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古鎮情節吧!
在快節奏的大都市生活太久,內心都渴望那偏安一隅的清閒自在。
周末「神鵰俠旅」就帶大家去成都後花園的邛崍平樂古鎮走走,享受一下古鎮的寧靜與美好。
偷得浮生半日閒——平樂古鎮
白沫江邊,老榕樹依偎著吊腳樓,踏過青石板鋪成的街道,穿過百年樂善橋,勾勒出每個人心中平樂古鎮不同的模樣。
平樂古鎮位於成都邛崍市西南部,離成都市區大約105公裡。古鎮始建於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茶馬古道第一鎮」。
邛崍古時最出名的情侶人設,大概就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了,他們的愛情故事膾炙人口,傳聞「鳳求凰」就是在平樂誕生的。
兩三年沒來,平樂也大變樣了。曾經以原生態的川西古建築著稱的平樂,如今規模已擴大很多,從景區停車場出來,一半新鎮一半老鎮,相互交融,和諧共生。
漫步古鎮,像是坐著時光機,瞬間就穿越回百年前,古鎮內部大都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古民居。
古鎮保留比較完好的江西街還是老樣子,兩旁房屋多為一樓一底的木質結構,一般為下層作鋪面上層作居室,是典型的川西風格。
午後暖陽下的老街上,大都是老年人的身影,有的拉著竹凳圍坐在一起聊著家常,有的登著三輪車結伴準備出去曬曬太陽。
時光在這裡仿佛都放慢了節奏,這閒適又舒服的感覺,好久都沒有體會過啦!
穿鎮而過的白沫江是平樂的母親河,同時也是平樂富裕與文明的見證者。北宋初年,火井縣治遷至平樂,大批移民入川而來,利用當地豐富的竹資源和水資源開紙廠、搞航運,使平樂一度成為規模空前的「造紙王國」,並建成了「江西會館」等移民商貿的聚集地。
通過白沫江,必須走樂善橋,這座石橋已經400多歲高齡了。大橋分為七孔,經過七年的採石,三年的修建,整整花了十年才建成。
踏著紅砂石板的橋面,站在橋上更能感受它的體積是多麼龐大,如今它也是川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石橋。這橋的質量真心好,今年八月剛過去的特大洪災中,它經受起了考驗。
江對岸是竹編一條街,街道兩邊掛滿了清一色的竹編製品,簸箕、竹籃、扁擔、掃帚等。
整條街飄蕩著竹篾的清香,全是童年記憶中家裡常見的一些物件。
午後陽光正好,曬太陽的人們坐在河邊喝茶擺龍門陣,一副川西特有的市井風情。
遠方橋洞後面,一排整齊的吊腳樓吸引了攝影師的目光。這種沿襲著千年的民俗藝術、屹立百年的民居建築,也是川西水鄉古鎮的縮影和象徵。
吊腳樓旁邊一定會配上幾棵千年老榕樹,它也是古鎮的象徵之一。
細心的人數過,從新橋到老橋總共有13棵老榕樹鎮江護街,蔭庇著一代又一代的平樂人。
這兩種地方特色,演繹出一幅融古貫今的「清明上河圖」,用它們做背景拍照真的太適合不過啦!
平樂街巷縱橫交錯,在這穿街走巷,是很容易迷路的。
老人說只要循著榕樹的方向,就不會出錯。
古鎮另一邊還有幾個看點,例如古戲臺,這座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戲臺,屬於原址復原重建,從一些細節依然能窺見當年平樂的繁華與熱鬧。
剩下的時間,就肆意的在老街裡迷路吧,說不定偶爾轉角就會遇見驚喜呢!
聆聽古鎮佳話,坐享古樹濃蔭,觀賞江水滔滔,品味時光悠悠。
偷得浮生半日閒,這樣的時光大概就是周末最美好的樣子啦!
【旅行小貼士】
由於8月份的重大洪災,銀家大院至興樂橋路段暫未恢復,需要從鎮東八店街盡頭的樂善橋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