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54個貧困縣,是如何脫貧摘帽的?

2020-12-12 閃電新聞

決戰決勝,成敗在於精準。

「十三五」以來,廣西鎖定5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目標任務,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瞄準深度極度貧困,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精準施策,穩紮穩打,連戰連捷,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

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瞄準靶心,啃硬骨頭

2015年底至2016年初,廣西圍繞「扶持誰」,開展「史上最嚴」的精準識別,找準「靶心」。

2016年,廣西瞄準54個未脫貧的貧困縣,其中33個是國家級貧困縣(含石漠化片區縣),21個是自治區級貧困縣。這些貧困縣很多村屯屬於「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地方,且集中分布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和邊境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

「真的很難想像,這裡的路還那麼難走,產業發展還那麼難。」兩年前記者曾陪同一位央媒的同行走訪河池、百色兩市的幾個縣,他感慨萬千。2018年,自治區在確定極度貧困縣名單時,大化、都安、隆林、那坡4個縣(自治縣)貧困發生率平均高於全區約12個百分點,分別為17.60%、17.99%、14.51%、20.52%。其中,大化和都安的石山地區面積約佔本縣總面積的90%,擁有千裡邊境線的那坡縣境內93%左右是山區。同樣,極度貧困村、極度貧困戶大部分也是分布在滇桂黔石漠化連片特困地區,屬於貧中之極。

因病、因殘、因災,缺土地、缺勞力、缺資金、缺技術,飲水困難、交通落後、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物質貧困與精神貧困並存,深度貧困、極度貧困地區貧困類型多元,各類致貧因素相互交織,多維疊加。

特殊區域必須有非常之舉!從自治區黨委、政府到各市縣(區)各級黨委、政府,牢固樹立必勝信心:攻克脫貧攻堅的難中之難,堅決啃下這些「硬骨頭」。

扶貧幹部走村入戶。

對症下藥,精準施策

確定了靶心,接著就要明確「誰來扶」的問題。廣西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市縣落實、鄉村實施」的脫貧攻堅責任制,堅持「五級書記」抓扶貧,通過擰緊責任鏈條、選派精兵強將、加大真金白銀投入、集結全社會力量,構建起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與此同時,突出打好「四大戰役」「五場硬仗」等系列「組合拳」,全力實施產業扶貧、推廣就業扶貧、實行易地扶貧搬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深化粵桂扶貧協作,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確保真正精準到戶、幫扶到人。

「四大戰役」顯成效——

全區支持包括貧困地區在內的110個縣(市、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項目2564個,實現每個縣有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每個鄉鎮有標準化衛生院、每個村有標準化衛生室。有全科醫生1.14萬人,鄉村醫生3.7萬人,全面消除了醫療服務「空白點」,基本實現貧困患病人口「應治盡治」和常住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全覆蓋。落實「198」兜底醫療保障政策,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逐步完善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政策體系,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二次報銷、醫療救助、財政補助5道保障線。

教育扶貧實現「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尤其是2019年,廣西大力改善貧困地區學校硬體設施,建立起控輟保學「雙線四包」工作體系,全面落實教育資助政策,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2%,從源頭上拔除了「窮根」。

牢牢守住「貧困戶不住危房」底線: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重點對象48萬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對難以籌措資金的極度貧困戶危房改造按建設成本給予兜底解決。

2018年11月至2019年底,廣西再次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開展大石山區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大會戰、飲水安全殲滅戰,大石山區116.9萬人受益。全區實現了「有水喝」到「有好水喝」。

脫貧攻堅,隆林縣農村出行條件大為改善。

「五場硬仗」傳捷報——

廣西創新制定縣級「5+2」和貧困村「3+1」特色產業規劃,構築了「縣有扶貧支柱產業,村有扶貧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的產業扶貧格局,產業扶貧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約118萬戶,覆蓋率達96.38%。

舉全區之力,將貧困群眾從「山窩窩」「石頭縫」中搬出來,並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逐步能致富」。截至2019年12月底,搬出安置建檔立卡搬遷對象16.38萬戶71萬人,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建設和入住任務,貧困群眾實現了安居樂業。

