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探索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 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處理...

2020-12-1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指示出我國現階段垃圾分類 「精、準、細、嚴」的管理特徵,在46個重點城市當中已經基本形成。

12月10至1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

會議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十四五」垃圾分類工作的部署,宣傳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全面總結了2019年上海現場會以來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目前,46個重點城市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垃圾回收利用率不斷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習慣加快養成。可以說,垃圾分類 「精、準、細、嚴」的管理特徵,在46個重點城市當中已經基本形成。

一、因地制宜——體大思精定模式

由於每個城市產業結構不同,消費結構不同,產生的生活垃圾成分也有所區別,因此,垃圾分類提倡 「因城施策「,「一城一模式」。

以南京為例,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按照《條例》要求,南京立足小區類型和規模,遵循「一小區一方案」,大力推進「撤桶建房、定時定點」垃圾分類。為了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實現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與服務,整裝式智能垃圾分類收集亭配置的分類設備均接入了垃圾分類信息化平臺,通過平臺監測與前端硬體設備採集相結合,實現分類全過程動態管控,精準掌握各類垃圾來源、數量、去向等情況。據悉,南京實施的這種垃圾分類模式,由浙江聯運環境根據南京的市情民意定製化運營,其展示的全鏈條解決方案和專業能力,得到了南京市市長韓立明的肯定和讚揚。目前,南京市共計3528個小區已經開始進行垃圾定點分類投放,其中861個小區在建成的1683個垃圾分類收集點進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二、科技支撐——法脈準繩有依據

隨著5G、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平臺在垃圾分類前端、中端、後端的全程監管作用日漸顯現,為未來「垃圾產生者付費」制度的落地,奠定了大數據基礎和制度保證。

作為垃圾分類強制化的「先頭兵」,上海依託「一網統管」的「城市大腦」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城市設施、市政管理、環境衛生等6大領域的智慧化管理。垃圾分類作為「城市大腦」中的專業子模塊,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平臺清楚掌握分類垃圾「軌跡」,實現對垃圾來源追溯、源頭車載稱重、作業路線監控等內容,提升了涉及垃圾分類案件處置效率、減少了不必要的執法出勤,也遏制了垃圾違規投放現象。除此之外,江蘇、浙江等省份,也都相繼建立了省、市、縣多級垃圾分類信息化監管平臺,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以問題為導向——細大不捐建長效

社區居民是垃圾分類參與最主要的人群,如何把他們組織起來參與社區治理是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的關鍵。

在杭州餘杭的東湖街道包括萊茵知己、環橋花苑等小區,良好的宣傳氛圍,高效的運作方式以及穩定高質的分類正確率,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取經」。該小區採用「網際網路+」的分類方式,除了智能垃圾分類箱,對於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處理,小區裡還配備了智能回收箱和環保屋。該設備操作簡單便捷,掃碼開門,將相應的可回收垃圾投遞進去,關門幾秒後,顯示屏上就會顯示所投放的可回收垃圾的重量和獲得的積分。根據這些積分,居民還可以在一旁的自動積分兌換機裡兌換飲料、牙膏、洗潔精等生活物品。此外,分類垃圾袋也可以在兌換機裡掃碼領取。

據了解,從去年6月小區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以來,居民分類的準確率已經從原來的50%提升到了90%以上。

四、落實責任——嚴陣以待抓管理

垃圾分類要想管好,必須層層落實主體責任,推動法規落地實施,這才能真正讓垃圾分得好、有人管。

廣州進一步明確了垃圾分類個人責任,提出按照「多產生、多付費」的原則進行收費。在深圳,由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實施的「生活垃圾按量收費區域性試點研究」項目也進行了公開招標。

