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樂山大佛將建保護「房間」 導遊扯謊攬生意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一座金碧輝煌的樓閣,像是一件衣服,將樂山大佛從腳到脖子包得嚴嚴實實,只剩下頭還在外面———這就是樂山大佛不久後的樣子?近日,本報陸續接到遊客致電,他們在樂山大佛遊覽時,不時看到導遊拿著這樣的一張照片介紹:樂山大佛將會入住「新房」,趕緊去拍現在原身的「絕版照片」。

   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樂山大佛的風化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建一間「屋」保護大佛的想法之前就有爭議,現在照片都出現了,大家更疑惑了,樂山大佛真的要住進「房子」了?

  遊客吃驚樂山大佛要住進房子?

  7月25日下午,剛參加完樂山—峨嵋一日遊,回到成都的華先生就將電話打到了報社。他用太意外來形容自己的發現:「樂山大佛要搬進房子裡了,照片都有了!」

  華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樂山大佛發現,帶隊的導遊手拿一張照片推薦,並告訴遊客:這是大佛不久後的樣子,大佛即將變身了。

  隨後,他將自己拍攝的照片傳給了記者。照片上,原本依凌雲山西壁鑿造而成的樂山大佛,此時「囚禁」在一座樓閣裡,只有頭部可以看見。這座樓閣就像一件「衣服」,從頭頂的「帽子」開始向下鋪開,大佛從脖子以下完全被密實地罩在了「衣服」裡。

  大佛的頭頂還橫放著一塊石匾,「千秋功業」4個金色大字刻在上面,整個照片呈現出一種暗色金光。

  導遊解說 大佛2009年住「新房」

  昨日上午11:00,記者專程來到樂山大佛景區。雖然天氣炎熱,但景區依舊人頭攢動,遊客們紛紛在大佛前留影,著名的九曲棧道前排起了長龍。其中大部分遊客都是由導遊帶領前來參觀,有一名導遊正在勸告遊客「趕緊照絕版照片」。這名女導遊舉著一本相冊,前面5張分別是與大佛頭部五官合影的「五福臨門」,而最後一張則是大佛的「未來形象」。記者看到,這張照片果然和華先生之前傳給記者的照片一模一樣。

  「出於保護,樂山大佛將要住進房子了,下次來你可能就見不到這樣完整的大佛了。」導遊舉著照片說:「大家趁這個機會,趕緊去拍絕版照片。」

  「年底開始施工,2009年入住。」女導遊言之鑿鑿。記者追問:「你怎麼知道呢?」她很不耐煩地說:「據說是這樣的,大家都知道。」

  記者身邊就是一個攝影點,擺著不少的相冊。不時有導遊帶團過來,拿著相冊推薦大家趕緊拍「絕版照片」。見記者在翻拍那張大佛的「新形象」,一名導遊很警惕地「搶」了回去,一邊說這是「有版權的」,一邊又稱照片上就是大佛明代被毀前的樣子。

  「人人都有照相機,但你們沒廣角鏡頭,就不能照全大佛頭。」導遊們勸說:「由於是絕版照片,大家可以讓專業攝影者照,免得遺憾。」由於大多數遊客來自外地,見每一個導遊都這樣說,又有照片為證,都對「絕版照片」深信不疑。

  當記者繼續打聽大佛住「新房」的消息來源時,原本口若懸河的幾個導遊都散開了。

  景區回應 根本沒有這種規劃

  大佛將住進房裡的事情是否屬實?記者隨後向樂山大佛景區管理委會求證。管委會市場營銷處處長陳紅萍否認了此事。「純粹是導遊出於招攬遊客的個人行為,並不是真有此規劃。」陳紅萍說,樂山大佛每年都會接待大量國內外遊客,有很多是外地的導遊,流動性大,存在一些不規範行為。「我們一旦發現這樣的行為,都會對導遊進行勸止,不要誤導遊客。」

