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學子見證古窯明清御窯風火窯開窯

2021-02-28 景德鎮在線

  1月11日上午,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明清御用風火窯開窯。「千年瓷都、瓷藝聖地,景德鎮研學之旅」的廣州市集賢小學學生與眾多遊客共同見證了古窯的「活態傳承」,感受傳統柴燒的震撼和魅力。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是我們國家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景德鎮瓷器製造歷史有2000多年,國外只有300多年,所以中國陶瓷歷史非常燦爛,成就輝煌,對人類社會做出很大貢獻。正如習總書記所說,這就是我們中國的風採、中國的力量.」11點08分,國家文博研究員、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宣布開窯。三位學生在非遺傳承老藝人的帶領下共同用太平鉤敲開風火窯門。數位窯工師傅將窯口內的匣缽搬出後,一件件精美的陶瓷向遊客展示著窯火的千年魅力,引得陣陣讚嘆之聲,遊客們們紛紛用相機記錄下這精彩而難忘瞬間。據了解,此次風火窯內瓷器品種有青花瓷、顏色釉瓷、鬥彩雞缸杯青花白胎,還有陶瓷藝術家創作的青花釉裡紅瓷瓶等。

  「太漂亮了!」、「哇,這個好看!」開窯現場,廣州市集賢小學學生特別興奮,「讓孩子們多了解下中國傳統文化,知道中國名字是怎麼來的,通過什麼方式傳播出去,讓他們有歸屬感。」老師侯蓉表示,「現在的孩子都是在『溫室』中長大,帶孩子出來通過研學遊活動,不僅能夠了解歷史,了解當地文化,同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成長。學校在美育方面特別重視,經常會讓孩子多動手,去製作。所以他們來到景德鎮,孩子特別高興特別感興趣,看到什麼都覺得很好奇,看到陶瓷都是手工製作的,都想學著製作。」

  撫州遊客許夢華在景德鎮朋友陪同下來到古窯,他說:「剛剛看到開窯,我腦海裡就有兩個詞,『工匠精神』和『文化傳承』,因為景德鎮陶瓷歷史悠久,傳統文化能夠傳承下來這麼長時間,同時古窯很多老藝人都是經過多年積累精湛技藝,這也是工匠精神的傳承。作為在外求學、定居工作的江西人,我希望通過這次感受能給身邊的人講好景德鎮故事、講好江西文化、講好中國歷史。」

1

  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將到來,1月10日至2月10日江西面向全球學子開展「雲遊江西 • 約惠寒假 」活動,182家4A級以上收費旅遊景區免大門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作為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5A級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中、小學生嚮往的研學「打卡地」,古窯民俗博覽區更是因地制宜推進大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將非遺技藝進行「活態」展演,把課堂「搬」到各景點、各窯房,使這種「活態」傳承成為學生們的第二課堂。

聲明: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有侵權、造謠,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謝謝!