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的召開,不僅是對過去一年多以來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工作的總結,以及對下一步工作的部署,更充分體現了國家建設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決心。就垃圾分類而言,唯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環環相扣打通「全鏈條」、積極推動智能化信息化,才能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環境,不斷提升我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讓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廣州市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出席會議並講話,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致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主持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2019年上海現場會以來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一是形成了一批好的經驗做法。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生活垃圾管理立法、切實從娃娃抓起、注重宣傳引導,這些經驗做法在各地複製推廣,有力推動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廣州召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王蒙徽出席會議並講話,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致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主持會議。記者從會議獲悉,會議全面總結了2019年上海現場會以來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
  • 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堅持房住不炒 完善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系
    觀點地產網訊:1月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下一步,將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住建部等12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貢獻。(二)基本原則。
  • 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1日訊(記者亢舒)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46個重點城市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垃圾回收利用率不斷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習慣加快養成
  • 住建部部長:我年輕時也租房,每天上班要看各地住房交易情況
    中新網 圖兩會期間,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接受央視新聞新媒體欄目《部長之聲》專訪。租房、共有產權住房、樓市調控力度……王部長透露了很多重要信息,與你有關。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王蒙徽:三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一些熱點城市,一線城市,包括一些二線和三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抑制。記者 董倩:您說的是這個漲幅要比以前要弱了。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 王蒙徽:是。第二個,應該說是的面積也平穩地回落,從年初的23.7%,降到年末的5.3%。
  •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
    (四)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按照《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關於印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分工方案的函》(農社函〔2018〕3號)有關要求,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鼓勵縣市探索建立適合當地的「戶投放、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鄉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體系。引導農戶定點投放有害垃圾,在行政村設立專門容器分類收集、獨立儲存,並按相關規定由專業單位統一收運處理。
  • 未來你買的東西 外包裝將有醒目垃圾分類標識 住建部等12部門發文...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在建立標識制度方面,《意見》提出推動建立垃圾分類標識制度,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分類標識。圖為北京一社區工作人員在分類垃圾桶前進行工作 新華社圖建立垃圾分類標識制度《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談如何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千針萬線,事無巨細,住房和城鄉建設處處落腳民生,件件關乎百姓生活。「十四五」開局之年,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如何邁好第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哪些實招?「新市民」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怎樣解決?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如何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成都生活垃圾分幾類?咋丟?咋管?咋收費?詳解來了
    按照前款規定仍不能確定管理責任人的,所在地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為管理責任人。第三十一條規定,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要履行建立分類投放日常管理制度,公告分類投放時間、地點、方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指導,監督責任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建立生活垃圾管理臺帳,保障投放設施的正常使用,對混投行為及時進行勸阻、報告等義務和責任。
  • 生活垃圾分類進展如何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上海、廈門、寧波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 12部門發文,202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將達到35%以上
    《意見》明確了「科學管理、綠色發展,黨政推動、全民參與,示範引領、持續推進,制度保障、長效管理,因地制宜、城鄉統籌」的基本原則,提出到2020年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其他地級城市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機制。
  • 住建部通報第二季度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排名 深圳第二
    根據通報,在體制機制建設中,46個重點城市已公布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除天津、青島外,均已建立市區兩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協調機制,36個城市已將生活垃圾分類列入地方性法規或地方政府規章立法計劃;在示範片區建設中,除日喀則市外,45個城市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其中廈門、寧波、上海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範圍逐步擴大;在設施建設中,42個城市以推進廚餘垃圾處理、危險廢物處置及可回收物處理利用等設施為重點
  • 濟南逐步建立垃圾分類收費制度 制定出臺非居民廚餘垃圾收費標準
    制定出臺非居民廚餘垃圾收費標準,逐步建立健全垃圾分類收費制度。《意見》要求,在日均廚餘垃圾產生量0.3噸以上的黨政機關食堂、1噸以上的學校等企事業單位食堂、1噸以上的酒店賓館等經營性餐飲單位、3噸以上的農貿市場推廣廚餘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
  • 國家發改委: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成本研究及建議
    一、基本情況(一)城市生活垃圾收費情況除瀋陽、寧波和上海外,33個城市制定了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其中,長沙、海口和烏魯木齊為水消費係數法隨水計徵,深圳為按排汙水量計徵,其他28個城市為按戶或按人計徵。除瀋陽外,35個城市制定了非居民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就相關話題採訪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記者: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很多重點任務都涉及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請問,今年的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有何整體考慮?王蒙徽: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
  • 垃圾處理問題日趨嚴重 建立垃圾場站需規範進行
    雖然生活垃圾分類探索了多年,但仍未取得實質性突破,公眾參與意識薄弱,一些居民區垃圾分類設施形同虛設,基本上還是「混合傾倒、混合清運、混合堆放、混合處理」的狀況。並且,城市垃圾也有逐漸影響農村環境之勢,由於城市垃圾處理的不規範,導致一些地方出現了讓城市垃圾「上山下鄉」的嚴重汙染農村環境現象。
  • 《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發布,明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12月24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將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實行生活垃圾處理總量控制制度,制定綠色包裝地方標準;鼓勵生產者、銷售者回收利用產品和包裝物,要求電子商務、快遞和外賣行業經營者優先使用綠色包裝和減量包裝;禁止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住宿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餐飲服務提供者引導理性消費,制止餐飲浪費;政府採購逐步降低一次性用品的比例等。二是促進資源循環利用。
  • 住建部: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2035年達國際水平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 (劉倩)近日,住建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要多渠道籌措資金,在加大對生活垃圾分類體系投入的同時,建立生活垃圾跨界轉移補償機制,完善生活垃圾收費政策,逐步建立差別化的收費制度,實現按量收費。
  • 懷寧縣石牌鎮推動城鄉生活垃圾處理一體化
    懷寧縣石牌鎮推動城鄉生活垃圾處理一體化    懷寧縣石牌鎮強化三項機制,提供長效保障,紮實推進了城鄉生活垃圾清掃、保潔服務一體化工作進程,實現了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全覆蓋、全外運處理,「三線三邊」治理成效顯著。    強化投入機制,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