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帶動鄉村發展,廣寧外出廚師樂於回鄉創業助推新農村建設

2020-10-06 景美旅遊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珠三角不少市民來肇慶廣寧觀竹景、品美食。作為「中國廚師之鄉」,廣寧廚師早已名聲遠揚。旅遊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全域旅遊的發展,帶動了鄉村經濟,不少外出廣寧廚師回家創業,自己辦餐館。

「每逢周六、周日,生意特別好!國慶節期間,生意好的更是忙不過來。」下午3時30分,程金明在廚房做完食客的最後一道菜後才開始吃午飯。在鄰近廣寧南街鎮景點「竹海大觀」牌坊不遠處的「正宗農家美食」飯店路邊,停滿了來自肇慶、廣州、佛山等地自駕車,不少都市遊客利用周末的閒暇,來到竹鄉觀美景、品美食。


今年41歲的程金明稱,自己是廣寧縣南街鎮本策村人。曾經在深圳打工15年,父母原來在竹海大觀景區租店做土特產生意。2013年5月,藉助住家比鄰景點牌坊的優勢,開辦了農家美食飯店。「我也辭去在深圳的工作,開始回鄉創業。」程金明說,自己回鄉創業雖然辛苦一點,但收入比打工時多三至五倍。

今年5月,一直在外做粵菜廚師的呂超雄,響應廣寧縣發展「粵菜師傅工程」的號召,回到家鄉創業,在廣寧縣開了一家酒店。雖然才開業3個月,但酒店的營業額已經從剛開始的每天3千多元,增長的了現在的每天1萬多元。


廣寧縣是廣東廚師之鄉,最近,該縣順利獲得「中國廚師之鄉」殊榮,是全國第六個「中國廚師之鄉」。廣寧廚師遍天下,其中,南街街道荷木村是遠近聞名廚師村。荷木村總人口4020多人,從事餐飲行業者(包括:創業開餐館、當廚師、銷售食材)有350多人,每年增收5500萬元。該村名廚眾多,包括廣寧廚師協會會長馮煥成,在江浙滬地區管理著15家星級酒店的徐志鋒、徐志堅兄弟,廣州僑美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廚馮新成,廣州嘉華海鮮酒家老闆兼行政總廚廖建球等。

荷木村的廚師在通過自身努力走上致富路的同時,不忘回饋家鄉,帶動村民走上共同發展之路。馮煥成創辦農場和成立食品公司,直接帶動了30多名村民就業,也將廣寧優質食材帶到廣州,帶到全國各地,間接帶動了600人就業;徐志鋒兄弟帶著100多名荷木村的廚師和200多名縣內的廚師,在江浙滬地區闖出了一片新天地,讓他們住上「幸福樓」;馮新成積極帶領廣寧廚師研發新菜品,不斷提高廣寧廚師在業界地位,他研發撚手十八香椒鹽富貴蝦評為「亞洲地標美食」;廣州嘉華海鮮酒家老闆廖建球在投入了700多萬元支持家鄉新農村建設。

廣寧的廚師在做好粵菜食材、出品的同時,注重傳播粵菜飲食文化。2007年,徐志鋒兄弟受邀到溫州珍寶舫大酒店掌管酒店的後廚,他們發現當地人在擺各種宴席的時候只注重菜式的品種與數量,而菜的出品與烹飪水平卻不高。為此,他們藉機傳播粵菜文化,使得溫州人改變了宴席的習慣,更注重菜品品質與出品,菜式也從18個改為12個,上菜也上改為現煮現上。

廣寧廚師協會秘書長陳家漢介紹,一直以來,該協會十分注重對本土廚師進行培訓交流。為提升本土廚師水平,他們通過對本土菜品的烹飪技法、營養的搭配、擺盤等方面對本土的廚師進行培訓和對他們的菜品提出改進的建議,不斷提升本土廚師的水平。同時創造條件建設了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和廣寧縣油茶博覽園,為粵菜師傅人才培訓、菜品研發、飲食文化傳承提供了優質服務的平臺,強化對老字號餐飲企業的培育、優質農家樂的發展。


