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李莊村故鄉的原風景,信豐人熟悉的瓦房土屋,舊時標語現少見

2020-12-25 黃楊軍攝影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如今我們都已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但是很多人還是偏就懷念當年「土屋」,尤其最冷或最熱的時候。我們這幾代人中許多在鄉下「土屋」長大,與「土屋」結下了不了情緣。一幢土屋盛著一家幾代人的歡樂,儲著濃濃鄉情,更彰顯了一個工工整整的「愛」!

土屋將家鄉人緊緊系在一起,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土屋禦寒保暖,阻擋炎熱。赤日炎炎的夏天,若在屋內泥土地上潑點水更透涼。光著屁股的孩子吃著瓜果,玩著泥巴——叔侄同樂,舅甥共嬉,陶然沉醉在涼悠悠的土屋裡。

建造土屋,對每個家庭都是一生大事。泥土、茅草作材料很結實,一半「結實」在良心上。每當鄉鄰搭建土屋,大家都來盡義務,只管吃喝不要工錢,一絲不苟,盡心盡責。尺厚土牆厚實板結,能經歷幾代人;房上茅草近尺厚,更換一次,二十年無需修繕。

李莊村一個在廣東省(銀杏之鄉)南雄市坪田鎮與江西省信豐縣萬隆鄉之間的贛州農村,距離信豐縣城42公裡左右車程一個多小時。走進李莊村不僅能看到一棟棟結實的鋼筋水泥樓房,一處處贛州人熟悉的瓦房土屋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來,土屋上留下的舊時標語更是充滿了年代感。當嫋嫋的炊煙從黑瓦之間的煙囪慢慢升起的時候時讓人非常激動。

老家土屋形成了一種「文化」,不僅凝聚了木匠、茅匠(鋪設茅草的工匠)、篾匠、泥土匠的智慧和心血,也構築了和諧、親密的鄰裡關係,推助了淳樸善良的家風、民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道德規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正涵蓋了老家的「土屋文化」。

對於我們許多贛南人而言老家的土屋早沒了,可土屋衍出的勝似血緣親情的鄰裡關係仍在延續。但願「土屋文化」滲出的那種精髓能代代相傳。我們懷念土屋,土屋裡滋生的那種意境,瀰漫的那種情懷,溫馨又感人,我們更為老家人奮不顧身的拼命精神而自豪。

贛州李莊村故鄉的原風景,信豐人熟悉的瓦房土屋,舊時標語現少見。拍植物、拍農村、拍老屋、拍古建築古村鎮這些我們身邊親切的存在,生活中的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 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留下你的隻言片語。

