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不打不成器了!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絕不能打?

2020-12-25 寶寶知道

晚上回家,看到鄰居家的飛飛在屋子外面一邊敲門一邊哭喊著,「媽媽給我開門,我再也不敢了,這裡太黑了我好怕。」

不用問,肯定是孩子又犯了什麼錯,被家長懲罰了,這已經不是第一回了。

正準備過去問怎麼回事,飛飛爸爸突然打開了門,伸出個頭對孩子吼道:「知道錯了嗎?你要好好寫作業嗎?再敢出錯,看我不把你屁股打開花。」

在孩子重重的點頭和哭聲下,飛飛爸爸才讓孩子進了家門。這樣的情況,糰子媽相信很多家長都碰到過,一旦被孩子氣到頭腦發昏,就很容易對孩子動起手來。

可你知道嗎,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絕不能打,是有很大學問的,否則會讓他們心理發展成畸形。

對孩子打罵的危害太大

逆反心理重:有家長說,孩子越打越犟,說什麼都跟你對著來。其實那是因為這是孩子一種無聲的「反抗方式」,源頭可能就是我們平常的打和罵。

親子關係差:有家長說「孩子不願意和我們親近,說幾句話都不耐煩」。這就需要我們自我反省,是否是小時候對孩子太過嚴格,不傾聽他們的內心,太過專橫。

厭學:如果經常打孩子,會讓他們變得厭學。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會讓他們有種錯覺,就是家長只關心成績不關心自己。時間長了,他們就會變得討厭學習,甚至還會討厭父母。

膽小懦弱:長期被父母打罵,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自信心幾乎沒有。

仇恨父母:孩子越長越大,也會有自尊心。如果我們還是一味的打罵,會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甚至,嚴重的話,孩子還會對我們產生仇恨心理。

愛施暴:打孩子是一種攻擊性和反社會的行為。被挨打的孩子,隨著其年齡的增長,他的攻擊性及反社會性的形勢犯罪行為會不斷升級,最終在長大後極有可能會虐待自己的配偶或者孩子。

這6種情況下萬萬不能打

3歲和12歲的孩子不能打

3歲以內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完全,即使挨了打也不知道錯在哪,而且家長下手如果沒有分清輕重,很容易對孩子頭部造成傷害,影響大腦發育。

12歲左右以教育為主,儘量避免使用武力手段。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越來越強,打罵只會引來他們更大的叛逆。如果孩子犯錯,通常好好溝通就可以解決問題。

父母有錯在先不能打

很多父母答應孩子,只要把作業寫完,就給他買玩具,結果孩子滿懷欣喜地把作業寫完了,當孩子要求買禮物時,父母卻反悔,孩子會出現哭鬧的情況。

因為父母不守承諾在先,所以要給孩子一個宣洩情緒的出口,要麼就實現你的承諾,要麼就忍受孩子發脾氣,不管哪種,都不能打孩子。

當著別人的面不能打

大人要面子,孩子也一樣,就是所謂的自尊心。特別是年紀小的孩子,還沒有強大的內心和是非觀,父母大庭廣眾下的指責打罵,很有可能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裡陰影。

生氣時候不能打

人在生氣的時候,智商是為0的,選擇這時候打孩子,往往會沒有分寸,萬一把孩子打傷了,再後悔就遲了。而且生氣時打孩子,可能只是發洩自己的憤怒,難以讓孩子真正信服。

睡覺前不能打

暮夜不責的道理我們都懂,如果父母在睡前打了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和沮喪。伴隨著這種負面情緒入睡,睡眠質量怎麼得到保證?承受能力差一點的孩子,很有可能會因此噩夢纏身,難以入睡。

這些情況可以稍打來警示

對於屢教不改,或者蠻不講理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威嚇,或者必要的打罵,使其懸崖勒馬。尤其是下面這3種情況,大人是可以小「打」一下的。

接觸危險物品時

有些孩子年紀小,或者調皮,總愛觸摸一些危險的東西,或者去一些不安全的場所。比如,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如果不讓孩子受點教訓,極有可能會產生難以挽回的後果。

有不道德的行為

當孩子的某些行為或者言論,給其他人造成了傷害,如果不當場指出,並給予懲罰,嚴重時可能還會觸犯法律。比如:偷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嘲笑某些人的缺陷;欺負低年級孩子等等。

犯錯屢教不改

一個錯誤如果提醒多次後再犯,那就是態度問題了,極有可能就是明知故犯,如果不打的話,下次他還會再犯的。

智慧的家長都這樣管孩子

常有人說「打在孩身,痛在我心。」其實孩子很難體會到大人的這種痛,這種痛也換不回孩子的體諒。

在這裡糰子媽列舉了一些,現在父母慣常使用的「管教方式」,效果都是很不錯的。

做家務:和孩子定好規則,如果犯錯,就要接受懲罰。讓孩子做家務,比如說擦桌子、整理書桌、洗碗等,不僅能讓他們明白對錯,也能有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體會媽媽整理家務的辛苦,有體諒父母的心。

