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IT男賣滷味,一年賣出100萬隻豬蹄營收千萬,要做熟食界7-11

2020-12-25 騰訊網

近日,國內佐餐滷製熟食品牌紫燕百味雞被上海證監局披露準備於A股IPO,這是滷味賽道繼「滷味三俠」煌上煌、周黑鴨、絕味食品外,又一有望上市的品牌。

紫燕百味雞的上市消息,讓鮮滷家創始人兼CEO汪小海確信,在熟食賽道,這種連鎖的社區小店生意,通過更大規模化連鎖,不斷提升運營效率,最終一定能做成一個百億級品牌。「滷製品這個行業前三十年看休閒,後三十年看餐桌。」在汪小海看來,社區餐桌熟食店在未來最有可能做成開萬店的熟食品牌。

2015年看到傳統熟食行業升級的品牌機會,汪小海從餐桌出發,創立了鮮滷家,鮮滷家是國內首家「一站式餐桌熟食超市」品牌,服務家庭用戶,紮根社區。目前其餐桌產品有200餘種,包含熟食滷味、豆品素食、鴨貨海鮮、佐餐輔食、便捷菜餚等系列8種類別,其中滷製品與非滷製品各佔50%,僅招牌豬蹄一年銷量達100萬隻。

早期為了保證品質與打磨標準化體管理體系,鮮滷家一直堅持開直營店鋪,目前其在石家莊有50餘家直營店鋪。今年3月,鮮滷家在濟南成立了招商中心,正式開放加盟,如今鮮滷家加盟店鋪在河北、北京、山東、天津、河南、山西等20個省市有150餘家,預計到今年年底數量將達500家,2019年其營收達數千萬。

融資方面,2017年10月,鮮滷家獲得千萬級人民幣投資,投資方為源政資本、京基資本;2015年12月,鮮滷家獲得楊守彬、楊向陽、伯符資本的天使輪投資。

押注餐桌上的滷味

創立鮮滷家之前,汪小海曾在網際網路行業創業8年,這段經歷讓汪小海看到網際網路模式創新的不確定性,再次創業時,汪小海決定選擇一個剛需的傳統賽道,沒過多久,他便瞄上了熟食滷製品行業。

一方面,這個行業有足夠大的市場空間,統計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滷製品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其中休閒滷製品零售規模佔比近40%,剩餘60%份額歸屬於佐餐滷製品。

另一方面,儘管長期以來「滷味三俠」在二級市場表現搶眼,但整個滷味市場其實依舊相對分散,根據公開數據,絕味鴨脖、周黑鴨、紫燕百味雞、煌上煌、久久丫等前五名的市佔率僅有20%,市場仍有極大的整合機遇。

而且,滷味品牌的區域化表現明顯,在東北一帶有一手店這些老品牌,在四川、湖北向南一帶有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等,但在中間的華北地帶,卻鮮有拿得出手的本土品牌。

看到市場的機會,2015年汪小海於石家莊創立了鮮滷家,在品類的選擇上,汪小海避開休閒消費的滷製品,選擇了餐桌佐食的消費品類。

一來,休閒消費滷製品品類中已經有「滷味三俠」,這些巨頭在供應鏈、資金等方面更有優勢,除了行業內的競爭對手,三隻松鼠、百草味等休閒零食品牌也會搶佔一部分市場份額;

二來,社區新零售、新餐桌經濟、新家庭消費者的崛起等也為餐桌滷味帶來了市場增長。而且,相較於休閒滷味,社區消費場景更加剛需高頻,長久穩定。

但由於餐桌佐餐滷製品的參與者都是老一代的夫妻老婆店,產品缺乏標準化以及目標人群家庭主婦對產品品類的要求是多而全,導致整個行業亂象叢生,各種添加劑,罌粟殼,殭屍肉等泛濫,對行業做整合升級是一件髒活累活,這也是為什麼在這幾年間,鮮滷家一直沒有正式開放加盟。據汪小海介紹,在這樣一個賽道中踩坑總是必不可少,鮮滷家為此曾交過上千萬的學費。

