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9 22:43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趙靜
3月29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發布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共有19處景區成功入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浙江佔3家,桃渚風景名勝區名列其中。
原文如下:
國務院關於發布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國函〔2017〕4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已經國務院審定,現予發布。
風景名勝資源是中華民族珍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遺產。各有關方面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按照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切實做好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促進風景名勝區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
2017年3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走進桃渚風景名勝區
桃渚,浙東南沿海璀璨的明珠,位於臨海市東部沿海,緊鄰三門。桃渚風景名勝區由抗倭古城桃渚,天下奇觀珊瑚巖,小雁蕩武坑,海濱浴場等眾多景觀組成,面積約150平方公裡,有200多個景點。宋代文天祥稱其為「海上仙子國」,清代馮庚雪贊為「風景直冠東南」。景區集峰、洞、石、瀑、灘為一體,譽為「五絕」風光。
抗倭古城
桃渚得名於桃渚軍事古城--戚繼光當年為抗擊倭寇而建成的古城。桃渚古城自古來一直為海洋,三面環山,至明初修建衛所起,才漸為海濱集鎮,後當地人民圍墾海塗,於懸渚處廣植桃樹,桃渚之名即由此來。
1439年,倭寇大批入侵,攻破原桃渚衛所,燒殺搶掠,以致城野蕭條。朝廷有鑑於此,派戶部侍郎親臨督建,於1443年建成了一座"高二丈一尺,周圍二裡七十步"的石城,為新的桃渚衛所,也就是今天的桃渚古城。最初並不在今天的位置,而是在東面的下舊城,後來遷到中舊城。桃渚古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也是研究明代衛所制度與沿海防禦體系的重要實物資料。
嘉靖34年(公元1555年),戚繼光調任浙江都指揮使司僉書,次年升任都司參將,鎮守浙東。在台州八年,戚繼光組建了戚家軍,在桃渚等地九戰九捷,徹底擊敗東海倭寇,完成了自己名標青史的千古功勳。
東門是桃渚衛城的正門,進入城門後是個小小而精緻的甕城。
從東門到西門,一條主街貫穿全城。桃渚的街巷布局還保持著明清兩代的舊制,城內民居絕大多數為清代建築。主街兩側有許多古民居,眼前商鋪林立,馬頭牆和飛簷在空中劃出漂亮的弧線。
繞城而過的小河渠,有個浪漫的名字叫化龍渠。化龍渠開掘的歷史已有六百多年,甚至比桃渚建城的時間還早。老人們相傳,這化龍渠上原來有一座化龍橋,但誰都沒見過。三三兩兩的居民在渠裡洗衣,一派濃鬱的水鄉風情。
古城內外,古蹟眾多,風景優美。後所山上有「眺遠」、「鎮海」題刻,有抗倭亭,最高處有敵臺,烽火臺。城內有抗倭陳列館,古城一條街等。城南二裡許為石柱峰,桃江十三渚,再南是武坑風景區,連接著芙蓉、白巖山。集明代古城、億年火山和田園風光為一體。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臨海開始大規模的旅遊開發,桃渚風景區框架逐漸拉大。古城外面,一幢幢現代化大樓建了起來,開旅館、建飯店、辦民宿……圍繞旅遊的經濟項目越來越多,古城外的生活和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古城內,依然是青石鋪就的小巷,飽經風霜的老屋,長滿青苔的牆垣,不時可以見到鶴髮童顏的嫗叟,他們三三兩兩,或坐在長凳上嗑瓜子,或倚在牆邊曬太陽,怡然自樂。
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原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由國務院批准公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2006年09月19日公布並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風景名勝區條例》,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遊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
據了解,此前台州共有三個景區成功入選,分別為:天台山風景名勝區、仙居風景名勝區、方山-長嶼硐天風景名勝區。
【浙江新聞+】
附:第九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共19處)
內蒙古自治區
額爾古納風景名勝區
黑龍江省
大沾河風景名勝區
浙江省
大盤山風景名勝區
桃渚風景名勝區
仙華山風景名勝區
安徽省
龍川風景名勝區
齊山—平天湖風景名勝區
福建省
九龍漈風景名勝區
江西省
瑞金風景名勝區
小武當風景名勝區
楊岐山風景名勝區
漢仙巖風景名勝區
山東省
千佛山風景名勝區
湖北省
丹江口水庫風景名勝區
湖南省
九嶷山—舜帝陵風景名勝區
裡耶—烏龍山風景名勝區
四川省
米倉山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甘肅省
關山蓮花颱風景名勝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託木爾大峽谷風景名勝區
14907986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