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符號學角度解析電影《山楂樹之戀》

2020-12-24 人民網傳媒

摘 要:《山楂樹之戀》是張藝謀於2010年根據艾米的同名小說改編拍攝的一部電影。電影上映後在國內取得1.6億票房。甚至有人稱其為「史上最乾淨的愛情。」本文從符號學的角度對這部電影進行了解析,主要剖析了《山楂樹之戀》的人物符號、臺詞符號以及色彩符號,對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思想進行不同層次的了解。

關鍵詞:符號學;電影;《山楂樹之戀》

張藝謀,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拍攝過很多觀眾熟悉的影片,第一部執導的電影《紅高粱》便一舉奪得中國首個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我們所熟悉的還有《大紅燈籠高高掛》《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面埋伏》等。從這些影片中可以窺視出張藝謀導演的風格大氣恢宏,格調豔麗。而《山楂樹之戀》這部影片卻一改往常,轉而走向文藝清新的路子。這部電影不僅是單純的愛情表達,其深層次的精神內涵更值得我們關注。下文便從符號學的角度對電影《山楂樹之戀》進行不同方位的解讀,分析其符號系統,從而了解這部影片所要傳遞給我們的精神內涵。

一、相關介紹

從符號學的角度分析電影,可以將電影系統化,進而了解各個系統之間的整體聯繫,得出電影所要呈現給觀眾的內涵。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電影符號學的理論來源以及所要分析電影的劇情簡介。

1.電影符號學

說到電影符號學這個概念,我們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克裡斯蒂安·麥茨。學界普遍認為電影符號學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電影符號學、第二電影符號學,而這兩個階段都是由麥茨開啟的,他於1964年寫了《電影:語言還是言語》一文,被視為第一電影符號學的開端,他把語言符號學的知識引入運用到電影學當中,把電影看作一個「約定性的符號系統」[1],從而透過這個系統分析其內在規律。1977年,《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與電影》一書的出版是第二電影符號學開始的標誌,在第二電影符號學階段,麥茨更加注重的是精神分析,較第一電影符號學更為深入,且研究的範圍更加廣泛,包括觀眾的心理等。麥茨開創了電影符號學和電影精神分析學,這兩大理論系統直到今天也在電影理論界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無論是第一電影符號學還是第二電影符號學,都脫離不了結構和語言的框架。電影符號學說到底就是要為了研究電影的潛在系統性,把電影符號化,從各個方面了解電影的精神內涵與內在規律。

2.電影劇情簡介

《山楂樹之戀》,2010年上映的這部電影還沒上映之時就被冠以「史上最乾淨的愛情片」這一稱號,而這一噱頭也為張藝謀導演賺足了眼球,電影上映後更是狂瀾1.6億元的票房,這在當時的文藝片票房中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文革時期,靜秋和一些同學被選派到西坪村去編寫教材,在那裡她遇到了老三,被他用手風琴所演奏的蘇聯歌曲《山楂樹》所吸引,之後老三向靜秋表明了心意,但是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礙於靜秋的前途,二人始終不敢明目張胆地在一起,直到靜秋得知老三患了白血病,才不顧一切奔向病房,然而心愛的人已經奄奄一息。這部電影表面上在講述一段純真不渝的愛情故事,但是除此之外,這部影片還要傳遞的是那個年代的政治壓迫下人們的情感壓抑,甚至接近於一種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下文將分析《山楂樹之戀》的符號系統,從電影符號學的角度解析這部電影。

二、《山楂樹之戀》的符號系統

電影符號學是把電影看成一整個系統,而且使之細化,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了解電影,從不同維度分析出電影所要傳達的精神內涵。下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的符號元素。