最初是在渠道上,2016年鮮滷家曾短暫試水過電商渠道。雖然月銷量也有上百萬,但利潤率與復購率都很低,這段嘗試讓汪小海對線上銷售的「套路」更加了解。

「線上砸錢就有銷量,停止砸錢銷量就斷崖式下跌,品牌很難賺錢,也很難用錢去砸出一個真正的品牌,而且對於熟食,消費者更要求即時可得。」

汪小海意識到線上只是錦上添花,可以出於營銷與品牌的目的做,而非經營,最終他決定繼續重注線下,通過線下實體連鎖延伸到外賣,拼團及電商等場景。

之後在供應鏈端,鮮滷家還曾自建過工廠。剛開始汪小海覺得工廠就是擴大版廚房,但當真刀實槍開始做才發現,其中需要各個層面的統籌,後來汪小海還是將專業的事情交給了專業的人做,採取第三方代加工模式,目前鮮滷家已經有了十幾家合作工廠,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和龍頭企業,並在石家莊有一個中央配送中心,未來在鄭州也會建立配送中心。

由於餐桌佐食滷味產品極度非標而且涉及到鮮度的把控,對於人員的管理還有流程體系要求非常高,初期鮮滷家也曾模仿過友商,但模仿只能治標難以治本,還是要根據自身特色,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目前,針對熟食產品如何在保證鮮度的基礎上解決區域流通的問題,鮮滷家借鑑了烘焙與快餐的供應鏈模式,採用「半成品+技術」的輸出模式,讓鮮滷家的全國性複製成為可能。

依託這套流程,鮮滷家今年開放了加盟模式,其現有直營門店50餘家,加盟門店150餘家,預計今年年底可拓展至500家。在加盟商的篩選上,為了保持開店穩定性,汪小海更傾向於選擇有經營理念的人以及創業夫妻檔,而且給予加盟商的毛利會比行業高出10%-15%,目前其加盟商的存活率超95%。

做熟食界的「7-Eleven」

除了技術與管理體系上的壁壘,在汪小海看來,鮮滷家另一個壁壘便在產品。配方上,鮮滷家團隊曾跑遍北京、武漢、成都等10餘城,經過1000餘次試吃,用掉8000斤香料食材,最終製成。

在食材的選擇上,鮮滷家也有絕對標準。以豬蹄為例,其拒絕使用冷凍時間長、不新鮮,無肉香,口感差的國外進口豬蹄,而只用千喜鶴品牌450~500克之間的新鮮豬前蹄,目前鮮滷家一年可賣出超百萬隻招牌豬蹄。

為了保證產品無香精色素防腐劑,在滷製品熬製過程中,鮮滷家不使用滷肉香膏,一滴香等化學添加劑,而是用10隻3斤重的老母雞、20斤雞架和16斤新鮮豬棒骨大火熬製4小時製作天然高湯提鮮增香。

在產品上的穩紮穩打,讓鮮滷家在社區內有著高頻復購。未來,鮮滷家除了銷售自己研製的產品,還會將自己的店鋪作為眾多餐飲品牌產品的銷售渠道,銷售例如佐餐副食、生鮮糧油、冷凍菜餚、便捷菜品等產品,讓用戶不出小區就可以購買餐桌上所需的所有食品,打造一站式餐桌熟食超市,做熟食界「7-Eleven」。

目前鮮滷家管理團隊有70餘人,用汪小海的話來說,鮮滷家對開兩三家店沒有興趣,想做的是打造一個百億級品牌。

滷製品行業從2018年開始湧現了眾多新品牌,也有很多年輕人成為行業參與者,但在汪小海看來,由於滷製品行業先發優勢明顯,供應鏈及連鎖渠道成本和門檻過高,能走出來的新品牌寥寥無幾,未來行業將繼續長期被老品牌佔據,今年再進入的新品牌跑出來的機會微乎其微。

