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下令對越南的侵略進行自衛反擊。中國軍隊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發兵打擊越寇的囂張氣焰。雲南邊境參戰的官兵,統一由熟悉越軍兵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邊境的作戰,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出動9個軍29個步兵師、兩個炮兵師、兩個高炮師、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在約500公裡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
越軍以6個步兵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戰爭洗禮,全民皆兵,採取以退為攻的戰術與中國軍隊交戰。後來我軍集中炮火打擊越南軍民,直打到離首都河內20公裡的地方才停止戰鬥。軍以多出對方5倍多的兵力狠狠教訓了越軍。
一、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相關背景
中越兩國曾經有長期友好合作關係,抗美戰爭結束後,越南的地區霸權主義迅速膨脹,把中國視為實現其目標的最大障礙。開始排華反華在中國邊境挑起一系列武裝衝突。1978 年12 月25 日,越南發動侵柬戰爭。同在12月,美國決定與臺灣 「斷交、撤軍、廢約」,並與中國於1979 年1 月1 日正式建交。
二、鄧小平訪美
1979年1月鄧小平訪問美國,在會談中,中美兩國領導人對蘇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問題交換意見。越南建立印支聯邦的野心由來已久,從戰略全局考慮,有必要對越南的這種狂妄野心給以教訓。翌日上午,卡特總統與鄧小平在白宮單獨見面,討論如何「教訓越南」的問題。鄧小平結束訪美後,中國邊防部隊自1979 年2 月17 日起對越南在中越邊境挑釁的各種軍事據點進行粉碎性打擊。
三、美國對中國自衛反擊的反應
在中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打響之後,國際輿論迅速作出反應,總體上是有利於中國的。美國要求中國從越南、越南從柬埔寨撤兵。同時敦促蘇聯不要介入對越自衛反擊戰。
四、中國從越南撤軍
自給予越南沉重打擊並達到預期目的後,於1979 年3 月5 日開始從越南撤軍。為此,新華社發布聲明:我們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決不允許別人侵犯我國領土。我們要的只是和平和安定的邊界。我們希望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將受到越南政府和世界各國政府的尊重。自3 月16 日為止,中國邊防部隊已全部撤回中國境內,而越南派遣的幾十萬軍隊卻仍然佔領著柬埔寨不走,並遭到國際輿論的譴責,從而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五、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意義
對越自衛反擊戰不只是從中越兩國角度考慮,也不是從印支角度考慮,而是從亞洲、太平洋的角度,也是從整個戰略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因此,這不僅有效的打亂了其霸權主義的擴張部署,有力地維護了亞太地區的穩定,同時促進了中美關係而不利於美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