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前外長給莫裡森支招:須同中國和睦相處,在「敵意」與「諂媚」間...

2020-12-18 網易新聞

(原標題:澳前外長給莫裡森支招:須同中國和睦相處,在「敵意」與「諂媚」間找到中間道路)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丁潔芸】澳大利亞前外長埃文斯(GARETH EVANS)11月27日在澳網站「珍珠與刺激」(Pearls and Irritations)上刊登題為《澳大利亞和中國:走出陷坑》的署名文章。


「珍珠與刺激」:澳大利亞和中國:走出陷坑

他對莫裡森政府提出五條建議,即停止「挖坑」、表態溫和、獨立判斷、接受中國崛起、尋求多邊合作。文章稱,經濟上對華極度依賴使澳政府別無選擇,澳必須同中國和睦相處,在「敵意」和「諂媚」之間找到中間道路。


埃文斯簡介

以下為文章摘譯:

要走出我們與中國陷入的困境,對澳大利亞的政治領導人來說,明智的開端就是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既要與中國和睦相處,又要勇敢地面對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這是可以做到的。

我們對中國的巨大經濟依賴讓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前進:我們需要多久才能為我們近40%的出口找到替代市場?但對於北京方面的行為,我們也存在多個合理的擔憂,需要做出堅定而明確的回應。

走出當前困境的正確策略是什麼?對我來說,有5個要素。

首先,在所有的情況下停止「挖坑」。不要在中國使館向澳方披露的「14項不滿清單」上添加更多素材。

第二,讓我們的官方表態變得溫和,就像莫裡森總理和他的一些高級部長(特別是財政部長)遲遲才開始做的那樣,包括強調兩國關係中的積極因素,並記住,當我們對中國的行為提出合理批評時,言語在外交上就是子彈。

第三,當我們在任何與中國有關的事情上採取消極立場時,我們的領導人應該明確表示,這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判斷問題,而不是從我們的帝國主人那裡尋求指導。

第四,我們需要承認中國某些國際抱負的合法性和必然性,不要因為中國想為自己購買戰略空間、保護其經濟命脈的軍事能力、以及與其新實力相符的全球決策影響力而過於興奮。我們還應該承認,中國的一些商業擔憂可能並非完全沒有根據:許多客觀的觀察人士認為,我們在(對華)反傾銷投訴方面做得過頭了,這些投訴(中國)的數量遠遠超過了中國向我們提出的投訴。

最後,我們應該努力尋找具有真正共同點的問題。澳大利亞應該利用好我們作為一個良好國際公民的聲譽,致力於為全球和地區公共產品問題找到有效的多邊解決方案,以及中國展示軟實力的願望。

我並不是說讓澳中關係恢復平穩將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在那些更有思想、更有見地的評論員中間,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就像芮捷銳(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所說的,在「敵意」和「諂媚」之間找到一條中間路線。