相關焦點

  • ...一年賣出100萬隻豬蹄開店數百家營收千萬,要做熟食界的「7-11」
    「滷製品這個行業前三十年看休閒,後三十年看餐桌。」在汪小海看來,社區餐桌熟食店在未來最有可能做成開萬店的熟食品牌。2015年看到傳統熟食行業升級的品牌機會,汪小海從餐桌出發,創立了鮮滷家,鮮滷家是國內首家「一站式餐桌熟食超市」品牌,服務家庭用戶,紮根社區。
  • 1小時熱賣萬隻豬蹄,風口之下,王小滷如何顛覆千億滷味市場?
    鴨脖中已有周黑鴨、絕味相繼上市,小龍蝦中有麻辣誘惑等品牌脫穎而出,但豬蹄領域至今還沒有領頭羊出現。何不將豬蹄做成零食化的單品爆款?王小滷的起步始於20平米小店,如今發展到服務全國客戶的電商滷味品牌,緣何剛面世便創造出1小時熱賣萬隻的銷售戰績?不到兩年時間裡,又為何淘洗出數千粘性極高的VIP用戶,創造高達20%的復購率?
  • 就用這金牌醬豬手,打造滷味啤酒節,日售熟食150斤,為酒店帶來超萬元營收!
    其實我一直挺想學這款醬豬手的配方,但卻擔心陳文老師不賣或者要價太高,遲遲沒敢開口詢問。當我從陳老師的朋友圈看到他要在中國大廚專家課堂公布這款醬豬手的配方和流程,並且只需2800元,說實話,我內心是懷疑的:聽說曾經有人出價200萬想買斷這個配方,陳老師都沒賣,現在這麼便宜真的能學到真實配方嗎?
  • 大叔用「礦泉水」做滷味,豬耳朵賣55元一斤,一天賣出2大鍋!
    滷味我們都吃過,因味道好,肉質豐富而深受大家喜愛。全國各地都有賣滷味的,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一家比較罕見的滷味店,小編也是第一次見,真的比較稀奇,所以才分享給大家。老闆是一位大叔,他的滷味賣的格外貴,卻非常受歡迎,一天賣出2大鍋!
  • 一道菜年賣16億,開店4000家,「華東滷味大王」搶佔「家庭廚房」!
    文 | 職業餐飲網 孫佳瑤 做餐飲的你可能沒注意,有一個「隱形對手」,同樣賣「菜品」,它靠一道夫妻肺片一年賣16億,如今已經在籌備掛牌上市了
  • 一年賣出1500萬+只雞,紫燕食品是如何做到的?
    3000多家紫燕專賣店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實體店面每天接待食客超過30萬+人,一年賣出的百味雞多達1500萬+只,紫燕招牌夫妻肺片更是年售超7370+噸,數十個電臺媒體大咖到訪打call。
  • 又一家賣滷味的要上市 「夫妻肺片」一年賣了16億
    在無數吃貨的大力助攻之下,「滷味三巨頭」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先後成功上市。如今「紫燕百味雞」也要準備上市了,並已進入市場輔導期。證監會上海局官網近日披露了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紫燕食品」)的上市輔導備案材料,廣發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輔導期限不少於三個月。
  • 憑一個「豬蹄」火了30多年 一天賣出幾百個!這家滷味店排隊也要吃!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這家「老朱熟食店」的明星美味:大豬蹄子~還有更多美食等著你 三十多年的大豬蹄  每天凌晨現滷現賣 在健康路路口這家老朱熟食店遠近聞名我真的是一不小心被豬蹄圈粉所以今天專說豬蹄 不說其他小小的櫥窗擦的鋥亮裡面有序堆滿了各式滷味
  • 山東淘寶村揭秘:全村一年賣演出服4億,雙11村長發豬蹄鼓勁
    11月6日,山東菏澤市曹縣大集鎮丁樓村紅幅高掛,音樂陣陣。「我給村民發個豬蹄,抓財,旺財!」村支書任慶生握著話筒中氣十足地說。手舉豬蹄的村民一派喜氣洋洋。「東風吹,戰鼓擂,丁樓雙十一怕過誰?」眾人齊喊高喊,振奮精神。「發豬蹄是特意的,往年沒有,我就想增加點村民的幹勁兒。」
  • 滷味熟食一天能掙多少錢?兩口子賣滷味月賺2萬
    賣滷菜熟食,滷味鴨,豬頭肉等,一天能賺多少?這個要根據費用來分析,其中包括房租、水電、燃氣等等的費用,如房租因地區和街段不同而價格相差很大。在開滷菜店選址方面,人流量大確實是好的地段,但是也要根據行業來規劃選址地段,像城市的街中心不一定適合賣滷菜。
  • 合肥這37家滷菜每天排隊賣斷貨!火了幾十年的老牌滷味店,90%的合肥人都知道!
