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英10大超市2018塑料包裝總量達90萬噸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28日電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28日報導,一份報告顯示,儘管英國超市承諾減少包裝,但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數量卻在增加。報告稱,英國10大超市使用的塑料包裝總量從2017年的88.6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90.3萬噸。

「綠色和平」組織和環境調查署(EIA)還根據超市在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減少不可回收包裝、參與供應鏈和透明報告幾方面的成效,進行了排名。維特羅斯超市排名第一,莫裡森超市和塞恩斯伯裡超市緊隨其後,利德連鎖超市、阿斯達超市和阿爾迪超市等排名靠後。

報告稱,維特羅斯超市得分很高,因為它減少了包裝等。「綠色和平」組織和EIA希望其他商家也採取類似的做法,提供沒有包裝的產品,或者改用可重複使用的替代品。

EIA表示,「錯誤的解決方案」,例如將塑料薄膜做得更薄,或將塑料包裝換成紙板包裝,是「不可接受的」。

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菲奧娜·尼科爾斯說:「我們每隔一周就會聽到一些超市關於塑料的零碎公告,但實際上,它們貨架上擺放的塑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他們必須改變他們的商店,提供散裝食品分配器,可重複使用的包裝,並完全不使用一次性包裝。」

阿斯達超市的發言人表示,正不斷研究新方法,以更有效地推動和供應商在這方面的合作,包括試驗可再用及可重複使用的包裝方案。阿爾迪超市的發言人介紹說,該公司用可回收材料替代了3000噸不可回收材料,作為到2023年將塑料包裝減少25%的努力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快遞塑料包裝2025年前逐步禁用,可降解塑料和瓦楞紙需求激增
    ;2025年,用於快遞包裝的瓦楞紙潛在需求增量為459.66萬噸,可降解塑料潛在需求增量為158.78萬噸。 1、快遞業務量保持穩定增長,2019年累計達635億件 近年來,受電商業務飛速增長影響,中國快遞業務蓬勃發展。2013-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總量增速保持在50%以上,2017-2019年,增速雖有下降,但仍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速度。
  • 「十四五」時期塑料消費成焦點報告首次量化塑料產品的環境足跡
    2020年12月28日,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項目(簡稱油控研究項目)舉辦線上發布會,發布最新報告:《中國塑料的環境足跡評估》。該報告由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撰寫,研究了中國塑料物質流,分析了塑料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包括能源足跡、碳足跡和水足跡。
  • 新版禁塑令下 快遞業瓦楞紙及可降解塑料需求替代空間將達百萬噸級
    相對於2019年,受禁塑令影響將導致2025年紙質包裝快遞潛在需求增加165.9億件,採用可降解塑料的塑料包裝快遞潛在需求增加388.5億件;2025年,用於快遞包裝的瓦楞紙潛在需求增量為459.66萬噸,可降解塑料潛在需求增量為158.78萬噸。
  • 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
    2018 年我國共消耗紙質類快遞包裝材料856.05 萬噸,佔快遞包裝材料的 90.95%,塑料類包裝材料85.18萬噸,佔快遞包裝材料的9.05%  紙類包裝材料以瓦楞紙為主,佔比達 96.18%,其他紙類材料包括運單和文件袋封套,以及間接包裝材料膠帶芯,合計佔比 3.82%。2018 年我國快遞行業瓦楞紙消耗量達 823.3 萬噸,快遞運單 18.71萬噸。
  • 荷蘭超市推出無塑料通道 陳列無塑料包裝商品
    荷蘭一家超級市場2月28日推出「無塑料通道」,陳列沒有塑料包裝的商品。環保人士認為,這一舉動是抗擊塑料汙染戰役的轉折點。  這家超市位於阿姆斯特丹,隸屬連鎖超市Ekoplaza,向顧客提供超過700種無塑料包裝的商品,全部擺放在同一個通道。
  • 從超市裡的小包裝大豆油受冷遇看近期豆油價格走勢
    從超市裡的小包裝大豆油受冷遇看近期豆油價格走勢2018-03-11 13: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下糧倉        瀏覽量: 2034 次 我要評論 春節期間,小編逛超市,突然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在過去,有主導位置的大豆油居然淡出其櫃!
  • 11年後,塑膠袋年使用量仍超400萬噸,「限塑令」升級路邁向何方
    2、為什麼「限塑」據有關部門測算,每生產1噸塑料,需消耗3噸石油。塑膠袋廢棄後,如果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汙染空氣;如果掩埋地下,大約200年才能腐爛,會對土壤的酸鹼度產生不良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年生產塑料垃圾達3億噸,其中800萬噸進入海洋。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80年代前期,美國塑料產量就已達2000萬噸之多,1986年增至231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28.5%。此後美國塑料產量繼續呈現穩定增長之勢,1988年、1990年、1992年、1994年、1996年和1998年分別增加到2710萬噸、2810萬噸、3010萬噸、3410萬噸、4000萬噸和4360萬噸。
