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願清單》深度解析,其實它就講了兩個事情

2021-01-19 時間電影院

傑克·尼爾科森和摩根·弗裡曼這兩個老牌影帝合作的《遺願清單》自2007年上映以來,一直引發全人類的思考,它的劇情、敘事手法並不複雜,它的主題每人都能看懂,但並不是每人都能說懂,今天,院長就為大家深度解讀《遺願清單》。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白人老頭和一個黑人老頭共同患上癌症後,打算放棄治療,想要利用為時不多的餘生完成一些心願,他們共同寫下一個清單,被稱為「遺願清單」。

《遺願清單》想講的事情就是兩個:生命和死亡

什麼是生命?

兩個主人公也跟屏幕前的你一樣,沒危機之前,也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是每天躺在病床上,用藥物維持身體機能,挑戰醫學奇蹟,讓剩下的生命在痛苦中漸漸枯萎,還是趁著身體還有力氣,完成自己的心願,給生命注入最後的鮮活,雖然短暫。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毫無疑問,「生命」兩個字就意味著鮮活。為此,導演為他們安排了三段體會生命的旅程,跳傘、飆車、去坦尚尼亞狩獵。

跳傘和飆車讓他們重新燃起生命之火,速度和激情讓他們仿佛找回了年輕的狀態。導演通過紅色和黃色的強烈刺激,也讓觀眾們切身感受到這股生命的鮮活力量。

知識點:在電影學中,紅色代表激活生命力和激情,黃色則代表強烈的生命能量。

去坦尚尼亞狩獵的時候,觀眾們和兩個主人公共同看到了一個場景,一群角馬在遷徙,它們爭先恐後地跳進河裡,河裡可能有鱷魚在等待它們,但它們義無反顧。大自然動物的那一股子衝勁和宏偉壯烈的場面,讓我們不由得感嘆一句:這才是活著的生命。

最後,白人放棄了狩獵一隻獅子的願望,改成只放空槍過癮,表現出他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黑人老頭也真的找回了生命的激情,和妻子的關係不再是麻木厭倦的了。

說到生命,我們也一直在思考生命的由來,黑人老頭相信生命是造物者創造的,在他眼裡,高山、星空、極地都是造物者的神奇,都如同生命一樣美麗。

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電影中對於造物者的臺詞:

在白天,天空是黑黝黝的藍色,因為沒有足夠的空氣來折射陽光,但到了晚上……從來也沒見過那麼多星星,有些星星熠熠閃亮,似乎伸手可及,像是透光的小洞,洞的那頭是天堂。

我讀過一本登頂者的書,他寫到,站在世界之巔,感受到一種深邃的寂靜,就像所有聲音都消失了一樣,就在那時,他聽見了山的聲音,他說那感覺,就像聆聽上帝的話語。

光看文字,我們就足以想像出這世界的美妙和神奇,好像真的有一種神靈的力量。

但白人老頭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覺得,生命無關造物者,不過就是,生下來,死去,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是,他差點忽略了生命的延續。

電影在前部分只交代了白老頭有個女兒,當白老頭終於肯見女兒的時候,外孫女的出現給了白老頭一個驚喜,也給了觀眾一個驚喜。這美麗稚嫩的生命,正是白老頭的延續。

關於死亡

前幾次見證了生命,導演也給他們安排了兩段體驗死亡的旅程,埃及金字塔和泰姬陵

兩個老人坐在胡夫金字塔對面,探討生命的意義,對話背景則是死亡過後,靈魂在天堂的反思。

問題一:你的生命中有快樂嗎?

問題二:在你的生命中,是否給過別人快樂?

在關於這兩個問題的討論過程中,導演一直在使用近景鏡頭來展現。近景鏡頭本來是表現主角面部的細微變化,讓內心戲得到爆發。但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主角並沒有什麼內心戲,只是自然的對話,構圖上沒有陪體,更沒有景深。

兩個主角的臉差不多完全充斥了整個屏幕。因為,在思考出生和死亡之間這段活著的意義時,無關造物者,無關天地,我們自己就是整個主體。我們是地球的主宰也好,是宇宙的塵埃也罷,不用想太多宏觀微觀,讓自己覺得這段路走來很有意義就好。

額外話題:在坦尚尼亞和埃及的取景構圖過程中,魔術時刻的畫面,讓我們看到一片廣袤而熱鬧的大地,這大地上,還有人類的奇蹟,這為電影增添不少浪漫的氣息。

魔術時刻:magic hour,是指日落前後半小時左右,此時天空變成紅色,但仍然可以清楚地照應出大地上景物的輪廓,此時所形成的電影畫面效果,就享福是天空假設了燈光照射到地面上。

