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的鴨子,為什麼怕「七月十四」?

2021-02-16 防城港文化旅遊

今天就是農曆七月十四

也就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中元節,俗稱「鬼節」

雖然不是法定節假日

但也是一個大節

而這個大節裡

有一大波鴨子「在劫難逃」

也被戲稱為鴨子「劫」

而在我們防城港的這一天

家庭裡,街道上,菜市場

全部都是鴨子的叫喊聲

各家兒女們

紛紛從各地趕回來

每家每戶都會殺鴨子

用鴨子祭祖

一派節日氣氛

殺好的鴨子煮熟後香味四溢

在點上香紙蠟燭,祭過祖先後

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共享大餐

因此,在防城港人的眼裡

七月十四不僅是神秘的「鬼節」

亦是一家老小團聚的日子

但是,

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在這一天要吃鴨嗎?

據說是有些傳說和原因的,

不妨一起來聽聽。

相傳,已作古的祖先在陰間被一道「奈河」隔住,需殺鴨祭祀,過橋的多,會造成交通擁堵,就要從水面上過,家裡養的也就只有鴨子會遊,於是讓鴨子把祭品馱過河。 鴨子在壯話裡叫——"別.."

「鴨」的諧音是「壓」,吃鴨子就能壓住這天上來遊走「搵食」的鬼魂了。而雞爪呈耙狀,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積下惡怨,不肯回到原處),所以選腳掌扁平的鴨子也在情理之中了。

供桌上不能供雞,因為雞的爪子往後刨,送去的錢會被雞爪子給刨出來,後人的心意可就到不了祖宗的手裡了,這樣一來我們後人就沒有了保障,所以這個任務就交給了鴨子。

「中元節」這段時間是鴨子長成的季節。由於古代人們生活比較貧苦,只有到節日才捨得殺鴨子吃。於是一到鬼節家家戶戶到了「鬼節」就殺鴨子,吃鴨子,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

以前,在農村種稻穀之前,

每戶人家都會買上一些鴨子回來養。

在割完稻穀後,他們通常把鴨子放到稻田裡,

讓鴨子吃掉田裡的穀子和蚯蚓。

無論是哪一種,

七月十四殺鴨都必不可少了~

檸檬鴨、白切鴨、酸梅鴨、子姜炒鴨、醋血鴨.

鴨子吃法超級多!

▍內容來源:防城港生活圈

▍原創編輯:掌上防城港工作室

▍內容審核: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轉載請註明來源公眾微信號:防城港文化旅遊、防城港生活圈