    尤其在夏天,菜市場門口、夜市攤兒上…走幾步路就能看見一個滷菜攤兒鴨脖雞爪雞胗花生米鴨腸豬蹄豬耳朵光說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雖然合肥的滷菜並不在中國四大滷菜流派之中但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們對滷味的熱愛地址:雙崗菜市場90後天生沒有父輩那種對生鮮蔬菜、鮮豬肉的敏銳感,卻被老合肥都愛的滷菜謎之吸引。
  • 一天開3家新店,絕味不僅想做「滷味老大」,還想賣串串和麵包
    一天開3家新店,絕味不僅想做「滷味老大」,還想賣串串和麵包!根據絕味鴨脖2019年的財務報表,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絕味鴨脖新開門店1100多家,意味著平均每1天就有3家新店開業,這個開業速度跟「割美帝」韭菜的瑞幸咖啡有得一拼,甚至還略勝一籌。
  • 現滷現賣!每鍋只賣4小時!杭州這家「滷味研究所」厲害了……
    最近吃貨妹子,意外發現了一家新鮮現滷的滷味,幾乎是循著香味找到的,拿到手裡,還透著熱乎勁兒,一時間竟然有點熱淚盈眶,「新鮮現滷的,就是香啊!」這家辣火山「滷味研究所」藏在備塘路浜河部落的小巷裡,據說這裡既是品牌門店,也是滷味研發中心,「一天要煮幾十斤料,基本一出鍋,就被附近寫字樓上班的小姑娘買去了。」
  • CEO揭秘:天貓618爆賣270萬隻,王小滷如何把一款鳳爪做到極致
    2016年創業以來,他曾靠做滷豬蹄成為朋友圈裡的網紅,但也經歷了虧損200萬元,公司只剩下2個人的至暗時刻。在朋友們的建議下,他選擇重新開發品類,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虎皮鳳爪,並把店鋪挪到了天貓。只用了一年3個月的時間,就累計銷售出了2000萬袋鳳爪,成為天貓上的零食新銳品牌。
  • 開了幾十年的滷味老店,據說有樣東西一天就能賣一噸
    最後還要舔舔黏糯的手指才算滿足今天我們就帶大家去一家豬蹄老店據說一天就能賣出一噸豬蹄真有這麼厲害嗎?但是對吃貨來說,來到這兒就意味著進入了豬蹄的海洋。小小的鎮上,就有6家賣豬蹄的,而且規模都不小。我們今天打探的是一家老店,據說已經開了幾十年了。還沒走到門口,小編就被濃烈的肉香擊中。透過玻璃一看,全是豬蹄,冒著熱氣,簡直是肉山肉海的感覺。此時正是中午11點,店裡已經坐的滿滿當當,大家都是衝著豬蹄來的。
  • 「滷味熟食+米飯」,60平快餐店日賣1萬,是風口還是曇花一現?
    而最近,職業餐飲網去上海出差時,發現一家「新穎」的滷味店:用滷味配米飯,走「快餐+零售」模式;每天固定時間出餐,打造「現滷現撈」的現場感;讓顧客自選滷味,60平日賣1萬!它就是上海的「本弄鮮滷現撈」!一起來看看吧!
  • 具有特殊香氣的滷味配方,只有你、我和滷味店的老闆知道
    今年年初我做了一款潮汕滷牛肉的產品(可戳),現在仍然架上,一年下來陸陸續續賣了幾千份。挺好吃的,淡雅醇香,但幫我做這款滷牛肉的老師傅(簡直是必然地)不會告訴我具體配方。我只在年初和他聊天的時候抓到過一個很有用的信息,老師傅說:滷味裡面多用那一味材料,就真的很不一樣啊。雖然有些費工夫,但...真香。
  • 賣豆腐的也要上市了,幾毛錢的生意,他一年賣出10個億
    不要小看豆腐啊,日本就有一家賣豆腐的,一年銷售額能達到50億日元(約合3個多億人民幣),掌門人還被稱為「豆腐美男」。 而中國這家公司更優秀,招股書顯示,一年的豆腐能賣2個多億,按照終端1塊多錢1盒的零售價,估計出廠價不到1塊錢。
  • 一年賣了600萬份飯,營收過千萬,這個時候,他卻要改品牌名!
    就餐飲這個門檻低,隨時都可以進入的市場來說,好像做什麼都不是難事。隨著新中產階級的興起,餐飲行業更是備受創業者的追逐。2012年,葛琪辭職創業,開了第一家全州印象,以韓國石鍋拌飯為切入點,做起了米飯的生意。不到一年就大獲成功,在上海開了11家店,並成立了三個品牌。但由於開店和擴張速度過快且盈利能力低,全州印象慘遭滑鐵盧,不得不面臨資金鍊斷裂、大幅裁員等狀況。
  • 縉雲小夥賣麗水的「雲」 一年賣了100多萬元
    一朵雲能賣多少錢?近日,縉雲90後小夥盧滄龍又在淘寶上賣出了23朵「雲「。每朵「雲」定價228元、100元、18元......共15種單價。從2019年11月到今年12月的一年多時間裡,盧滄龍寄出了20多萬朵「雲」,銷售額有100多萬元。他為何想到賣「雲」?一起來看看~愛上雲朵 縉雲90後小夥開啟「追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