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端午節大家自然想到艾草,可大家知道艾草是一種什麼植物,又為什麼作為「門神」嗎?
艾,是一種極平常的植物,每到春夏季節,路旁溪畔,田頭地角,荒野土丘,都生長著許多艾草。風吹過,散發著悠悠清香,沁人心脾。近日,記者在杭州各大菜場都看到,不少攤位上都碼著一捆艾草,買菜的市民幾乎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把艾草。
四五枝艾草、一兩根菖蒲,插結在房前屋後、懸掛於窗畔門旁,香氣四溢。「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江南人對艾草很有感情,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採些艾草作「門神」,懸掛門上。
在艾草的攤位,一邊是菜,一邊是艾草,攤主促銷「重心」明顯傾向艾草。短短十分鐘不到,就賣了三十幾把,她向市民介紹,艾草煎水洗澡,可殺菌治皮膚病,還可以洗乾淨了泡著喝。
有研究表明,端午時,天氣轉熱,空氣潮溼,蚊蟲滋生,疫病增多,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可用來防蟲防蚊(直接懸掛也有此效果,但煙燻更好);燃點艾條還可灸治多種病症。梅雨季節,她採幾棵放置家中,調節空氣;天氣悶熱,她放些新鮮艾草到廁所裡,除去異味;盛夏之夜,家裡焚燃艾葉,驅逐蚊子;孩子們身上長了毒瘡膿癤,將艾葉熬成水喝下去或擦洗患處;若遇創傷流血,則將幹艾葉揉成絨狀敷上止血。」現在每逢端午節,當看到菜市場有艾草,她都要買上幾棵。
還有人以五彩花布縫製成各種花樣的小袋,內塞艾葉,袋子下端垂有穗帶,佩於小孩胸前,既顯示家婦聰明手巧,又利用「艾」與「愛」的諧音,表示對孩子的疼愛。在浙江鄉村,人們還把它採來洗淨,煮熟,剁碎,然後和在米粉裡做艾粑粑。做出的粑粑一個個碧綠碧綠的,又清新,又細膩,味道非常好。
筆直挺秀、微風搖曳著的艾葉,散發出特有的清香,在端午這個特殊的時節,讓人們思念故鄉、想起母親、回憶起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