▍法律顧問:廣西精一律師事務所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視頻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十四,廣西人過「鬼節」,為什麼一定要吃鴨子?
    廣西過的「鬼節」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為什麼要提前一天呢?這裡有一個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廣西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避戰亂,只好提前一天過節了。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在廣西,中元節是個重大的節日。
  • 農曆七月十四,廣西人過「鬼節」,為什麼一定要吃鴨子?
    廣西過的「鬼節」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為什麼要提前一天呢?這裡有一個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廣西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避戰亂,只好提前一天過節了。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在廣西,中元節是個重大的節日。
  • 吃在桂平:為什麼廣西中元節叫鴨子節?七月十四鬼節還要吃鴨子呢
    又叫中元節,盂蘭會,民間也稱之為鬼節,在廣西桂平則是稱「七月十四」,這個節日是民間傳統的祭祀先人的日子,主要流行於漢族文化地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將打開地獄之門,已故的親人便可回家,再食一回人間煙火。
  • 七月十四殺鴨子,中元節吃什麼鴨子菜譜過七月半鬼節
    七月十四殺鴨子,中元節吃什麼鴨子菜譜過七月半鬼節又是七月半了,這個俗稱的鬼節七月半十四,豬豬只能在深圳做一隻加班狗,沒辦法,為了生活勞碌奔波。你家的鬼節吃什麼,七月半少不了大餐吧?明天就是中元節了,菜譜呢?豬豬就不說了,食堂安排吃啥就吃啥?我印象中的過節只是在新聞聯播裡,只在朋友圈裡...對於我來說,已經沒有過節的感覺了...
  • 兩廣海南香港七月十四過鬼節,鴨子能到祖先那裡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四日,按照我們當地的說法七月十四雞是祭祀不了祖先的,只有鴨才可以。所以在兩廣,海南和香港之地都是七月十四劏鴨以祭祀祖先,鴨子在一年中價格都不高,可是在七月十四這一天就會身價倍增的。這不,我今天剛剛劏鴨拔毛好了,就乘著七月十四碼一篇關於七月十四的文章。
  • 祭品那麼多,兩廣的七月十四為何首選鴨子?嶺南又為何提前過中元
    農曆七月十四,是廣西、廣東人傳統的「鬼節」,聽說海南也有過這個節的習俗。說來也不奇怪,據說,當年蒙古大軍進攻南宋,七月十四前夕,除了嶺南,其他地區均已淪陷。百姓聽說蒙古軍還要繼續南下,為了躲避戰亂,不得不背井離鄉。
  • 農村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
    「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這句俗語,帶有一定的地域色彩,是一種地方風俗,不是全國普遍的傳統習俗。準確地講,此種風俗是一種地方的飲食風俗,主要分布在廣西和雲南等地。1、鴨怕十四這裡的十四,指的是農曆七月十四,也稱中元節。中元節又稱七月半,是我國民間的祭祖節,也稱為鬼節,是我國四大傳統鬼節之一。這個節在南方地區尤其為民間所重視,北方一些地方則不過此節。清明掃墓祭祖,中元家中祭祀是南方普遍流傳兩大祭祖節。
  • 祭品那麼多,兩廣的七月十四為何首選鴨子?嶺南又為何提前過中元
    農曆七月十四,是廣西、廣東人傳統的「鬼節」,聽說海南也有過這個節的習俗。說來也不奇怪,據說,當年蒙古大軍進攻南宋,七月十四前夕,除了嶺南,其他地區均已淪陷。百姓聽說蒙古軍還要繼續南下,為了躲避戰亂,不得不背井離鄉。
  • 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 民間關於中元節有兩個日子
    在很多地方鬼節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其實關於鬼節,還有一些地方是過七月十四的,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呢?   據查,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四,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節,即鬼節。   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過節,是因為以前外敵入侵,為了避免因過節而被敵人一網打盡,先人們就把節日提前了一天。   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七月十四是最兇的,七月十五到了晚上鬼門就要關,農曆七月是鬼月,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到十五都可燒紙,但七月十五是正日子。
  • 客家人過「七月半」,為什麼提前一天?七月十四人過節,七月十五鬼過節 ...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七月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然而,客家人的「中元節」、「七月半」卻大多不是農曆七月十五,而是比之早一天的農曆七月十四。明明是七月十四,卻又稱「七月半」,此為何也?到了七月十四這天,客家地區的人們會舉行各種活動,準備豐富的美食,隆重慶祝這個即將迎來豐收的日子;並要祭祀先人,向先人匯報這一年的收成,祈求祖先保佑來年大豐收。
  • 農村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
    「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這句俗語,帶有一定的地域色彩,是一種地方風俗,不是全國普遍的傳統習俗。準確地講,此種風俗是一種地方的飲食風俗,主要分布在廣西和雲南等地。1、鴨怕十四這裡的十四,指的是農曆七月十四,也稱中元節。中元節又稱七月半,是我國民間的祭祖節,也稱為鬼節,是我國四大傳統鬼節之一。這個節在南方地區尤其為民間所重視,北方一些地方則不過此節。清明掃墓祭祖,中元家中祭祀是南方普遍流傳兩大祭祖節。
  • 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 民間關於中元節有兩個日子
    在很多地方鬼節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其實關於鬼節,還有一些地方是過七月十四的,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呢?   據查,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四,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節,即鬼節。   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過節,是因為以前外敵入侵,為了避免因過節而被敵人一網打盡,先人們就把節日提前了一天。   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七月十四是最兇的,七月十五到了晚上鬼門就要關,農曆七月是鬼月,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到十五都可燒紙,但七月十五是正日子。
  • 在廣西七月十四都吃鴨子,6種鴨子的做法,你會選哪種呢?
    農曆七月十四是一個節日,叫中元節,又叫鬼節,在這個節日裡,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法,但在廣西,七月十四這天都會吃鴨子,在農村每家每戶都宰殺鴨子來吃,做法也有所不同,小編認為煮鴨子一定要放辣椒才好吃,你們認為呢?以下幾種鴨子的做法,你會選哪種?
  • 你知道為什麼農曆七月十四才是過節的日子嗎?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四,在我們老家,今天是「鬼節」。今天大家有沒有在家吃大餐啊?這是為什麼呢?小時候,聽老人家們說,農曆七月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月份。每年從七月初一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七月十五一到晚上鬼門就要關門,所以七月十四是鬼們最瘋狂的一天。
  • 在廣西七月十四都吃鴨子,6種鴨子的做法,你會選哪種呢?
    農曆七月十四是一個節日,叫中元節,又叫鬼節,在這個節日裡,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法,但在廣西,七月十四這天都會吃鴨子,在農村每家每戶都宰殺鴨子來吃,做法也有所不同,小編認為煮鴨子一定要放辣椒才好吃,你們認為呢?以下幾種鴨子的做法,你會選哪種?
  • 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有沒有道理,你說呢?
    民間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什麼含義?01:鴨怕十四為什麼說「鴨怕十四」呢?其中的「十四」指的是農曆七月十四,也就是我們說的中元節,這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各個地區都有不一樣的文化習慣。但是大部分地區都有祭祀的習慣。
  • 七月半,上猶人吃鴨子的秘密!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四,明天是傳統的「中元節」對於上猶人來說 ,這可是一個比「過年」還重視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大街小山巷到處飄蕩著餈粑、鴨子的香味。買好過節的用品燃上香燭,擺上水果等食品祭過祖先後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共享節日大餐
  • 七月半為什麼要吃鴨子,全南人你知道嗎?
    相傳釋迦牟尼有個弟子父母雙亡,他廣集僧眾比丘,於七月十五日做法會超度地獄亡魂,使母親脫離苦海。而這剛好與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在同一天,於是兩者相融合,形成7月15日「中元鬼節」。而多數地方習俗認為,鬼節是在七月十五子時之前,也就是要在七月十四這天過。家家戶戶只殺鴨,不殺雞,用鴨子祭拜祖先。
  • 七月半,瑞金人為什麼要吃鴨子?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也稱為「盂蘭盆節、七月半」等。在瑞金,這天大家都要吃鴨子。「遲」鴨子客家地區流行一句諺語:「七月半的鴨子命不長」,七月半這天客家人家家戶戶都要「遲」鴨吃,這是為什麼呢?於是,人們會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遊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過節就吃鴨子。
  • 「七月半的鴨子命不長」,作為客家連城人,你知道七月半為什麼一定要「遲鴨」吃嗎?
    在客家連城普遍稱農曆七月十五為「鬼節」認為農曆七月十五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在那天它們可以在陽間逗留一天,包括一些孤魂野鬼在那天都可以接受陽間人們的供奉。「鬼節」俗稱「七月半」客家連城縣城關一般過十四,鄉下過十五相傳古時因市上的豬肉供不應求,官司達到縣衙門,於是縣官判定城關鄉下錯開一天過「七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