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的冰與火之歌

2020-12-18 新京報

北京十八中學教育集團課程展示活動中的樂高機器人課上,學生正在為機器人編程。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攝

已有200餘公司入局編程賽道,資本端火熱,但學校家長端推進緩慢;未來發展方向仍被看好

「你知道steam教育嗎?」

「不知道。」

「編程呢?」

「不知道。」

「那機器人呢?」

「是不是樂高那樣的?」

這是採訪steam教育時記者與家長、老師、學生們出現最多的對話。

而在供給端,局面一度火爆到讓業內人士震驚。僅steam教育的主要分支——編程,就在短短三四年內闖出一條新路,趕上了英語、數學等K12學科二三十年的發展。

steam代表的是將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這幾個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

2017年到2018年入局編程賽道的公司多達200多家,僅2018年的融資就超過40筆。其中不乏完成了B、C輪融資的企業,編程貓、小碼王、傲夢編程、VIPCODE、計蒜客、核桃編程、妙小程等均在A輪以上,真格基金、IDG、創新工場等大多數投資機構都布局了這一賽道。

編程教育之外,完成了C輪融資的VIP陪練以在線真人一對一樂器陪練切入,迅速領跑市場,科學隊長、火星人俱樂部等則主打以科學知識普及教育、動手實驗為主的課程。

用戶端和資本端,一冷一熱形成對比。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家長的觀念、學校的經費都是阻力,部分steam教育課程自身也存在「形式大於內容」的問題,讓steam教育推廣舉步維艱。

但長遠來看,多名投資人仍表示看好這一賽道。「素質教育是未來的大方向,steam教育顯然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投資就是投未來。」紫牛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張泉靈表示。

創投火熱

瘋狂進擊的創業者和資本

2014年是平靜中孕育生機的一年。

這一年,潛心研究編程多年的李天馳回國創業了,很快他拿到了種子輪融資。2015年編程貓成立,當時的編程賽道還是無人問津的冷門,有投資人對李天馳直言,「學書法學鋼琴的市場起碼是你這個編程的百倍。」

同樣在2014年,火星人俱樂部還在專注於科學教育。其創始人兼CEO劉揚此前是高中物理教師,他將枯燥的物理課程拆解成若干個動手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自製空氣淨化器、檯燈等。

2016年開始,steam教育漸熱,他們順勢打起了steam教育的口號,在物理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增加了編程教育。

誰也沒想到,僅僅三年多時間,編程貓就完成了七輪融資,2018年5月由招銀國際領投的3億元戰略融資還創下了少兒編程行業單筆融資數額最高紀錄,也讓少兒編程站上了很多投資人擠不進去的風口。

2016年初,火星人俱樂部拿到了天使投資,2017年又拿到了雷軍順為資本的A輪投資,2018年拿到了高思教育的A+輪融資,最快的一筆融資從與投資人見面到資金到帳只有一周時間。

數據顯示,2017年到2018年入局編程賽道的公司多達200多家,僅2018年的融資就超過40筆。

「最火爆的時候,我們公司的投融資負責人平均每天要接待五六十個來拜訪交流的投資人。」李天馳說,「政策的出臺是『大火』表象背後真正的動因,再加上資本導向,大家就更加往裡面湧了。」

李天馳所說的政策,是指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規劃》,提出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體、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到了2018年1月,教育部「新課標」改革,正式將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等劃入新課標。從幼教Scratch、中小學普及Python到高中人工智慧新課標,政策指引下steam教育的路徑開始顯現。

觀念升級和科技發展,編程訓練邏輯思維能力、人工智慧時代要注重與計算機溝通的觀念越來越佔據上風。

火星人俱樂部聯合創始人陳琳珊回憶,「2017年底到2018年,市場好瘋狂,先是編程貓融資1.2億元人民幣,接著2018年5月又融了3億元人民幣,同時期小碼王也融了1.3億元人民幣,9月,傲夢編程又融了1.2億元人民幣」。

一直到2018年中後期,還有投資人找上門,「我們剛融完資暫時沒打算再拿,就跟他們聊聊行業。」甚至也有投資人向她表達困惑,「我們一直在看,但還是沒看懂,為什麼steam教育突然急劇這麼火了」。

