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是出自清華大學校歌嗎?清華大學校歌歌詞全文

2020-12-16 閩南網

  ­ 電影《無問西東》上映後,引起熱評。《無問西東》的拍攝本是為了紀念清華百年誕辰,主旨是反映百年來每個時代的清華人追尋內心的真善美去做人,去報效國家,而不計較外在的得失榮辱。影片很多情節源於史實,烘託出一代代清華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剛毅堅卓的奮鬥精神和深深的愛國情懷,同時影片也折射了苦難中人性的光輝與真愛。

  ­ 「無問西東」一詞,取自清華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影片也以清華校歌「西山蒼蒼,東海茫茫……」拉開帷幕。影片中沈光耀說:「我們這個社會從來都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同情」。影片中出現了1924年5月泰戈爾在清華演講的鏡頭,泰戈爾說:「因此我竭我的至誠懇求你們不要錯走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記你們的天職,千萬不要理會那惡俗的力量的引誘,誕妄的巨體的叫喚,擁積的時尚與無意識,無目的的營利的誘惑。保持那凡事必求美滿的理想,你們一切的工作,一切的行動都應得折中於那唯一的標準。」這些也都可以看作是對影片《無問西東》主旨的解題。清華校歌中反覆詠嘆的「服膺守善心無違」也可以說是電影《無問西東》主旨。

  ­ 清華校歌作於1924年,歌詞作者是國學部教授汪鸞翔。汪鸞翔國學功底深厚,同時對西方科學也有了解,可謂學貫中西。汪鸞翔追隨過張之洞,受其中體西用思想影響很大。在校歌歌詞第一段中,汪鸞翔就強調「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第二段又說「新舊合冶,殊途同歸」,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則在第三段。顯然,「立德立言,無問西東」中的「西東」,與「東西文化,薈萃一堂」中的「東西」是呼應的。

  ­汪鸞翔曾在《清華周刊》發表《清華中文校歌之真義》一文,他解釋說:「此首再將東西文化讚嘆一番。地有東西之分,文有豎橫之別,然而好美、惡醜、好善惡惡,人之心理,大略相同。由此可見眾生之本性同一,所不同者,風俗習慣上之差別耳。本性既同一,則彼此之文化,皆易交換灌輸。而況乎文與行交修,德與言並重,東聖西聖,固有若合符節者哉?吾人一旦觀其會通,且身負介紹之任,其有無窮之樂也。」很明顯,「無問西東」中的「西東」是指東方人、西方人或東方文化、西方文化,體現的是儒家一貫強調的「心同理同」的天理觀。宋儒陸九淵曾說「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汪鸞翔所說「無問西東」本於此,表達的是一種普遍的天理觀和人性論。

  ­更進一步,校歌中「無問西東」的思想主旨實際上是強調東西文化的交融匯通。汪鸞翔在《清華中文校歌之真義》中認為「今世最亟需之學術,尤莫亟於融合東西之文化」,強調「僅守固有文化,而拒絕外來文化者固非;而崇拜外來文化,以毀滅固有文化者,更無有是處也。本校之最大責任與目的,即是為本國及世界作此一件大事」。很顯然,此校歌之微言大義,即是融匯中西文明,開世界之大同,可以說充滿了強烈的文化自信,由中華文明生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自覺——世界大同之願景。

  汪鸞翔是一位開放的儒者,他對儒家的精神有很深的理解,清華校歌也很好呈現了儒家思想義理中那些跨越時空、具有永恆魅力的內在價值。校歌「東西文化,薈萃一堂」「新舊合冶,殊途同歸」,表現了雍容自信、開放包容、融匯古今、貫通中外、創造創新的恢宏氣度,這種堅定、自信、胸襟和識度是多麼得難能可貴,就此而言,可以說汪鸞翔也是一位真正的大儒,有歷史遠見,有文明見識。這首校歌為清華的發展奠定了崇高的格局。校歌所言「大同爰躋,祖國以光」表達了對國家和整個人類社會的一種美好希冀和堅定信念。「祖國以光」可以解讀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大同爰躋」實際上也可以說談的就是世界大同問題。清華校歌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在今天仍引起人們思想和情感上的強烈共鳴,就在於它表達了清華人的偉大心聲,同時也道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夙願:文明融匯,人類和平,世界大同。

  ­  (作者:翟奎鳳,系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附:清華大學校歌歌詞全文

  《清華大學校歌》由汪鸞翔先生作詞,張慧珍女士作曲,評審於1923年前後。

  1923年前後,學校公開徵集校歌,汪鸞翔先生應徵的歌詞,經校內外名人評審入選。賀麟先生認為,這首校歌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可以表示中國文化之精神。而同時又能符合校訓,達出清華教育的宗旨。

  歌名:《清華大學校歌》

  發行時間:1923年

  作詞:汪鸞翔

  作曲:張慧珍

  歌詞:

  第一段: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巋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

  同爰躋,祖國以光。莘莘學子來遠方,莘莘學子來遠方,春風化雨樂未

  央,行健不息須自強。自強,自強,行健不息須自強!自強,自強,行

  健不息須自強!

