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滴滴出行稱,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出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
受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戰略合作的影響,數字貨幣板塊個股普漲,多股漲幅巨大。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出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雙方期望通過建立合作關係,促進數字人民幣在多元化出行場景中的平臺生態建設。
滴滴出行表示,將在有關部門指導下,配合數字貨幣研究所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指導方針,助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根據貝恩的報告,2020年中國的網約車市場規模將高達7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5000億元。
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開始於2014年,在時任行長周小川支持下,央行成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經過數年的醞釀,央行在2017年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該研究所在原印製科學研究所基礎上更名而來,內部設六、七個部門,研究方向包括數字貨幣、金融科技等。
央行數字貨幣項目名為「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由國家發行,是紙鈔的數位化形態,價格與人民幣掛鈎,幣值穩定性非常高。由於有國家信用的背書,與比特幣等第三方數字貨幣相比,其可用性非常強。今年4月份,央行的數字貨幣DC/EP已經開始在農行進行內部測試。據悉,首批試點地區包括深圳、雄安、成都、蘇州,目前只有白名單用戶才可以註冊使用。
滴滴是國內最大的智能出行平臺,面向的客戶高達數億,具有非常高的數字貨幣應用價值。合作的雙方,分別是國內最強的數字貨幣發行機構、最大的智能交通應用平臺,可以實現充分的優勢互補,達到合作共贏。
近幾年,隨著社會新經濟形態的發展,行動支付逐漸取代銀行卡信用卡成為第三方支付行業中規模最大的類型,也使得支付業務轉移到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手中。行動支付規模雖然快速增長,但是缺乏有效的規範,安全、監管上有所漏洞,客觀上對數字貨幣的面世有所促進。
湖北襄陽市將發放1000萬元惠民消費券!
襄陽市政府將分三期投放總價值為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惠民消費券。此次消費券將通過中國銀聯雲閃付APP發放,從7月10日起,在每周五上午10:00開始投放。
即7月10日,第一期按300萬元金額投放;7月17日,第二期按400萬元金額投放;7月24日,第三期按300萬元金額投放。消費券面值為20元和80元,市民可根據消費需求申領,每人每個投放周期最多只能領取100元。
為確保消費券用於拉動實體經濟消費,襄陽消費券僅限消費抵扣,不能提現、充值、預存,單張消費券只能一次性抵扣,金額不能拆分使用。市民獲取對應面值消費券後,在商場、餐飲等承接主體一次性消費滿200元,可使用一張80元的消費券;在超市(便利店)等承接主體一次性消費滿50元,可使用一張20元的消費券。
市民免費領取消費券後,一周內如果沒有使用,將自動作廢。7月31日起,以7天為一個消費周期,未使用的消費券回收後重新投放,直至8月13日24:00結束,統一收回未使用的消費券。
本文內容由粵好看科技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