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讓孩子能受益的兒童美育作品?中國傳統文化在其中又如何表現?中國原創作者的努力方向是怎樣的?
12月17日,「中國美·育新生」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人文美育論壇在京舉辦。此次論壇由北京市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平行線教育集團、上海朵雲軒集團「小朵雲」藝術空間、中書培德教育集團聯合主辦,來自藝術、人文、出版、教育四個方面的二十位前沿專家和特約嘉賓齊聚一堂,充分、深入地互動探討了中國文化、人文、美育、兒童教育的話題,指出了兒童美育產品創作的可行方向,鼓舞原創作者探索中華文化的邊界,提升潛在作品的文化品位。
北京市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畢曉倩
平行線教育集團總裁劉育濤
論壇開場,北京市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畢曉倩和平行線教育集團總裁劉育濤分別作主辦方致辭。畢曉倩秘書長表示將以公益基金會支持中國原創作品的創作與推廣,劉育濤總裁介紹平行線教育集團作為一家堅持教育情懷的企業,有志於做出優質的作品給孩子,正在進行中國原創繪本的選題開發工作,期望能在此得到各界專家的建議和指導。
平行線教育集團童書出版部總編王志鈞
之後,主持人、平行線教育集團童書出版部總編王志鈞做論壇開題,在過去十幾年間,中國從國外引進了許多優秀的讀物和繪本,可是作為出版策劃人和教育工作者,我們希望創作出中國自己的優質產品給孩子,那麼什麼才是「中國」,傳統與創新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我們怎樣真正講好中國故事,又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審美教育,這些都是亟待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也是舉辦本次論壇的初衷。
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工作室主任楊忠
緊接著,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工作室主任楊忠介紹八年間工作室師生的繪本創作歷程,對民間藝術的考察和表現。繪本工作室正在策劃的《中國節日》系列繪本項目,將與平行線教育集團合作出版發行。
培德書院老師表演原創節目
在培德書院老師精彩的詩舞劇表演後,主辦方代表和項目合作方代表畢曉倩、劉育濤、杭侃、楊忠、姚映然、劉芳芳齊聚臺上,共同宣布項目正式啟動。
源流運動工作室創辦人王佳月
隨後,源流運動工作室創辦人王佳月帶來第一場主題演講,介紹了非博物館空間策劃微展覽的探索實踐,包括創設沉浸式空間中的物理互動,設置博物、人文、科學等教學接口等,使觀展者可以通過互動體驗,透過視聽嗅味觸的感官探索,深度感受節氣生活美學,從而把微展覽打造成一種兒童美育的原創立體交互教材。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宋穎
第二場主題演講由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宋穎主講,宋老師同時也是平行線教育集團語文研發部的負責人,她從語文教材的《論語》選篇入手探流溯源,指出《論語》的源頭是「使人從動物性走向人性的成人之教」,道德應當來自真率自然的性情,所以,中國的人文美育應當「以情感和生命體驗為本」。
接下來,在場的15位專家根據專業領域分成教育、人文藝術、出版三組,一組組地對兩次演講進行點評和充分對話,探討話題越來越深入和拓展。教育組的五位專家主要探討美育創作與現今教育系統的結合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桑國元分享了「基於項目的學習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建議讓孩子成為美育創作的主角,在其中提升人文素養和創造性。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潤勇給出整合美育資源、形成課程體系、融入德育系統的建議。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主任沉痛地說起四年級女孩跳樓的悲劇,指出「現代社會在引導孩子認識生之美方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級教師劉芳芳建議在美育作品研發階段讓更多學者、專家、一線教師都能融入。北京宋慶齡幼兒園園長劉靜則分享了在實際的幼兒園美育工作中的做法和經驗。
人文藝術組的五位專家從各自的專業角度討論對於兒童美育的看法。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行館長冀鵬程敘述蔡元培的「美感教育」的具體要點,楊忠老師指出需要把美育、文化轉換成孩子喜歡讀的繪本,這其中編輯的角色十分重要。北京大學杭侃教授分享了自己由於閱讀繪本《小藍和小黃》而認識到繪本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幼兒讀物,創作難度其實非常高。他認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趣是更重要的」,從此對於繪本的創作很有熱情和興趣。科普作家協會旅遊科普創作專委會副主任劉瑩也表示博物教育就是讓孩子認識到大自然的動物、植物其實十分有趣,在感情和體驗中得到成長。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張凡同時也是著名首飾設計師,展示了如何從《千裡江山圖》和敦煌壁畫中獲得靈感創作出一件首飾。
出版組三位專家則講述了傳播出版實踐中的心得。《澎湃新聞》藝術主編顧村言指出美育是「無用之用」,其實是「更廣大的用」。中信出版集團副總編輯王菲菲分享自己在繪本編輯工作中的總結出的出版人使命:「在學校和家庭的之外的空隙中,讓孩子能看到他想看的東西」。資深出版策劃人李佳懌認為出版的兩個關鍵詞是連接和傳播,介紹《給現代孩子的聲律啟蒙》一書的創作和推廣。
專家嘉賓們參觀培德書院
午飯過後,專家和嘉賓們一同前往培德書院,實地參觀《冬藏》主題展,在幽雅的茶會中圍繞著「學前教育中的美育意見」進行會談,知名繪本創作家熊亮分享自己創作中的體會:能夠讓孩子「強烈地認識到自我的出現」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才是美的。最後,在溫馨的節氣時令晚餐中,本次論壇圓滿落幕。
附:論壇蒞臨專家名錄(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藝術方向】
楊 忠 中央美術學院繪本專業工作室創始人
張 凡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著名首飾設計師
冀鵬程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行館長
【人文方向】
杭 侃 北京大學教授,山西大學副校長,雲岡學研究院院長,源流運動發起人
鄭 巖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導,美術史家
顧村言 《澎湃新聞》藝術主編,上海書畫院畫師
劉 瑩 科普作家協會旅遊科普創作專委會副主任
【出版方向】
姚映然 世紀出版集團世紀文景總經理總編輯
王菲菲 中信出版集團副總編輯,紅披風分社社長
李佳懌 資深出版策劃人
【教育方向】
桑國元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農村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農村教育與培訓中心首席專家)。比利時根特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雙博士。中國高被引學者。
楊潤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教育學博士、教育法制與標準研究所所長,國內高級訪學導師,博士後導師。
謝春風 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院學術委員,獲「昆玉學者」稱號。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訪問學者。
劉芳芳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級教師,海澱區人民政府督學。
劉 靜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幼教中心副主任兼北京宋慶齡幼兒園園長
【特約嘉賓】
劉育濤 平行線教育集團總裁
畢曉倩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秘書長
王佳月 源流運動工作室創始人
宋 穎 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來源 搜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