陳家漢表示,他們將以廣寧成功創建「中國廚師之鄉」為新的起點,進一步擦亮廣寧廚師的金字招牌,向天下市民百姓提供美味美食。

相關焦點

  • 江南區發展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揚美村所在地是南寧市有名的鄉村遊景區——揚美古鎮。說起揚美村的變化,梁彩麗笑著說:「現在遊客越來越多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了,農產品賣得越來越好了。」這些變化源於江南區全面啟動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深入挖掘和整合旅遊資源,不斷拓寬旅遊發展空間,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 平湖市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平湖市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發布日期:2019-10-18 14:54 信息來源: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瀏覽次數: 一是景區村莊打造亮點紛呈,高顏值村莊初露端倪。按照「一村一品」建設目標,高標準推動景區村莊創建打造。
  • 上林縣推進全域旅遊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堅持生態優先 做足綠色文章——上林縣推進全域旅遊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發展農家樂、鄉村旅遊區130家,其中五星級農家樂1家,四星級鄉村旅遊區4家、四星級農家樂3家,三星級鄉村旅遊區3家。  立足本土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上林縣正不斷加快長壽養生旅遊區的交通、旅遊、生態環保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重點打造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特色、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的中高端旅遊精品項目。「以『生態養生旅遊』為主題,我們正重點將大龍湖景區打造成有特色有市場的主打產品。
  • 「三鄉工程」興農村——郴州市鼓勵市民下鄉建設美麗鄉村紀實
    郴州在「匯聚全社會力量」過程中,於2017年8月出臺《關於鼓勵市民下鄉建設「一線兩片」美麗鄉村的若干措施(試行)》,引導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簡稱「三鄉工程」),眾多市民、企業等掀起新一波「下鄉」之旅,他們或開辦農家樂、或建民宿等,為廣闊鄉村帶去了新觀念、新項目與新的生產經營模式。
  • 信陽市平橋區建設全域美麗鄉村
    本報訊(通訊員楊瑩瑩王清明記者尹小劍)「以美麗鄉村建設助推脫貧攻堅為引領,實現小康社會朝美麗鄉村邁進,堅持以文化為魂、生態為本、旅遊唱戲,打造東西兩大崗旅遊循環線,把產業帶動起來,實現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建設全域美麗鄉村,讓農民生活得更幸福,讓鄉下成為人人嚮往的地方。」
  • 湖北蘄春青石鎮:能人回鄉創業帶動鄉村振興
    湖北省蘄春縣青石鎮立足地理優勢,優選特色產業項目,引進能人回鄉創業,帶動百姓增收,為推動鄉村振興增添了新活力。十多年下來,陳吉華雖然攢下了一些積蓄,但是每當逢年過節,他總有一股「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感,回家創業的念頭一次次湧上心頭。2016年,陳吉華看到家鄉引進「能人回鄉創業」的宣傳後,馬上回到馬河村,成立了吉華林牧黑山羊養殖基地。陳吉華經過三年努力,黑山羊養殖場擴充到了1500頭,遠銷福建、廣東等地,帶動了當地10多位村民就業。
  • 「旅遊+」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北漂妹回鄉創業 把「江南園林」建在了黃聯關鎮
    北漂妹眷戀家鄉故土返鄉創業打造「江南」美景很多年前,這裡只是一片荒地,誰曾想過,從荒無人煙到如今的繁華小鎮,其間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蘇杭等城市的古鎮景區令人流連忘返,我的家鄉同樣也可以。」在北京打拼了20多年的劉瓊英生在西昌,長在西昌。回鄉創業之初,看著熟悉的這片土地時就這樣想過。
  • 江南區發展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挖潛力 創優勢 興文化 - 2020年...
    揚美村所在地是南寧市有名的鄉村遊景區——揚美古鎮。說起揚美村的變化,梁彩麗笑著說:「現在遊客越來越多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了,農產品賣得越來越好了。」這些變化源於江南區全面啟動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深入挖掘和整合旅遊資源,不斷拓寬旅遊發展空間,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 完善「引育用儲服」鏈條激活鄉村發展動力 雲浮新興掀起人才回鄉...
    針對回鄉人才普遍反映的貸款難問題,新興出臺創業補貼、貸款貼息、項目補助等申報辦法,對外出人才返鄉創辦的優秀項目給予扶持。2020年,新興縣人才辦評定出10家人才回鄉示範基地、15名鄉村創業好青年、首批19個優秀回鄉創業人才貸款貼息扶持項目,給予有關資金扶持共約120萬元,帶動更多人才返鄉創業。
  • 廣寧吹響全域旅遊發展號角 打造「雙區」旅遊度假勝地
    作為廣寧旅遊名片之一的竹海大觀景區,經過重新規劃建設後,實現華麗變身,全力塑造「魅力竹海、山水古鎮」的品牌,形成主題景區、康養酒店、商務會展、高檔餐飲、娛樂表演等集20多個項目營運於一體的省市旅遊重點示範項目,傳統景區向多項目旅遊地的轉變,正是廣寧吹響全域旅遊發展的「號角」。
  • 立法破解發展痛點 助推廈門全域旅遊