  • 綠色和平:2019年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
    按照材質類型,可將快遞包裝材料分為紙質類和塑料類。2018 年我國共消耗紙質類快遞包裝材料856.05 萬噸,佔快遞包裝材料的 90.95%,塑料類包裝材料85.18萬噸,佔快遞包裝材料的9.05%。紙類包裝材料以瓦楞紙為主,佔比達 96.18%,其他紙類材料包括運單和文件袋封套,以及間接包裝材料膠帶芯,合計佔比 3.82%。2018 年我國快遞行業瓦楞紙消耗量達 823.3 萬噸,快遞運單 18.71萬噸。其中,快遞運單又分為電子運單和傳統運單。傳統運單一般有四聯,重量約為 7.5g。電子運單的重量約為傳統運單的 32%。
  • 臺灣旭信電子有限公司2萬噸塑料彩印包裝項目汝州開工
    11月2日上午,臺灣旭信電子有限公司2萬噸塑料彩印包裝項目在汝州市輕工業園區開工建設。    汝州信易實業有限公司是由臺灣旭信電子有限公司和河南夢想公司合作興建的一家以塑料彩色印刷、包裝為主的企業。該項目採用國內一流的現代包裝印刷技術和設備,生產各類食品、藥品及其他輕工產品的包裝物,將填補我省高端彩色塑料包裝印刷的空白。
  • 2021年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研發生產項目投資分析報告
    根據歐洲塑料製造商協會(APME)數據,全球塑料產量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超過金屬鋁,60年代超過了銅和鋅,70年代接近木材和水泥並在80年代於產量體積上超過了工業時代的代表——鋼。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塑料已經成為與鋼鐵、木材、水泥並駕齊驅的重要基礎材料行業。根據歐洲塑料協會(APME)數據,2018年全球塑料產量達35,900萬噸,同比增長3.16%。
  • 玉米市場風雨飄搖 5月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總量達2320萬噸
    不過,由於今年臨儲玉米參拍者眾多,累計成交量迅速突破4400萬噸,市場初步估算,實際出庫率僅30%左右,換而言之,兩個月時間國內玉米出庫量僅1000萬噸左右,餘下3000萬噸左右玉米最晚應於8月中旬完成出庫,預計未來出庫壓力將越來越大。
  • "限塑令"實施10年名存實亡 外賣餐盒成塑料垃圾新源頭
    8月24日,北京建外SOHO東區B座地下二層的垃圾臨時中轉站,大量的外賣餐盒垃圾充斥其中外賣飛速發展致塑料製品消耗增加;專家建議制定餐盒準入標準,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自2007年12月31日「限塑令」實施以來已近10年。10年後「限塑」效果如何?塑膠袋使用情況是否減少?
  • 垃圾減量36計·調查報告|快遞紙箱加膠帶,外賣大盒套小盒,層層包裝...
    本報結合徵集「垃圾減量36計」金點子活動,今天推出專題調查報告,深究每一種垃圾桶的「減量之路」。提問題、找對策、集民智、尋前路,惟願留給子孫的不是垃圾圍城,而是綠水青山。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上海日產幹垃圾量約13244噸,約佔垃圾總量的46%。而在之前上海舉行的包裝垃圾減量圓桌會議上,有數據顯示,幹垃圾中有約1/3是包裝垃圾。
  • 2018中國塑料管道十大品牌
    日前,由中國採購與招標網、中國名企排行網聯合舉辦的「2018第十屆中國塑料管道招標採購評價推介活動」圓滿落幕,「2018中國塑料管道十大品牌」等各類別榜單相繼出爐,在業界引發轟動。
  • 歐盟要求成員國2021年前禁止使用10種一次性塑料製品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2019年的數據,希臘每年產生約70萬噸的塑料廢物。其中,約有1.15萬噸被排進了希臘海域。據分析,希臘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較低,是加劇塑料汙染的重要原因。此前,歐盟委員會發布禁令,要求成員國2021年前禁止使用10種一次性塑料製品。在這一政策框架下,希臘積極推動立法,計劃在2020年逐步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 美國海洋塑料汙染排名全球第三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循環快遞包裝,減塑潛力可觀
    在此背景下,循環快遞包裝的探索應用至關重要。那麼,究竟如何有效加強塑料廢棄物的管理?循環快遞包裝的應用推廣又有哪些難點及解決方案? 近日,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教授帶領團隊發布《循環包裝「屢戰綠勝」:2020年快遞業綠色包裝節約潛力研究報告(長三角)》(以下簡稱「報告」),並接受了記者專訪。
  • 電商外賣包裝回收情況如何?
    以玉米澱粉製作的刀叉等一次性餐具、用大豆油墨印刷包裝紙、用可降解材料塑膠袋替代塑膠袋……在部分超市、外賣平臺等,減塑行動正在不斷深化。減塑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回收、利用、處置等多個環節。2020年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估算,我國快遞業每年消耗的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並呈快速增長趨勢。  《快遞企業包裝綠色化行動評價報告》顯示,各快遞企業均已開展包裝回收行動,但主要以瓦楞紙箱回收為主,尚未涉及塑料包裝和填充物的回收。目前僅京東物流、順豐速運和蘇寧物流披露了自家包裝回收的統計數據,圓通快遞、中通快遞等6家企業沒有披露各自的包裝回收成效。
  •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8)內容是什麼?
    2017年12月,啟迪桑德在日本布局的塑料再生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未來一年半的時間內將投資100億日元,在日本主要工業城市布局8至10家塑料再生企業,期望佔據日本再生塑料顆粒出口中國市場份額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