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據塔斯社報導,俄羅斯陸軍總司令奧列格·薩留科夫,在接受《紅星報》採訪時表示,12個國家的部隊代表已抵達莫斯科,將開始進行勝利日閱兵的彩排。
這位俄陸軍總司令表示,這12個國家包括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塔、吉爾吉斯斯坦、中國、摩爾多瓦、蒙古、塞爾維亞、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塞爾維亞,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中部的內陸國,是前南斯拉夫的主要繼承者,與前蘇聯包括現在的俄羅斯都是親密的夥伴,兄弟的塞爾維亞軍隊,在俄羅斯勝利日閱兵中前來捧場,當不會出意外。
蒙古,位於俄羅斯與中國交會處,歷史上俄羅斯-蘇聯-俄羅斯都與蒙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包括外蒙古於1921年獨立出來,背後就有蘇聯強大的推手。
俄羅斯,對蒙古仍然擁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蒙古事實上就是蘇聯和俄羅斯的小弟,大哥家有重大紀念意義的活動,小弟前來祝賀,也當在情理之中。
白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塔、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九個國家,都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員,當下的獨立國協國家,一直與俄羅斯保持著傳統的友誼,也可以說是俄羅斯勢力影響範圍之內的國家,俄羅斯勝利日這般意義重大節日,肯定會派軍隊來參與閱兵式。
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研、教育等大國,全球具備強大影響力的國家,2019年6月5日,中俄元首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為「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因此,中俄關係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國際外交、政治等領域中共同主持正義,反對反霸權主義,在抗疫中也相互支持,兩國關係非常密切,中國再次派出軍隊參與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可視作兩軍的友好合作將上一個新的高度。
據悉,原定5月9日是原蘇聯時期衛國戰爭勝利、德國投降書生效的日子,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閱兵式,因為疫情蔓延的原因,俄政府決定將其推遲到莫斯科時間6月24日上午10點開始。
近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俄羅斯進行了戰略圍堵,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退出《中導條約》,撕毀《開放天空條約》,威懾將對俄使用小當量核彈。
衛國戰爭,一直是俄羅斯人心中永遠的驕傲,每年5月9日勝利日的紅場閱兵,是俄羅斯最重大的慶典活動,紀念逝去的親人,追憶民族英雄,提升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
隨著疫情逐的可控,俄羅斯需要一場閱兵,來提振抗疫士氣,以最終戰勝病毒,同時也不失時機地秀「肌肉」,向西方展示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力量,以達到震懾對手的目的,因此,勝利日閱兵,對俄羅斯來說可謂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