重新引水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的困境。但到了公元四世紀,樓蘭再次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地步。多次嘗試疏通水道失敗,樓蘭最終還是因缺水而被廢棄了。
  • 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佔比反轉,會發生什麼?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比例發生反轉,變成了是陸地,佔了我們的地球表面積的70%的話,這會發生什麼?在和我們現有世界相比,人類這個物種甚至還會存在嗎?為了便於繪製我們的新地圖,我們就假設是直接的一對一的反轉吧。現在是陸地的地方都變成了水,反之亦然。原本的大西洋呢?那就是現在的大西大路,五大湖慢就變成了五大島了。現在可以稱這個新星球為阿爾法星球或者其他你喜歡的星球。
  • 陸地和海底地形的比較
    陸地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懸殊,形態多樣。按照高度和起伏形態,陸地大體可分為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大部分。
  • 神秘的撒哈拉沙漠,埋葬著遠古的文明
    非洲大陸的衛星影像圖,北部和中南部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顏色,黃色和綠色,就像是被攔腰隔斷一樣,由長度超過3800公裡的薩赫勒地帶分開,形成兩種完全不同的世界,北部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撒哈拉沙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撒哈拉沙漠的秘密。撒哈拉沙漠總面積約為932萬平方公裡,綿延整個非洲北部,西邊緊鄰大西洋,北部是地中海,東部延伸至紅海,再遠就是印度洋。覆蓋到西撒哈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埃及等許多國家,與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相差無幾。如此大面積的沙漠,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或許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解釋。
  • 地球的陸地自然帶,如森林、草原和荒漠自然帶有怎樣的分布規律?
    陸地自然帶是指自然地理現象在地球表面的帶狀分布,由於不同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自然帶也存在著差異性。從炎熱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蓋的極地,從溼潤的沿海到乾燥的內陸,形成各種各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綠色植物是陸地自然帶中的生產者,而植物群落的組成成分和結構,決定著動物和微生物的種類與構成。因此,根據植物群落的特徵可以區分出不同的陸地自然帶,也就是說陸地自然帶的命名通常是用植被來命名的。
  • 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乾燥的撒哈拉沙漠為什麼也會下雪?
    由於地球各地有著不盡相同的自然地理環境,所以生長的生物也各不相同,從而形成了類型多樣的「陸地自然帶」。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陸地自然帶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主要是隨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自然帶不斷更替,荒漠自然帶分布區是世界上氣候最為乾旱的地區。
  • 「撒哈拉之眼」地球上最壯觀的地質奇蹟,從太空中都可以看到!
    太空人的發現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東西長5600公裡,南北寬1600公裡,總面積906.5萬平方公裡,佔非洲總面積的32%。這個巨大的「地堡」足以容納整個美國。20世紀60年代初,一艘美國太空梭在太空中旅行。
  • 為什麼地球上有些地方人煙稀少,會形成人跡罕至的「無人區」?
    地球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遠的行星,也是目前人類已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地球的平均半徑大約為6371千米,我們的地球表面總面積大約為5.1億平方千米,當然其中有大約3.61億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是海洋,人類是沒有辦法居住的,剩下的大約1.49億平方千米的地球表面就是陸地。
  • 地球上「最兩極」之地,沙漠之中魚蝦成群,簡直違反自然
    地球上&34;之地,沙漠之中魚蝦成群,簡直違反自然!近日,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迎來2020年首場降雪。緊鄰鄯善縣的庫木塔格沙漠一片雪白,降雪覆蓋在沙浪上,猶如一片&34;。以前我們提起沙漠總是會想到黃沙漫天,乾旱暴烈一望無際充滿了神秘與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