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刷「臉卡」,公共Wifi全覆蓋,100多個高清攝像頭監控無死角排查各類隱患,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最大的安置小區——郫筒街道蜀都新邨小區居民過上了出門不用帶業主卡、安全防護高的「智慧生活」。
「現在我們小區可高檔了,進出有門禁,還是人臉識別,好多商品房都沒實現。」正在小區廣場上鍛鍊的居民李永康談起近日小區的變化,笑得合不攏嘴。
安置小區升級為智慧小區
進門刷「臉卡」安全又方便
6月16日,記者走進蜀都新邨小區,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已經安裝完畢。小區4個出入口,安裝了7套人臉識別系統。「現在進門都不用門禁卡了,人臉識別很高級,我一走近,門就打開了!」熱心居民簡燕直呼「一秒通過,很方便!」
蜀都新邨社區黨委書記葉光全介紹,目前整個系統正在調試期間,已有700多名社區居民迫不及待通過人臉採集,享受進出便利。「等7月1日正式運行後,大家的體驗感將更好。」
別以為人臉識別只是滿足小區居民出行方便,實則暗藏「玄機」。葉光全說,系統連接公安後臺,一旦小區出現可疑人物,公安可以通過人臉識別系統予以鎖定,為小區業主建立起的一道安全防護網。此外,門禁還同時對進入人員進行體溫監測,為後疫情時代的小區管理提供數據和信息支撐。
居民刷「臉卡」進入小區
監控全覆蓋解決「老大難」
高空拋物是很多小區面臨的老大難問題,蜀都新邨小區也不例外。記者在小區轉了一圈,隨處可見各種監控探頭,有些攝像頭還是朝上的。
「以前高空拋物很多,電動車被盜現象也時常發生。因為找不到證據,一旦發生此類情況就很難處理。」一名小區保安直言,現在好了,高清監控全覆蓋,實時抓拍溯源,再也擔心這類問題發生了。
負責蜀都新邨智慧小區項目實施的中國電信郫都分公司副總經理陳宏志介紹,小區視頻監控採用800萬高清像素攝像頭,設置高空抓拍攝像頭2個,地面抓拍攝像頭37個,地下抓拍攝像頭85個,做到整個小區視頻監控全覆蓋無死角。「一方面通過科技手段為追責提供視頻依據,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震懾和教育作用。」
記者了解到,蜀都新邨智慧小區項目由視頻監控、人臉識別、信息發布、公共Wifi等部分組成。「這個社區比較特殊,緊臨成都工業學院,大學生比較多,對Wifi的需求大。所以,我們在小區內外都設置了Wifi,而這個公共Wifi是可以追溯的,安全性極高。」陳宏志補充說道。
社區「智治」水平不斷提升(圖 劉小莉)
黨組織共建提升「智治」水平
據介紹,蜀都新邨小區於2010年投入使用,目前有居民戶2700多戶,安置居民6000多人,流動人口1000多人。居民素質差參不齊,管理難度較大。如今,5G助力智慧小區建設不僅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還提升了社區管理服務水平。
「一方面能給社區居民提供便利,提升小區住宅品質;另一方面,為後疫情時代的社區管理提供數據和信息支撐。」談及智慧小區的建設,葉光全說,這還得歸功於社區開展的「黨建引領美麗新邨」黨組織共建行動。
多年來,蜀都新邨社區和轄區內企事業單位成立了黨組織共建聯席會,通過發揮黨組織共建作用,強化黨組織服務群眾的功能。去年年底,通過黨組織共建聯席會確定由中國電信郫都分公司黨支部認領實施智慧小區建設,中國電信郫都分公司出資40多萬元,社區出資7萬元,共同打造智慧小區。
「蜀都新邨是郫都區安置小區中首個實施智慧小區建設,這切實提升社區居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我們還將推進整個社區的智慧建設,營造高品質宜居宜學宜商環境,助力國際化產業服務生活配套社區發展。」葉光全對社區發展信心滿滿。
當前,郫都區抓住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主導產業數位化日益深入,數字鄉村加速推進。陳宏志則表示,中國電信也在助力郫都區5G智慧化應用場景打造,蜀都新邨智慧小區建設就是雙方合作的具體落地項目。下一步,還將助力郫都城鄉融合發展走廊新場景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5G+智慧社區」、「5G+智慧醫療」等建設。(劉小莉 記者 戚原)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