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何實,前社會新聞記者,現任自由撰稿人,專注於職業故事寫作。熱衷於觀察和記錄普通人的生活,不斷探索人生的可能性。
今天是2020年2月24日,農曆二月初二。距離我切身意識到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了。我一直在用文字和影像,記錄這段時期的經歷與感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將會作為一個旁觀者,為大家呈現我眼中所看到的,疫情之下普通人的生活。(來源:記一日)
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那是我切實感受到疫情嚴重性的第一天。上午十點鐘的新聞報導裡說,我所在的城市出現了2例確診病例,是半月前回武漢探親,剛回來不久的老年夫婦。我有些慌了,畢竟到底有多少人接觸過被感染的人誰也不知道,當時全市也只有兩家定點防控醫院。(來源:記一日)
在這之前三天,1月20日,大學同學發微博說青島不好買口罩了,跑了好幾個藥店,就買了10多隻口罩。我當時還沒有在意,因為我們家常年備著少量的一次性醫用口罩。12月17日,母親還買了10包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每包20個,一包不到三塊錢。這屬於正常的醫用耗材,普通人能夠在任何一家藥店和網上銷售渠道買到。(來源:記一日)
我打開手機在外賣平臺查找醫用外科口罩,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打開淘寶,是因為那是我當時能想到的,最快購買到口罩的方式了。平臺顯示很多藥店都有醫用外科口罩這類商品,但所有藥店都在休息中。我通過商家在平臺上留下的聯繫方式給離家最近的藥店打了一通電話。(來源:記一日)
電話很快就被接通了,這家連鎖藥店裡的店員說,她們只有大年初一放假一天,店裡有充足的有N95口罩和普通一次性口罩,但是沒有平臺上所顯示的醫用外科口罩。(來源:記一日)
掛掉電話後,我穿上衛衣和長外套,戴了兩個一次性口罩準備出門。離開前,我準備去家旁邊50米遠的社區衛生室裡,問問看有沒有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售賣。在這之前,我經常看到社區醫生佩戴這類口罩,是那種白底加厚,淺綠色的口罩,比平時自己購買的要厚很多。(來源:記一日)
打開社區衛生室的保溫簾,在那間和平時相比略顯空曠的房間裡,只有一對夫婦和一個醫生。那男人戴著口罩坐著,妻子在一旁沒戴口罩站著,醫生小聲說很像。我提高聲音後遠遠問了一句,「張醫生,有沒有口罩賣?」。得到回覆是沒有後,就趕緊跑回家了。(來源:記一日)
我內心有點恐慌,原本打算自己騎共享單車去1公裡外的藥店,回家後決定讓父親趕緊開車帶去藥店。在家門口等我爸的那一分鐘,我有些哽咽,我知道我害怕了。在車上,他說沒有必要慌張。透過車窗玻璃看路邊的老人和孩子,還有開車的人。只有兩三個人戴著口罩,但大多數人都沒有戴口罩。(來源:記一日)
五分鐘之後,當我到藥店的時候被告知,一次性醫用口罩沒有了。我說剛打過電話確認過貨源充足,才十分鐘就賣光了,開玩笑地說你們不會自己藏起來了吧?巧合的是10秒鐘之後,另一個女店員對著櫃檯下面說,這還有一包口罩是誰擱的?(來源:記一日)
我就這樣買到了最後一包口罩,剛拿到手就有人進來要買口罩,還詢問N95口罩限不限量。帶氣閥的一次性N95口罩,19塊錢一個,是粉紅色的。我沒有買,我覺得價格太高,而且去之前做功課說有氣閥的不太安全。根據之前的經驗,個人感覺佩戴後會導致呼吸不順暢,戴眼鏡戴那種口罩更容易看不見。(來源:記一日)
我買了兩支常規的水銀體溫計,兩小瓶100ml酒精,兩小瓶雙氧水和碘伏。買了一盒阿莫西林和一包板藍根,大多是家裡的常備藥。一開始女店員說阿莫西林是處方藥,後來看了看手機又說現在可以買。我還順手拿了兩包一次性手套,兩瓶84消毒液,一共102塊。(來源:記一日)
