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和張維迎就產業政策進行公開辯論。
林毅夫首先發表40分鐘的觀點闡述:特別感謝張維迎教授,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國家發展研究院朗潤格致舉辦這次討論會,特別感謝張維迎教授,我們兩個人是30多年的老朋友了,秉持著中國知識分子對學術研究,對國家發展的這種責任感,我們各自把自己的看法毫無保留的提出來。我想我們兩個人大概可以說是做到不同而和,因為我們其實作為朋友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對於學術又是非常認真的學者,因此有不同的看法就講不同的看法,我想也只有這種非常直接的、針鋒相對的討論,大家的學術才能夠進步。我也非常感謝我們媒體和學術界對我們不同看法的關心,當然在大眾傳播當中,有時候傳播會有一點刻板化,會有一點卡通化,所以其實我們兩個人是有很多共同點的。但是在這種卡通化、刻板化流傳過程中,確實有很多東西在網上我看到說是我講的話,我都不相信是我說的,因此我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兩個人面對面有那麼多學界的朋友、媒體的朋友、網上網下那麼多人,讓我有一個比較好的機會來闡述我的看法。
自今年8月底以來,林張兩位學者就產業政策之爭已持續良久。張維迎呼籲廢除一切形式的產業政策,林毅夫則認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有為的政府」必不可缺。
實際上,在此前21年裡林毅夫和張維迎已經有過3次交鋒。
從1995年在北大針對國企改革的初次「交火」,到2004年對我國發展前景的不同判斷,從2014年在追思經濟學家楊小凱時對政府和市場作用以及對中國經驗的不同解讀,再到此次圍繞產業政策的系列爭論。
有評論認為,林張此次辯論不能僅僅被看作是學術爭論,其更是涉及到了中國的未來政策導向和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