1.人物符號

人物符號作為圖像符號的一部分,是影片的關鍵所在。電影中的人物不是簡單地存在的,而是作為一種符號存在的,每個人物都有其象徵意義。在電影《山楂樹之戀》中,人物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單純的朋友、戀人、母女這麼簡單,而是有政治環境下的服從以及對現狀的反叛等隱喻所在。這些人物的不同象徵意義以及不同性格特徵,使得影片的人物符號系統豐富立體。本文舉出影片主要人物為例:靜秋和老三、魏紅、靜秋母親。首先說到的是影片主要人物靜秋和老三,他們作為電影的主角,構成了電影的主要故事線,所體現出來的性格特徵一般是比較順從的。如在電影中,為了靜秋的前途,老三沒有違背靜秋母親的意願,而是選擇等她;靜秋也沒有違逆母親,而是儘量和老三保持距離。他們作為一種符號,所代表的是政策下的生存者。在那樣的年代中,他們代表著一種主旋律:舊年代對待感情的委婉的浪漫。正是由於他們的性格特徵才有了這段故事的展開。其次說到的是影片當中一個較為反叛的角色魏紅。作為靜秋的好朋友,卻和靜秋的性格特徵截然不同;她在影片當中象徵著對於命運的反抗,雖然從某方面來講是一個失敗的案例,卻也反襯出了那個年代人們對於感情的些許無知。在影片當中起到了提醒與反襯的作用;再次說到靜秋母親,這個人物符號從一方面來說也是對於政策的服從與不反抗,但是另一方面她也是無奈之舉,比如在知道了女兒和老三的關係之後雖然要求他們暫時不要見面,卻也為他們好好告別製造了相處的空間,只是在那樣的環境中不得不亦步亦趨。綜上,每個人物不同的性格與象徵使得影片更加立體,內涵隨之豐富。

2.臺詞符號

臺詞符號作為聲音符號的一種,也是影片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影片中人物情感的表達、故事情節的推進等很多都是靠臺詞來完成的。臺詞作為一種符號元素,不僅是簡單的家長裡短,而是有其所指的。臺詞背後所隱藏的含義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可以傳達出影片所要表達的內涵。在電影《山楂樹之戀》中有很多臺詞除了其字面表達的意思,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比如影片中靜秋多次告誡老三的一句臺詞:「千萬別讓人看見我們倆在一塊兒。」反映出了當時政策以及大眾輿論對於一對年輕人愛情的影響,這句話很好地交代了那個年代的政治背景以及人們的愛情觀。再比如影片當中先是由老三告訴靜秋,後又由靜秋轉述給魏紅的一句話:「說不定哪天政策就變了。」這句話是一種政治解構,講出了在影片展示的那個特殊年代裡,個人的命運在政治面前顯得如此渺小,用個人的「小歷史」展示出了年代的「大歷史」,自己的命運全由政治來安排實在顯得有些無奈。還有就是影片中老三對靜秋說:「你活著,我就活著。」這就看似是悖論的話暗示出了之後的結局,也表現出了老三和靜秋永恆的愛。綜上,臺詞作為一種符號,有時不僅僅是要表達表面的意思,其體現出的內涵是電影符號系統中重要的篇章。

3.色彩符號

色彩能奠定一部電影的基調,必要時還能襯託出電影故事情節發展的氛圍。斯託拉羅曾經說過:「色彩是電影語言的一部分,我們使用色彩表達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運用光與影象徵生與死的衝突一樣。[2]」色彩符號作為畫面符號的一種,在整部影片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影《山楂樹之戀》是一部文藝電影,其色彩運用也較為清新,影片主色調為灰白色,其間還運用了紅、綠等較為鮮明的顏色來點綴襯託。本文主要寫出影片中兩個色彩符號的運用,分別是白色和紅色。首先是白色,白色的運用如果較為柔和就能體現出影片清新淡雅的基調。在《山楂樹之戀》中,整體色調都是以灰白為主,甚至有點接近於黑白片的時代:灰白色的小路、山楂樹後面一片灰白色的天空等都映襯出影片的基調。白色的運用還能凸顯出人物性格,如在《山楂樹之戀》中靜秋和老三大部分時候的穿著都是白襯衣,這件簡單的白襯衣表現出了這場愛情的純潔浪漫,也渲染了影片的文藝氛圍。其次是紅色,紅色的運用在這部以灰白為主色調的電影中顯得更為突出,在這部電影中,紅色也多次作為點綴。尤其是老三送給靜秋的東西中,山楂紅的布料、印有紅色山楂花的臉盆、紅色膠鞋、紅色泳衣……仿佛在老三的心中,那位女子不是翩翩白衣,而是向他走來的穿著紅衣的少女。鮮豔的紅色也體現出兩人純潔愛情中的些許激情,體現出老三對於生活的熱忱。色彩符號在電影中的運用是非常直觀可見的,體現了導演對於影片的構建,並能引發觀眾對於影片的思考。