  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景區文管所工作人員認為,這樣的照片是電腦合成的,「不可能變成現實」。管委會市場營銷處處長陳紅萍解釋道,因大佛是國家級保護文物、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舉世關注,每一次對大佛本體的維護工作,都會向省、國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層層報批,經過批准,才能展開工作。「如果不批准,不能輕易動。」陳紅萍強調,「更別提這麼大的『建屋工程了』。」

  ★焦點爭議

  給大佛建房合情不合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民間聽到要為「給樂山大佛造間屋」的消息。

  根據媒體報導,早在2000年,成都市溫江中學的朱丹同學就向當時的省委領導建議,為樂山大佛建造一間「屋」,以保護這尊世界級大佛,並為建「屋」捐出她平時積攢的100元人民幣。當時,朱丹同學的一片純真之情引起了廣泛關注,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

  支持者認為,其實,建於盛唐的樂山大佛原本就有「大像閣」保護佛體,後毀於明末戰火。

  當時許多專家學者主動為保護大佛獻計獻策,並力薦自己的保護方案,建議有三種:一種方案建議重建「大像閣」,再現唐代大佛「為樓十三層」、「佛閣與山齊」的原貌;另一種方案建議為大佛建造一座鋼玻璃結構房,採用現代先進的採光效果,既能保護又不礙觀瞻;還有一種方案建議在大佛頭上建一個頂,既能防雨,又能讓遊人朝拜。反對方則稱這些建議合情卻未必合理:第一種建議顯然削弱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壯觀景象;第二種建議與文物「修舊如舊」的原則相悖;第三種建議實際上近瞻尚可,遠觀豈不「和尚成了道士」麼?

  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文管所工作人員汪濤在此工作已經十多年了,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坦言:「建房說當時頗具爭議,北京的專家也進行了研究,但證實是不可能的。」汪濤認為,風吹雨淋其實構不成對樂山大佛的傷害,重要的是「大像閣」被毀掉後,以現在的狀態全身展示在世人面前,也已經有700多年歷史了。按照《世界遺產公約》中所提對文物「惟一性、原真性」進行保護,「我們在維護的工作中,也是要做到『修舊以舊』的要求,不能改變其原貌。」

  正是之前的爭議,管委會市場營銷處處長陳紅萍覺得這讓導遊們有了「由頭」,只是這一次導遊們製作出了「效果圖」。

  ★保護難題

  資金和人手緊張

  汪濤表示,資金欠缺和專業技術人員緊缺依然是大佛保護的兩大難題。

  去年「擊敗」國內其他競爭者,爭取到了世界銀行的無息貸款,對景區的文物保護來說,是份「大驚喜」。而門票收入至今仍然是樂山大佛保護工作的主要經費,其他主要靠貸款。汪濤告訴記者,去年為文物保護開展的系統工程所用資金就達2億元。

  在國內要申請保護資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科研課題或一個科研項目,才能申報保護資金。」汪濤說,不一定申報就有,因為國內的各類受保護文物眾多,大家都在爭取保護資金。2006年,樂山大佛景區也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了保護資金,但是至今還沒有結果。

  因為四五個人即將退休,僅有12名工作人員的大佛景區文管所人手漸漸緊張。汪濤表示,必要時將向景區管委會人事部提出申請,由他們招聘合格人員補充。

  ★新聞背景

  樂山大佛結構穩定

  由於樂山大佛是在紅砂巖上依山雕琢而成,而紅砂巖屬於易風化巖石,因此如何保護樂山大佛一直是個重要問題。

  對於樂山大佛的保護工作,汪濤回憶,1974年成立文管所,負責對大佛景區的文化古蹟進行保護、管理、研究。建國以來,大的修護有三次:1962年、1996年、2001年。

  2001年4月,樂山大佛保護維修三期工程向國際招標,尋求最先進的設備、一流的合作夥伴參與樂山大佛的維修保護。「那一年的影響最大,一個半月的工程,就有200家國內外媒體關注。」汪濤說,當時大佛的面部是修護重點,「雖然大佛耳後有排水渠,但因少量的地表水侵蝕,臉有點花。」