回家後我用84消毒液混著水,稀釋後擦房間的門把手、柜子和床腳,用吸塵器把角落、櫃頂和窗戶吸了又吸。給朋友發消息,讓他趕緊去附近藥房買一些口罩,什麼樣的都好;再給家裡買一些消毒液,醫用酒精,體溫計之類的常備藥品。(來源:記一日)
我不斷的向家人重複著事態的嚴重性,他們並沒有很在乎,只以為是場遙遠的流感。我立即取消了在私房甜品店訂的手工糖果和春節蛋糕,原本是要除夕當天去自取,我不願讓家人多冒一次險。(來源:記一日)
晚上7點43分,我在京東下單了衣物家居消毒液和除菌洗衣液,漱口水和抗敏感牙膏,以及就快用光的洗面奶。我的第一反應是提前備著,以備不時之需。事後也印證了我的做法是明智的,第2天發現所在區域消毒液已經斷貨了。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這兩款商品幾乎一直斷貨。(來源:記一日)
1月24日,大年三十。凌晨我還坐在書桌旁寫日記,突然想起來上一年的除夕,食物中毒腹瀉了一兩天,上吐下瀉難受得睡不著,天沒亮我爸就帶我去排隊看醫生拿藥。前面來的幾個大爺一直在高談闊論的聊天,還有人隨地吐痰打噴嚏。我在他們身後幾米遠,沒戴口罩。回到家才意識到不小心被傳染了流感,下午又戴著口罩繼續去排隊拿藥。(來源:記一日)
12月28日那天,我在家附近的醫院口腔科,拔掉了其中一顆全埋阻生智齒。手術過程中出了些小意外,上午去的下午才出院,遵醫囑回家打消炎針。當時正好趕上流感高發季節,戴著口罩跟一個發燒的小男孩聊天,他沒戴口罩。停止輸液後兩天出現了一些不舒服,懷疑是著涼了,加上自身抵抗力比較低。(來源:記一日)
那天我整夜未睡,一晚上都在阿里巴巴上搜尋靠譜的口罩貨源。有一家售賣獨立醫用滅菌口罩的店鋪,10個裝134.19元,庫存顯示還有1017件。支持順豐到付,或者選擇初八發貨;這類店鋪一看就和和淘寶上的一些店鋪如出一轍,不具備實力廠商的資質。(來源:記一日)
河南新鄉,一家售賣瑞科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所生產的醫外科口罩的店鋪,單只口罩價格已達3元,2000套起批,快遞20,000;這類工廠一般都已經只接收特殊需求的訂單,直接向醫院或者疫情重災區提供貨源。(來源:記一日)
另一家同樣位於河南新鄉售賣一次性口罩的店鋪,單只價格0.09元,5000個起批,快遞費高達4萬元,近30天成交量只有一人,採購量40,000。這樣的數據顯示,直接可以推測出這家店鋪之前根本沒有此類業務,而且40,000的成交量也只是1人購入的,資質基本不靠譜。(來源:記一日)
我在進貨單裡加購了十幾種不同類型的口罩,比較他們的單只價格與正常市場價的對比,觀察產品圖片質量和售後評價,同時參考了近30天來的銷售數據。發現有很多店鋪是臨時轉成賣口罩的,根本沒有任何銷售和生產許可。(來源:記一日)
在淘寶,這類情況更加普遍,大多是跟一些無資質的保健品同時銷售,只不過換上一個跟藥品沾邊的名字,來獲取消費者的信任,營造出自己是專業藥店的感覺。(來源:記一日)
朋友圈裡也有人在這類店鋪裡購買了不少口罩,捐給武漢的醫院。這類情況也直接造成了後期在武漢的一些醫院裡,有很多沒法使用的社會捐贈物資無法使用積壓滯留的情況。(來源:記一日)
1月25日,在很多店鋪產品下架,庫存為0的情況下。我終於在阿里巴巴找到了一家店鋪,各個方面看起來都很靠譜。我最終在這家位於江蘇無錫的勞保用品公司,下單了120個保為康1860KN95口罩,單價0.75元;三層無紡布一次性防塵口罩100隻,單價0.08元;再加上運費13元,共計111元。(來源:記一日)
以下是我和商家至今為止所有對話的內容:
購買前丨先確保是否可以發貨
——請問最快什麼時候能發貨?
——對不起,實在來不及一一回復,我們所有口罩都不會漲價,不管之後漲價與否,下單的不退款,我們都會逐一發出,因為單子堆積實在太多,所以現在起保為康的訂單,年後發貨也會很慢,大家還需要耐心的等待,如果著急的朋友建議不要繼續再下單了,謝謝大家的理解,或者耐心在店鋪裡搜口罩儘量下單唐豐口罩,買標註KN95的,唐豐有庫存可以初五起第一時間發。
觀望中丨下單後還未付款,5天內付款即可
——你們家發貨順序是根據付款順序還是訂單順序?