目前,全區修建屯級路6.9萬公裡,2.48萬個20戶以上自然屯受益,7.19萬個20戶以上自然屯全部通砂石以上道路,硬化率達93%。

著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短板弱項,積極探索各種方式搞活集體經濟,通過強化多元發展,消滅了脫貧攻堅前將近90%集體經濟「空殼村」。至今年10月底,全區所有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

粵桂扶貧協作再譜新篇。2016年以來,廣東對口幫扶廣西實現了33個國定貧困縣結對幫扶全覆蓋,兩省區在產業、勞務、人才、教育、醫療、社會扶貧、基礎設施、環保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扶貧協作,積極創新「鄉鄉、村村、村企」等基層結對幫扶模式,有力助推廣西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廣西共引導超過1萬家廣東企業到桂參與扶貧,投資額超過2800億元,帶動11.03萬貧困人口脫貧。

確保成色,精準退出

如何確保脫貧成色?廣西堅持嚴計劃、嚴標準、嚴程序、嚴評估、嚴鞏固,加強督查和評估,確保脫真貧、真脫貧。同時,建立健全防止返貧長效機制,對排查出的脫貧監測戶,落實產業、就業、綜合性保障等幫扶措施,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廣西還建立一支1.7萬人的五級扶貧信息員隊伍,在全國率先開展動態調整工作。

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了4個極度貧困縣後,又確定了100個極度貧困村和1萬戶以上的極度貧困戶,並著手研究制定《決戰極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支持政策》,每年額外安排每縣5000萬元、每村200萬元,增派1名以上駐村工作隊員。

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率先垂範,親自掛點聯繫4個極度貧困縣。每個深度貧困縣、鄉、村明確1名領導聯繫指導,深度貧困縣分管領導原則上不再分管其他工作,集中精力抓扶貧。

明確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新增額度、各項涉農資金新增部分50%以上投向深度貧困地區,安排20個深度貧困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2.53億元、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103.4億元。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使8個未脫貧縣「雪上加霜」:有的扶貧車間停工停產,有的貧困戶擔心風險不敢外出務工;部分地區採取臨時封閉措施,致使部分生產資料運不進來、農產品賣不出去;扶貧項目進度被延後……

脫貧群眾返貧風險加大,貧困群眾脫貧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靶心不變、力度不減,既要抓住目標任務,又要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落實國家掛牌督戰要求,堅持督戰一體、以戰為主,戰疫戰貧相結合,出臺超常規政策措施,支持8個貧困縣攻克最後貧困堡壘。8個縣每縣由1名自治區領導掛點督戰,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到縣調研指導,督促政策落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自治區實行每月調度,召開掛牌督戰調度會,聽取匯報、解決問題、部署工作。

自治區扶貧辦等九部門出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決勝脫貧攻堅若干措施》,明確7個方面17條硬核措施,重點支持8個縣化解疫情影響,加快脫貧攻堅重點任務落實。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特殊背景下,硬核措施發揮了巨大威力,11月20日,廣西54個貧困縣「清零」。(文字部分綜合廣西日報等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鄧建勝