三、《山楂樹之戀》的精神內涵

《山楂樹之戀》這部講純愛的電影,在商業片泛濫的年代給了我們一劑清秀雋永的良藥。它所呈現出的精神內涵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面對生與死的真情,二是政治語境下的人性。首先,電影的結局其實並不是我們常見的所謂「大團圓」的結局。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雖經歷了很多卻最終天人永隔。老三等到靜秋畢業、等她工作、等她轉正、等到她所有的夢想都成了真,卻不得不離她而去[3]。靜秋在得知老三病情後的不顧一切,正是他們面對生與死表現出來的真情,即使天人永隔,在靜秋的心中也會永遠存在那麼一個人。靜秋的原型人物叫熊音,她現在已經結婚,她的愛人和老三很像,並且也曾像老三一樣與她隔河相擁。其次,電影發生的時間背景是文革時期,在這樣一個大的政治語境下,電影卻多次通過政治語境的解構體現出人性的光輝。張隊長家處於西坪村,並不富裕的一家卻多次給靜秋送去援助,樸實的老二給生病的靜秋媽媽送去冰糖核桃等,都體現出了至善的人性。這也是這部電影所要傳遞給人們的精神內涵。

四、結 語

通過上述對《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符號系統的解析,我們了解了張藝謀導演通過這部電影對泛娛樂化社會的一次反撥,在商業片充斥著銀屏的時候,這部文藝電影所呈現給我們卻需要我們反思。《山楂樹之戀》猶如它的名字一樣,這個發生在山楂樹下的故事像山楂一樣火紅卻又酸楚,這如歌如詩的記憶戀歌喚起了我們心中那份久違的純真爛漫,使我們即使在這個躁動的年代也要保有一顆真摯的心。

參考文獻:

[1] 渠冉.可為與不可為:第一電影符號學理論辨析[D].山東大學,2014.

[2] 易睿佳.綠色在影視作品中的表達效果分析[J].電影評介,2014(2).

[3] 蔣進國.論電影《山楂樹之戀》的敘事美學[J].聊城大學學報,2011(4).