據「珍珠與刺激」介紹,埃文斯1988年-1996年曾擔任澳大利亞外交部部長。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劉效武_NN4113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拿什麼跟中國鬥?前高官一針見血,給莫裡森指了條明路
    據新華社報導,澳大利亞前外長加雷思·埃文斯日前發表題為《澳大利亞和中國:走出陷坑》文章指出,澳政府在處理對華關係上存在四方面失敗之處,他為此提出五點建議,呼籲澳政府同中國和睦相處,推動澳中關係早日重回正軌。
  • 澳前外長:坎培拉錯了,對中國態度,從一開始就錯了
    最近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可以說是到達了一個新的冰點,因為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的錯誤方向,導致如今中澳關係正逐漸走入絕境,這在澳大利亞前外長卡爾的眼中看來,澳大利亞政府的方法是非常失敗的。卡爾:中澳關係問題是澳大利亞缺乏外交技巧澳大利亞國內對於中國的態度,如今呈現出兩個鮮明的態度,一些諸如莫裡森的政客正不斷呼籲要求繼續強硬對待中國,罔顧客觀現實,迫使中國屈服。還有一些諸如卡爾的,期望澳大利亞政府能重新改變其策略,放棄與中國對抗,修復與中國的關係。
  • 澳媒質問莫裡森:你知道自己正對中國做什麼嗎?
    我們不需要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就像我們不需要在頭上鑿個洞一樣。文章稱,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這是業界領袖想問斯科特·莫裡森及其團隊的問題。我們的政治領導人顯然不稱職,總理本周對一張令人不快的圖片作出的憤怒回應給人以軟弱的印象。我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收入來自對中國的銷售。
  • 澳瘋狂惹怒中國,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才第二天,莫裡森態度急轉
    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了一條配有諷刺漫畫的推文,譴責澳軍人在阿富汗的暴行。然而,這條推文發布僅過去2個小時,竟然引得澳總理莫裡森大動肝火,在公開講話中要求中方道歉,並揚言中國應為此「感到恥辱」。很快,形形色色的澳政客也跳了出來,扯著嗓門瘋狂的攻擊中國。例如,澳外長瑪麗斯·佩恩指責中國「散布虛假消息」,還宣稱召見了中國駐澳大使,「尋求中國駐澳大使的道歉」。
  • 莫裡森老毛病又犯了,說了句不該說的話,這次罕見向公眾道歉
    據海外網報導,12月7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未經證實的情況下,污衊澳前總理陸克文在新冠肺炎期間自由出入境。據報導,莫裡森7日在議會上被工黨議員質問:為什麼前總理阿博特和前外長亞歷山大·唐納能夠在今年多次獲得出入境豁免,而成千上萬被滯留海外的澳大利亞人卻不能回家?莫裡森卻回答稱,不明白為什麼工黨要提這個,畢竟陸克文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得知被「扣鍋」的陸克文也怒了,12月7日晚,陸克文迅速在推特上發出聲明,對莫裡森譴責一通。「莫裡森誤導了議會,應該道歉。」
  • 澳媒算了一筆帳:莫裡森只有一條路走
    近期,澳總理莫裡森因一幅漫畫,蠻橫指責中國,並要中方道歉的舉動,令中澳關係雪上加霜。為了轉移澳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視線,來給澳軍特種部隊遮羞,莫裡森不惜以中澳關係為「賭注」,在澳國內激起了巨大的漣漪。中青網12月7日報導,澳在野黨工黨領袖黃英賢在當地時間12月6日,猛烈抨擊莫裡森,警告其作為澳總理,應該在對華交往上時刻「調整校正」自己的應對方式。就在11月30日,黃英賢還大放厥詞,稱中方批評澳軍的行為「極具煽動性,應該被『譴責』」。她還刻意淡化澳軍所犯罪行,強調「澳士兵『理應受到尊重』」。然而僅6天後,其就「變臉」。
  • 「莫裡森下臺」衝上熱搜,澳高官為其指出五條明路,都與中國有關
    近來,由於對華挑起爭端、澳駐阿富汗士兵暴行敗露,澳大利亞被推上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不久前,「莫裡森該下臺了」(ScomosGottaGo)標籤一度登上澳大利亞地區推特熱搜榜。這已經是該標籤第二次上榜,去年12月,莫裡森曾因不顧國內山火飛去國外度假引發爭議。
  • 事關中國,莫裡森正在自吞惡果,澳發出哀嘆,原來中澳關係不簡單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澳大利亞多次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以至於中澳關係陷入困難局面。而近日,從多家外媒的報導中可以看出,中澳緊張局勢已經讓澳大利亞在貿易領域付出了代價,莫裡森正在自吞惡果,而澳大利亞正在發出哀嚎。
  • 澳總理莫裡森:論脫貧人數,沒有國家比得過中國
    那麼這次澳總理的講話,被很多人認為是澳方在經濟制裁之後的被迫選擇。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  他提到這樣的話題,其主要原因是在前不久澳方經常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做出了不利於中方的談話,被中國認為是故意挑釁。而其突然「變臉」的行為也是讓中國民眾不能理解,澳大利亞到底想要如何!  當然選擇美國還是中國,決定權自然在澳方手中。但畢竟中美之間的貿易戰還一直在繼續,而且美方從川普決定要和中國打貿易戰的時候,一直在類似疫情等重要事務上甩鍋中國。
  • 莫裡森突然道歉了?澳大利亞終於回過神來,最後還是要求助中國
    據澳媒此前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於12月7日晚,就自己當天早些時候在議會上的不當發言,向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致歉。據澳媒報導,12月7日,在議會上工黨議員質問莫裡森:為什麼前總理阿博特和前外長亞歷山大·唐納能夠在今年多次獲得出入境豁免,而滯留海外的澳大利亞民眾卻不能回家?對此,莫裡森回答稱,不明白工黨為什麼要問這個,畢竟陸克文也做了同樣的事。