作者:韋繼川

相關焦點

  • 廣西這54個貧困縣,是如何脫貧摘帽的?
    「十三五」以來,廣西鎖定5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目標任務,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瞄準深度極度貧困,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精準施策,穩紮穩打,連戰連捷,如期完成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
  • 廣西宣布54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11月20日上午,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主持召開自治區十三屆人民政府第69次常務會議,研究了關於融水苗族自治縣等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有關事項,批准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那坡縣、樂業縣、隆林各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等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脫貧摘帽
  • 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桂壯族整體脫貧
    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桂壯族整體脫貧 2020-11-20 14:33:32 20日批准融水、那坡、羅城等8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廣西脫貧取得決定性成就!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自治區政府批准融水、樂業等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6個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縣(市、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0日訊 (記者 董文鋒 魏恆)廣西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 廣西脫貧取得決定性成就!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自治區政府批准融水、樂業等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6個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縣(市、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0日訊 (記者 董文鋒 魏恆)廣西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 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廣西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11月20日,自治區政府批准融水、三江、那坡、樂業、隆林、羅城、大化、都安8個深度貧困縣(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 甘肅廣西等21個省區市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原標題:甘肅、廣西等21個省區市的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阮煜琳)甘肅省政府21日宣布,甘肅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截至目前,中國甘肅、廣西、四川、雲南、新疆、安徽、江西、青海、西藏、內蒙古等21個省區市的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 廣西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廣西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2020年11月21日 10:38:00來源: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摘帽,區內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脫貧摘帽非終點 勠力同心再出發——廣西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在社會...
    圖集【原標題】脫貧摘帽非終點 勠力同心再出發——我區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11月20日,自治區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清零,歷史性地告別了延續千百年的絕對貧困。斬斷窮根,喜迎新生活的八桂兒女,為之歡呼雀躍,倍感振奮。
  • 廣西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脫貧摘帽非終點 勠力同心再出發——我區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11月20日,自治區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清零,歷史性地告別了延續千百年的絕對貧困。
  • 廣西最後八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掃描
    11月20日,我區融水、三江、那坡、樂業、隆林、羅城、都安和大化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在廣西減貧事業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剛剛脫貧摘帽的8個縣,是廣西深度貧困縣和國家掛牌督戰縣,其中大化、都安、隆林、那坡4縣屬於自治區極度貧困縣。
  • 中國最後52個貧困縣摘帽!廣西:「四不摘」鞏固脫貧成果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王際娣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摘帽退出。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近日,新疆、雲南、四川、寧夏、廣西、甘肅、貴州七省(區),先後宣布貧困縣「清零」。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於11月20日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摘帽。近日,《小康》記者就廣西今年的脫貧攻堅情況及下一步如何做好防止返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行了採訪。據介紹,廣西 8 個縣的「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
  • 廣西最後八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掃描
    11月20日,我區融水、三江、那坡、樂業、隆林、羅城、都安和大化8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在廣西減貧事業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剛剛脫貧摘帽的8個縣,是廣西深度貧困縣和國家掛牌督戰縣,其中大化、都安、隆林、那坡4縣屬於自治區極度貧困縣。
  • 廣西最後8個縣脫貧摘帽!
    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清零!關於同意融水苗族自治縣等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的批覆批覆全文如下——自治區扶貧辦:你辦關於融水苗族自治縣等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一、 同意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那坡縣、樂業縣、隆林各族自治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等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 廣西實現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
    這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縣城風貌(10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這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大興鎮境內的公路(10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鎮加八村,白雨璐(右一)和家人坐在家門口(2017年2月9日攝);下圖:在下坳鎮車家莊扶貧搬遷安置新區,白雨璐(左一)和家人坐在家門口(8月18日攝)。
  • 廣西這8個貧困縣擬「摘帽」
    關於融水苗族自治縣等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公示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貧困退出機制的意見》(廳字〔2016〕16號)、《國務院扶貧辦關於印發〈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國開辦發〔2017〕56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調整精準脫貧摘帽標準及認定程序的通知》(桂辦發〔2017〕41號)、《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調整我區扶貧對象脫貧摘帽標準的通知
  • 廣西實現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
    這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縣城風貌(10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這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大興鎮境內的公路(10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鎮加八村,白雨璐(右一)和家人坐在家門口(2017年2月9日攝);下圖:在下坳鎮車家莊扶貧搬遷安置新區,白雨璐(左一)和家人坐在家門口(8月18日攝)。
  • 廣西脫貧摘帽非終點,勠力同心再出發
    11月20日,自治區政府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清零,歷史性地告別了延續千百年的絕對貧困。斬斷窮根,喜迎新生活的八桂兒女,為之歡呼雀躍,倍感振奮。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中國發布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中國網11月24日訊 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經貴州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審定,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等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實現脫貧,這也標誌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山西5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來源:經濟日報按照貧困縣退出相關程序規定和標準要求,近日,山西省廣靈縣、天鎮縣、渾源縣等17個貧困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山西58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山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就有呂梁山、燕山—太行山2個。全省有36個國定貧困縣,22個省定貧困縣,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