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比利時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德爾斯為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揭牌。(攝影 付敬)
中國日報布魯塞爾9月16日電(記者 付敬 實習記者 郜爽)當地時間9月16日上午,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結束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演講後旋即驅車前往臨近歐盟總部的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與比利時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德爾斯一同為中心揭牌。
劉延東表示,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的成立是中歐人文交流的一個重要成果,也是中比友誼的歷史見證。她希望中心秉承「優質、普及、友好、合作」的宗旨,面向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成為比利時和歐洲民眾了解中國的文化窗口,成為深化中歐人民友誼的橋梁紐帶,成為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鑑的綜合平臺,為推動中比、中歐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她說:「比利時是『歐洲的心臟』,中比人文交流源遠流長,近年來人員往來日趨頻繁,務實合作碩果纍纍,夯實了雙邊關係的民意基礎,成為中歐人文交流的橋頭堡。」
雷德爾斯在致辭中稱2015年是中歐關係中值得銘記的一年,不僅僅是因為比利時菲利普國王對中國進行登基後的首次國事訪問,以及6月份李克強總理來到布魯塞爾參加第十七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更是因為中比間文化紐帶的日益緊密。
他表示,中比雙方的藝術院校、大學以及電影學院之前開展了一系列藝術合作項目,中比藝術家之間的交流也從未斷過。
他強調,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連的不僅是經濟,更是人民,因此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的成立實乃該提議之完美詮釋,也定將進一步促進中歐、中比間的文化藝術交流。
「比利時人民和全歐洲人民都深深為中國古老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藝術所著迷,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會將中歐雙方人民更緊密的聯繫起來,讓他們相互學習,讓我們的國家靠的更近」,雷德爾斯說。
劉延東還與雷德爾斯共同參觀了開幕展覽《張充仁與比利時》。上世紀30年代,中國雕塑家張充仁在比利時求學時與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結下深厚友誼。他與埃爾熱共同創作了「丁丁歷險記」中的《藍蓮花》,讓歐洲及法語國家民眾加深了對中國的認知,特別是了解到中國人民遭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事實。如今,漫畫主人公「丁丁」在中國家喻戶曉,已成為中比的友誼見證。
她強調,文化的力量穿越時空、直抵心靈,向來是人文交流中最具活力、豐富多彩的領域。
「80年前,漫畫主人公『丁丁』跨越千山萬水,來到中國、認識中國、了解中國;80年後,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的成立,將一個真實的中國、多彩的中國『零距離』呈現在大家面前」,劉延東說
揭幕儀式上,比利時小洋妞中國舞團帶來的《中國秧歌舞》和由中國二胡演奏家馬曉暉和比利時大提琴家瓦爾涅合作演出的《梁祝》、《「幽默曲」與「賽馬」》等文藝演出更是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西方文化藝術的相得益彰,博得現場陣陣掌聲。
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歐盟辦公區,地理位置極其優越,周邊為歐洲理事會、歐盟培訓中心等歐盟相關機構辦公大樓,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歐委會總部。
中心建築始建於1861年,前身為德夏銀行前培訓中心。2013年10月,中比《關於在布魯塞爾設立中國文化中心的諒解備忘錄》籤字生效。2014年3月底,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多次提到中心建設事宜,中比兩國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明確提出建設目標。
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是首個採取部省合作共建模式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對於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豐富地方對外文化交流渠道、形式和層次,促進中比、中歐文化交流互鑑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央地合作共建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發揮重要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