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什麼梗?最近總是在各類的遊戲中經常的看到一個新鮮的詞語「刮痧」,大家是不是和小編一樣懵,這是什麼意思呢?是理解中的那個刮痧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刮痧是什麼梗
這個沒有官方的解釋,但是「刮痧」一詞的意思主要就是指物理核打人不掉血,類似刮痧,不痛不癢。網友主要是出於對刮痧的最初印象來形容遊戲中的「刮痧」,還是非常的形象有趣的。
原因
這個要從遊戲上個版本末期的JUDD(劍聖英文名稱為JUGG,但是GG這個稱呼實在對不起劍聖的輸出,所以JUGG淪為JUDD)和小弟人(小魚人)說起。當時由於一波削弱,小魚人的輸出驟降,而劍聖,就更加一言難盡,一個物理核居然帶回血技能。
DOTA2劍聖
而劍聖和小魚人又擁有極高的人氣,但在團戰的時候又打不出輸出,一波團10秒鐘輸出下來,對方都沒掉多少血,從此,「刮痧」一詞不脛而走。
到了7.23版本,物理核刮痧的現象非但沒有改變,反而變本加厲。在加入中立裝備掉落以後,醬油也變得更肉了,曾經大哥可以輕鬆切死醬油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同時,由於假眼不再需要錢,醬油可以有更多的經濟來做團隊功能裝,笛子,赤紅甲一大堆,也更增加了團隊的坦度。
DOTA2小魚人
同時,當前版本物理核,尤其是敏核,更喜歡選擇攻速裝和功能裝,而以往那些流行的純輸出裝,例如大暈錘、金箍棒等,價格下調,但加的攻擊也變少了,所以,很多敏核在砍人的時候攻速很快,咔咔咔的,但是攻擊不高,看起來就跟刮痧似的。同時,為了保證輸出,物理核通常還需要BKB,這不但不加攻擊(對敏核而言),還需要不少錢,也變向地拉低了物理核的輸出。
所以,在當前版本,物理輸出沒什麼加強,但是卻要面對的是比以前肉好幾倍的敵人,能不刮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