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第一名還是這所高校!

2020-12-18 每日高校

2017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三甲高校與去年保持不變,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躍升至第四名,浙江大學上升四位排在第五名。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學(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上海交通大學(8),復旦大學(9)和臺灣大學(9)。

2017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

1清華大學(北京)大陸

2北京大學大陸

3清華大學(新竹)臺灣

4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5浙江大學大陸

6香港大學香港

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陸

8上海交通大學大陸

9復旦大學大陸

9臺灣大學臺灣

11北京師範大學大陸

12香港科技大學香港

13交通大學(新竹)臺灣

14香港城市大學香港

15南京大學大陸

16中山大學(廣州)大陸

17華中科技大學大陸

17中國醫藥大學臺灣

19陽明大學臺灣

20西安交通大學大陸

21武漢大學大陸

22中國農業大學大陸

23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陸

24同濟大學大陸

24香港理工大學香港

26東南大學大陸

27天津大學大陸

28澳門科技大學澳門

28成功大學臺灣

28中央大學臺灣

3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陸

32南開大學大陸

33吉林大學大陸

34四川大學大陸

35廈門大學大陸

36北京理工大學大陸

36臺灣科技大學臺灣

38中山大學(高雄)臺灣

39華南理工大學大陸

40山東大學大陸

41中國人民大學大陸

42澳門大學澳門

43長庚大學臺灣

44中南大學大陸

45大連理工大學大陸

46香港浸會大學香港

47北京科技大學大陸

48西北工業大學大陸

49蘇州大學大陸

50臺北醫學大學臺灣

51華東理工大學大陸

52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大陸

53中興大學臺灣

54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陸

55高雄醫學大學臺灣

56華東師範大學大陸

56中國海洋大學大陸

58臺灣師範大學臺灣

59電子科技大學大陸

60蘭州大學大陸

61北京中醫藥大學大陸

61南京理工大學大陸

63天津醫科大學大陸

64臺北科技大學臺灣

65東北師範大學大陸

66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陸

67湖南大學大陸

67南京農業大學大陸

69北京交通大學大陸

70中正大學臺灣

71華中農業大學大陸

72重慶大學大陸

73北京化工大學大陸

73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大陸

75北京工業大學大陸

76北京郵電大學大陸

77哈爾濱工程大學大陸

77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陸

79東北大學大陸

80高雄師範大學臺灣

8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陸

82上海財經大學大陸

83暨南國際大學臺灣

84臺灣海洋大學臺灣

85華中師範大學大陸

86中國礦業大學大陸

87上海大學大陸

87政治大學臺灣

89西北大學大陸

90南京師範大學大陸

91東華大學(上海)大陸

9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陸

93雲林科技大學臺灣

93彰化師範大學臺灣

95北京林業大學大陸

96暨南大學大陸

96雲南大學大陸

98江南大學大陸

99河海大學大陸

100武漢理工大學大陸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2017年排名的對象有152所,其中內地103所、臺灣40所、香港7所、澳門2所。

與去年相比,大陸高校中,天津大學、蘇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化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今年均有超過10個位次的排名提升,展示了內地高校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礦業大學首次入榜百強高校,今年排在86位。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和高雄醫學大學排名有顯著提升。香港各高校表現趨於穩定。澳門地區上榜的兩所高校均位列50強,排名均有提升,澳門科技大學從去年的32位上升到今年的28位,澳門大學上升三位排在42位。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指標的指標體系。兩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體指標表現上也各具優勢。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

人才培養方面,「研究生比例」單指標表現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第一;「留學生比例」上,澳門科技大學居於首位,港澳高校整體優勢明顯;「師生比」上,北京中醫藥大學得分最高。「博士學位授予數」上,北京大學名列榜首。「校友獲獎」上,北京師範大學和臺灣清華大學分別在總量和生均表現上脫穎而出。

科學研究方面,「科研經費」指標表現上,清華大學在總量上領先一眾高校;香港大學在科研經費的師均值上居於首位。「頂尖論文」指標總量得分以及師均得分最高的均為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國際論文」指標總量排名第一,臺灣陽明大學在師均表現上得分最高。「國際專利」指標上,清華大學總量得分第一,臺灣清華大學師均得分第一。

師資質量方面,「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指標上,臺灣暨南國際大學和中正大學並列第一;「教師獲獎」方面,香港中文大學仍是兩岸四地唯一有教師在本校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學。臺灣中國醫藥大學成為今年「高被引科學家」總量和師均表現最好的高校。

學校資源方面,清華大學在「辦學經費」總量上居於兩岸四地大學首位;香港中文大學在生均辦學經費上名列榜首。

關於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並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排名全部使用具有國際可比性的評價指標,指標體系覆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等方面。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高度透明,排名除了提供各個學校的總得分以外,還提供了每個單項指標的得分,允許他人了解、核實每所大學在單個具體指標上的表現和排名情況。