  2006年,專家組使用從瑞典進口的地質雷達,對大佛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令人放心:「目前內部結構都是很穩定的,表面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一些實驗都只能在周圍巖體上進行,在本體上是慎之又慎。」汪濤告訴記者,天氣對大佛的影響不大,主要是對周邊環境、周邊巖體的關注,風化問題受自然因素影響最大。

  作為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文管所工作人員,汪濤認為樂山大佛的保護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他們目前做的依舊是「基礎」,不斷的為以後持續的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樂山大佛堪稱奇蹟

  樂山大佛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像。大佛為彌勒坐像,依凌雲山西壁鑿造而成,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1982年,樂山大佛經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佛開建於唐開元初年(713年),完工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90年。大佛造型偉岸高大,身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頸長3米,肩寬24米,眼長3.3米,鼻長5.6米,嘴寬3.3米,頭上髮髻1021個。大佛比例適度,巨細和諧。在1000多年以前,古代勞動人民就有如此巨作,堪稱奇蹟。(譚曉娟)

相關焦點

  • 1980年,新中國第一部動作片,劉曉慶主演「神秘的大佛」
    司徒駿匆匆回國,偶遇擔任警長的老同學翁劍鳴,傳聞樂山大佛周圍藏有佛財,已有多人因此身亡。司徒駿的出現引起了多人注意,當地實力人物沙舵爺派人硬請;沙家的教師夢婕暗中跟蹤;翁劍鳴亦對他此行的動機頗為在意。司徒駿四處探訪安康的下落,途中卻又遭遇歹人襲擊,幸有神秘人暗中相助。司徒駿終於得見安康真面目……研究佛學,考古學的華僑司徒回到故鄉,一個綽號瘦猴的人強迫他去見沙舵爺。
  • 樂山大佛再次「閉眼」,難道又會有大事發生?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說起樂山大佛「閉眼」,可真是一件趣事,樂山大佛已經「閉眼」四次了,不過只是據記載。傳聞樂山大佛每一次「閉眼」都發生了奇怪的事。如今各地名山成了人們的旅遊勝地,大概不僅是為了旅遊,也是為了到這殷誠之地淨化心靈吧。
  • 讓遊船做「導遊」,帶你看不一樣的樂山大佛吧!
    喜歡站在大佛足下仰望近距離感受樂山大佛氣勢恢宏、雄偉巍峨的身姿也喜歡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視覺衝擊千百年間,坐落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的樂山大佛,與樂山城隔江相望,見證著一代又一代城市人文變遷。
  • 樂山大佛送門票 動妹「兼職」當導遊
    「樂享成綿樂、高鐵新年會」第二波活動,旅途變得更有趣—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即將到來的春運,增加遊客乘車的樂趣,成綿樂動車上的動妹將變身「導遊」,為您講解四川的美景與風土人情。這不,1月28日和31日,動妹們就走出車廂,前往樂山大佛景區學習,以成為動車上的「兼職導遊」,講解神秘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景區特別提供了200張門票免費送,乘客在列車上答對問題,就獲得了價值90元的免費門票。馮超穎 本報記者 劉星 文/圖動妹相約大佛服務拓展惠旅客當千年大佛遇上「90後」動妹,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 樂山大佛保存現狀及保護策略評析
