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看到的一位朋友的疑問,這位朋友店面開在一家農貿市場旁邊,買菜的老人比較多,買了一個喇叭出來喊也沒有什麼效果,活動也打了打七折,但是就是沒人買。這位朋友很苦惱,但在我看來,朋友的店鋪存在的問題可真不少。
生意的好與壞與很多方面的原因都有關係,就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一說。
1. 位置╱定位
之所以把這兩個放在一起說的原因很簡單,店鋪所在位置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的定位,即你面向的顧客群體。
把店開在辦公樓附近,那你面向的群體就是白領;把店開在學校附近,那你面向的群體就是學生和家長;把店開在商場附近,那就要看商場的性質是偏向娛樂化還是生活化,娛樂化會吸引年輕的群體,生活化會吸引年級大一點的群體。這段話看起來很拗口,其實就是一個意思:根據你店鋪的性質選擇合適的位置。
水果撈其實算得上是一個比較新興的項目,水果和酸奶的組合比較能夠吸引年輕、時尚的群體,尤其是以年輕的女性為主。水果和酸奶本身就象徵著健康、營養,這勢必也會吸引家長們前來消費,因為對於家長來說,給孩子買份水果撈強過奶茶、冰淇淋等其他零食一萬倍。
所以就位置而言,水果撈店鋪最好是選擇年輕人聚集地以及小朋友多的地方,即——大學城、商場和中小學附近。
2. 店鋪裝修及店內環境
一個店的裝修風格其實是跟生意好壞直接掛鈎的。
我們就拿水果撈店來說,水果撈店的裝修要以寬敞明亮為主,尤其是店面小的情況下,更要突出寬敞這一點。不然顧客一進門,看見的是緊湊的擺設和昏暗的環境,平心而論,在這樣的環境裡,你能放心去選購水果撈嗎?
說到這裡還要強調一點,如果是打算做跟我一樣的自選水果撈,最好是把後廚透明化。自選水果撈通常都是將水果洗淨、削皮、切塊放在容器裡供顧客自由選擇的,人們看到成品的時候通常會聯想到製作過程,如果後廚不透明化,肯定會有人猜測「水果是不是不洗啊、切水果是不是不戴手套啊」等等,直接將後廚透明,顧客選著放心,吃著也會安心。
3. 服務態度
這個其實不必強調,做餐飲和服務行業,服務態度都是重中之重。
水果撈店面對的顧客群體大多是年輕的女性,因此在整個銷售過程中不必太過貼合顧客,給顧客自由選擇的空間,但也不要疏遠,把握好一個適當的距離,做到熱情卻不會給人壓迫感就可以了。
4. 產品與衍生品
為什麼要強調產品呢,很簡單,就是不要讓顧客產生疲倦感。
很多人可能覺得水果撈店只能做水果撈,其實不是。產品的單一化是有很多弊端的,我們就拿奶茶店舉例子,如果一家奶茶店只有幾種奶茶,就算這家奶茶特別好喝,久而久之顧客也會產生疲倦感,所以我們能看到沒家奶茶店少說有十幾二十幾種產品,並且持續不斷的上新新品。
水果撈店也是一樣的。我們不僅可以做水果撈,也可以利用現有原料做甜品和飲品。布丁、雙皮奶、老酸奶、手搖酸奶杯、鮮榨果汁、西米露等等都可以做起來,甚至不需要購買額外的材料,做水果撈的小料就可以順便把這些衍生品給做出來。
5.宣傳與客戶維繫
一家店做大做強不僅僅是要把產品和服務做好,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宣傳和維繫顧客。
宣傳其實沒那麼複雜,把幾個小點做好就可以。首先是宣傳語,這個自己想好然後找人錄製,每天在店外循環播放就可以了;其次是廣告牌,直接上網上定製就可以了,廣告牌搞個立式的,做到大而醒目;把顧客引到社交軟體上,沒必要建群,因為群真的很不好管理,每天在朋友圈抽抽獎,送個小布丁或雙皮奶,穩定住這部分顧客……
要跟顧客建立直接的聯繫,這個需要時間的積累,而且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完成。
自古以來,沒有不賺錢的生意,只有不會賺錢的人,運營方法跟技術同樣重要,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萬萬不可忽略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