用戶慢熱

應試思維下家長學校存顧慮

與創投市場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緩慢的用戶覺醒。

即使是資本市場上的佼佼者,也曾在冰冷的用戶端碰了一鼻子灰。

2015年,火星人俱樂部先後在中關村第三小學附近與人大附小旁增設了兩家店,事實證明他們錯誤地預判了市場的接受度,兩家店都招不上來學生。家長的普遍反饋是,「steam教育是什麼?有什麼用?孩子沒時間」,店面只得關停作罷。

後來,團隊摸索得出,一家線下店至少需要附近有三個以上學校來支撐。

北京如此,其他省份更甚。記者採訪了來自山東、山西、內蒙古的十餘位家長和老師,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知道steam教育是什麼」,「班裡幾乎無一人接觸過steam教育」。在青島某小學一個五十多名學生的班裡,僅兩位學生在課外培訓機構學習編程機器人。

從用戶數據上來看,儘管編程貓四年積累了300萬用戶,億歐智庫、艾瑞諮詢等研究機構的《中國少兒編程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國內少兒編程行業用戶規模約為1550萬,但這和龐大的學生數量比起來,佔比仍然很低。

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

「最大的難題是市場教育,很多家長把分數、應試放在第一位,擔心耽誤孩子學習,很多學校也擔心經費問題和家長的投訴。」編程貓銀川總校校長田春暉說。他就曾遇到談好合作的學校後來因為家長的投訴被迫取消課程的情況。

多名受訪的家長也表示,孩子的學習負擔已經很重了,沒有時間再去上這樣的課外班。

而接入了steam教育的學校,也有另外一番難處。內蒙古自治區某中學信息技術老師郭世勝在參加了省裡組織的培訓後,回校在原本的信息技術課上引入了編程教育。一段時間之後,學生能夠自己編出打地鼠等小遊戲,收效還不錯。但隨之,他面臨的挑戰遠遠多於希望。

一是時間保證不了。學校只給高一學生安排一周一節信息技術課,到高二就乾脆取消了。「學一年好不容易有點基礎,再過兩年都忘了,」郭世勝表示,「另一個,經費問題更是大大影響steam教育的推廣,編程需要的配套硬體等都是消耗品,一些配套硬體、組裝的機器人一套約8000元-30000元,兩三個人一組就需要一套設備,學校沒有這筆預算。」

紫牛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張泉靈認為,家長端的慢熱是因為在整個教育鏈條上,家長處在最末端,大部分人對課程改革要求的理解還有距離,有的可能還停留在之前的刷題邏輯裡。steam教育大需求量的爆發,需要教育改革發展到讓家長意識到這個訴求。

另外,有一部分先試先行,當家長看到孩子在目前教育中存在的能力缺失時,他們就會讓孩子進入到這樣的能力培訓中。

「學校如果要做相應的改革,不是一個簡單的課程內容改變,而是涉及整個教學體系,只有最頭部的學校老師的教研能力比較強,跨學科的能力也能組織得比較好,但是不會很快在全國都適應。學校可能會來得慢一點,校外機構會有一大波機會。」張泉靈說。

實地探訪

部分課程設計背離初衷

除去家長端和學校端的原因,目前市面上的steam教育究竟教什麼?質量如何?

在「科學隊長」實驗室裡,擺放著蘋果、餅乾、饅頭、土豆、山藥,孩子們穿著白大褂、戴著護目鏡,進行著「澱粉與碘酒」的實驗。大家從為什麼饅頭碰到碘酒會變色,到什麼食物中含有澱粉,再到怎麼讓碘酒褪色,一步一步猜測、探索、驗證,最終得出結論。

8歲的趙一舟從2017年初開始學習編程,已有500餘個作品。他在背乘法口訣時突發奇想,用編程技能做了一個乘法口訣檢測器,系統隨機出一個乘法題,如果答錯了,屏幕就會被「打碎」。在與家裡的小狗經常互動後,他做出一個狗臉識別系統,識別小狗興奮或專注的表情,他還通過編程,導航引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模擬牛頓與蘋果的故事。

