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聯盟與新興航空樞紐

2020-12-26 中國民航網

作者:黃偉

過去20年全球航空業發生了巨大變化,航空聯盟成立、低成本航空興起,助推了全球航空業的發展。在全球經濟更加緊密、跨洲際旅行市場快速增長的今天,低成本航空作為一種重要的航空運輸力量,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協同發展、共享發展,組成全球性的低成本航空聯盟或是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一、航空聯盟仍然是大勢所趨,創新是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在剛剛過去的5月,世界上第一家全球性的航空聯盟「星空聯盟」度過了它20歲的生日。經濟全球化助推了航空聯盟的興起,並將繼續推動其發展。

航空聯盟起源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在柏林圍牆倒塌、歐盟以及世貿組織相繼成立、大型跨國公司興起、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經濟和貿易全球化快速發展,跨洲際的航空旅行需求增多,全球性的航空聯盟應運而生。目前三大航空聯盟已經基本覆蓋了全球主要的航空市場,通航點均已超過1000個,其中星空聯盟通航點多達1300多個。

當前全球化正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最近一個時期,英國脫歐,美國退出TPP,川普提出美國優先,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原有的航空聯盟也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跨航空聯盟的合作開始增多。比如今年3月南航與美國航空籤訂合作協議。無獨有偶,同期,國泰航空與漢莎航空也籤訂了合作協議。也許有人會疑惑,全球化還是趨勢嗎?航空聯盟還有前途嗎?

如果我們站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來看,不管是古代的絲綢之路,還是新大陸的發現,人類全球化探索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即使目前面臨一些小的波折,全球化的發展仍然是大勢所趨,全球性的航空聯盟仍然有存在和發展的價值。

航空聯盟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聯盟仍需要創新,才能適應新的全球化發展。

航空聯盟還有不盡完善的地方。三大航空聯盟成員無一例外的是全服務航空公司,即使漢莎航空、澳洲航空等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也很難參與到航空聯盟的網絡中,無法滿足不同層次旅客的需求。此外,航空聯盟之間所有成員的合作也並非都十分緊密。由於部分成員各自網絡和戰略需求不同,導致有的成員之間合作非常有限,這也是導致跨聯盟成員合作的重要原因。同時,在某些特定市場和航線上,聯盟成員也存在競爭多於合作的情況,缺少必要的利益共享紐帶。

航空聯盟需要進一步創新,首先是基於聯盟組織本身的創新。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全球的交流將越發頻繁,全球化將惠及更多的普通民眾,新興航空樞紐之間的客流將顯著增加。以重慶機場為例,2016年的國際旅客達到198萬人次,是2010年國際旅客量的20倍,同期國內旅客量僅增長1倍。傳統航空聯盟的網絡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興航空樞紐市場需求,新興市場的旅客需要高性價比的跨洲際旅行網絡。航空聯盟需要補充新鮮血液,佔到全球30%運輸份額的低成本航空,應該建立一個全球化的網絡。

航空聯盟也需要在模式上創新。現在跨聯盟成員合作的增加,實際上反映出現有航空聯盟模式的缺陷,需要在股權投資、航線聯營等更深層次的合作中解決聯盟持續、緊密發展的問題,這並非本文探討的重點。隨著全球性低成本航空聯盟的誕生,原有航空聯盟的模式將出現新的變化:一方面在連結模式上,低成本航空過去主要針對的是點對點市場,受限於傳統航空聯盟所在大型樞紐的資源瓶頸,因此在低成本航空聯盟中,主要應在新興航空樞紐之間發展低成本航空的連結;另一方面在旅客服務上,基於低成本航空運輸本身的特點,低成本航空聯盟要在旅客服務一致性、聯運價格、高效銜接上進行創新平衡。此外,出於對成本的考慮,低成本航空公司大量投入地面基礎設施並不現實,因此樞紐機場在低成本航空聯盟中的參與顯得更加必要。

二、低成本航空需要聯盟合作,全球性的低成本聯盟正變得越來越迫切

聯盟合作可以推動低成本航空在全球發展。低成本航空在全球的發展還不平衡,在中國低成本航空市場份額僅佔8.3%,在非洲也僅有14%。而在低成本航空最早興起的北美,其市場份額超過30%;而同期歐洲低成本航空市場份額近40%;發展最迅速的是東南亞,低成本航空市場份額達到近60%。作為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低成本航空發展到今天,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推動其在全球的發展。同時,雖然挪威航空、亞洲航空已經在低成本遠程運輸市場開始一些嘗試,但目前低成本航空本身還不能完全解決歐洲、亞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幾大市場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通過低成本航空聯盟,能夠促進低成本航空在全球的市場推廣;通過聯盟的航線連接,構建起全球化的、更實惠的空中互聯互通網絡。

