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綠化在近年成為空間裝飾的一大亮點,既能起到美化作用,還能作為一個小型生態系統,為人們構建出一個貼近自然又超脫自然的生活環境。
何為垂直綠化牆?
可以說,垂直綠化是一個一直處於發展狀態的概念,從最初的泛指垂直面綠化到後來的陽臺綠化,其概念一直在隨著市場的需求而變化。發展至今,已發展成為與水平面綠化相對應的概念,是對立體空間進行綠化的一種方式,是利用簷、牆、杆、欄等栽植藤本植物、攀緣植物和垂吊植物,形成非水平面的綠化形式。 一句話概述之,垂直綠化是與地面垂直,在立體空間進行綠化的一種方法。
立體垂直綠化牆優勢特點及生態牆的作用 ?
生態牆,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條件,選擇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並依附或者鋪貼於各種構築物及其它空間結構上的綠化方式,包括立交橋、建築牆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頂、門庭、花架、棚架、陽臺、廊、柱、柵欄、枯樹及各種假山與建築設施上的綠化。
1.綠化、美化城市。
現在我們所見的各種建築物的牆體多由磚石砌成,講究一些的用水砂石、馬賽克或彩釉磚貼面,或採用裝飾玻璃。由於日曬風吹加之年久失修,不少牆體或扭曲變形,或出現豁口,或牆面斑駁脫落色彩黯淡,實在有礙市容市貌。如用「生態牆」代之,不僅綠草蔭蔭、爽人眼目,而且還避免了磚石牆、水泥牆易被人張貼廣告、亂寫亂畫,或牆體殘缺影響美觀的現象。
2.減少光汙染。
光汙染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環境汙染,現代城市中較為常見。安裝在機關、商場門面上以及吊裝在高大建築物上的各種有色超大屏幕玻璃等,經太陽光照射後反射的光源刺眼耀目,對人的視 覺極其有害。用「生態牆」代替玻璃牆,不僅無光汙染,而且還有利眼睛調適和休息。
3.制氧。
草是天然的「淨化器」。一平方米草坪或綠色植物,每小時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5克,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吸收掉一個人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每公頃綠色植物每天能產生600公斤的氧氣, 由此可見,綠樹、綠草不僅美化環境,還直接影響到人們賴以生存的空氣,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
4.除塵。
草是天然的「吸塵器」。一平方米的「爬牆虎」能除塵20.4克。一平方米的葡萄架也能除塵5克;當刮3—4級風時,有草坪 草牆處的塵埃濃度只是無綠草處的十三分之一。
5.殺菌。
草是天然的「吸毒器」。綠色植物能分泌出殺菌素, 它能有效地減少毒菌的繁殖,並且能殺死多種有害細菌。
6.消音。
草又是噪聲的「消減器」。當噪聲的聲質點射到「綠牆」 上時,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由於射向樹葉的角度不同而產生散射, 使聲音減弱並趨向吸收。一塊20米寬的草坪或綠牆能減低噪聲2分貝左 右,若是厚而多汁的綠草、綠樹,吸音效果則更佳。
生態牆的主要栽種方式
1、骨架+花盆
通常先緊貼牆面或離開牆面5-10cm搭建平行於牆面的骨架,輔以滴灌或噴灌系統,再將事先綠化好的花盆嵌入骨架空格中,其優點是對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選用,自動澆灌,更換植物方便,適用於臨時植物花卉布景;不足是需在牆外加骨架,厚度大於20cm,增大體量可能影響表觀;因為骨架須固定在牆體上,在固定點處容易產生漏水隱患,骨架鏽蝕等影響系統整體使用壽命;滴灌容易被堵失靈而導致植物缺水死亡。
2、模塊化牆體綠化
其建造工藝與骨架+花盆防水類同,但改善之處是花盆變成了方塊形、菱形等幾何模塊,這些模塊組合更加靈活方便,模塊中的植物和植物圖案通常須在苗圃中按客戶要求預先定製好,經過數月的栽培養護後,再運往現場進行安裝;其優點是對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選用,自動澆灌,運輸方便,現場安裝時間短,系統壽命較骨架+花盆更長,不足是也需在牆外加骨架,厚度大於20cm,增大體量可能影響表觀;因為骨架須固定在牆體上,在固定點處容易產生漏水隱患,骨架鏽蝕等影響系統整體使用壽命;滴灌容易被堵失靈而導致植物缺水死亡,價格較相對高。
3、鋪貼式牆體綠化
其無需在牆面加設骨架,是通過工廠工業化生產:將平面澆灌系統、牆體種植袋複合在一層1.5mm厚高強度防水膜上,形成一個牆面種植平面系統,在現場直接將該系統固定在牆面上,並且固定點採用特殊的防水緊固件處理,防水膜除了承擔整個牆面系統的重量外還同時對被覆蓋的牆面起到防水的作用,植物可以在苗圃預製,也可以現場種植。其優點是是對地面或山崖植物均可以選用,集自動澆灌,防水、超薄(小於10cm)、長壽命、易施工於一身;缺點是價格相對較高。
垂直綠化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綠化面積和綠化覆蓋率。科學合理的垂直綠化可以等面積甚至幾倍地償還建築物所佔面積,提高人均綠地面積約0.5㎡。立體綠化牆從公共區域、城市建築再到室內綠化,最大化拓展綠化空間,已逐步滲透到我們生活工作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