相關焦點

  • 江西上壩村的瓦房,舊時標語極具時代性,贛州人曾熟悉的故鄉風景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生於70、80甚至90年代的贛州人,可能都會存有一種關於瓦房的遙遠記憶。那些凹凸有致的瓦片,承載了多麼厚重的人文情感……這一代人在瓦房下嬉笑怒罵地長大,也看著瓦房在歷史的蛻變中漸次消失。
  • 江西贛縣清溪村的老屋,瓦房舊時標語極具時代性,景象贛州人熟悉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斑駁的樹影倒映在磚瓦上樹葉摩擦的窸窸窣窣,一陣微風吹過,把秋末的餘溫盛情帶來這陣風吹進了心底,滿是家鄉的味道。
  • 江西信豐坑口村的老屋,冬日陽光下故鄉的原風景,土磚瓦房的親切
    如今很多地方在大力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把原有的具有地域特色具有歷史的老屋建築等也一同磨滅了,土磚瓦房雖然說安全性結構性沒有水泥樓房等那樣堅實但是卻是我國的本土特色也是傳統的建築,留住老屋是告訴子孫後代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坑口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是一個處在大山深處的傳統村落,這裡民風淳樸,自然景色迷人。
  • 贛州大餘縣雲山村的老屋,大山裡的客家鄉村有故鄉的原風景很親切
    走進雲山村曹氏圍屋能看到客家人最熟悉的鄉村景色,一棟棟熟悉的瓦房老屋,一處處青磚馬頭牆的古建築在贛南的大山裡沐浴著風雨陽光。破舊的老屋牆體上的舊時標語依稀可見。鵝卵石鋪成的鄉村小道安靜的山村。曹氏圍屋高大的院牆,一棟棟老屋在藍天下模樣依舊。土磚瓦房的老屋見證了雲山村的鄉村變化。熟悉的景色歷史悠久的雲山村。
  • 贛州大餘縣雲山村的老屋,大山裡的客家鄉村有故鄉的原風景很親切
    走進雲山村曹氏圍屋能看到客家人最熟悉的鄉村景色,一棟棟熟悉的瓦房老屋,一處處青磚馬頭牆的古建築在贛南的大山裡沐浴著風雨陽光。破舊的老屋牆體上的舊時標語依稀可見。鵝卵石鋪成的鄉村小道安靜的山村。曹氏圍屋高大的院牆,一棟棟老屋在藍天下模樣依舊。土磚瓦房的老屋見證了雲山村的鄉村變化。熟悉的景色歷史悠久的雲山村。
  • 贛州壩腦村的老瓦房,梅江河畔的傳統村落,於都人熟悉的故鄉景象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看慣了城市的高樓大廈,住慣了鋼筋混凝土的樓房,對於許多在農村成長的人來說夢中卻時常出現那一排排參差不齊的黑瓦房。夢醒時分,望著頭頂漆黑的天花板,輕輕一聲嘆息。
  • 贛州黃沙村位於大山之間,江西少見的瓦房老屋很熟悉,位於贛縣區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瓦房老屋曾經在江西地區是非常常見的傳統建築如今早已變得少見,在很多地方已無處找尋能看到的都是一棟棟鋼筋水泥房。如今想在尋覓一絲老屋的影像只能去往偏遠山區了。
  • 廣東南雄市魚鮮村,瓦房老屋韶關人最熟悉的故鄉景色,現在很少見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不管我們人在何處我們心中總是有故鄉的一個位置,故鄉有我們熟悉的景色還有美好的舊時光更有那溫暖看似破舊的瓦房老屋。以前老屋在農村是最常見的還有偏遠的山村,現在老屋連偏遠的山村也很難再尋覓到了。粵北指廣東省北部地區,包括梅州、河源、清遠、韶關四個地級市所管轄的範圍。
  • 江西陽埠鄉的老建築,留有舊時參軍標語極具特色,贛州地區很少見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而那些深遠的歷史大多只留在人的記憶中或紙面上了,看似千篇一律的鋼筋水泥房讓人看了沒有任何的想法和感受。對於我們很多人而言,偏遠的地方都是略顯貧窮的,但是那些偏遠的地方對老建築的保護意識卻並不落後。就如贛州黃沙村的青磚古祠堂一般。
  • 江西油山坑口村的老屋,贛州大山故鄉的風景,距信豐縣城31公裡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四季開落不見當年人,它是被遺忘在塵世的一束光照亮城市人的念想,青藤老樹,野草芻狗。它是兒時的印象常在人們孤獨時囂張凝望老屋,煙火深處,再見如故。木心先生說:「現代人住的那種房子,一人一套,平安富足的苦渡光陰。」想來確實如此城市將每個人安放身體卻捆綁著靈魂,而一間老屋卻是回憶的安放之地。春光染,夏日長。秋風起,冬雪揚。
  • 贛州南康區上蒙村,上猶江邊的客家村落,藍天下的瓦房老屋很熟悉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上蒙村位於江西贛州南康區龍華鄉南部,距廈蓉高速唐江出口僅3.5公裡,交通便利,風景優美。該村下轄10個村民小組,有居民812戶3329人。