溝通交流:有時成績下降是很正常的,可能是孩子的身體不舒服了,或者哪個學科沒有跟上老師的講課節奏。我們可以耐心詢問孩子的學習難處,幫助孩子找出容易犯錯的地方,一起改正,這樣也會讓孩子學的更積極一些。

罰坐罰站:當孩子吵鬧不休,或者吵架的時候,放一個凳子放在牆角,讓孩子面對著牆反思自己的行為,避免矛盾進一步加深;並準備好鬧鐘,倒計時懲罰的時間。

沒收心愛的東西:當孩子調皮、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可以沒收孩子愛玩的東西,或者禁止吃其他愛吃的東西,作為懲罰。

跑兩圈:現在的小孩除了上課,就是窩在家裡玩平板,運動的時間幾乎沒有。如果孩子做錯事,我們可以懲罰孩子去小區跑兩圈。這樣既讓孩子受了懲罰,也讓他們的身體得到了鍛鍊,一舉兩得。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天,天上經常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和暴風驟雨,只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陰霾。

穩定的情緒,親密的關係及和諧的家庭才能給孩子安全感,才能讓孩子快樂成長,身心健康,人格健全。

道理說來淺顯,做起來卻絕非易事。我只希望,在為人母的自我成長中,積累的更多是經驗,而不是教訓。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能打,所有父母都要知道!
    中國自古代以來就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所以往往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的巴掌就會落到孩子的身上,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錯,先打了再說,而今,這樣的情況也是不在少數,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不能無緣無故的打孩子,即便是孩子犯了錯誤,
  • 教育孩子,什麼時候該打?什麼時候不該打?
    但是隨著新一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年輕家長都有了自己的教育想法,美國有句諺語是「把你的棍子閒置不用,就會寵壞你的孩子」,就是說,孩子可以打,也應該打,但打孩子可是一門學問。1 打孩子不能帶情緒,因為你有情緒。這時候打孩子只是在發洩自己的憤怒,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誤傷孩子。
  • 孩子什麼時候該打?這六種情況絕對不能打孩子!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 愛孩子≠放縱孩子,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別心軟,該打還得「打」
    在這些情況下,作為父母應該怎么正確處理和引導孩子走向正軌呢?孩子到底能不能打?古語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當孩子重複犯錯,比較頑固,屢教不改而且批評不起效果的時候,適當的「打」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著名育兒教授李玫瑾就曾說過:「孩子該打就要打」。
  • 柴犬幼犬什麼時候打疫苗?
    幼犬到底什麼時候打疫苗更加合適呢?相信有很多的家長都不知道,只知道要定期去打疫苗,今天就會跟所有的家長們來分享一下,有關這方面的一些經驗之談,希望能夠幫到你們。如果說你買來的柴犬幼犬,剛剛到家半個多月,那麼最好隔兩星期再去打疫苗,這樣是最正確最好的。因為剛剛到家的狗狗,你不知道它是否存在著病症,身體是否舒服,如果貿然打疫苗,有可能會造成一些不良後果。另外柴犬在打疫苗期間一定不能夠洗澡,這期間還需要做體內和體外的驅蟲。
  • 如何正確打孩子……等等,打孩子啥時候也是正大光明正確事了?
    「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熱,用……就好了」後來就有網友戲改廣告語為:「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廢了,打一頓就好了。」雖然佩服這位網友腦洞大開,但看來也是一位無奈的父母,可打一頓孩子就能解決問題嗎?最常出現的就是變得膽小怕事,遇事畏縮,怕再次被父母批評,打罵,從此不再嘗試一切,不再是那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沒有時間管我,就把我放到城市親戚大姨家裡照顧。那時剛上一年級,到了新學校一切還是很陌生,上課老師雖然講普通話,但還是有些聽不懂。由於自己是農村來的,本身也沒有自信,更不敢去向老師提問不懂的內容。
  • 「不打不成器」文化不改,虐童現象難除
    隔岸觀我若不從根本上匡正整個社會文化對體罰兒童問題的認知,並在法律層面降低虐童行為認定的門檻,虐童事件還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近年來,虐童事件不斷見諸報端,引發了全社會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和思考。比如,日前,湖南益陽一家幼兒園內,保潔員李某因為嫌孩子吵鬧,竟用膠帶將孩子的嘴巴封住,整個過程長達十餘分鐘。李某還在此期間叮囑孩子,不準將事情告訴父母。整個事件性質惡劣,媒體曝光的監控視頻也是觸目驚心。其實,虐童現象,不僅指我們常說的老師體罰學生,更包括父母打罵子女。通常我們會忽略後者及其代際傳遞的影響。
  • 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兒打?定了!
    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兒打?定了!打了新冠疫苗後還要不要戴口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儘管我們相信疫苗安全有效,但是接種之後,還是要求大家繼續維護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好習慣,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疫苗保護率能達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後防護措施不減,才能更好保障大家安全。