[4] 張明.與張藝謀對話[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相關焦點

  • 跟著電影去旅行:感受《山楂樹之戀》,清涼一夏!
    一棵孤獨的山楂樹,一片方圓萬畝的百裡荒,成為了一部電影的外景地。還記得2010年張藝謀導演的那部被稱為史上最乾淨的愛情片《山楂樹之戀》麼?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被影片中那段純真悽美的愛情故事所打動。電影中那棵山楂樹也成為了人們腦海中最美的記憶。
  • 湖北:《山楂樹之戀》催生遠安旅遊熱
    10月2日,來自武漢的遊客江曉軍攜妻兒,自駕車500多公裡來到影片《山楂樹之戀》的外景拍攝地遠安縣龍河村實地觀光。在看過電影《山楂樹之戀》後,他們決定一定要來遠安看看那棵山楂樹。「雙節」以來,隨著《山楂樹之戀》的上映,著名導演張藝謀親自確定的影片外景拍攝地遠安縣,成了萬千遊客出行的首選之地,處處火爆的「山楂遊」、「生態遊」讓商家們囊中盡收「黃金」。
  • 山楂樹之戀電影選景點,青龍村、百裡荒、渡口有什麼好玩的
    山楂樹之戀電影選景點,青龍村、百裡荒、渡口有什麼好玩的,前天我發了一篇關於《山楂樹之戀》選景地點的動態,閱讀量暴增,超過了13萬,今天我還用用文字的形式整理總結一下這些景點都有什麼好玩的吧。《山楂樹之戀》選景地點有宜昌市夷陵區百裡荒的山楂樹、遠安縣青龍村的村長屋、沮河邊的渡口、岸邊的涼亭等因電影被大家所熟悉,後漸漸形成新的旅遊景點。
  • 探訪北京十三陵藥王谷秘境之「山楂樹之戀」
    自從先前看過了一部電影《山楂樹之戀》,就夢想著能夠真正擁有這一份真情,旋踵之間,已過去多年,不知那份最乾淨的愛情故事是否還會降臨,哪怕只是一瞬。山楂樹之戀清晨,明媚,匆匆起床,整理睡意懵松的身體;吃飯,出門,打算一次遠行的旅途。
  • 抖音我的山楂樹之戀是什麼歌歌詞 大能人《山楂樹之戀》哪聽
    抖音我的山楂樹之戀是什麼歌?最近在抖音上有一首歌裡面的歌詞是關於山楂樹之戀的,聽起來讓人感覺有些淡淡的美好呢,很多人都在問這首歌的名字,下面我們來看看。抖音我的山楂樹之戀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名字叫做《山楂樹之戀》,原唱是大能人。
  • 青澀的年代懵懂的戀情,解讀經典《山楂樹之戀》幕後故事
    《山楂樹之戀》是由張藝謀執導,周冬雨、竇驍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於2010年9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艾米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一個漂亮的城裡姑娘靜秋(周冬雨飾),因為父親是地主後代,家庭成分不好,「文化大革命」時很受打擊,她一直很自卑。
  • 旅行者 | 純真愛情見證地——山楂樹之戀房車驛站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由美籍華人艾米根據好友的經歷寫成的長篇小說《山楂樹之戀》?如果沒有,那你有沒有看過張藝謀執導的、根據小說《山楂樹之戀》改編的同名電影呢?距離北京180公裡,距離天津200公裡,距離承德70公裡,距離唐山90公裡,距離秦皇島200公裡,距離赤峰280公裡,導航興隆縣山楂樹之戀房車驛站即可。
  • 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周冬雨、竇驍主演的青澀純愛劇
    馬上情人節了,剛好小編所在的地方也降溫了,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個純愛的電影《山楂樹之戀》。《山楂樹之戀》是小編刷了幾遍的劇,也刷到很多剪輯,雖然故事結局以悲劇收尾,但也是很乾淨的愛情。小編在之前看的時候特別喜歡一個文案「在年幼時遇到驚豔一生的人」,看一次哭一次。
  • 快手《山楂樹之戀》歌曲大熱,歌詞旋律耐人尋味
    程jiajia將歌聲和情感水乳交融,尤其擅長演繹節奏舒緩而感情豐富的流行歌曲,而這首《山楂樹之戀》歌曲在她美妙的唱腔下,更加感動了無數快手粉絲,成為快手平臺炙手可熱的經典歌曲,並且在不斷刷新點擊量和網友評論量這兩項指標。