  • 贛州南康區上蒙村,上猶江邊的客家村落,藍天下的瓦房老屋很熟悉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上蒙村位於江西贛州南康區龍華鄉南部,距廈蓉高速唐江出口僅3.5公裡,交通便利,風景優美。該村下轄10個村民小組,有居民812戶3329人。
  • 廣東陂田村的老屋,始興人非常熟悉的故鄉風景,粵北地區已很少見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在陂田村有我們農村人熟悉的故鄉的原風景,一棟棟土磚瓦房讓人倍感親切,隨著瓦房慢慢無人居住也在慢慢在拆除消失中。現在每個村周邊的老房子愈來愈少了,慢慢老屋家門口來往的路人也少了很多。有些地方只剩下座老屋孤零零的矗立在那裡,有時我們在想:老人,老房子,曾經何其豪邁的奉獻了自己的所有,然而換來的卻只能是自己獨自在風雨裡無聲的哽咽!
  • 贛州上蒙村的瓦房老屋,南康人熟悉親切的鄉村景色,你還記得嗎?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對於有些陪伴了幾代人的房子來說更是讓人記憶深刻。瓦房老屋對於贛州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景象,雖然老屋已被鋼筋水泥房所代替但是對於老屋還是讓很多人想念。老屋對於現在很多人而言是破舊的貧窮的代表,但是對於深知生活變化的人來說卻是有著深厚情感的。
  • 贛州于都縣羅坪村的老屋,故鄉的原風景逝去的鄉村景色,看看咋樣
    而今鄉村的風光已成為歲月中的記憶早已化為了灰土夷為了平地,羅坪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貢江鎮境內是一個正在徵遷的村子,曾經這裡有我們熟悉的鄉村景象,一棟棟瓦房老屋陪伴了幾代人而今在時光中在時代的變遷裡消失。老舊的土磚瓦房雖然破舊但是與那鋼筋水泥的森林比卻更有溫暖之感。瓦房老屋記憶中的模樣。逝去的風景刻下了歲月的溫情。一棟棟老屋從無到有再消失。
  • 贛州南康區藍天下的譚邦古村,古建築眾多發現舊時標語,看看啥樣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譚邦古城地處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坪市鄉譚邦村被稱作是「明代最後的村落」,古老的御賜城堡、無價的文化富礦、濃縮的贛州宋城、神秘的水系文化、極致的風水傑作」,是譚邦古城真是的寫照。
  • 贛州古村地處梅江河畔,於都三鄉交界處,瓦房老屋客家人非常熟悉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我們熟悉的瓦房體現了一種素雅、厚樸、寧靜之美,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如今,越來越多的瓦房建築消失了,曾經的文化與美好,只能在照片中追尋雪泥鴻爪了。
  • 廣東南雄市外漿村有百年古榕樹,熟悉的老屋很親切發現了舊時標語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 一個地方是否有悠久的歷史我們首先都會看哪裡有看得見的歷史,也就是那些能直觀的存在。而一般我們都是看是否有古樹或古祠堂古建築等。
  • 江西古村地處贛州大山深處,距上猶縣城52公裡,瓦房老屋很熟悉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老屋對於每一個在贛州農村成長的人來說都是一定不會陌生的,對於現代的人來說老屋只是過去貧窮的代表,但是它卻陪伴了許許多多人的成長。
  • 江西於都下坪村,熟悉的老屋成記憶中故鄉的原風景很親切,看怎樣
    風景總是在歲月中轉變從陌生到熟悉最後在我們身邊消失不見成為我們記憶中的景象。如今一說老屋便會想到我國的傳統建築土磚瓦房,隨著時代的轉變土磚瓦房已在我們生活中漸漸消失成為時代的記憶成為歷史變化的見證者。隨著近些年老屋的拆除大多數人還是很捨不得的,在過去一棟老屋的建立可謂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才能建成而在現在的挖掘機的鐵鉤之下幾乎是瞬間變得面目全非。下坪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羅坳鎮風景優美的山間村落。依山而建的老屋即使沒有人居住卻依然顯得親切。老屋在挖掘機下瞬間支離破碎。熟悉的景色總是這樣在不斷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