  第二段:

  左圖右史,鄴架巍巍,致知窮理,學古探微,新舊合冶,殊途同歸,餚

  核仁義,聞道日肥。服膺守善心無違,服膺守善心無違,海能卑下眾水

  歸,學問篤實生光輝。光輝,光輝,學問篤實生光輝!光輝,光輝,學

  問篤實生光輝!

  第三段: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孰紹介是,吾校之功,同

  仁一視,泱泱大風。水木清華眾秀鍾,水木清華眾秀鍾,萬悃如一矢以

  忠,赫赫吾校名無窮。無窮,無窮,赫赫吾校名無窮!無窮,無窮,赫赫吾校名無窮!

  (註:在廣泛流傳的版本中,「巋然」一作「巍然」,「器識為先」一作「器識其先」,「孰紹介是」一作「孰介紹是」,「無窮」一作「無穹」。根據清華大學校史館資料,前者為原版老校歌歌詞。)

原標題:「無問西東」與清華大學校歌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無問西東為什麼被禁原因揭秘 無問西東電影結尾彩蛋是什麼意思
    最近一部電影刷爆朋友圈,這就是《無問西東》,很多人不知道電影的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個電影的名字是來自於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所以電影的內容大家應該都能知道了,電影《無問西東》講述的就是清華大學學生的故事。由章子怡、王力宏、黃曉明、張震、陳楚生主演,主題曲《無問西東》更是由王菲獻唱。
  • 盤點大學校歌之最丨一首校歌,愛上一所大學
    校歌是一所學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大學精神、辦學特色和師生共同人格和精神追求的集中表達。各高校校歌都有自己的特點,小編今天帶你以「校歌之最」的視角盤點校歌裡的世界。最正統:清華大學校歌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巋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莘莘學子來遠方,莘莘學子來遠方,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
  • 看懂無問西東需要知道些什麼?
    《無問西東》歷史照片8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陸續南遷。1938年,三校在昆明聯合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抗戰勝利後,聯大「勝利關閉」,三校各自北歸復校。  在這裡,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在清華大學的校歌中,有著這樣的一句話,也因此成為了電影的名稱。
  • 《無問西東》上映四天終登榜首,好東西還得時間熬!
    經過周末兩天的刷票,1月15日票房再次回到谷底,截止周一21:17,內地累計票房9743.5萬元,票房前三甲分別是:《無問西東》、《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前任3:再見前任》。黃曉明、章子怡《無問西東》經過上映四日的苦熬,終於問鼎榜首;而道恩·強森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卻陡然萎靡,跌落到第二的位置,上座率僅有可憐的9.2%;《前任3:再見前任》依舊延續強勁態勢,上映18天,斬獲17.8億的票房,有望在本周突破20億,登頂愛情喜劇的內地榜首寶座!
  • 《無問西東》奪實時票房榜首,一部好劇果然是藏不住的
    近日來,聽得最多的兩部電影就是剛剛上映的《無問西東》和已經上映大半個月的《前任三》了。不可否認兩部影片都很好,只是如今《無問西東》風頭正盛,登實時票房的榜首,果然一部好劇是藏不住的!但是《前任三》後氣不足,這該又何去何從呢?
  • 別急著猜《無問西東》裡的原型是誰,先把故事看懂
    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敢勇,無問西東。「無問西東」四字來自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為了紀念清華大學百年校慶,李芳芳自編自導了這部電影《無問西東》。在新舊交替的年代,國家的未來尚不明朗,但吳嶺瀾卻「只問自由」,不為外在標準所牽絆,一心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在戰亂紛飛的年代,生命尚不知終止在何時,但沈光耀卻「只問盛放」,不為明天在哪裡而憂愁,一心只為創造明天而努力。
  • 中國名校校歌不大全
    清華大學校歌版本眾多,擇現行版本: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巋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孰紹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視,泱泱大風。水木清華眾秀鍾,水木清華眾秀鍾。萬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無窮。無窮,無窮,赫赫吾校名無窮!
  • 島內學校校歌各有特色
    資料圖:臺大  臺灣幾乎每個學校都有校歌,代表歷史傳承與學校特色。據《中國時報》18日報導,臺灣小學從日本殖民時期就有屬於自己的校歌,有些甚至傳唱百年。  全臺第一首小學校歌,應該是八芝蘭公學校(今士林國小)的校歌。二次大戰期間,有些學校多了讚頌天皇與宣揚軍國主義的歌詞,成為「皇民化運動」下的產物。戰後的小學校歌大多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充斥「反共教育」。
  • 臺政大校歌歌詞去掉三民主義