聯盟合作將進一步增強低成本航空的競爭力。目前在區域短途市場上,低成本航空已經遇到了全服務航空公司趨同化競爭。隨著以波音B787、空客A350為代表的新型遠程客機的出現,可以預見,未來將有部分低成本航空向遠程航線發展,開拓新的市場空間。聯盟合作能夠幫助低成本航空解決遠程航線市場點對點客源不足的問題。此外,低成本航空聯盟合作,將有助於共享地面保障資源,加強在飛機租賃、機務維修、地面保障方面的協同,提高議價能力,有效地降低採購成本和運營成本,進一步提升低成本航空的競爭力。

不可否認,在特定的區域市場內,低成本航空之間也存在著競爭關係,但應該從低成本航空整體發展和不同市場空間的角度來看待這種關係。一方面在區域內市場,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共飛航線有一定的競爭,但更多的應該是和傳統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如果低成本航空公司之間形成合作關係,將有利於增強低成本航空的整體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在區域間的市場,特別是在跨洲際市場上,低成本航空公司更多的是合作關係,聯盟合作有利於各個航空公司擴展自己的網絡通達性。其實,即便是區域市場,低成本航空也應該更著眼於旅客服務的個性化、差異化的競爭,而不是航線網絡上的同質化競爭。

聯盟合作將催生出低成本航空更多的商業機會。低成本航空進行全球化的聯盟,不僅會帶來網絡共享提供的旅客量增長,還會促進低成本航空非航收入的提升。低成本航空公司之間的合作,可以通過相互銷售選座、行李、餐食等服務,制定差異化中轉產品來提升非航收入。低成本航空公司與機場合作,可以打通空中與地面的銷售渠道,通過航空公司網站對商務旅客銷售快速安檢、休息室、機場訂餐等服務,通過利用VR等新興技術在飛機上為旅客提供目的地機場購物的虛擬實境體驗,擴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銷售空間和品類,可成為新的收入增長點。此外,低成本航空聯盟通過引入機場及旅行服務商,藉助第三方常旅客資源和銷售網絡,擴展自己的線下銷售渠道。

不久前海航旗下的香港快運、西部航空、祥鵬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等幾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和韓國的易斯達航空組建了「優行聯盟」,新加坡酷航、泰國鳥航、香草航空、宿霧航空等組建了「價值聯盟」,已經開始一些聯盟性的合作。此外,亞航集團、捷星航空集團在不同國家合資成立航空公司,也可以視為是一種聯盟模式。但,他們都仍然局限於一個特定區域。隨著遠程低成本航空的興起,組建更大範圍、跨區域、全球性的低成本航空聯盟正變得越來越迫切。

三、共享平臺建設與連接新興航空樞紐是低成本航空聯盟重要的發展方向

低成本航空聯盟應該是開放、共享、包容的合作,在商業模式上應注重建設一個包容銷售、旅客個性化消費、基礎設施使用於一體的共享平臺。

傳統航空聯盟合作主要集中在航班代碼共享、地面基礎設施共享、信息系統共享、常旅客計劃共享、聯合採購與品牌推廣等方面,這些內容是通過聯盟框架下各成員之間的合作來實現的,旅客是在旅行過程中感受聯盟的標準化、一致性服務。毋庸置疑,低成本航空聯盟也應借鑑、深化這些合作內容,實際上目前的優行聯盟、價值聯盟已在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低成本聯盟的創新還不能局限於這些共享合作。低成本航空挖掘成本價值和注重非航收入的特性,註定其要將聯盟共享合作的內容更加顯化和最大化。一方面需要儘可能在旅客購票甚至計劃旅行的階段就能將全服務鏈展現給消費者,以擴增旅客的消費可能性;另一方面需要將聯盟保障資源利用最大化,開放給更多的用戶乃至非聯盟成員用戶使用。因此,低成本航空聯盟應建設一個開放、共享的銷售平臺和資源使用平臺,而不是航空公司「各自為政」。如果我們將亞航集團視為一種聯盟模式,那麼他們在銷售平臺的共享和整合上是十分成功的,特別是對中轉旅客非常有吸引力。也不諱言,亞航集團的平臺也還有進一步開放和包容的空間。