  • 不打不成器?懷疑女兒偷28元,母親失手打死孩子!
    兒童教育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基諾特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他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時候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地不被察覺。」他們認為「孩子不打不長記性」、「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極其扭曲的思想。殊不知這種思想教育出的孩子很有可能缺失了在錯誤中積累成長的經驗教訓的機會。
  • 刺激戰場:兩港怎麼打,鋼槍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學會統治G港
    刺激戰場:兩港怎麼打,鋼槍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學會統治G港玩過刺激戰場的玩家都知道,大神鋼槍最喜歡去的就是N、G兩個港口了,就連軍事基地都不如它倆剛,可是去了之後也不是盲目的鋼槍啊,必須要擊殺敵人的同時也要保證自己能夠活著出去啊
  • 誰說「不打就不成器「?明白這2點,才能讓孩子看見美好未來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家庭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這樣的教育理念。當孩子調皮搗蛋、不愛學習,又或是任性闖禍時,打罵孩子,無疑是最立竿見影的教育方法。「打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儘管每次打完孩子,父母的難過和心痛不比孩子少,但是很多父母卻依然堅持如此。
  • 王者榮耀:小河蟹到底什麼時候打?玩家給出答案,大神卻哈哈大笑
    今天又是周五了,感覺時間過得真快呀,這周都沒怎麼給大家帶來什麼新鮮內容,不過現在小編為大家解決一下困擾大家已久的問題,河道的河蟹,到底該不該打?什麼時候打?別小看這個河蟹,不管是誰打的傷害高,只有打到最後一下的玩家才能獲得經驗和金幣,雖然金幣不多,但是我們看重的是他給予的經驗,這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前期比對面高一級,意味著多一個技能。
  • 《劍與遠徵》團本火狐狸什麼時候打 團本火狐狸打時間推薦
    導 讀 劍與遠徵團本火狐狸什麼時候打?
  • 張紹剛:「我有資格打孩子,你們沒有」,打不散的親子有一個條件
    有人說要打,不打孩子不成才,有人說不能打,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暴力。哪個觀念更對一些呢?《圓桌派》曾經有一期節目聊過這個問題,當時的嘉賓中有著名收藏家馬未都,他是一個生活於50、60年代的人,從小接觸到的就是父母的棍棒教育,他就認為,家長可以打孩子。
  • 如何正確打孩子……等等,打孩子啥時候也是正大光明正確事了?
    「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熱,用……就好了」後來就有網友戲改廣告語為:「孩子不聽話,多半是廢了,打一頓就好了。」雖然佩服這位網友腦洞大開,但看來也是一位無奈的父母,可打一頓孩子就能解決問題嗎?最常出現的就是變得膽小怕事,遇事畏縮,怕再次被父母批評,打罵,從此不再嘗試一切,不再是那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沒有時間管我,就把我放到城市親戚大姨家裡照顧。那時剛上一年級,到了新學校一切還是很陌生,上課老師雖然講普通話,但還是有些聽不懂。由於自己是農村來的,本身也沒有自信,更不敢去向老師提問不懂的內容。
  • 狗狗什麼時候打疫苗
    狗狗什麼時候打疫苗要看它是成犬還是幼犬,幼犬出生一個半月後即可打疫苗,且應注射3次聯苗和一次狂犬疫苗。成犬每年注射疫苗的時間沒有嚴格的規定,一般和上次疫苗注射時間間隔11個月即可,應注射一次聯苗和一次狂犬疫苗。
  • 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打?保護期多久?官方都回應了
    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打?保護期多久?但能不能保證5年、10年甚至終身免疫還不能下結論。」打了新冠疫苗後還要不要戴口罩?曾益新表示,儘管我們相信疫苗安全有效,但是接種之後,還是要求大家繼續維護個人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等好習慣,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疫苗保護率能達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後防護措施不減,才能更好保障大家安全。
  • 王者榮耀什麼時候打排位容易上分
    王者榮耀什麼時候打排位容易上分?不少玩家在玩這款遊戲的時候不知道打排位容易上分的時間段是什麼時候,這裡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王者榮耀打排位容易上分時間段介紹,還不清楚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 不管怎麼打孩子都不聽話,不是孩子的問題,是你教育辦法不對
    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孩子越大越難管,什麼事都老和爸爸媽媽對著幹,讓他做這個,他就偏偏非要做那個,打也沒用,好上兩三天過幾天老毛病就又犯了。孩子要是在叛逆期的話,爸爸媽媽說什麼孩子都不會好好聽的,要想把給孩子教育好,爸爸媽媽一定得知道下邊這幾點。
  • 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打?有不良反應嗎?官方回應
    新冠疫苗誰能打?什麼時候打?去哪打?有不良反應嗎?還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二是偶合反應,是指接種者在接種的時候,恰巧處於一些疾病在潛伏期或者發病前期的狀態,在接種時,很巧合的,這些疾病也同時發病了。這種情況跟疫苗的接種沒有關係,並且跟疫苗的質量也沒有關係,它不屬於不良反應,所以這是一種偶合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