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衝突升溫美國為何挺臺?他曝背後原因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中美衝突可能升溫?前臺灣地區「駐紐西蘭大使」、「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介文汲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因美國大選將在11月舉行,他認為,臺美官方互動升溫,一些舉動已明顯觸及大陸紅線,挑起兩岸局勢升溫,最符合美國利益,他觀察,10月美國將有更多做法。

    美國海軍學院在其8月《議事錄》雜誌期刊(Proceedings)刊登了前參聯會副主席、退役上將詹姆斯·溫尼菲爾德(James A. Winnefeld )及前中情局副局長麥克·莫雷爾(Michael Morell)的聯名文章《The War that Never Was?》(從未有過的戰爭?),預測解放軍將在2021年1月19日至1月21日美國總統交接期的三天內,解決臺灣問題。

    《紐約時報》曾撰文指出,日前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訪臺,意味在兩超級大國之間正在醞釀的意識型態之爭中,臺灣地區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據《中評社》報導,介文汲近期接受港媒《超訊》月刊專訪,他表示,在網絡Google搜尋「中美一戰」,可發現相關檢索信息超過1億條,這表示擔心衝突爆發和預測衝突的人都非常關注。

    未來「臺美官方是否會有更高級別的互動?」,介文汲指出,在互動升溫背景下,他不排除未來美國國務郷蓬佩奧出現在臺灣的可能性,畢竟距離美國大選時間剩不到3個月,這是一段非常不可預測的時期,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選情告急,打臺灣牌、「中國牌」,這是很明顯的選舉策略,且美大選通常會在10月激烈化。

    至於「中美兩大國是否可能爆發軍事衝突?」,介文汲分析,直接爆發軍事衝突可能性非常低,他以美國華盛頓立場來看,為防堵大陸崛起,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就是劍指大陸核心利益的臺灣問題,挑起一場兩岸間的軍事衝突,此舉可很大程度上影響大陸國家的整體發展,這也是美國近期不斷支持臺灣的背後理由。

    最後,對於兩岸網友所關心的,「美軍醫療船艦是否會停泊臺灣港口?」、「美方有無可能邀蔡訪問華府?」,他回應指出,這些都是美國手上可用的牌,對川普選情都有好作用,還是要看北京方面的反應。

 