  • 《山楂樹之戀》|特定時代下的純愛童話
    《山楂樹之戀》根據艾米的同名小說改編,由張藝謀執導,周冬雨、竇驍、奚美娟等人主演。影片講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時代下,家庭成分不好的城裡姑娘靜秋,在一次下鄉到西村坪編教材的過程中,結識了軍區司令員的兒子老三,兩人在交往過程中慢慢生出情愫,在兩人為美好未來共同努力的時候,不料老三卻得了白血病,最後天人永隔的愛情故事。
  • 《山楂樹之戀》的取景地宜昌百裡荒,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相信無論有沒有看過《山渣樹之戀》的人,都不知道《山楂樹之戀》的具體取景地在湖南宜昌的百裡荒吧。在這裡,有著清新的空氣,原汁原味的荒無人煙文化和一個約4.5萬畝草場,享有「中國南方草場的美譽」,是一個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 《山楂樹之戀》老三和靜秋的愛情乾淨純粹,最後的結局令人痛心
    提起《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想必應該有很多人都看過吧。該電影主要是由周冬雨、竇驍和老戲骨奚美娟領銜主演的。雖然周冬雨和竇驍都是新人,但是他們的演技還是挺不錯的。今天小編就來談一談《山楂樹之戀》這部電影。《山楂樹之戀》老三和靜秋的愛情乾淨純粹,最後的結局令人痛心。
  • 10年回望《山楂樹之戀》:未能此生共白頭,幸有歲月可回首
    電影《山楂樹之戀》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真實故事。貧窮而且出身不好的城裡姑娘靜秋,在被選中去西村坪體驗生活時認識了勘探隊的高幹子弟老三。老三愛上了靜秋,在那樣的年代裡默默地關心她、護著她,耐心地等著她,等她的心願一一實現了,老三卻患上了白血病。
  • 中國南方的大草原,《山楂樹之戀》外景地
    百裡荒高山草原旅遊區平均海拔1200米,擁有天然草場3萬畝,是電影《山楂樹之戀》外景拍攝地,被譽為「純美愛情聖地」和「南方天然大空調」。
  • 果丹皮:我不是山楂樹之戀
    - 1 - 中國果丹皮 山楂樹之戀 山楂是希望的象徵,電影《山楂樹之戀》中,山楂樹寓意是純美的愛 中國開始製作和食用果丹皮從何時開始,不得而知。
  • 電影《芙蓉鎮》的符號學分析
    摘 要:電影作為一門語言,通過運用具有約定性的一種符號系統,塑造人物、講述故事。本文將運用符號學的觀點,結合再現、互文等媒介研究理論,對電影《芙蓉鎮》進行分析,主要針對其人物塑造、語言對話、畫面色彩等方面,解析《芙蓉鎮》是如何成功地展現情節、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的。
  • 《山楂樹之戀》這樣一個純真的愛情故事,然而結局有些悲涼
    《山楂樹之戀》這樣一部純情系列愛情電影,有褒貶不一的評價,但表現那個時代的愛情其實已足矣。等你愛上誰了你就知道。最近特別迷戀純愛系列的電影,好幾年前的電影,現在才拿出來看。適合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看完然後默默地流淚,那個時代的愛情,的確有讓我羨慕的方面。
  • 聞喜縣舉辦「山楂樹之戀」暨郭家莊鎮首屆山楂節活動
    原標題:聞喜縣舉辦「山楂樹之戀(春賞花秋收果)」暨郭家莊鎮首屆山楂節活動9月28日至9月30日,「山楂樹之戀(春賞花秋收果)」暨郭家莊鎮首屆山楂節將正式拉開帷幕。
  • 電影《山楂樹之戀》一棵樹一段情
    相信看過張藝謀導演《山楂樹之戀》的朋友們一定對這句話非常地熟悉,那麼你是否有像小編一樣為老三和靜秋那懵懵懂懂又青澀悽美的愛情所感動呢?想必肯定是有的。影片以文化大革命時期為背景,上山下鄉的八中學生靜秋在西坪村體驗生活時,遇到了地質勘探隊的老三孫建新,也許就是看對了第一眼,兩人馬上愛上了彼此。
  • 【大美湖北】遠安,不僅有《山楂樹之戀》,還有一片世外桃源
    今天,讓我們走進遠安 這個神秘而寧靜的鄂西小城 它不僅與電影《山楂樹之戀》有關 更有一片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