  • 與中國關係緊張之際,澳總理突然換人,王毅外長這番話,意味深長
    中澳關係不斷緊張之際,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更換了貿易部長的人選,任命教育部長提恩為新的貿易部長。關於目前中澳關係,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時回答了相關提問。王毅外長這番話,意味深長。
  • 澳外長一周之內2次栽贓中國,耿爽連發2問回擊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西方國家就開始對中國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輿論攻擊。從詆毀中國「隱瞞疫情信息」,到將全球疫情暴發的責任推給中國,再到西方媒體渲染的「對華追責論」,西方國家政客和媒體上演了一出出的政治鬧劇,不斷地刷新著道德的底線。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亞外長瑪麗斯·佩恩。
  • 中國暫停進口部分澳牛肉,澳總理莫裡森還在「嘴硬」
    原標題:中國暫停進口部分澳牛肉,澳總理莫裡森還在「嘴硬」…【環球網報導記者左甜】中國暫停進口部分澳大利亞牛肉,並即將對該國大麥徵收關稅,澳總理莫裡森卻還在「嘴硬」。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莫裡森當地時間15日在介紹澳政府如何讓經濟重回正軌的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此事,表態依然老套,繼續強調所謂的「底線」和「在重要問題上不能做交易」。
  •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脫貧上,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中國
    莫裡森還認為,在這一困難時刻,大國和強國應該藉助多邊機構創造財富,發揮影響力,而不是通過軍隊揮舞大棒。「我們的國際機構扮演著斷路器的重要角色,為保持國家間有意義的積極互動提供空間和框架。」
  • 澳終於付出代價,現在又想起求中國了!澳前司令:莫裡森要負責
    繼「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之後,有關「澳棉花成為對華貿易緊張最新犧牲品」的傳聞甚囂塵上,引起了澳大利亞的深深焦慮。據路透社、CNBC等多家外媒報導,中國政府出於對棉農的保護,對棉花進口實施配額制度。2020年中國棉花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為89.4萬噸,這些棉花需繳納約1%的進口關稅。
  •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脫貧人數上,沒有國家比得上中國
    莫裡森還認為,在這一困難時刻,大國和強國應該藉助多邊機構創造財富,發揮影響力,而不是通過軍隊揮舞大棒。「我們的國際機構扮演著斷路器的重要角色,為保持國家間有意義的積極互動提供空間和框架。」報導截圖此外,莫裡森還在演講中提到了中國經濟和脫貧工作。
  • 說錯話之後,莫裡森道歉了
    據英國《衛報》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因錯誤地宣稱澳前總理陸克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由出入澳大利亞而道歉。報導稱,這場爭議始於周一,當時工黨議員質問莫裡森:「為什麼前總理託尼·阿博特和前外長亞歷山大·唐納今年能夠多次出入澳大利亞,而與此同時有成千上萬滯留海外的澳大利亞人一次家也不能回?」莫裡森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稱他不明白為何工黨要提及這個,因為陸克文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 紐西蘭外長稱有亞洲血統,願調停澳中緊張關係,中方這回立場明確
    撰文、校對丨南喬全文1008字,閱讀約需2分鐘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在一個月前上任的紐西蘭新任外長納納亞·馬胡塔表示了自己願意在中澳關係上扮演"調停人"角色的積極態度。考慮到目前中澳的關係已經因為莫裡森政府充滿種族主義和意識形態偏見的外交策略跌入冰點,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納納亞·馬胡塔表示,自己很有信心,因為她有毛利人血統,與亞洲人有親緣關係,因此更容易在這一問題上取得突破。
  • 印度前外長揭秘退出RCEP,日澳印攻守同盟,被耍成亞洲孤兒
    最令印度無法想通的一點是,澳大利亞和日本並沒有與印度一起進退,而是積極加入了由中國主導的RCEP聯盟。很顯然這位印度外長既嫉妒又生氣,嫉妒亞洲如此大盛會印度不在其中。生氣被日本和澳大利亞給算計了。編者註:坎瓦爾·西巴爾(Kanwal Sibal )雖說的承諾深度是指在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中的美日澳對於印度的戰略承諾以及建立聯盟的初衷。很顯然,美日澳在給印度的戰略承諾中畫了「大餅」。坎瓦爾·西巴爾(Kanwal Sibal )表示「由於認識到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四聯的影響已被RCEP淡化。」
  • 澳媒: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
    莫裡森今年是困難的一年,先是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乾旱。野火肆虐,隨後暴發大流行,還有災難性的封鎖措施。現在,隨著情況不斷好轉,大家急於恢復正常狀態,我們面臨與最大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以及收入出現災難性減少的風險。我們不需要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就像我們不需要在頭上鑿個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