    隨著旅遊業蓬勃發展,民宿、郵輪、鄉村旅遊等新業態不斷湧現,新現象新問題也相伴而生。這些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域旅遊、文旅融合等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廈門經濟特區旅遊條例(草案)》(簡稱《條例草案》)是廈門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
  • ...打開致富門路——康縣以道路交通建設助推鄉村旅遊發展見聞
    暢通「毛細血管」 打開致富門路——康縣以道路交通建設助推鄉村旅遊發展見聞 2020-12-31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域旅遊風生水起 —— 安龍縣立足資源優勢推進旅遊業發展
    堅持做強縣城、做特鄉鎮、做美鄉村,規劃建設全城、全時、全要素的全域山地旅遊示範城,編制完成《安龍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加快推動旅遊文化產業全域發展。從體制機制上貫通以縣城為中心的荷文化、明清文化區,北部篤山為中心的溶洞群、天坑天門等自然風景區,西南萬峰湖為中心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區,東南仙鶴坪國家森林公園戶外運動核心區,形成了一批旅遊精品線路。
  • 萬源市秦河鄉產業扶貧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全鄉種植花椒樹800餘畝,拐棗800畝,中藥材200畝,冬棗200畝,生薑200畝,樹花菜300畝,茶葉600畝,發展養蜂近100桶,種植牛尾筍30畝,以產業發展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二是深度挖掘鄉村文化內涵,進行旅遊規劃。
  • 旅遊丨打造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東安樣板
    鄉村旅遊是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致富的重要載體和途徑,在統籌城鄉發展、拉動內需、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民收入、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其綜合帶動作用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東安縣委、縣政府因勢而謀,順勢而為,精準發力,把培育發展鄉村旅遊做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內生動力,利用「旅遊+」模式,走全域旅遊發展方向,推進農旅深度融合,整合農業、旅遊、文化、人才資源,以農促旅、以旅強農、農旅融合,推動鄉村旅遊百花齊放,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聯姻」的致富新路,激發鄉村旅遊的強大活力,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動力。
  • 推動全域「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
    推動全域「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交通保障12月4日,陝西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現場會在西安市長安區召開,副省長趙剛、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夏曉中、西安市副市長徐明非以及省級有關部門和有關市、縣(區)、西鹹新區等政府部門
  • 湖北省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再傳捷報
    全域旅遊助推扶貧攻堅湖北省8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有5家曾是國家級貧困縣,2家曾是省級貧困縣,其中英山縣還曾是國家深度貧困縣。這些地方深入推進全域旅遊與脫貧攻堅互融互促,通過土地流轉、崗位就業、發展種養業、開辦農家樂民宿等方式,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帶動幾十萬人吃上旅遊飯,幫助數十萬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 丨吳鴻珍:返鄉創業 助推鄉村振興
    政協委員風採 吳鴻珍 返鄉創業 助推鄉村振興 屏南縣政協委員、寧德市千乘橋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鴻珍,於2016年7月畢業後回到家鄉,在兩個月時間內,走遍了屏南大大小小的村落,發現家鄉擁有眾多全國不可多見的成片建築群的傳統古村落
  • 浙江平陽:「旅遊+」融出全域旅遊新動能
    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平陽縣政府成立黨政統籌的全域旅遊發展領導小組,形成創建新合力,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環境資源,做強做大「旅遊+」產業融合文章,進一步構築全域旅遊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空間布局,推動全域旅遊快速發展。  旅遊項目是旅遊產業發展的支撐, 也是旅遊產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突破口。
  • 浦北縣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好風景帶來好「錢」途
    浦北縣位於廣西南部,隸屬欽州市,擁有豐富的人文、自然旅遊資源。近年來,浦北縣以發展全域旅遊為統攬,堅持把鄉村旅遊扶貧工作作為推動綠色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環境、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大力開展旅遊示範村、旅遊扶貧示範點創建活動,全力推進北通鎮九梅麓、白石水鎮良田、三合鎮燊生生態園成功晉升為星級鄉村旅遊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