當然,建立開放共享包容的銷售平臺並不意味著合併各個航空公司的銷售網絡和體系,也不是說為了實現高度的一致性而抹去聯盟內各個航空公司的個性。而是通過建設這樣的共享平臺,將各個航空公司網絡價值和特色產品進一步放大,並通過開放給機場、旅行社、酒店、景區甚至個人旅客,在平臺上交換具有價值的內容,創造出更多的收入,這其實也是共享經濟的一種體現。

低成本航空聯盟將受益於中歐新興航空樞紐的快速發展,並在洲際市場的互聯互通上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洲際間航空運輸市場正在快速發展,但受限於運營成本、合作夥伴等各種因素,目前僅有挪威航空在努力發展跨大西洋航線,亞航、酷航在發展亞洲與澳洲之間的航線,但整體的航班量還相對較低。未來,隨著新型客機的陸續交付、全球性低成本航空聯盟的建立,低成本航空將在跨洲際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

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改變。未來20年,全球新的經濟發動機是「一帶一路」。亞歐之間的貿易和人員、技術交流將成為主流。航空業可以在亞歐(尤其是中歐)互聯互通中獲得什麼呢?

中歐航空市場的快速發展是低成本航空的重要機遇,連接重點在新興航空樞紐。亞歐市場是全球最大的跨洲際航空市場之一,其中中國至歐洲的航空運輸量佔13.4%,雖然整體比例不高,但發展潛力巨大,最近十年增長了一倍的旅客量。過去20年,中歐航空運輸市場主要還是傳統大型航空樞紐之間的互聯互通。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僅僅依靠傳統大型航空樞紐之間的聯通已經遠遠不夠。2000年時,中國僅有北京和上海開通到歐洲的航線,到2017年已經有19個中國大陸城市開通歐洲航線。同時,更多的航班飛向了歐洲的新興航空樞紐,中國到歐洲傳統四大樞紐(倫敦希思羅機場、巴黎戴高樂機場、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以外航班比例由2000年的21%增加到56%。未來的10年乃至20年,中歐航空市場發展的重點將是新興航空樞紐之間的聯通。相比傳統航空樞紐,新興航空樞紐增長較快,旅遊旅客比例較高,同時機場的資源條件更為寬鬆,收費更為合理,更適合低成本航空運營。低成本航空聯盟更容易依託新興航空樞紐發展壯大。

中歐航空市場聯通的重點在中國西部。從地理位置上來看,中國西部地區在聯結中歐航空市場上具有優勢。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昆明等西部城市是中國西部重要的新興航空樞紐,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重慶,更處於連接東北亞、東南亞至歐洲的「最佳中轉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視察重慶時指出,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接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國務院今年3月印發的《「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明確將成都-重慶列為國家重點打造的四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重慶還被賦予了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等內陸開放先導性重任,前景廣闊。未來,這些新興航空樞紐還將開通更多往返歐洲的航線,同時連接東亞,建立便捷的亞歐通道。

建立聯接亞洲、歐洲、美洲、澳洲的全球性低成本航空網絡,將對未來航空業發展產生更加深遠和積極的影響。中歐兩大航空市場的持續增長,是低成本航空公司和新興航空樞紐的共同機遇。有遠見的航空公司和新興航空樞紐應通過模式創新、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積極參與到低成本航空聯盟中,共同建設全球化的低成本航空網絡,共享全球化發展成果。(作者單位:重慶機場集團公司)