來源:中時新聞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臺海和南海,哪個方向更危險?答案正變得模稜兩可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據美國彭博新聞社官網報導:也許中美兩軍最接近的地方莫過於南中國海。在當選總統拜登的領導下,這一水域的邊緣政策可能很快就會抬頭。報導的標題是《問題之海:美國與中國可能在南海衝突 》。
  • 臺海是否開戰?臺大學者分析一種客觀結局
    [新聞頁-臺海網] 臺美關係升溫、兩岸關係轉壞,讓臺海局勢變的充滿不確定性,對於臺海若真爆發衝突,會是什麼情形?臺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指出,若開戰後美國第一時間觀望,那勝算就在大陸,對「首戰即終戰」說法,他認為打持久戰,將對大陸產生嚴重破壞。
  • 臺灣專家分析臺海危機:美國選後到1月交接風險高
    臺灣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今天在一場座談會上表示,未來兩個月臺海局勢會持續升高,南海狀況是持續僵局,有三種想定。其中,美國11月3日大選後到2021年1月交接這段時間,川普若連任對中國關係會緩衝;但是拜登當選的話,川普會做什麼事情不知道。
  • 兩岸情勢緊張之際,美軍艦穿越臺海為何低調?蘇起:要「全身而退」
    美國海軍驅逐艦今年第10度經過臺灣海峽,外界解讀,美艦是否可能藉停泊臺灣港口,來創造美國大選10月驚奇?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16日出席一場研討會後,他表示,若美國打算藉此創造10月驚奇,美方應該不會這麼低調,他評估,「若美國真的直踩大陸紅線,恐會直接爆發軍事衝突」。
  • 李振廣:美國可能在臺海製造「十月驚奇」嗎
    美國仍然在以軍事行動刺激臺海局勢的升溫。據臺灣媒體報導,一艘美國軍艦10月14日由南向北航經臺灣海峽。另外據路透社此前的報導,白宮正在推進三項對臺出售先進武器的交易,據稱多達7種主要武器系統,包括地雷、巡航飛彈和無人機。在這種背景下,有聲音稱,美國大選前所謂的「十月驚奇」有可能會在臺海上演,這引發擔憂。
  • 2019年美國深度介入臺海問題
    美將臺當局在美的「北美事務委員會」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系首次將臺灣、美國加入事務機構名稱。臺「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訪美期間與美國安顧問博爾頓進行會晤,創下臺美「斷交」後的首例。蔡英文訪問中美洲四國,過境美國紐約,停留兩天。蔡在紐約與美國的政、學、商各屆公開聚會,併到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美多位重量級議員,專程從華盛頓前往紐約與蔡英文會面。
  • 臺海局勢與俄國角色
    作為中國現代軍備的主要提供者和戰略夥伴,俄國在中國大陸背後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正是由於在中國軍事武器現代化進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以及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強國地位,俄羅斯在臺海發生衝突時的立場與表現不容忽視。俄臺關係的發展脈絡  正因如此,對俄羅斯的情報工作,一直被臺灣當政者所重視。
  • 大批飛彈運往南海國家,美國為何如此大方?背後目的值得警惕
    一會兒對美國示好,一會兒又對中國示好,也正因如此,我們對這個國家絕對不能輕信。最近美國又將大批飛彈運往這個南海國家,那麼美國為何如此大方呢?難道僅僅是出於好心嗎,實際上背後目的值得警惕。
  • 臺灣大選美國怕什麼 臺媒稱美國怕的是臺海兩岸走向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對於即將投票的臺灣大選,華府的聲音值得玩味,總結起來就是『美國有幾分擔心』。這樣的擔心當然是因為民進黨聲勢領先,其中最極致的字句是『選出傾獨的總統,危險時刻就開始了』」。臺灣《中國時報》14日題為「臺灣大選,美國怕什麼」的社論稱,美國怕的是臺海兩岸走向。
  • 日本插手臺海無任何勝算
    由於美國在亞太地區外交戰略的收縮,也是日本在亞太地區「刷回存在感」、成為東亞地區主導者的重要機遇,日本必定會頻繁介入臺海事務,日臺關係會不斷升溫,提升「實質性」關係的「小動作」也會層出不窮。但與會的專家學者也注意到,日本是一個注重自身利益的國家,不會因為臺灣來損害自己的國家利益。
  • 亞美尼亞與美國關係不錯,為何美國在納卡衝突中卻啥也不幹?
    但是,在九月份爆發的納卡衝突中,亞美尼亞為什麼沒有得到美國的支持呢?這裡面的原因很多,咱們從頭說起。亞美尼亞與美國的關係亞美尼亞獨立後 ,因其地理位置的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得到了美國的高度重視。美國想把亞美尼亞變成遏制俄羅斯和伊朗、擴大美國在外高加索地區影響力的一顆棋子。
