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溼地」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人工築巢請來「鳥醫生...

2020-12-17 海報新聞

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何川 攝)

央視網消息(記者 何川)近日,「生態文明@溼地」記者團一行走進貴陽市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深入了解溼地生態系統如何環環相扣,相依相存。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學博士、工程師張海波詳細介紹了他們目前築巢引鳥,恢復溼地自然生態系統的工作。

工作人員安裝人工鳥巢。(圖由張海波提供)

走進公園時,花壇裡鮮花盛開,天空雖下著小雨,遊客卻依然很多。86歲的姚老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天要在公園呆三四個小時,在公園散步已經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

「公園建成前,小車河沿岸亂搭亂建、汙水橫流。貴陽市政府通過『世界眼光、國內一流、貴陽特色』的要求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企業捐資』的模式打造溼地公園,走出了一條超常規發展之路。」張海波說,公園的建成,改變了周邊棚戶區垃圾成堆、汙水橫流的現象,融合多種自然景觀與別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於一體,成為喧囂的城區內市民體驗自然之美的一處理想場所。

鳥類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溼地生態系統健康程度的指示物種。沿河而上,溼地公園裡一路鳥鳴不斷。張海波指向隱蔽在樹林間一處人工鳥巢說,這是他們目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溼地公園內珍稀鳥類。(圖由張海波提供)

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生境類型多樣,鳥類物種豐富。截止目前,公園範圍內共記錄野生鳥類171種。由於溼地公園緊鄰城區,人類活動頻繁,植被以次生林為主,天然樹洞較少,限制了洞巢鳥類的棲息和繁衍。為了保護和豐富溼地公園鳥類多樣性,控制林地蟲害和鼠害,維持生態系統穩定,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聯合貴州大學、貴州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利用人工巢箱招引洞巢繁殖鳥類,開展溼地公園鳥類招引工作。

「2019年1月,我們在溼地公園宣教展示區和合理利用區布設了第一批人工巢箱,共計60個,每月開展一次巢箱入住情況調查。截止目前,丟失巢箱2個,現存的58個巢箱中,築巢成功35個,產卵巢箱26個,每個巢箱平均產卵6枚,已孵化幼鳥98隻。」張海波說,根據卵和親鳥的特徵,初步明確入住人工巢箱的鳥類主要為山雀類(綠背山雀、大山雀)。

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貴州省貴陽市中心城區西南部,涉及貴陽市4個區(南明區、雲巖區、花溪區、觀山湖區),規劃總面積1218.00公頃。2014年通過試點驗收並正式授牌。園內溼地的主要類型有河流溼地、喀斯特溶洞溼地、草本沼澤溼地、庫塘溼地等,在區域範圍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溼地公園主要水體——阿哈水庫是以城市供水和防洪為主的中型水庫,對於保護貴陽市水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貴陽市還開展了保護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水生植被恢復、河岸生態護坡、生態搬遷、生態浮床維護等生態修復與「城市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阿哈湖鳥類多樣性調查及越冬水鳥種群監測」等工作,以恢復溼地自然生態系統。

「溼地公園鳥類招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由於不同鳥類的繁殖期不同,入住時間及繁殖情況也會有差異,因此,我們下一步將持續開展其它功能區的巢箱布設及已布設巢箱的鳥類入住監測工作。」張海波說。

