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青年到中國學習潮繡、鼓勵青年成立專門的醒獅團傳承中華才藝、舉辦潮州美食節與烹飪班推廣潮式美食……馬來西亞沙巴州鬥湖市的百年僑團——鬥湖潮州公會正煥發出青春活力。廣東省僑辦副主任林琳2日在與該會座談時,也大讚其生機勃勃、活力無限。
2日,以林琳為團長的廣東省僑辦訪問團一行到訪馬來西亞沙巴州鬥湖市,走訪了百年僑團鬥湖潮州公會。據鬥湖潮州公會理事長沈寶發介紹,該會的前身為「義安郡」,成立於1901年,當時由數家潮州商家負責人輪值出任理事,為同鄉排解紛爭,並共同組織慶典事宜。目前,鬥湖潮州公會擁有會員逾千人,是一個典型的、活動全面的鄉會。
沈寶發說,該會屬下有青年團、婦女組協助推動會務,會務包括文教、會員福利、出版潮訊、學習中華才藝等,另設立貸學基金,供清寒會員子女申請進入大學深造。此外,當地第一所潮州人創辦的華文學校——新華學校的董事會成員也由潮州公會委任與監督。
當日,該會特別準備了數樣潮州美食招待訪問團,沈寶發告訴記者,鬥湖潮州公會每年都會舉辦潮汕美食節,公會的婦女組成員會烹調拿手的潮州菜與馬來西亞人分享,至今已有十幾年了,「我們希望能把潮州人的飲食文化傳播到馬來西亞,展示潮菜的精髓。」沈寶發表示,未來將讓更多的青年到中國學習傳統的潮繡與潮州大鑼鼓等傳統技藝。
另外,讓潮州人會講潮語也是鬥湖潮州公會一直在推廣的活動。據介紹,該會常年舉行「惜惜潮語」活動,除了舉辦潮語學習班之外,自2002年起定期舉辦潮語比賽,以保證母語的傳承。
當日,廣東省僑辦訪問團一行還參觀了鬥湖新華學校,該校是當地第一所潮州人創辦的華文學校。林琳表示,鬥湖的華社投入很大的資源來維持華文教育的繼續,為留住中華文化的根做出貢獻,未來希望當地華社多組織鄉親到廣東訪問考察,加強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中新網)
(來源:國務院僑辦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