來源:軟科

相關焦點

  • 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11月23日,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三甲高校與去年保持不變,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躍升至第四名,浙江大學上升四位排在第五名。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學(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上海交通大學(8),復旦大學(9)和臺灣大學(9)。
  • 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1月23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今天,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布
  • 2018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2018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2018-11-28 09:33 來源:軟科 作者:
  • 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10月18日上海訊(記者黃辛)今天,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六次發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
  •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 中國科大名列大陸高校第三
    1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正式發布2014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四次發布
  • 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新聞—科學網
    11月28日,上海軟科於正式發布了2019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九次發布。
  • 「高校」2020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清華第一,北大第二!
    2020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十次發布。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具有跨地區可比性的評價指標(查看排名方法),展示了我國內地、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最為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9—臺灣大學排名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9—臺灣大學排名 2019-12-09 13:55 來源:軟科 作者:
  • 2011年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完成的「兩岸四地大學排名」1日在此間正式發布。大陸的清華大學與臺灣大學並列第一,香港大學位居第三。 2011年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名次 學校名稱 地區 總分
  • 2020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武大沒進前十?
    2020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正式發布,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十次發布。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採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具有跨地區可比性的評價指標(查看排名方法),展示了我國內地、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最為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中國兩岸四地高校大幅進步!港大、科大近...
    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於今日正式發布!今年疫情肆虐,QS官方也說,COVID-19 影響著全世界的大學和留學生們,這是一個在 "challenging time" 之下出來的排名。作為留學生最關注的世界大學四大排名之一,今年的排名又有什麼亮點和不同呢?今年看點1. 內地高校取得突破性進步,清華北大取得歷史最高排名!2.
  • 2018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正式發布,460所高校的4999個學科點榜上...
    2018年11月1日軟科今日正式發布2018「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採用的學科口徑是教育部最新《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中的一級學科。在每個一級學科,排名的對象是在該一級學科設有學術型研究生學位授權點的所有高校,發布的是在該學科排名前50%的高校。
  •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清華北大中科大前三
    近日,2021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出爐,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位列中國前三甲。這次排名據悉以師資力量、科學研究、人才培養三大類指標並結合相應權重加權綜合獲得排名參考依據。在排行榜中,大陸高校表現強勢,包攬了前五名,分別是清華、北大、中科大、復旦和浙大,在前十名中非大陸高校僅有香港大學。此外,港科大、臺大等校也僅在10-20名區間。中科大在這次排名中表現突出,位列全國第三。中科大的師資力量一直是倒三角,高端師資佔比最多,正高級教授師資佔比50%,同時在近年增選的兩院院士和國家傑青等國家頂級人才頭銜上都僅次於清北。
  • 2015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 國防科大晉升頂尖大學
    連續6年發布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為兩岸四地考生選擇高校提供權威參考   2010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率先發布覆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等地區高校的第1個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星級排名),對兩岸四地高校辦學成就與辦學水平的分級和分層的星級評價
  • 中國兩岸四地百強大學年度經費排行榜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今日正式發布了2014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四次發布。根據該排行榜對各高校科研經費狀況的統計,大陸高校經費增長速度保持領先,港臺高校師均/生均經費優勢明顯。
  • 臺灣排名前十的大學竟然是這十所,2018年軟科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國共內戰後,清華大學被分成兩個,北京的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而臺灣當局則於1955年於臺灣省新竹市讓清華大學復校,復校之初首設原子科學研究所,1964年恢復大學部。與北京的清華大學一脈同宗,近年來交往也算密切。臺灣大學,臺灣名義上最好的大學,首任校長傅斯年為了這所大學付出了大量心血,以至於死在任上。現在的臺大國際化視野強,學生留美出國深造率非常高。
  • 2012中國兩岸四地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 臺灣大學勇奪多項第一
    臺大最盛產世界傑出科學家和全球億萬富豪;清華發表的國際頂尖論文最多,同濟大學黃爭鳴單篇論文被引最高    2012年6月25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最新《2012中國大學星級評價報告》,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3年發布中國兩岸四地最佳大學排行榜。
  • 2012中國兩岸四地最佳藝術體育類大學星級排名
    >   2012年6月25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最新《2012中國大學星級評價報告》,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3年發布中國兩岸四地最佳大學排行榜。報告顯示,香港中文大學首次入圍中國「六星級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和臺灣大學等榮膺「2012中國兩岸四地最佳大學」美譽;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等榮獲兩岸四地最佳藝術體育類大學美譽;臺灣輔仁大學、臺灣長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仰恩大學和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等院校榮膺兩岸四地最佳私立大學美譽。
  • 2020年中國大學新生質量排名發布!湖北這所大學位居全國第48名!
    最近,2020軟科中國大學新生質量排名發布。軟科通過採集中國1200多所通過高考面向全國招生的本科層次的高校的錄取成績,並進行科學的統計計算,最終得出此榜單。其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位列全國第48位。新生高考成績是最受社會關注的辦學指標,它客觀反映了大學的生源質量,更是大學人才培養聲譽的綜合體現。而在近幾年的生源質量排行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排名均在50名以內。
  • 2012中國兩岸四地最佳私立大學星級排名
    2012年6月25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最新《2012中國大學星級評價報告》,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3年發布中國兩岸四地最佳大學排行榜。報告還最新發布「2012中國兩岸四地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等榜單,臺灣大學勇奪兩岸四地大學2項第一,培養和造就了2位諾貝爾和沃爾夫獎獲獎科學家和9名全球億萬富豪企業家校友,一舉摘得中國兩岸四地「世界傑出科學家搖籃「和「全球億萬富豪搖籃」2項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