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閆明老師語錄錦集(三)
一、領導與藝術
領導人既要像藝術家一樣的思考,又要像普通人一樣的說話。藝術家的修養可以幫助領導人理解這個世界的內在聯繫,像普通人一樣說話又可以架起藝術與現實世界之間溝通的橋梁。
二、自我與自由:
一個人建立自我,你才會有獨立的人格,才不會輕易的受制於環境、受制於名利、受制於他人眼中的自己,你才會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你的心才會通明無礙。
三、物質與精神:
『人以利動』這是基本的人性事實。對於大多數來說普通人來說,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討生活,畢竟英雄好漢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愁柴米油鹽。
當人的基本物質需求之後,更多的滿足感來自於精神層面,所以,物質與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人沒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再苦再累,人只要那口氣還在,就能頂過去,正是有了這些磨難,才成就了你堅強的意志品質;反而是那些福,更容易讓一個人麻痺大意,失去鬥志,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沒有倒在硝煙炮火之下,反而被糖衣炮彈所擊倒的原由。
四、尊重與服從
管理單憑美好的願望是遠遠不夠的,不但要有組織的願景引導員工的行為,還要有剛性的制度和管理者的權威去約束和控制人性中劣根性的行為(自我、不勞而獲的心態、消極情緒與抱怨、投機心理、小團隊意識等)。一個人品德高尚,可以得到別人的尊重,卻無法讓員工服從。
五、信任與要求
領導者在取得同事與跟隨者信任之前,必須先贏得品質(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如果領導與部屬之間沒有信任,領導者就無法行使職責。一個管理者必須摸清部屬的心理,爭取他們的信任,了解他們的思想與情感,並給予經常的關懷,也只有得到部屬的信任與愛戴的管理者,才能對下屬提出更高的要求。
六、選人與培養
管理者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改變人的弱點上,因為知識可以學習,能力可以培養,而人的本性卻難移。不是培養人才不重要,而是把人才放對地方更重要。
七、精神與狀態:
保持精神狀態的五大法寶:
1、努力工作——保持鬥志;
2、堅持運動——保持精力;
3、每日學習——保持能量;
4、反省吾身——保持方向;
5、自強不息——持之以恆;
(本文為閆明老師原創,請勿侵權。)
點擊關注閆明老師百家號,更多企業管理智慧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