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農曆七月十四
也就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中元節,俗稱「鬼節」
雖然不是法定節假日
但也是一個大節
而這個大節裡
有一大波鴨子「在劫難逃」
也被戲稱為鴨子「劫」
而在我們防城港的這一天
家庭裡,街道上,菜市場
全部都是鴨子的叫喊聲
各家兒女們
紛紛從各地趕回來
每家每戶都會殺鴨子
用鴨子祭祖
一派節日氣氛
殺好的鴨子煮熟後香味四溢
在點上香紙蠟燭,祭過祖先後
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共享大餐
因此,在防城港人的眼裡
七月十四不僅是神秘的「鬼節」
亦是一家老小團聚的日子
但是,
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在這一天要吃鴨嗎?
據說是有些傳說和原因的,
不妨一起來聽聽。
相傳,已作古的祖先在陰間被一道「奈河」隔住,需殺鴨祭祀,過橋的多,會造成交通擁堵,就要從水面上過,家裡養的也就只有鴨子會遊,於是讓鴨子把祭品馱過河。 鴨子在壯話裡叫——"別.."
「鴨」的諧音是「壓」,吃鴨子就能壓住這天上來遊走「搵食」的鬼魂了。而雞爪呈耙狀,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積下惡怨,不肯回到原處),所以選腳掌扁平的鴨子也在情理之中了。
供桌上不能供雞,因為雞的爪子往後刨,送去的錢會被雞爪子給刨出來,後人的心意可就到不了祖宗的手裡了,這樣一來我們後人就沒有了保障,所以這個任務就交給了鴨子。
「中元節」這段時間是鴨子長成的季節。由於古代人們生活比較貧苦,只有到節日才捨得殺鴨子吃。於是一到鬼節家家戶戶到了「鬼節」就殺鴨子,吃鴨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
以前,在農村種稻穀之前,
每戶人家都會買上一些鴨子回來養。
在割完稻穀後,他們通常把鴨子放到稻田裡,
讓鴨子吃掉田裡的穀子和蚯蚓。
無論是哪一種,
七月十四殺鴨都必不可少了~
檸檬鴨、白切鴨、酸梅鴨、子姜炒鴨、醋血鴨.
鴨子吃法超級多!
▍內容來源:防城港生活圈
▍原創編輯:掌上防城港工作室
▍內容審核: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轉載請註明來源公眾微信號:防城港文化旅遊、防城港生活圈
▍法律顧問:廣西精一律師事務所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視頻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