長按上圖,識別二維碼關注

一更多精彩一

新聞熱線:18007989264

投稿郵箱:Tougao@jdzol.com

新浪微博請關注:景德鎮在線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跨省旅遊團見證風火窯開窯亮寶
    8月8日上午,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明清御窯風火窯開窯。恢復跨省遊後來景區旅遊的上海團與眾多遊客共同見證了古窯的「活態傳承」,感受傳統柴燒的震撼和魅力。今天開的窯是8月1日建軍節點火復燒的,在古窯景區有宋代以來11座典型瓷窯,這一『活的窯爐博物館』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一種文化、一種技藝,古窯用這種方式告訴大家中國製造瓷器的歷史,展現中國人聰明才智以及對中華文明做出的貢獻.......」11點08分,國家文博研究員、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宣布開窯。上海旅遊團兩位代表和一位四川遊客在非遺傳承老藝人的帶領下共同用太平鉤敲開風火窯門。
  • 景德鎮古窯入選10月5A級景區品牌全國100強
    這充分展現了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在省內乃至全國的品牌影響力和旅遊復甦的良好態勢同時還展現了一個優質景區的整體旅遊水平下面窯窯就帶大家來揭秘上榜理由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繼十一黃金周后歷代瓷窯系列活動 傳承非遺技藝每月定期點火復燒、開窯見寶,使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持續保護傳承,也成為極受中外遊客歡迎的遊覽項目。
  • 景德鎮古窯景區:江西赴湖北戰疫醫務人員3年內不限次免費遊
    據景德鎮古窯景區官方微信公號消息,2月23日,閉園近一個月的江西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正式恢復開放,並邀請景德鎮市援鄂醫務工作者家屬參觀遊覽,與首批遊覽的4名遊客共同見證明清御窯風火窯復燒點火。復燒點火前,國家文博研究員、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首先代表古窯對援鄂醫務工作者及其家屬表達了崇高敬意,並介紹了古窯對全國醫務工作者、江西省援鄂醫務工作者及其家屬推出的免費遊優惠政策。隨後,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把樁師傅胡家旺的帶領下,景德鎮市援鄂醫務工作者家屬、首批遊客將手中火把投入明清御窯風火窯。
  • 窯神童賓大型青銅像落成揭幕掀2015瓷博會活動高潮
    2015年10月19日首個窯神童賓紀念日「童賓精神」專家座談會上午9:08,「2015年10月19日首個窯神童賓紀念日『童賓精神』專家座談會」在古窯景區1號會議室舉行。來自國內的多名專家學者齊聚古窯民俗博覽區,共同交流和探討「童賓精神」。
  • 景德鎮要建9.9米高的窯神童賓大型青銅像!
    6月13日,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圍繞「古窯保護成果,實現全民共享」主題口號舉行了窯神童賓大型青銅像定稿專家研討會
  • 古窯SHOW | 遊客眼中的古窯
    千年窯火,技藝傳承, 到景德鎮一定要去的地方——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我認為這些匠人才是遊覽古窯的核心,這也讓人擔心,這些人如果沒有了繼承人,這裡還能繼續下去嗎?」「景區很大,自然風光好看,古窯更值得一看,漲漲見識。隨處可見的瓷器和碎片,體驗很好。小孩子也可以體驗製作,師傅們擇一事終一生,可以看到大國工匠精神。」古窯,歷史的見證,匠人匠心的傳承。傳統手工制瓷作坊,歷代制瓷生產作業線,完全體驗式的展出,近距離體驗中華傳承的精美與震撼!
  • 「復燃千年窯火 再現海絲文化」閩清瓷天下發起義窯文化復興行動
    4月3日上午,「復燃千年窯火 再現海絲文化」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瓷天下旅遊區——海絲精靈谷舉行。活動邀請廣大遊客參與手作陶藝、古法造窯、古式燒窯、古方開窯及參觀海絲瓷路文化再現展覽等,讓大家充分了解和體驗古窯文化、陶瓷文化與海絲文化,致力於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千年海絲瓷路文化。
  • 實拍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國家AAAA級景區,門票0元卻少有人知
    不過,來蘇州的遊客大多會去蘇州博物館、蘇州園林、七裡山塘等景點,卻少有人知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御窯金磚博物館位於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西路95號,一側為商業中心,一側為低矮的磚瓦建築,那裡就是御窯金磚博物館。由入口處沿著主幹道步行約三分鐘便來到了博物館主館,進去後需穿過一段長廊,長廊為一塊塊鏤空的灰色磚頭壘砌而成,設計極富空間感,置身其中,恍若時空穿越。
  • 古窯SHOW | 瓷都之旅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2013年4月,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獲得「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榮譽稱號。▲景德鎮制瓷業「精神領袖」窯神童賓青銅像整個博覽區都在森林的懷抱裡▲清代鎮窯▲清代鎮窯窯房內▲宋代龍窯▲明清御窯