趙一舟的媽媽表示,孩子在培訓機構學習過創客、編程、單片機等課程,學校現在的選修課中也有了steam課程,校內外的學習可以互補。

「steam讓孩子比較早地明白了什麼叫學以致用,傳統教育更多的是先學,學到很高程度了才去應用。但是steam學習中,是讓你利用自己所知的去創造,沒有定一個標準線,知道得多就可以做得更完善,知道得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途徑去實現目標。」她說。

像她這樣的家長多是通過國內外的教育類文章、科技類展覽上了解到steam教育,或是本身就從事和科技相關的工作。

不過,仍有部分家長表示,steam教育公司的課程背離了初衷。

一名家長表示,他理解的steam教育是一種沒有界限的學習方法,能鍛鍊孩子融會貫通、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很多機構推出的是有圖紙、有標準件的模式,不能隨意發揮,和常規的製作模型沒什麼區別。事實上,steam教育不需要限定,不需要標準化內容和過程。

長期關注教育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steam教育可以推進學校課程建設與教育教學改革,關注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從現狀來看,形式大於內容,概念大於內涵。我國目前的教育評價體系還是以學科培訓為主,受制於此,steam教育還是服務於學生的升學與其他功利目標,而非重視個性、創造力的培養。」

同時他指出,很多公司打steam教育的口號也是為了拿steam教育當做打通學校的產品,具體課程推進之後,究竟能不能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多人並不是特別關注。資本炒得很熱,機構也有推進的積極性,有的學校可能會以此來作為一個改革的成果,但最終的實際效果還要打一個問號。

未來預測

未來的突破可能會在B端

steam教育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並不難理解。

火的邏輯是:素質教育一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不少投資人預測,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人工智慧的時代。

傅盛就是較早認識到這一點的人。他認為編程實際上是在未來世界裡的另外一種語言,未來不是人跟人打交道,是人跟計算機打交道,無人化背後是算法化、計算化,需要通過編程來溝通。

「近年來,移動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快速進步,導致了IT人才需求的急劇短缺,」李天馳解釋道:「大家把這個教育前置了,因為教育本質上是人才需求的反映。」

一旦洞察到這個巨大空間,資本相信細分領域內至少會有一家或者幾家企業跑出來,在有潛力的企業身上押注就不難理解了。

steam教育在市場遇冷的邏輯也很簡單,在用戶端——家長、學校、老師的眼裡,整個K12教育階段,高考是一切行動的指揮棒。他們或許也能認同素質教育、創造力教育的重要性,但在邁過大學這第一道門檻之前,其他都是其次。

儘管如此,多名投資人仍然看好steam教育的未來。

「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就會發現,社會的發展是要跟創新相關,steam能夠幫助孩子們從歸納向演繹的邏輯轉換,增強實踐動手能力。」長石頭資本創始合伙人汪恭彬表示。

張泉靈認為,大家都認為孩子的素質教育是未來的大方向,steam教育顯然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投資就是投未來,所以大家就想往這個方向上做一些嘗試和布局。「現在即便是像編程貓這樣頭部的機構,總體市場滲透率還是很低,所以其他的企業還有機會,多投幾家也在情理之中。」

更多的創業者認為,最大的挑戰還是教育市場。陳琳珊認為,未來的突破可能會在B端,因為市面上有太多人不知道怎麼去教,火星人俱樂部希望通過先培訓教師,然後逐步普及給家長和學生。

「體育是剛需,因為小學生入學要考體育,初中畢業也要考,steam教育只有納入高考才能徹底讓它翻身。」陳琳珊表示。「下一步如果市場還是持續這麼低迷的話,可能大家就會轉變思路,不會像以前那樣去燒錢投廣告,而是慢慢把市場做起來。」

張泉靈指出,要說服家長的成本很大,所以在早期這些機構很難通過收入規模來維持運營,融資就變得非常有必要。近期融資進入一個相對的寒冬,但越是寒冬,相對的頭部公司活下去的機率要比別人高得多,建議小機構也要儘快形成正向的現金流。