——對不起,實在來不及一一回復,我們所有口罩都不會漲價,不管之後漲價與否,下單的不退款,我們都會逐一發出。因為單子堆積實在太多,所以現在起保為康的訂單,年後發貨也會很慢,大家還需要耐心的等待。如果著急的朋友建議不要繼續再下單了,下單的等不及的也可以退款。
謝謝大家的理解,或者耐心在店鋪裡搜口罩儘量下單唐豐口罩,買標註KN95的。唐豐有庫存快遞上班時間不推遲的話,我們上班會第一時間安排發貨。但是唐豐不是便攜口罩,下單請考慮清楚,別收到貨後覺得使用不方便再退貨,非常時期口罩類發貨後除非拒籤,籤收後或者使用過不能再退貨謝謝理解。保為康因物流推遲上班需要耐心等待。
購買後丨看到店裡的口罩陸續下架
——請問24號之前還能收到貨嗎?
——對不起,來不及一一回復,因為單子堆積實在太多,所以現在起保為康的訂單,年後發貨也會很慢,大家還需要耐心的等待,如果著急的朋友建議不要繼續再下單了,下單的等不及的也可以退款,謝謝大家的理解,因ZF要求推遲上班時間,快遞公司10號開始發貨,因訂單堆積過多,到2月10號正式發貨,點發貨的倒時會延長收貨時間,謝謝大家理解
看到店內所有頁面商品顯示空白後
——我給這家廠商發了一張圖片
——不好意思,原本通知大家的2月10號開始發貨,因暫時不允許營業,發貨日期要延後了。具體營業時間通知還沒有下來,暫定3月份以後。請大家耐心等下,通知下來會提前及時通知大家。還是希望大家儘量不要出門,如果實在等不及的,稍後辦理退款手續。現在我們這裡快遞都停了,謝謝大家的理解,祝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截止到現在,這是唯一一家回復消息的商家。在這之前我已經聯繫了10家醫護用品售賣的廠商,均未得到回覆,消息一直顯示未讀,但是商家顯示在線狀態。估計是店鋪後臺超負荷量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回復,商家運營人員也沒來得及設置自動回復。(來源:記一日)
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廣州保為康勞保用品有限公司,作為廣州市唯一擁有醫用N95防護口罩生產資質的工廠,也是中國工廠產能排名第一的企業被迫停工。一周前該公司為了保障疫情口罩供應,剛進入假期兩天就開出5倍工資緊急召回工人。(來源:記一日)
1月27日,根據我所購買的口罩店鋪當天的商品頁面實時狀況顯示,僅保為康1860型號N95口罩,近30天內成交高達8,100,288隻;復購率12.15%;近30天採購人數45,621人;人均件數177;淘寶會員佔比僅有3.13%;一件成交0.00。店內的其他幾十種不同型號的口罩、防護面具,護目鏡等也都有很大銷量。(來源:記一日)
這些數據的背後,包含給大量淘寶第三方平臺商家進行的一件代發業務,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普通消費者,沒有辦法在淘寶等第三方平臺買到口罩的原因之一。(來源:記一日)
批發廠商的手中沒有現貨,製造廠家進入春節假期,沒有足夠的勞動力生產出足夠的產品。上遊原材料供應廠商也因為春節放假,導致口罩生產廠家供能不足。元旦之前根據後臺數據變化,提前囤了一些現貨和原材料的廠家,生產出來的商品,也早就供不應求了。各大廠商的預約單量,早已飆升到一個難以想像的數字。(來源:記一日)
下期預告:我看到朋友圈裡的,各種旅行社的領隊,日韓代購,以及海外留學生們,開始從泰國,日本,韓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往回代購分發N95口罩;一些拿到廠家貨源的個人也開始銷售KN95口罩……
受篇幅影響,這個系列會長期更新,職業故事系列即將上線。未完待續,請各位持續關注,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商業轉載請註明來源以及作者信息,請尊重每一位內容創作者的努力付出。
近期話題
你是從什麼時候意識到疫情嚴重性的?你買到口罩了嗎?歡迎各位留言參與話題討論,後臺分享你的疫情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