  • 古窯尋蹤——景德鎮,三清山四日遊
    走進廣場,映入眼帘的便是窯神童賓的雕像,這也是 景德鎮 的一個象徵。在頭一天的行程中我們已經聽到了有關窯神的故事。相傳1599年,朝廷命 景德鎮 窯工燒造青龍白瓷缸,因為燒造難度大,一直無法 成功 ,負責監督此事的宦官潘相便對窯工以死相脅,童賓不忍窯工受到迫害,於是跳入窯中,以骨作薪,終於使得青龍白瓷缸燒制 成功 。由此,童賓被感念他恩德的窯工們奉為窯神。
  • 中漢拍賣上的御窯精選:色釉絢爛,青花濃豔的明清御窯佳瓷!
    #中漢拍賣#自明代於景德鎮創設御窯廠以來,明清御窯瓷器經過不斷的傳承與創新,在我國瓷器藝術史上譜下了一篇篇濃墨重彩的華章。本次中漢二〇二〇秋季拍賣會②中,瓷器佛像工藝品專場中精選多件明清御窯佳瓷,色釉絢爛,青花濃豔,邀君雲賞。
  • 厭倦了蘇州園林人山人海,御窯金磚博物館的美麗,值得你來打卡
    據記載明清兩朝考慮到城樓地面材料須與建築整體風格相協調,有關專家嚴格比較,最終還是選擇了御窯金磚和特製古城磚。2006年,位於御窯村口的兩座姐妹窯也被官方列為御窯金磚博物館位於元和街道御窯小區南面,建築地塊大致呈「手槍」形,公園外形是古御窯和宮殿的「結合」。
  • 江西景德鎮市古窯民俗博覽區:窯火暖寒冬 非遺暖人心
    窯火燃寒冬,非遺暖人心。景德鎮市古窯民俗博覽區執行總經理洪玲為大家介紹全國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給大家帶來窯火般的溫暖。窯火燃寒冬。迎接冬季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來景德鎮古窯,感受窯火般的溫暖,人人加柴,家家財旺!
  • 翔安區內厝鎮鴻崗窯昨開窯 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提速
    鴻崗窯出窯的成品。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邵凌豐 通訊員 張瀘 圖/通訊員 林木陽) 昨天上午9時,翔安內厝鎮黃厝村內,鴻崗窯首度開窯——隨著重重的窯門被拉開,200餘件成品亮相。  穿過厚重的歷史,鴻崗窯接續千年前那些古窯的使命,浴火重生。  千餘年前,古窯的烈火是為了生計的維持;千餘年後的今天,在翔安區正大力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鴻崗窯重新燃起的熊熊窯火,除了是文明傳承之火,更是帶動鄉村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的驅動之火。
  • 回放 傳承| 復原古法燒制技藝 婺州窯首次開窯
    回放 傳承 | 復原古法燒制技藝 婺州窯首次開窯
  • 景德鎮明清御窯廠史記
    御廠古井走進御窯廠,明清兩代官窯唯一留存的地面實物就是這口古井,今人給它安了個亭子,旁邊立一石碑,名:御廠古井。以大門、儀門連成軸線,東西兩側建有大庫房、作坊、清窯、龍缸窯、風火窯、色窯等六式窯房數十座,「陶務作有23個,為大器作,小器作、仿古作、雕鋃作、印作、畫作等」,做坯、利坯、施釉、畫坯、燒窯等盡數在此;儀門後則安置了茶局、命館、風水半仙、佑陶靈祠、監管窯務的「景德司署」等。沿御窯中軸線走到底是「山門」,門外高掛「憲奉御窯廠頭門」旗。
  • 廣東這座古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龍窯,五百年窯火不絕、生產未斷
    南風古灶 處處皆故事其實廣州人都知道,一提起佛山都會聯想到佛山石灣陶瓷,佛山石灣陶瓷世界聞名,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佛山還有一處歷史悠久的古陶窯-南風古灶。被稱為陶瓷活化石的南風古灶和高灶,五百年來窯火不絕、生產未斷,是世界上持續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龍窯。這點是最吸引我的,使我想起了長明燈,薪火不滅,傳承百年,歷史在眼前歷歷燃燒。
  • 景德鎮御窯碎片的「拼圖」故事
    史料記載,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與明成祖朱棣一起正式入駐紫禁城,見證了紫禁城滄桑巨變。江建新說,此後,景德鎮御窯遺址的考古工作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成立於1989年的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多次正式考古發掘和搶救性發掘,逐漸向世人展示了御窯廠為宮廷燒造瓷器的輝煌歷史,出土了數以噸計的御窯瓷片,為中國陶瓷歷史研究、明清歷代皇帝審美研究等提供了可靠實物資料。隨著御窯廠遺址考古工作的持續推進,一些「捕風捉影」的塵封歷史得到證實。
  • ——參觀北京御窯金磚博物館有感
    北京御窯金磚博物館藏品這裡處處流淌著紅色印記,老院子本身就是一座革命紅色記憶的博物館——瞬時,我被帶入了60年前老一輩革命工作者挑燈夜戰的工作場景,他們辦公用的家具子居然還打了補丁,衣服打補丁我見過,政府家具打補丁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是革命前輩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的實物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