相關焦點

  • 春夏秋冬 來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賞美景
    溼地面積達473公頃,坐落於花果園的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可謂是遠近聞名。自開放以來,深受遠近居民的喜愛。早上,他們會來到這裡晨練,傍晚,又是散步遛彎的最好去處。更妙的是,溼地公園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景象,春天賞花,夏天避暑,秋天賞菊,冬天賞雪。
  • 「圖賞」阿哈湖溼地公園水天一色 秋意正濃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進入秋日,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裡,繁花似錦的春夏風光也隨著季節的更迭換成了另一幅畫迷人的風景:樹葉漸漸泛黃,只在秋日裡盛開的小花點綴其間,此時的公園仿若一幅淡黃色的油畫,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隨風飄散,讓人流連忘返。
  • 花果園、阿哈湖溼地公園、為鳥類提供了理想棲息場所!
    花果園公園驚現世間稀有鳥類4月14日,貴陽野生動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查看花果園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遠程監控時,發現花果園公園內從未見過的兩隻鳥。後來野生動物管理站把視頻發給省內資深鳥類專家鑑定,驚訝地發現這兩隻鳥是瀕臨滅絕的珍稀鳥類。斑點彩䴉。「嘴長而尖,全身黑褐色,比普通蒼鷺還大,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樣。」
  • 阿哈湖溼地公園 組詩四首
    羅浮碧玉畫倩影,難辭蓬萊聽鳥歌。(2)風 雨 橋瀛臺樓榭翹飛簷,數過二層又三層。圓杉雕柱侗鄉魂,塞外阡陌見桑田(3)水磨時光層林瀑水白如練,湖月碧玉擱灘淺。磴上石步挽朝夕,歲月蹉跎又一年。一條12公裡長的山谷木棧道,串起阿哈湖溼地公園最具代表性的景觀
  • 「生態文明@溼地」甘肅溼地繪丹青
    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蓄洪水、調節氣候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生態服務功能。鄒鵬 攝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淡水之源」「物種基因庫」,對維護國土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和維繫綠洲生態安全都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保護利用溼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生態文明@溼地」寧夏銀川閱海溼地公園造就「塞上西湖」
    寧夏閱海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銀川市金鳳區,西依巍巍賀蘭山、東臨滔滔黃河水,距市中心僅3千米,總面積近2667公頃。溼地內有高等維管植物157種,魚類18種,鳥類113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24種(一級保護鳥類有黑鸛、中華秋沙鴨、大鴇、小鴇、白尾海雕)。每年春夏季節,數十萬隻鳥類在此棲息繁殖,蔚然壯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裡精雕細刻,使它成為鳥的樂園,人間的天堂。
  • 新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生態效益顯著
    央廣網瑪納斯9月1日消息(記者張雷  瑪納斯臺記者趙善賓)近年來,新疆瑪納斯縣通過對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實施退耕還溼、退牧還溼、退塘還溼,公園的生態環境、生態效益取得明顯好轉。  這兩天,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順利通過國家林業局驗收消息傳開後,瑪納斯縣南城社區居民池子晨得知此消息後,對溼地公園今後發展充滿信心:「希望今後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能更好地去發展,更多的遊客能夠來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這裡去遊玩,感受大自然的美。」
  • 江西文化旅遊新春大團拜——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大年初八,小編帶大家走進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 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地處江西省鄱陽縣境內,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岸、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區,景區規劃面積365平方公裡,由烏金汊景區、白沙洲景區和大草原景區組成,薈萃了鄱陽湖水、鳥、草、魚等自然精華,是一片遠離都市煩囂的自然純淨世界。
  • 保護溼地生態系統是國家溼地公園建設的首要任務
    中國綠色時報12月19日報導(記者 梅青)溼地保護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國家公園體制構建中,溼地公園建設應該遵循什麼樣的思路?在12月8日-15日召開的2014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專家評審會上,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強調,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必須把握正確方向,堅持科學標準,真正把溼地生態系統保護放在第一位。  張永利指出,溼地公園是溼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溼地保護的一種形式,是為了保護典型溼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為環境教育、科學研究、生態旅遊提供場所而劃定的需要特殊保護、管理、利用的自然區域。
  • 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洗滌心靈的聖地
