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8月13日電(記者 周喆 耿輝凰 史彧)正值旅遊旺季,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G315國道「U型公路」成為網紅打卡地,不少遊客扎堆在道路中間拍照,引發網絡熱議。
除「U型公路」外,G315國道沿線還分布著大柴旦翡翠湖、烏素特雅丹、東臺吉乃爾湖等諸多「網紅景點」。記者調查發現,遊客扎堆「網紅景點」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和不文明行為。
國道停車拍照屢禁不絕
「青海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壯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海西州文體旅遊廣電局副局長肖偉表示,自7月15日起全國恢復跨省出遊以來,每天都有大批遊客慕名前來,一睹「U型公路」的顏值。
記者在G315國道上驅車前行,每十分鐘便能看見一段「U型公路」,其間不乏重型貨車快速駛過。雖然沿途交警增派警力巡邏喊話,但仍有遊客隨意停車,在道路中間拍照。
「U型公路」兩邊都是蒼茫戈壁,黑色的路面隨地勢起伏,如絲帶飛舞。「柴達木盆地獨有的地貌形成了這一獨特景觀。」吉林省第三地質調查所所長唐凱說。
來自陝西的趙女士原計劃自駕前往青海湖等景區遊玩,在網上看到「U型公路」相關視頻後,特意改道來到G315國道,她坦言:「這麼辛苦奔波,就是為了拍一張『同款』的照片。」
奇景背後卻是較高的危險係數。「國道本不是景點,也並非所謂的『旅遊專線』。」格爾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察爾汗大隊大隊長袁軍介紹,G315國道是連接青海、新疆的交通要道,「U型公路」相距格爾木市區兩百餘公裡,沒有通訊信號,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救援相對困難。
「所謂的『U型公路』就是上下坡道路,但G315國道上『U型公路』的特點是坡距長、坡度陡。」司機白永輝告訴記者,相向而行的車輛到達最高處時,往往會出現盲區,駕駛員稍有不慎,很難躲避路中間的遊客,導致事故發生。
據了解,執勤交警每天往返五百多公裡,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尖峰時段定點巡邏,對停車拍照的遊客進行安全提示和勸導,還在路段設置了多個安全警示牌,並聯合路政部門排查安全隱患。
「本著人性化執法的考慮,我們以正面引導為主,尚未開出罰單。經提示制止後,大部分遊客都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妥,但也有少數遊客明知危險,仍鋌而走險,與執法人員打遊擊。」袁軍說,G315國道沿線景區分散、路途遙遠,執法成本和監管難度很大。
一些不文明行為涉嫌違法
「遊客站在道路拍照不僅存在安全隱患,擾亂交通秩序,而且涉嫌違法。」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徐玉傑表示。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佔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一旦造成交通事故,給他人或機動車輛駕駛員造成傷害或傷亡的,遊客可能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嚴重的將承擔刑事責任。」徐玉傑說。
除了影響交通安全,記者調查發現,G315國道沿線的網紅打卡地也存在各種不文明行為。
東臺吉乃爾鹽湖被網友稱為「青海版小馬爾地夫」。記者看到,雖然主管單位在入口設置了安全告示,提示遊客「請勿下水,注意文明」,不少遊客仍然堅持下水遊玩。距鹽湖不足百米的停車場內,隨處可見被遊客扔棄的垃圾。在G315國道,一些遊客駕駛私家小轎車進入道路兩旁的雅丹地貌區,有的甚至隨意攀爬「凹造型」,全然不顧存在的危險。
對於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等不文明行為,徐玉傑說,「破壞景區、礦區生態環境的行為都需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G315國道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氣候條件嚴酷、地貌情況複雜。鹽湖滷水具有腐蝕性,長時間直接接觸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鹽湖也是重要的礦產資源,隨意踐踏,對國家資源也造成了汙染和破壞。」唐凱說。
徐玉傑認為,根據《旅遊法》的規定,在旅行過程中,遊客可以通過文旅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以及消費者協會維護合法權益。但若遊客無視規則,擅自佔用公路,進入未開發的山野、採礦區和自然保護區而造成安全事故,責任應由遊客個人承擔。
「旅行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文明與守法。」肖偉表示,文旅部門會儘量滿足旅客合理需求,也希望廣大遊客能夠文明出行,遵守規範。
專家:解決問題「宜疏不宜堵」
「近年來,青海省對傳統熱門景點加強管理,不文明現象大幅減少。目前的監管難點集中在一些自然景觀,」肖偉表示,「比如東臺吉乃爾湖、翡翠湖等熱門打卡地,其實都是工業廠區,面對旅遊接待量的持續增長,企業的應對管理能力略顯不足。」
青海省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馬桂芳分析認為,「網紅經濟」本身是網際網路發展的產物。遊客喜歡通過社交平臺「曬景點」,讓「追求小眾和獨特」成為旅行新時尚,G315國道沿線的很多自然景觀都是經網友傳播後變成了「網紅景點」。
馬桂芳表示,治理不文明行為「宜疏不宜堵」。她建議,一方面要正面引導遊客樹立理性健康的旅遊理念,從根本上解決不文明旅遊的問題。如果遊客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造成較大的負面社會影響,當地政府部門可將遊客的行為納入不文明行為記錄。另一方面,文旅部門應指導相關企業強化責任意識,在保障交通秩序、遊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網紅景點」的旅遊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