    臺灣「政治大學」改校歌(來源:自由時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上臺後,推行所謂的「轉型正義」。臺灣「政治大學」的校歌也因「吾黨」、「三民主義」等詞彙,被認定「黨國意識」太深。政大校歌作詞出自陳果夫,內有「實行三民主義為吾黨的使命,建設中華民國是吾黨的責任」等字句。前年,「政大野火陣線」在校內連署廢校歌,並發動「罷唱」。最後校歌討論在去年正式付委,上網徵詢意見,今年也召開多次校務會議,今天總算通過新校歌方案。
  • 網友:無問西東
    奔跑後一部電影我很認同,尤其是追劇之後的小夥伴,適合再用這部片子來收收心。你可以看看,這部本來為清華大學校慶拍攝的電影,最後卻能以這樣一種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這說明導演和編劇追求的不一般,而且,更巧的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也同樣是:關於青春、愛情和人生關於青春愛情和人生,在清華會產生怎樣的火花?關於異地戀,又會是怎樣的未來?
  • 中國高校10大經典校歌:為什麼要上名校,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談及清華,很多人想起的可能都是陳寅恪先生那句: 「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
  • 中國高校 10 大經典校歌:為什麼要上名校,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談及清華,很多人想起的可能都是陳寅恪先生那句: 「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
  • 看不懂《無問西東》?這位印度老頭教育的真實就是全片的導火線
    章子怡、黃曉明、張震和王力宏等拍攝的這部《無問西東》,幾經挫折還是上映了,也經歷了口碑逆襲的過程,但是無論如何,還是破了六億,超過了陳凱歌投資十個億已經上映40天的《妖貓傳》,不得不說,不知道馮小剛會不會覺得中國觀眾的觀影素質提高了呢?
  • 臺北校歌有「復興中國」歌詞 民進黨議員欲改
    環球網5月29日消息,臺灣許多中學的校歌歌詞,幾乎都還是「復興中國」、「重建大中華」和「復興民族」這些內容,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梁文杰統計稱,全市26所公立高中,有11所都還停留在過去「黨國時代」的歌詞,「根本跟不上時代」,他要求郝龍斌鼓勵各校更改新校歌,對此郝龍斌回應,沿用過去的校歌他不認為落伍,不過他會尊重各校的決定。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火了,還有感動美哭的清華大學校歌
    全文的大概是:你說我沒文化,我就覺得加油比風月同天有文化,怎麼著?大部分人只有中小學程度,了解了中國的學歷現狀,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有人大肆鼓吹讀書無用。今天大西幾大腦斧,明天阿中哥哥你墜棒,連BGM都是「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語言萌化作為視覺審美偏幼的配套,共同打造出一種單純無公害的網絡社交形象可長期處於這樣的語言環境中而沒有與之平衡的方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一個群體的思維方式很難不幼稚。
  • 北京海澱區清華大學高等學府旅遊景點日記
    清華大學坐落於北京西北郊的風景區,康熙時期被稱為西春園,它是圓明園花園的一部分。道光時期,它被分為西春花園和晉春花園,清華園的名稱來源於鹹豐時期。2003年,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信息技術研究所大樓、納米技術樓、附屬中學生宿舍樓和紫荊學生公寓相繼落成,建築面積達到總面積214400平方米。2004年,原信息產業部九仙橋醫院和玉泉醫院與清華大學合併。校園綠草如茵,綠蔭成蔭,湖光山色,風景秀麗,不同時期的建築自然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建築群落,為師生創造了適宜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 浙江高校校歌盤點:你母校的那首還會唱嗎?
    你有多久沒聽過校歌了母校的校歌還會唱嗎今天,跟著小布去尋找浙江高校的最美校歌吧……校歌歌詞(部分)大不自多,海納江河;惟學無際,際於天地;形上謂道兮,形下謂器;禮主別異兮,樂主和同;知其不二兮,爾聽斯聰。
  • 為什麼電影《無問西東》的評價會出現兩極化?GQ Daily
    ━━━━周末去看《無問西東》,我那一場有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上座率,電影時長超過兩小時,大部分觀眾竟然都等到最後的字幕結束後才離場先說好的,導演能把一部清華大學獻禮片,拍成串聯起幾代人命運的波瀾畫卷,直指當代人精神生活和心靈世界的孱弱多病,這就不容易。學術一點講,這部作品有問題意識。再說不好的。很多人批評電影不真實,美術攝影配樂都像是MTV,演員的表演也參差不齊,尤其是王力宏的京劇式亮相,直接讓人出戲。
  • 為什麼北大沒有校訓也沒有校歌
    北大沒有校訓,但卻有校歌,北大的校歌是《燕園情》:「紅樓飛雪,一時英傑,先哲曾書寫,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替換高清大圖第一次接觸《燕園情》還是在高中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將全文工工整整的寫在黑板上。單單是「紅樓飛雪」四個字,就驚了我,竟然有這麼好的意象!
  • 福音影評:無問西東問恩典——這部電影背後那些「奇異恩典」的故事
    ——電影《無問西東》透析之一題記: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聖經﹡雅各書1:17)電影《無問西東》2012年就拍好,2018年初才得以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