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接近尾聲,在這個時間節點上,車先知將按照各個車型級別,來分別為大家點評一番本年度內上市的新車型,此前我們已經分別回顧過合資中型SUV、合資小型車細分市場推出的全新車型。今天我們點評的則是合資中型車,車型則集中在全新以及重磅改款車型方面。(文/圖 車先知 王曉磊)
隨著近些年SUV的崛起,消費者對傳統三廂車的重視程度並不如以往。而中型車作為多數品牌的標杆之作,面對不利的市場大環境,紛紛祭出改款、換代等方式來博取一波接一波的關注度。車型方面來看,年內上市全新車型並不多,其中較為重磅的有全新凱美瑞、全新君威、阿爾法·羅密歐Gulia等;改款車型則有寶馬3系、奔馳C級、起亞凱紳、日產天籟等。改款換代,推陳出新都是製造商層面提高關注度的方式。
終端方面來看,金融優惠政策則是促成消費者最終下單的直接原因。兩方面相結合,才是各製造商單一車型每月銷量變化的根本決定因素。重磅車型頻出以及市場終端的優惠購車政策,使得今年1-10月,國內中型車市場大體呈穩定趨勢並伴有小幅增長。下面就讓我們進入正題,分別來回顧本年度上市的重點中型車。
.合資品牌車型
由於換代消息於今年年初就已在網絡上頻頻曝光,豐田凱美瑞今年2-10月銷量呈穩定態勢,它處於消化老款庫存的情況,銷量在6月後變為下滑模式,這與各地區經銷商的銷售情況直接相關,將庫存消化完畢的經銷商早早進入了「只接訂單」的狀態。根據不久前官方的消息稱,截至11月30日,全新凱美瑞的累計訂單數量超過15,000臺,但由於產能所限,這些已經生產的訂單不大可能被同期交付,因此我們預計凱美瑞隨後的銷量將回歸到此前的穩定狀態,並不會「集中爆發」。
近期,國內韓系品牌的銷售境況不佳,其中根本因素是,韓系品牌長期以來的高性價比形象與近些年崛起的中國品牌形象產生重疊。因此韓系品牌如要改變現狀,必須進行大刀闊斧般的革新。起亞凱紳的出現,接替的正是此前K4所定位的細分市場。它的外觀採用更加穩重的設計,意欲重塑品牌形象。8月正式上市之後,銷量雖沒有出現較高的爆發,但回歸了正常穩步增長的態勢,起亞凱紳的換代策略初見成效。
別克君威的情況與凱美瑞類似,7月換代之前呈不穩定態勢,換代之後的月銷量有了起色,逼近了萬輛級別。不過通用集團在這一級別上密集布局了多款車型,比如同品牌空間更大,級別稍高一頭的君越以及品牌力更強,更趨運動化定位的凱迪拉克ATS-L,三者終端價格相差不大,後兩者對君威的銷售情況進行了「分流」,導致君威的銷量表現並沒有十分突出。
日產天籟在今年3月推出了新車型——2.0XL舒適版,其在改款車型的基礎上將燈光配置升級為LED光源,並增加了日間行車燈以及自動大燈配置,將基礎配置進行了升級,預計這也是天籟換代之前的最後一次改款。從銷量表現上來看,依託終端比較客觀的優惠幅度,天籟2-10月的銷量穩定在萬輛水平,這也使得它在凱美瑞、雅閣兩位對手先後換代之際,也並不急於換代,不過僅僅依靠終端政策在明年預計很難維持這樣的銷量水平。
2018款寶馬3系是這代車型(F30/F35)的最後一次升級改款。除了外觀配置上的升級,新車還推出了名為運動耀夜版的新車款。從銷量表現上來看,3系一直維持在萬餘輛的銷售水平,臨近換代優惠力度加大也是近幾個月來銷量出現新高的主要因素。
由於奔馳C級的熱銷,這款車及其進口版本的衍生車型也都成了眾多消費者的香餑餑。奔馳官方在11月將C級更新到了2018款,全系增配了Apple Carplay手機互聯繫統,部分進口版本車型價格有所調整。
.中國品牌車型
吉利新款博瑞於今年8月上市,新車指導價區間為11.98-17.98萬元。新車的主要變化是對外觀內飾進行了微調,並對整車進行了減重處理。銷量變化反映了改款所造成的影響:改款前博瑞的月銷量維持在3000臺左右,改款後則突破了4000臺大關,並呈增長趨勢。
.進口品牌車型
今年3月,阿爾法·羅密歐公布了Giulia的正式價格,新車在國內正式上市。作為一臺彰顯個性的運動中型車,Giulia的引入在國內愛好性能車的團體中引發了一波「小高潮」。33.08-102.8萬元的價格區間做到了高低兼顧。從產品方面來看,全新Giulia的機械素質不遜於有著同級別標杆之稱的寶馬3系,更加稀有的進口車身份又讓它個性更加鮮明,總的來說是年內少有點燃人們購買慾望的車型之一。
奧迪A4L於去年完成換代,基於同平臺而來的全新A5家族也在今年6月30日正式上市。作為個性化的衍生車型,奧迪A5所採用的四門掀背、雙門Coupe、雙門敞篷形式是消費者決定購買的主要因素。對那些性能控來講,搭載3.0T V6發動機的全新S5也給了他們一個更快、更新的選擇。
全文總結:縱觀全年上市的重磅中型車,僅從數量上看就比各路SUV少了很多。中國品牌的看點僅新博瑞一款,年內即將上市的人睿騁CC也將成為中國品牌中型車又一個生力軍;合資/進口方面,也有新款阿特茲、新款寶馬4系家族等車型。
重磅B級新車的減少,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了目前中國市場的現狀-SUV當道,與其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永遠十分穩定的中型車市場,還不如主攻SUV方向,個頭大、配置高,再定個低價,個個都是銷售爆款。此外,中型車也從來不缺買家,只是買家永遠是那麼一灘人,變化不會太多。重磅中型新車的減少,並不意味著細分市場的萎縮,而是市場進步的反映,中型車的受眾恰恰是最早形成成熟消費觀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