相關焦點

  • 低成本航空你了解多少?它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傳統航空聯盟的網絡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新興航空樞紐市場需求,新興市場的旅客需要高性價比的跨洲際旅行網絡。航空聯盟需要補充新鮮血液,佔到全球30%運輸份額的低成本航空,應該建立一個全球化的網絡。航空聯盟也需要在模式上創新。現在跨聯盟成員合作的加強,實際上反映出現有航空聯盟模式的缺陷:需要在股權投資、航線聯營等更深層次的合作中解決聯盟持續、緊密發展的問題。
  • 西部航空攜手三大航空公司成立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
    該航空聯盟由目前由四家低成本航空市場新貴共同發起,分別是香港快運航空、西部航空、祥鵬航空、烏魯木齊航空。該聯盟以服務旅客為宗旨,致力於為他們提供龐大的航線網絡、以更優惠的機票價格暢遊亞洲,以及後期航線將逐步延伸至全球。
  • 全球首個 低成本航空聯盟 成立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發清)1月18日,海航集團旗下的香港快運航空、祥鵬航空、烏魯木齊航空以及西部航空昨日在香港舉行發布會,宣布成立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並表示將致力於通過成員間相互合作,利用各自樞紐門戶的優勢和豐富的航線網絡資源共同優化航班時刻銜接,為旅客提提供便捷出行。
  • 維珍大西洋航空如何與低成本航空競爭?
    【品橙旅遊】儘管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試圖找到與低成本航空公司展開競爭的方法,但他們選擇不推出自己的航空公司,因為考慮到這樣做會對其品牌帶來的無法應對的危害。那就讓我們來看看將經濟艙分為三個級別的方法是否有效。
  • 中國四航企攜手成立低成本航空聯盟
    香港快運航空、祥鵬航空、烏魯木齊航空,以及西部航空,在香港宣布攜手成立低成本航空聯盟。 劉冉陽 攝香港快運航空、祥鵬航空、烏魯木齊航空,以及西部航空,在香港宣布攜手成立低成本航空聯盟。
  • 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優行聯盟正式成立
    (網易航空訊 仝賀)新成立的優行聯盟(U-FLY Alliance)將為航空業界注入全新活力!該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將為旅客提供更龐大的飛行網絡,讓旅客以更優惠的票價暢遊亞洲各大熱點城市!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成立發布會今天(2016年1月18日)於香港舉行,優行聯盟成員包括香港快運航空、祥鵬航空(昆明)、西部航空(重慶),以及烏魯木齊航空,。聯盟將致力於通過成員間相互合作,利用各自樞紐門戶的優勢和豐富的航線網絡資源共同優化航班時刻銜接,為旅客提供覆蓋85個亞洲熱門旅遊目的地以至168個城市對的選擇。
  • 韓國易斯達航空加盟低成本航空聯盟優行聯盟
    民航資源網2016年7月27日消息:優行聯盟很高興宣布新成員-韓國易斯達航空加盟。作為韓國最受歡迎的低成本航空之一,韓國易斯達航空於今天(2016年7月27日)正式加入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該航空公司的加盟將會為優行聯盟帶來優質的服務、高品牌知名度、優秀的航空安全標準和龐大的航線網絡。
  • 八家亞太航空公司建了一個全球最大的低成本航空聯盟
    據彭博社5月16日報導,八家來自亞太地區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宣布成立全球最大的低成本航空聯盟價值聯盟(Value Alliance),這是繼海航系旗下四家低成本航空成立聯盟之後,低成本航空之間又一次結盟。香草航空在一份郵件聲明中稱,上述八家航空公司包括:新加坡航空旗下的酷航、虎航;全日空旗下香草航空;澳大利亞虎航;酷鳥航空、皇雀航空;宿霧太平洋航空以及濟州航空。
  • 三大聯盟門檻高,低成本航空組團來襲
    在激烈的航空市場,很多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尋求拓展自身的業務,不斷尋求與非低成本航空進行合作。近日,低成本航空的越捷航空與寰宇一家聯盟成員日本航空籤署合作協議,在越日兩國國內航線以及越南和亞洲地區其他國家之間的航線上聯運。
  • 韓國低成本航空公司加入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
    央廣網昆明7月28日消息(記者李健飛)2016 年7月27日,優行聯盟在香港宣布新成員-韓國易斯達航空加盟 。作為韓國最受歡迎的低成本航空之一,韓國易斯達航空正式加入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該航空公司的加盟將會為優行聯盟帶來優質的服務、高品牌知名度、優秀的航空安全標準和龐大的航線網絡。
  • 海航發起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 亞航暫不加入