  • 臺海關係民眾這樣看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國務院今(13日)突然宣布取消所有官員出訪計劃,包含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原定的訪臺行程。日前《環球時報》曾對美使訪臺發表社評稱,如果蓬佩奧在任期結束前夕訪臺,解放軍戰機將第一時間飛臨臺灣上空宣示主權。
  • 美軍強化關島兵力 搭建介入臺海衝突跳板(組圖)
    美軍B-52H準備降落    強化關島兵力部署搭建介入臺海衝突跳板美國將對原駐紮本土華盛頓州劉易斯堡基地的美陸軍第一軍司令部進行整編,然後進駐日本神奈川縣的座間兵營。第一軍是目前駐紮在美國本土的3個軍中主要面向亞太地區的應急作戰部隊,其司令部遷至座間後將合併駐日美陸軍司令部的職能,成為一個新型概念的陸軍司令部。它可以指揮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等各軍種間的協同作戰,其應變能力將擴展到更為廣闊的地區。
  • 為何世錦賽孔令輝曝賭博欠錢不還?三疑點證明背後有隱情
    為何世錦賽孔令輝曝賭博欠錢不還?三疑點證明背後有隱情 孔令輝被香港《文匯報》爆料他在2015年2月在新加坡賭場欠錢不還,並在香港受審,但並沒有透露為何孔令輝一個大陸人,在新加坡欠錢不還,要去香港受審的原因,而只是突然爆料。
  • 1996臺海危機 日本首相為是否參戰徹夜不眠(圖)
    大 中 小】 【列印】 核心提示:第一件讓橋本睡不著覺的問題是:臺海發生武力衝突的可能性,具體包括---"如果臺海開戰,日本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當時的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和許多日本政要,在解放軍臺海演習結束後得出結論:美國這個盟友在關鍵時刻是靠不住的;日本不應該也決不會扮演批評中國的凸顯角色!  解放軍臺海大演習前夕,橋本首相徹夜未眠199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臺灣海峽三軍大演習前幾天,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好幾天都是徹夜未眠,他的臉整日繃得緊緊的沒有一絲笑容。
  • 臺海升溫,解放軍下一步封鎖金門?
    由於臺灣一些部門和負責人今年極不負責任的一些行為,不斷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今年臺海局勢一直處在升溫狀態。 這一次航空管制,可能的原因是涉及到相關空域的訓練活動。這讓很多臺灣方面的觀察人士都認為,如果那些意圖「臺獨」的勢力不懸崖勒馬,繼續在危險的道路上試探,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解放軍採取軍事行動,而首先就會封鎖金門等地區。
  • 看著美國POS機,蔡英文:給我刷到800億!
    臺媒曝臺軍採購美國巡航飛彈總價達約800億,網民斥:掏空臺灣民進黨當局所謂的「駐美代表」蕭美琴8月12日曾宣稱,臺灣正在與美國就軍購進行討論,包括「岸防巡航飛彈系統」(CDCM)與智能水雷等都在討論之列。臺灣「中時新聞網」27日援引臺軍方消息人士說法稱,民進黨當局向美採購的「岸置魚叉飛彈」(即「岸防巡航飛彈系統」),「美方可望於總統大選前宣布」。
  • 臺海是不是準戰爭狀態? 臺灣作家:美國這3州決定
    美國對臺軍售,針對兩岸關係的緊繃,臺灣自由作家雁默分析認為,叫牌的不是臺灣而是美國,至於臺海現在到底是不是準戰爭狀態,其實,是美國選民在決定、是佛羅裡達州、賓州、北卡羅來納州的選民在決定。    雁默在《觀察者網》貼文指出,他不認為民進黨當局樂見兩岸迅速升溫的熱對抗。不過在美國大選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人正在趕進度。
  • 美軍在南海和臺海同時挑釁 哪個才是主戰場?
    由於南海控制權的相對性,雖然此區軍事衝突的概率極高,但是衝突的「烈度」卻不會太高。值得注意的是,南海軍事衝突可能觸發東海危機。試想,假設解放軍真要對太平島和東沙島動手,為何不順便解決臺灣本島問題?沒有川普及其黨羽的胡鬧,任性的大搞「炮艦外交」、隨性的大玩戰爭升級把戲,解放軍根本沒有動手的理由與機會。
  • 背後原因:從炮擊金門看1958年的中國外交
    炮擊金門  就在這一年的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突然向金門、馬祖發起炮擊,海峽兩岸的局勢瞬間升溫,美軍艦隊也隨時有可能直接幹預此次"軍事衝突",給兩岸製造更大的麻煩。而從當時美國的角度來說,他們也不願與中國因為個別島嶼發生大規模的武力衝突,再加上赫魯雪夫在1958年9月7日給艾森豪的信中警告美國不要對中國進行不顧後果的軍事幹涉。  因而毛澤東在9月10日寫給胡志明的信中更加肯定地說"美國人怕打仗,就目前說,很少可能大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