    剛好有空,和家人一起就近去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轉一轉,既能鍛鍊身體,又那能放鬆心情,最重要的是可以陪陪家人,這點最重要,家人最重要嘛。美麗的阿哈水庫,貴陽水源保護地阿哈湖溼地公園是一個狹長公園,順著小河一直向上走,期間有許多有意思的景點,最終通向兩個地方阿哈水庫和一個兒童遊樂場。
  • 貴陽大堵車,阿哈湖溼地公園中的稻草人,無端成了「背黑鍋」的
    貴陽大堵車,阿哈湖溼地公園中的稻草人,無端成了「背黑鍋」的提到堵車,相信很多人一定會非常心塞!小編認為,關於堵車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然而在前段時間,小編卻聽到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全程大堵車的貴陽,阿哈湖溼地公園中的稻草人卻成了「罪魁禍首」,無端變成「背黑鍋」的稻草人也是很冤了。當然!這次堵車並非什麼國內重要的節假日,只是一個普通的周末假期,所以這也讓不少趁周末空閒準備帶家人到公園遊玩散布的遊客煩躁不已,本以為好好的周末終於可以放鬆下,不料又要受這種氣。
  • 成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發揮人工溼地作用
    2000多年過去了,在李冰治水的這塊土地上,工業文明逐漸取代了農業文明,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同時,帶來了城市溼地的迅速萎縮,以及由汙染造成的窘境。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副局長陸丹紅認為,溼地具有獨特的淨化水質、提高空氣品質、保護動植物生長多樣性的特點,對保護城市的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設人工溼地,已經成為生態環境工作的當務之急。
  • 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碧水繞島,綠意盎然……11月27日,當記者乘著渡輪來到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時,眼前展現的便是這樣一幅清新自然的生態畫卷。「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朝詩人的詩句用在此地再貼切不過。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
  • 有水有鳥有魚!北京這些溼地公園,值得一去
    上個周末,北京各大溼地自然保護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邀請市民共享首都溼地建設成果。有水有鳥有魚!北京這些溼地公園,值得一去9月19日,南海子溼地公園正式掛牌,成為北京南部地區最大的溼地公園。活動現場還放飛了近期救護的幾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紅隼、鴛鴦和小白鷺。
  • 【生態文明@溼地】寧夏銀川閱海溼地公園造就「塞上西湖」
    寧夏閱海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銀川市金鳳區,西依巍巍賀蘭山、東臨滔滔黃河水,距市中心僅3千米,總面積近2667公頃。溼地氣候溼潤、風景秀麗、水域廣闊,是中國西部乾旱帶重要的湖泊溼地類型,同時也是銀川市面積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塊溼地,生態系統完整,享有「銀川之腎」、「城市綠肺」美譽,同時作為東亞-澳大利亞和中亞—印度鳥類遷徙路線重疊區,每年113種鳥類,數十萬隻候鳥在此遷徙繁衍。
  • 「生態文明@溼地」太陽島國家溼地公園生態資源保護取得卓越成效
    近年來,哈爾濱市深化推進「萬頃松江溼地,百裡生態長廊」生態建設工程,城市與溼地和諧相融的發展模式逐步完善。哈爾濱國際溼地城市品牌的創建成功,證實了哈爾濱沿松花江溼地生態資源保護取得的卓越成效。在哈爾濱眾多的溼地公園中,黑龍江哈爾濱太陽島國家溼地公園最具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澱。
  • 【生態文明@溼地】特寫:「候鳥天堂」的守護者
    一群豆雁在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上空飛翔。新華社記者 張宇琪攝  進入北大港溼地,鷗鷺齊飛、百鳥雲集。在溼地巡護的姚慶峰拿出望遠鏡,調好角度,遠處的湖面中一群東方白鸛或單腳站立,或在冰面嬉戲,一舉一動清晰可見。
  • 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再次發現鳥類新品種
    5月21日,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內發現一例鳥類新品種——斑姬啄木鳥。這是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本年度第二次發現鳥類新品種。截至目前,公園內發現的野生鳥類達到139種。偶然發現新物種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佔地414.03公頃,以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人工溼地四大類溼地為主,有諸多動植物在此生息繁衍。公園每月邀請蘇州溼地自然學校的鳥類調查員協助進行鳥類調查,分析現存鳥類的種類、數量、棲息狀態等情形,為溼地長效保護提供參考數據。
  • 白城大安嫩江灣國家溼地公園:生態名片 熠熠生輝
    仲夏時節,大安嫩江灣國家溼地公園碧空如洗,蒲葦繁茂,風景如畫,遊人如織,被這不施 " 粉黛 "、渾然天成的景色深深震撼,成了網紅打卡地。嫩江灣國家溼地公園是嫩江因地勢轉折東南而形成的天然港灣溼地,距城區僅 1 公裡,面積 36.5 平方公裡。1992 年建成以來,一直發揮著城市綠色屏障的重要作用。然而,受乾旱氣候影響,嫩江水位逐年降低,灣內泡沼溝塘幾乎全部乾涸,動植物種類銳減,大片灘涂被農民開墾成耕地,導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日益嚴重,生態環境逐年惡化。 2015 年,嫩江灣溼地保護提升工程開啟。
  • 「佛山」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棲息鳥類超60種
    展翼能達2米寬的蒼鷺、婀娜多姿的白鷺……今年,雲東海國家溼地公園組織了多場觀鳥科普活動,揭開了這個鳥類天堂的神秘面紗。目前,該溼地公園共有鳥類62種,鳥類資源豐富,其中不乏國家級和省級保護物種。該溼地公園位於佛山三水新城核心區,卻保留著優異的溼地環境和生態資源,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