    1月18日,海航系四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聯合發起的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優行聯盟在香港正式成立,海航集團的低成本航空野心初現。該聯盟成員包括香港快運航空、祥鵬航空、西部航空,以及烏魯木齊航空。聯盟成立後,將致力於通過成員間相互合作,利用各自樞紐門戶的優勢和豐富的航線網絡資源共同優化航班時刻銜接。
  • 海航為何發起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
    這兩天關於海航的新聞一個接一個,先是和UBER全球戰略合作,接著又聘任郎朗擔任國際航線大使,今天更是多個海航系航空品牌聯合行動,在香港成立了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說起航空聯盟,國人早已不陌生,目前國內主要航空公司大都加入了國際三大航空聯盟中的兩個,國航和深航是加入的星空聯盟,這個聯盟的老大是美聯航和漢莎航;東航、南航、廈航和上航則是天合聯盟的成員,這個聯盟的發起者則是美國的達美航空和法荷航。唯一沒有國內航企加入的三大航空聯盟就是寰宇一家。
  • 發力廉價航空 IAG選擇巴黎打造低成本樞紐
    圖:國際航空集團IAG旗下低成本航空Level,將逐步取代OpenSkies航空品牌,進駐巴黎奧利機場。攝影師:Aurore Marechal。圖片來源:AFP via Getty Images   民航資源網2017年11月30日消息:英國航空母公司國際航空集團IAG最近做出決定,將巴黎作為旗下低成本航空Level的第二基地——將開通橫跨大西洋、飛往美國紐約以及加勒比地區的航線,在長途航線上為旅客提供更為低廉、更有競爭力的票價。
  • 香港成立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
    香港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與3家內地低成本航空公司合作,18日成立全球首個低成本航空聯盟,並將總部設於香港,提供168條、往來85個亞洲地區的航線,計劃建立統一訂票系統。綜合香港媒體報導,「低成本航空聯盟」由香港快運航空、祥鵬航空、西部航空和烏魯木齊航空組成,並由香港快運行政總裁安浩恩(Andrew Cowen)擔任行政總裁。聯盟表示,區內廉航需求上升,預料日後高鐵、港珠澳大橋落成後,香港與內地機場能更互利互惠,為市民提供比市場上其他航空公司低30%至75%票價的機票。
  • 漢莎是如何打造低成本航空的?
    歐洲之翼的機遇與挑戰如今,在新德國之翼難以扭虧的情況下,漢莎再次下決心重振低成本戰略。基本內容是將新德國之翼注入歐洲之翼旗下,並提出新的戰略目標:新歐洲之翼未來要成為歐洲第三大低成本航空公司,僅次於瑞安航空和易捷航空。首先擺在歐洲之翼面前的是如何重組兩家航企的機隊、樞紐與航線。
  • 觀點:目前中國並不適宜發展遠程低成本航空
    1、遠程低成本航空需要樞紐型航線網絡結構支撐  縱觀世界範圍內的主要遠程低成本航空,包括亞航長程、酷航、歐洲之翼、WOW航空等遠程航線都是從其主要樞紐始發的遠程國際航線,亞航長程的主運營基地是吉隆坡、酷航的主運營基地是新加坡、歐洲之翼的主運營基地是科隆、WOW航空的主運營基地是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凱夫拉維克機場
  • 航空遠程低成本是神話還是機遇?
    神話如何造就  今年7月15日,在範堡羅航展上,亞航X成為了A330-900neo的首發客戶,訂購了50架該款飛機。亞航X是一家遠程低成本航空公司,將近一半的乘客通過其吉隆坡樞紐進行中轉,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穩步增長。許多全面服務樞紐型運營商在中轉上都達不到這種水平。當然能做到這一點,亞航X離不開兄弟公司亞航高頻率點對點航線的大力支持。
  • 烏魯木齊航空優行聯盟主題塗裝正式起航
    5月8日,烏魯木齊航空相關領導與媒體記者來到地窩堡國際機場停機坪,共同見證烏魯木齊航空優行聯盟主題塗裝飛機首飛。據悉,此架塗裝飛機的航班號為UQ2507,於當日13:10執飛烏魯木齊-西安航線。烏魯木齊航空董事長岑建軍一行人於首航前參觀了該架塗裝飛機。
  • 北亞低成本航空何時大躍進?
    北亞地區的低成本航空正在蓬勃發展。  由於亞洲的地理位置、市場進入和人口數量,低成本航空業已經在許多地方生根發芽。但以往北亞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運營環境一直不利。該地區的航空系統管制非常剛性嚴格、掛旗運營商佔據了主導地位,因此低成本航空不佔優勢。
  • 傳統航空公司可依託航空聯盟發展 競爭廉航
    航空聯盟在成員航空公司短程/中程(國內)航線網絡經營的整合、維護、完善甚至轉型所能發揮的作用不大,甚至相當一部分實力雄厚的成員航空公司相當任性並持續地策劃直航其他非本土市場,甚至是同一聯盟成員航空公司的二、三線城市,衝擊本土成員航空公司的樞紐建設,帶來更大的競爭,並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