    1996年12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將「四川峨眉山-樂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微生物病害   有水滋養時,微生物附著在大佛巖石表面,呈「綠毛」汙染,生物生長過程中,根部將析出大量CO2,導致局部水體有較高的溶蝕性,生物析出有機酸也會加速巖石的風化。無水滋養時,微生物乾燥、變黑,形成蒼痕滿身的汙染。
  • 濬縣首屆農民豐收藝術節【高山火鍋公園+中原樂山大佛一日遊
    ,其建築具有典型的巴蜀風格特色,玉派火鍋樂園依山而建,上有小橋流水十裡桃園假山瀑布下遊形形色色的農家小院兒,實現了自然生態和建築人文的完美結合。大佛和天寧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宋代的天齊廟、太平興國寺、豐澤廟,元代的觀音巖,明清的陽明書院、呂祖祠、禹王廟、張仙洞等建築,皆各有其妙,為大伾山增光添彩。遊覽結束後乘車返程,結束愉快旅程!返回溫馨的家。
  • 招攬亞洲遊客 南澳將建35米高大佛
    招攬亞洲遊客 南澳將建35米高大佛   「作為佛教徒,我們都有耐心,我們從1997年以來就期盼著一天,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結果,屆時這將是一座巨大的佛教寺廟。」  依山傍水 大佛俯瞰海灘  據悉,南澳南普陀寺計劃建設一尊18米高的石質佛像,最初的設計計劃是建設青銅佛像,該計劃還包括建造一座35米高的佛塔以及一座寺廟,一個中國園林。
  • 為何樂山大佛會「生氣」,這是什麼徵兆?導遊: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何樂山大佛會「生氣」,這是什麼徵兆?導遊:原因其實很簡單!但在中國四川的樂山大佛,卻是每年吸引遊客最多的一個地方了,每年大量的信徒前去朝拜,這個大佛現如今也是歷史非常悠久,高約71米,是代表我國最大的石刻佛之一,樂山大佛建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現如今已經有1千多年的文化歷史,經歷無數次風風雨雨,見證多中國的眾多朝代,現如今已經成為現代的著名旅遊景點,但是有遊客前去旅行的時候,發現樂山大佛在生氣,胸口已經氣炸了,這是什麼徵兆嗎
  • 蒙山大佛世界第二大佛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方,蒙山大佛開鑿於北齊天保年間,原是蒙山開化寺後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後唐武皇帝李克用、後漢高祖劉知遠都曾來此禮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毀。
  • 比巴米揚大佛高 比樂山大佛早 山西重修西山大佛
    廢墟湮沒了他的身軀,風雨剝蝕著他的肌膚,千年文明悄然消逝……上世紀80年代,探佛人用執著驚醒了巨人數百年的酣夢,長長的哈欠化作嘆息,大佛又打了20多年的盹。2007年元月,「殘病」多年的巨人終於有望重現昔日風採……隨著國內權威地質專家進駐蒙山,對西山大佛修復項目著手物探和測量,企盼已久的西山大佛修復工程終於正式啟動,包括西山大佛在內的蒙山景區保護開發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底完成。
  • 「搶救」樂山大佛:被爭議的文物保護樣本
    (新華社/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7月11日《南方周末》) 大佛修繕的過往、現在和未來,在此交匯。石質文物保護的艱難、修復理念的變遷、一代代人的努力。光明的、晦暗的歷史在大佛身前身後碾過。 一些文保專家認為使用鋼筋違反了最初定下的臨時性保護原則。
  • 日本將佛像建在墓地裡,被人戲稱為「頭大佛」樣子看起來怪怪的!
    中國的大佛莊重雄偉,讓人心生敬畏,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日本的大佛,這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如果說一個佛像建在一個墓地裡,您還願意沒事過去參觀遊玩嗎?想必很多人是有些排斥的,特別是家長更不可能帶孩子過去看了,不過日本人就比較喜歡玩出彩,在2000年的時候他們在札幌真駒內瀧野墓地建造了一座高達13.5米的大佛,不過事與願違,因為大佛頭是稍低頭的姿勢,並且建設在令人感到肅穆莊重的墓地,讓人多看兩眼就有點壓抑感。因此起到的效果十分不明顯,偌大的大佛建在那兒孤零零的。
