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5年,黃山市各區縣將以鮮明清晰的定位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有序實施「縣改市」 「縣改區」;規劃建設串聯黃山、齊雲山等「五山」聯動快速鐵路,推進杭臨績(黃)鐵路等3條鐵路前期工作,力爭屯溪國際機場遷建和區縣通用機場獲批建設,推動1小時通達杭州都市圈、2小時通達長三角主要城市……
屯溪老街,徽州人文旅遊地標
黃山市是生態絕佳、徽州文化厚重且區縣各有自然人文稟賦與獨特優勢的區域。《建議》的第九板塊中,對黃山市中心城區及其他區縣的發展與定位,有明確意見。
「建議」提出,推動縣域經濟特色化發展。加快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支持各區縣建設特色產業集群(基地),有序實施「縣改區」「縣改市」,提升縣域經濟在全省位勢。
其中,支持屯溪區提升能級和品質,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首善之區」;
支持黃山區策應山上山下聯動發展,加快建設皖南重要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
支持徽州區全面增強產業吸納力和城市承載力,加快建設創新集聚、產業強勁、美麗現代的高品質城市新區;
支持歙縣發揮毗鄰杭州優勢,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新城市;
支持休寧縣發揮「休屯同城」先行優勢,加快建設南部城鎮群重要增長極、中心城區功能拓展承載地;
支持黟縣發揮世界文化遺產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國際鄉村旅遊綜合示範區;
支持祁門縣鍛造綠色生態長板,加快建設新時代「世界紅茶之都」。
推進以區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支持區縣城創建國家級、省級新型城鎮化示範縣城,提升重點鎮發展水平,促進收縮型鄉鎮瘦身強體,有序推進空心村合村並鎮,打造一批工業強鎮、旅遊強鎮、文化名鎮、生態名鎮、康養名鎮。完善以產業為核心的小鎮發展機制,形成30個左右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精品特色小鎮。
堅持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謀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構築與現代化新黃山建設相適宜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
以皖南交旅融合發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為契機,推進以「一港兩軌八鐵九路」為主幹的皖浙贛閩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建設串聯黃山、齊雲山等「五山」聯動快速鐵路,建成昌景黃鐵路、池黃鐵路,開建黃山北動車所擴建工程,推進杭臨績(黃)鐵路、黃(衢)金鐵路、六安(祁)景鐵路前期工作,建成蕪黃高速黃山段、黃千高速安徽段、德上高速池州至祁門段,開建德上高速祁門至皖贛界段,力爭屯溪國際機場遷建和區縣通用機場獲批建設,推動1小時通達杭州都市圈、2小時通達長三角主要城市、5小時通達京津冀和粵港澳,建成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重要節點。
鞏固公共運輸示範城市創建成果,提升主次路網級配,加強公共運輸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公共運輸,推進農村公交與旅遊公交一體化。
把握山區防洪工作規律,著力提升水利支撐體系適應性,謀劃推進抽水蓄能電站,推進新安江、豐樂河、揚之河等幹流和主要支流防洪達標提升,鞏固提升農村供水工程,推進農田水利「最後一公裡」建設,增強中心城區和各區縣城防洪排澇減災能力。
推進南部城鎮群水務一體化,實現區域供排水互聯互通,構建「水務一張網」。實施能源高質量發展工程,適度超前布局電力設施,建成槐源220千伏等重點輸變電工程,推進新一輪城鄉電網升級改造,完成寧國至黃山天然氣支線工程,顯著提高市區管道燃氣普及率,力爭實現天然氣管道縣縣通。
加快5G、工業物聯網、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充電樁等新基建,儘快實現市域5G網絡全覆蓋,推動骨幹網、城域網和支撐系統IPv6升級改造,超前布局窄帶物聯網,提升農村地區寬帶用戶接入速率和普及水平。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成運行江淮大數據中心黃山市子平臺、智慧城市運行指揮中心,推動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統一建設,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