「下一步就是要等市場熱起來,要去慢慢培養家長對這個事情的認可,建立課程內容的體系,沒有什麼討巧的方法。」張泉靈說。

新京報記者 唐亞華

相關焦點

  • 教育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教育行業的冰與火之歌 作者:周爽 發布時間: 2020
  • 奶塊冰與火之歌攻略 冰之歌成就怎麼打
    導 讀 奶塊冰與火之歌怎麼打?奶塊冰之歌怎麼過?
  • 《冰與火之歌》外傳出爐
    在美國幻想小說大師喬治·R·R·馬丁的史詩奇幻經典著作《冰與火之歌》系列小說在中國熱賣的第三個年頭,重慶出版社繼馬丁系列小說《戰士》《獵人行》後推出了《冰與火之歌》外傳《七王國的騎士》,是獻給期盼已久的冰火迷的又一饕餮盛宴。
  • 冰與火之歌高清地圖
    維斯特洛大陸(英語:Westeros),也被稱為日落國度(the Sunset Kingdoms),是喬治·R·R·馬丁的奇幻系列《冰與火之歌》中四塊大陸中的一塊,它的設定大致基於中世紀的歐洲。
  • 冰與火之歌:無與倫比的奇幻盛宴
    我想很多人喜歡上《冰與火之歌》,應該是源自根據它改編的美劇《權力的遊戲》。不可否認,《權力的遊戲》製作精良,堪稱匠心之作,特別是前七季。然而,在萬眾期待中,它爛尾了,令人痛心疾首痛徹心扉肝腸寸斷心如死灰,令眾多冰火迷怎能不更加期待馬丁老爺子的豹尾結局!
  • 他把《冰與火之歌》介紹給中國讀者
    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完結,電視劇的熱播也讓其原著《冰與火之歌》走進中國讀者的視野。《冰與火之歌》以浩瀚遼闊的視野、生動活潑的語言著稱,而把這本小說翻譯成中文的卻並不是專業翻譯,而是非英語專業出身的「80後」屈暢。而翻譯這本小說時,屈暢還在四川大學行政管理專業讀本科。由於翻譯《冰與火之歌》,屈暢成立了自己的圖書工作室,致力於把國外的奇幻小說帶給中國讀者。
  • 《冰與火之歌》家族紋章設計欣賞
  • 《冰與火之歌》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
    在那之後大約半個世紀,美國作家喬治·馬丁提筆創作《冰與火之歌》,這部著作誕生於1996年,目前仍在創作中,最新的第五卷,則剛剛於去年年底面世,可以說讀者是與這套書和書中人物一同成長的,這部傳奇作品本身,也已成了他們心中的傳奇。  《百年孤獨》裡的布恩蒂亞初次見到冰塊,驚嘆「這是我們時代的偉大發明」,而對《冰與火之歌》的讀者來說,馬丁筆下充滿冰與火的維斯特洛大陸,同樣配得上這樣的讚嘆。
  • 《冰與火之歌》中文電子版登陸掌閱
    中新網1月12日電 在2016年11月首發《哈利 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中文版之後,數字閱讀品牌掌閱又迎來另一巨作,由世界奇幻大師喬治R R 馬丁所著的《冰與火之歌》紀念版的中文電子版全五卷共15冊登陸掌閱平臺,將帶領讀者進行新的奇幻之旅。
  • 《冰與火之歌》發生地-維斯特洛大陸
    關於《冰與火之歌》《冰與火之歌》目前出了五部書,分別是——《權力的遊戲》《列王的紛爭》《冰雨的風暴》《群鴉的盛宴個人而言,我覺得《冰與火之歌》的書比《魔戒》系列好看,當然這可能是翻譯的原因,《魔戒》三部曲晦澀平實,要不是憑著對它的愛和毅力,我也讀不完。相比之下,馬丁大叔是專業編劇,所以《冰與火之歌》畫面感很強,一拿起來就放不下,我幾乎是不眠不休看完了前五部共計十五本書的。
  •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
    《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是美國HBO電視網製作推出的一部中世紀史詩奇幻題材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第五季定於4月12日晚9:00在HBO開播權力的遊戲第一季(又名冰與火之歌)全十集[正統看點] HBO奇幻史詩巨作,超燒腦權力之爭,奇幻色彩堪比霍比特人[隨片福利] 奇幻值爆表,記人名防痴呆,勾心鬥角指數達歷史峰值[適宜人群] HBO瘋狂劇迷,權力的遊戲死忠粉,奇幻史詩劇愛好者,燒腦劇鐵桿粉 簡介: 《權力的遊戲》精彩看點: 超燒腦奇幻史詩巨作,各方勢力為奪鐵王座展開瘋狂殘暴的權力之爭