來到泰姬陵,兩人則開始思考死亡之後的事情。白人老頭提了兩個有趣的問題:我下葬後又在棺材裡醒來怎麼辦?如果火化,我還感覺到疼怎麼辦?這兩個問題代表了整個人類的好奇心,因為誰也說不清,死亡到底是什麼,死之後到底有什麼感受。

黑人老頭則想著用一個咖啡罐當骨灰盒就滿足了,然後葬在一個風景迷人的地方。這裡也呼應了電影中片頭和片尾,片頭黑人老頭在咖啡罐裡彈了一下菸灰,片尾,兩人的骨灰被裝在咖啡罐裡後,安置在了珠峰頂上。

據說,這部電影上映完之後,這家「天堂咖啡」開始火熱起來,許多影迷都紛紛打電話訂購。

《遺願清單》以「患癌」這個外部刺激,來促使兩個主角思考生命和死亡,從而開始一段完成夢想的清單。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是否也讓你在思考生命和死亡?這次疫情過後,你會在自己的清單上,列下哪些願望?

院長最後想說一句,餘生很貴,請別浪費

相關焦點

  • 我對於遺願清單和生命的感悟
    在19年的12月10日筆者在廣州這邊的一家書店參加了一個和《我的遺願清單》有關的活動,活動講述的是關於疾病與死亡的思考與探尋。主講的嘉賓是中山大學人類學的一個博士,她的分享分成了兩個部分:上半部分講的是死亡,疾病,人類學可以做什麼?還有針對這個話題,她還分享了一些她的感受以及案例,在這裡我就不列舉了。
  • 「話劇體」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為什麼看哭了觀眾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在上海演第一輪時,很多觀眾看哭了。《我的遺願清單》劇照《我的遺願清單》最早改編自美國電影,講的是兩個老頭的故事,改成音樂劇後,主角變成了兩個19歲少年——從少管所出來的叛逆少年楊曉宇、患了重病死期將至的劉寶,他們結伴而行,一起執行「遺願清單」。
  • 深度解析《遺願清單》:從生命的盡頭,看家庭的意義
    通過本文,你將可以收穫到:1、 "遺願清單"告訴我們的家庭人生哲理2、 家庭的意義是什麼?3、 如何讓家庭情感永存?正文電影《遺願清單》:卡特來自中下層階級,愛德華來自上層階級,兩位老人因為特定的原因偶然地聚在了一起,兩人雖然社會地位不同,但是都時日無多,重病纏身,兩人決定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並且幫助各自完成各自的心願。
  • 遺願清單
    早在年前,我就給自己列好了一個遺願清單。完成這一「壯舉」後,我很激動的跟一個朋友說:「我寫了一個遺願清單你要不要看看?」結果,沒有想像之中的驚詫,也沒有多餘的問候,這貨一臉不屑淡淡的說:「你特麼有毛病吧。」呵,白痴一個。我善於發動「清單革命」,而且未來應該還會持續很久。有人說我是常立志。
  • 遺願清單:餘留生命裡的盛大狂歡
    《遺願清單》是由《The Bucket List 》翻譯而來,這部電影包含了一個人一生三種最基本的情感關係,親情、愛情、友情。以一張遺願清單為線索連接了主要人物以及各種場景,簡單寫實的故事風格引起觀影者情感上的共鳴還有對於人生意義及價值的思考。
  • 一部《遺願清單》,教會我們熱情擁抱生命
    電影《遺願清單》,以全新的視角,描繪了在生命的最後日子,兩個得了重病的老人攜手實現遺願清單的故事。這麼沉重的話題,竟是一部喜劇,兩位老人,在生前就安排了後事,何等坦然睿智。它向我們揭示了生命的偉大意義。它給我們的啟示是:人到最後,到底如何度過富有意義的一生。
  • 交叉卡司碰撞火花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再度上演
    2018年3月21日,《我的遺願清單》在上海大劇院中劇場舉行了2輪巡演的首演,該劇藝術總監、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導演馬達,演員張志出席了當天的發布會。  費元洪稱,本次巡演的觀演關係更好,舞臺深度變淺,演員與觀眾的距離更近;另外,我們也吸取了第一輪演出粉絲的建議,推出了交叉卡司,希望演員搭配的變化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遺願清單》這部劇的劇情很簡單:一個是叛逆的少管所常客、因為家庭種種問題而妄圖輕生的問題少年楊曉宇,一個是身患絕症卻依然陽光、溫暖積極而不願向命運屈服的可愛暖男劉寶,兩個十幾歲的少年在人生低谷時相遇。
  • 「話劇體」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為什麼看哭了觀眾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在上海演第一輪時,很多觀眾看哭了。《我的遺願清單》劇照《我的遺願清單》的主角是兩個19歲少年——從少管所出來的叛逆少年楊曉宇、患了重病死期將至的劉寶,他們結伴而行,一起執行「遺願清單」。
  • 如何度過《遺願清單》的兩個女人,生命的最後一刻你選擇?
    電影《遺願清單》是關於講述如何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時光中度過兩個人。2007年,由傑克尼科爾森和摩根主演的電影獲得了巨大的票房。十二年後,日本重拍了由吉永小百合和天海佑希主演的電影。由吉永小百合扮演的家庭主婦幸枝患有胃癌。
  • 評豆瓣高分電影《遺願清單》:漸入佳境,叩擊心靈