  • 伊斯坦堡獨立大街「情人節」出招攬生意
    過去一年,由於土耳其安全局勢惡化,伊斯坦堡接連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伊市有名的獨立大街生意也隨之下滑當地時間14日,儘管天氣寒冷,獨立大街卻連續出招,竭力吸引歡度「情人節」的情侶以招攬生意。大街入口處搭起了巨大的心字形平臺,街邊店鋪點綴著以愛為主題的飾品,愛情歌曲在耳旁飄蕩,愛情小說則在櫥窗中展示。針對挑選禮物的情侶,商家推出各種折扣和優惠。對於情侶,紅玫瑰仍是他們的首選。
  • 走進香港大嶼山,觀看天壇大佛寶蓮寺昂坪市集,美麗的海島風光
    今天我們聊的是大嶼山,大嶼山鄰靠珠江口,景點有天壇大佛,寶蓮寺,昂平市集,可以看港珠澳大橋。坐公交地鐵可以到達東湧站,東湧有攬車到達大嶼山,有公交直達昂坪,交通十分便利。旁邊就是昂坪市集,對面是天壇大佛,寶蓮寺。
  • 「夜遊三江」升級 遊船將開到樂山大佛腳下
    封面新聞記者 丁偉 李昕鋒 攝影攝像報導4月26日,在完成新一輪勘測維護後,樂山大佛隆重「出關」。當天下午,升級版「夜遊三江」也正式發布。與之前相比,升級版最大的亮點,是夜遊船將開到樂山大佛腳下。遊船開到佛腳 觀看大佛建造歷程「新遊船、新線路、新服務。」據樂山大佛旅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重裝升級的「夜遊三江」旅遊產品,將成為大佛「出關」活動的點睛之筆。
  • 體驗樂山大佛東坡樓研學項目 了解大佛千年歷史文化
    10月21日,出席世界研學旅遊大會的嘉賓開啟了樂山大佛東坡樓研學項目考察之路。考察嘉賓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沿著蜿蜒曲折的石步階梯從景區北門一路步行,經佛頭抵達東坡樓,在遊覽途中了解了大佛的修建歷史。  在東坡樓,嘉賓們觀摩體驗《大佛是怎樣建成的》《製作紅砂巖標本》《大佛守護者》研學課程。
  • 吸引大陸觀光客 彰化縣力推八卦山大佛
    面對大陸觀光客來臺觀光,彰化縣觀光協會總幹事黃世遙認為,彰化縣缺乏吸引大陸觀光客的景點,加上不收門票,又沒有土產可買,很難吸引以低價招攬生意的旅行社青睞,彰化縣觀光旅遊局則說,未來將大力推銷著名的八卦山大佛和彰濱三大博物館。
  • 部分導遊「攬私活」難監管 想要掛靠需先繳千元保證金
    「其他地方的導遊管理服務中心都沒有收過任何保證金。」 部分導遊「攬私活」難監管 「游離於監管之外的導遊出現的一些違法違規行為,根本沒有辦法管,出了事也無從賠償。」 3月11日,記者致電吉安市導遊管理服務中心,佯稱是導遊,想掛靠。
  • 印象成都之樂山大佛
    25日早八點,在賓館吃完早飯,我們就啟程前往樂山市去看中外聞名的樂山大佛了。一路上汽車飛馳,窗外閃過的房子、田地、工廠,都深深的印在腦海裡了。回頭是岸阿彌陀佛景區大門,很雄壯。樂山大佛位於岷江、大渡河、青衣河匯流處的凌雲山下坐在車上拍的江裡有輪船,不知道水有多深樂山大佛景區前的大道,邊上的樹是榕樹載滿榕樹的樂山大道。進了景區,還需上山。山不是很高,拾級而上,走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山頂。到了山頂,首先導遊介紹給我們的是凌雲寺。凌雲寺舊名是報恩寺,因大佛而又名大佛寺。佛是什麼?
  • 北京夫婦赴阿富汗「光」復被炸毀巴米揚大佛
    參照阿富汗出土的犍陀羅佛像還原千年前初建時的大佛 北京夫婦赴阿富汗「光」復巴米揚大佛 當夕陽消失在被轟炸得滿目瘡痍的山巒之後 2001年,正做外貿生意的張昕宇和梁紅看到了大佛被炸毀的消息,影像裡炸藥揚起的漫天沙塵一直縈繞在兩人的腦海裡。張昕宇熱衷機械、光影等一切新鮮事物。他下決心用現代光影技術,還原被炸毀的巴米揚大佛:「至少,我們可以讓世界再看他一眼。」 2008年,夫妻倆放下生意,開始用5年的時間籌備行程,再用5年環遊世界,製作一檔叫做《侶行》的紀實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