  • 【酒吧KTV】冰與火之歌
    【酒吧KTV】冰與火之歌
  • 《冰與火之歌》前傳《血與火》電子版上線,首次展現龍族全貌
    《冰與火之歌》前傳《血與火》電子版上線,首次展現龍族全貌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2-17 還記得史詩巨作《冰與火之歌》嗎?
  • 《冰與火之歌》:用魔幻書寫人性與現實
    巨龍翱翔天際,攻防戰火燃燒著漫長的冬天,背叛與忠誠,寒冷與激情,一如冰與火交織碰撞,它們帶著毀滅與重生的力量,締造出一段盪氣迴腸的史詩幻想。  這是被譽為當代奇幻文學史上裡程碑式作品《冰與火之歌》中描繪構建的魔幻世界。除卻在美國本土享有盛讚,該部作品於全球各地都擁有不計其數的讀者與擁躉。
  • 但不是《冰與火之歌》
    據《華盛頓郵報》、《獨立報》報導,11月20日,美國奇幻小說家喬治·馬丁新書上市,但這本書不是萬眾期待的《冰與火之歌》系列的第六卷《凜冬的寒風》。喬治·馬丁自己也知道讀者們期待的並不是《火焰與血統》一書,然而《凜冬的寒風》一書的完成之日至今仍遙遙無期。喬治·馬丁在接受美國《娛樂周刊》採訪時曾說:「我知道很多人對我還沒有寫完《凜冬的寒風》感到氣憤,我自己也很惱火。我也希望我四年前就寫完了,我也希望我今天就寫完了。但我就是沒寫完。在很多個靈魂掙扎的黑暗夜晚,我趴在鍵盤上想:上帝啊,我能寫完嗎?電視劇劇情越來越向前,而我的進度越來越靠後。」
  • 《冰與火之歌》系列:冰與火的曠世絕戀——瓊恩親生父母的故事
    在丹妮莉絲的一個幻像中,她看見雷加·坦格利安說到他的兒子:「他已經有了一首歌,他就是預言中的王子,他的歌便是冰與火之歌。」如果瓊恩是預言中的王子,那麼他很可能就是《冰與火之歌》全書的真正主角。瓊恩的身世如何揭曉,還有待筆耕不輟的胖馬丁大爺在未出版的兩卷小說中解開謎底。
  •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的前傳《長夜》即將開拍
    那就是《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長夜》將於近期開拍,而《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最終季第八季共六集將於4月在美首播。《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小編覺得雖然《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總不按常理出牌,但卻又符合人內心最真實的表達,它貌似是知道人們想看什麼,它又知道如何才能更有意思的表達出那些。
  • 《王者榮耀》冰與火之歌是否值得入手及售價分析
    導 讀 王者榮耀冰與火之歌怎麼樣?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王者榮耀冰與火之歌是否值得入手及售價分析吧!
  • 如何將火遍全世界的《冰與火之歌》搬到自家桌子上?
    2019年4月15日,《冰與火之歌》第八季如期上線,一時間萬人空巷,全員追劇。《冰與火之歌》的是喬治·馬丁的著名奇幻小說。作者窮十六年之力,以無比寬博雄渾的氣魄,以細如髮絲的精心,成就了這本奇幻傑作。在評論家們眼中,《冰與火之歌》是美國「國寶」級的文學作品,在讀者心目中,它是幾乎無法超越的「神作」。2011年,HBO開始攝製《冰與火之歌》電視劇,一舉拿下多個艾美獎,之後連續8年霸佔各大電視劇榜單前列,成為HBO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一部史詩巨作。
  • 東方大陸上演權力的遊戲,《帝國神話》奏響冰與火之歌
    該劇改編自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該劇可謂一部現象級美劇,它和和《指環王》一樣的奇幻題材,講的卻是人世間的普遍問題——權力和家族,愛情和責任,有很強的代入感。同時戰爭場面非常壯觀,打鬥真實,刀刀見響,刺激腎上腺分泌。陸戰、海戰,還有龍的空戰;有中世紀武士,有幽靈軍團,還有野人、巨人,以及大量中世紀復古的城堡、船舶、街道、冰雕長城,甚至世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