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越城區二環北路麥德龍超市購物的市民郭先生遭遇一件蹊蹺事,買單的時候被收銀員要求出示會員卡,對方還表示非會員不能結帳買單。無奈之下,郭先生只好現場用手機註冊了會員才得以買單。非會員的消費者被超市拒之門外?前天晚間,記者前往這家超市暗訪。
不註冊會員不能結帳?
此前,沒有會員卡的郭先生曾在麥德龍超市消費過。他說,最近再去,收銀員要求他用手機刷收銀臺上的二維碼辦會員卡才能結帳。
前天晚間,記者去二環北路上的麥德龍超市暗訪,選購了一盒日式風味速溶味噌湯料及一個不鏽鋼漏盆。結帳排隊時,前面一位男士因為沒有會員卡就被女收銀員要求註冊會員卡,沒有會員卡的記者也一樣。
為了確定是否強制辦卡,記者再三向收銀員詢問,「是不是非會員不能直接結帳?」收銀員答覆,「是的,這是收銀系統的設置,不刷會員卡商品就無法錄入。」
對收銀員的這一說法,記者抱有疑問。年輕人懂得用智慧型手機註冊會員,但如果一些老人獨自前往購物,不太會操作手機,無法現場掃二維碼辦會員卡,是不是只能放下已經選購好的商品離開?對記者的疑問,這位收銀員的答覆是「老年人可以去服務臺辦實體卡」。
因為結帳隊伍有點長,後面不少消費者在等待,記者為了買單只好用手機註冊會員。在此期間,收銀員先為記者身後的消費者結帳買單。
在提供了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信息後,記者成功註冊會員,收銀員通過掃記者手機上的會員卡二維碼激活卡片後,才進行結帳操作。
記者對強制註冊會員的做法仍抱有疑慮,隨後撥打了麥德龍超市的客服電話,得到了不同的答覆:「非會員消費者也能結帳,(公司)並沒有硬性規定要註冊會員。」
「非會員莫入」該不該改?
到底是不是非會員就不能結帳?對於前後不一的說法,記者再次前往超市確認,收銀臺的女工作人員請記者直接找收銀部的一位負責人。
「確實不是強制註冊會員,收銀時可以使用『臨時卡』結帳,只是這樣就不能享受超市一些會員專享折扣。」收銀部這位男負責人表示,非會員的消費者也可以在收銀臺直接結帳。
而對於像記者這樣被收銀員強制要求註冊會員才能結帳的遭遇,這位負責人表示,「這是收銀員的個人行為。」而對這一消費投訴,他表示可以請收銀員向記者道歉,但要先等消費高峰結束後。
事實上,作為國際零售巨頭,麥德龍進駐國內之初,曾採取嚴格的會員制。麥德龍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公司是定位於專業「商對商」模式的大型超市,目標客戶並非個人消費者,主要為酒店、餐廳、企業、學校等提供商品,需要提供營業執照等信息才能辦理會員卡進場採購。
網購等消費方式的興起,也對這種「非會員莫入」的高冷經營模式造成一定衝擊。從2013年開始,麥德龍全面推廣任何消費者憑身份證即可辦理會員卡模式。
「麥德龍的批發超商模式目前在中國面臨很大競爭壓力,除了開拓單位客戶,也有吸納個人消費者的需求。」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商家都有吸納會員的需求,而「圈粉」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的以減免消費金額的方式吸引註冊會員,有的在註冊會員後直接享受購物折扣,但不註冊會員就不能結帳的方式容易造成消費者反感,肯定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