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臺灣燈會在雲林舉辦
慈濟展區呈現「慈悲濟世」人文意涵
小靜思精舍入口意象
雲林是燈會的原鄉,「2017年臺灣燈會在雲林」,是臺灣燈會辦理28年以來,首次回到雲林舉辦,而今年適逢雞年,以應景的「吉(雞)鳴雲揚」為主題,並規劃兩大燈區分別為「虎尾」主燈區與「北港」燈區,面積廣達50公頃,歷年之最。慈濟基金會受雲林縣政府邀約參展,志工備感榮幸,親手打造六座主燈,期待在燈會展現慈濟的人文意涵。
雲林縣政府共規畫21個特色燈區-北港燈區(觀光大橋、巷弄、水道頭)、雲林故事、雲珍良品、雲林意象、百米藝閣、智慧綠能、看雲去、歡樂糖都、偶戲春秋、百鳥迎福、新住民主題、原住民族、客家主題、宗教祈福、農村再生藝術、農村風情、繽紛雲林20鄉鎮、友好城市、海口風情,創造出最具創意的臺灣燈會。
為了參展,雲林慈濟志工制燈團隊,在餘天助師兄召集下,成立水電、土木、鋼構、美編、包燈布、人文真善美、景觀布置等小組,制燈團隊,從2016年10月開始啟動,將近四個月的時間,志工克服困難,日以繼夜接力,在討論中謀合不同的看法,讓六座展燈「小靜思精舍入口意象」、「慈濟50-Logo」、「淨斯菩提鍾、鼓」及「水立方」、「地球在發燒」、「竹筒歲月」等作品,更臻完美。
而在國際級燈會五光十色、氣勢磅礡、造價不貲的燈海中,慈濟的展燈另有一番特色,它結合佛教、環保、科技,省錢省電,展現慈濟精神的人文內涵。在慈濟燈區用電量測試總共只有10.7安培,但附近的展燈單位也有高達250安培。
交通規劃方面,建議民眾搭乘臺灣高鐵抵達高鐵雲林站,下車步行五分鐘即可抵達虎尾主燈區,另外民眾也可選擇搭乘火車至臺鐵鬥南或鬥六站,再轉乘「臺鐵鬥南、鬥六站接駁專車」前往燈會。
來源 | 內容來自鳳凰佛教
版權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