    作者:瀟飛燕《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兩個影帝級演員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的劇情喜劇電影。兩個主人公,一個是黑人汽車修理工卡特,熱愛生活且知識淵博,有幸福的家庭,愛他的妻子和孩子;一個是億萬富翁愛德華.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遺願清單》這部劇的劇情很簡單:一個是叛逆的少管所常客、因為家庭種種問題而妄圖輕生的問題少年楊曉宇,一個是身患絕症卻依然陽光、溫暖積極而不願向命運屈服的可愛暖男劉寶,兩個十幾歲的少年在人生低谷時相遇。
  • 《遺願清單》:遺憾人人都有,但最重要的,卻容易被忽視!
    今天看了電影《遺願清單》,電影講述的是兩個生命垂危的老人,然後在一間病房相遇以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背景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窮人和一個富人。當時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其實引發了很大的爭論,因為對這部電影後背後所折射出來的人生意義,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 《遺願清單》:在生命的終點,你想怎麼過
    今天,千千給大家推薦一部感動了無數人的電影《遺願清單》,在生命的終點,你想怎麼過?這部電影有兩個主角,第一個主角是個億萬富豪,電影開篇他就身患絕症,躺在床上罵罵咧咧地抱怨,剃光頭髮準備做開顱手術。但是身邊沒有一個家人陪在他身旁,只有他的助力在床邊暗示著,如果你你死了,這麼大的公司怎麼辦?
  • 愛情故事《遺願清單》,兩個彌留之際女人,終於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遺願清單》是美國的一部電影,這是關於兩個患有患癌疾病的男人偶然相遇並成為朋友的故事。他們決定在餘生中完成遺願清單的故事。影片上映後,受到高度讚揚,現在日本也翻拍了一部同名電影,但主角卻從一個男人變成了一個女人。
  • 《我的遺願清單》《拉赫瑪尼諾夫》年底上演
    《我的遺願清單》《拉赫瑪尼諾夫》年底上演 時間:2018.08.07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我的遺願清單》首次登陸「主場」,華語音樂劇市場「造血能力...
    《我的遺願清單》聚焦當下戲劇內核凸顯共情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講述患病少年劉寶和厭世少年楊曉宇一同完成「遺願清單」的故事。而《我的遺願清單》試圖傳達的正是「珍惜當下」和「努力活下去」的人生哲學,這與當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鳴和震蕩,激發人們對於生命、家人、自我和取捨的更多思考。「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戲劇行業在疫情期間能給人們帶去什麼。我發現戲劇更注重現場感,給人們留下的是回憶。希望我的作品能讓別人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擁有欣慰、寬心、快樂的力量。
  • 評豆瓣高分電影《遺願清單》:漸入佳境,叩擊心靈
    作者:瀟飛燕《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兩個影帝級演員傑克.尼科爾森、摩根.弗裡曼共同主演的劇情喜劇電影。兩個主人公,一個是黑人汽車修理工卡特,熱愛生活且知識淵博,有幸福的家庭,愛他的妻子和孩子;一個是億萬富翁愛德華.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拉赫瑪尼諾夫》年底上演
    楊曉宇(丁輝飾)和劉寶(於曉璘飾)從觀眾席突然現身,以一首《Run》重現《我的遺願清單》劇中兩人計劃舉行演唱會的經典橋段,觀眾互動驚喜連連。隨後,《再見拉赫》《你的渴望》《葉蓮娜》以及正在百老匯熱演的音樂劇《致埃文·漢森》(Dear Evan Hansen)插曲《為了永遠》(For Forever)等歌曲輪番唱響,大合唱《我的遺願清單》為觀眾帶來一波回憶殺。出人意料的返場環節則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 影評《遺願清單》:不要讓生命有所遺憾
    ——《遺願清單》如果你知道了自己生命的期限,你會做什麼?電影《遺願清單》給出了兩個罹患癌症、行將就木的老人的回答。兩人有諸多的不同,卻對列出遺願清單一事出乎意料的情投意合,暗示著兩人都有著生命的遺憾。愛德華和卡特作為兩個同樣是身患癌症的人,一開始還常常互相嫌棄、相互損毀,而當卡特目睹了愛德華飲食不當造成的嘔吐,愛德華聽到卡特在夜裡因為化療而造成的痛苦呻吟後,兩人都開始逐漸理解對方,對對方敞開了心扉,疾病漸漸將兩個完全不相同的人湊在了一起,為兩人隨後共同擬定遺願清單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