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高雄市長補選重挫藍白,兩黨主席江啟臣柯文哲前途陷隱憂

2021-02-13 聽溫酒等故人

高雄市長補選落幕,國民黨李眉蓁僅拿下24萬餘票,得票率25.90%,跌破3成基本盤,代表民眾黨的吳益政得票更僅4.06%,以慘敗收場,兩黨主席江啟臣與柯文哲的前途均連帶遭到重挫。

國民黨繼年初「大選」、罷韓失利後再吞第3敗,各方矛頭全指向黨主席江啟臣。藍營內部「反江派」及「保江派」兩股勢力醞釀在9月全代會展開攻防,江雖逃過下臺命運但已提前跛腳,明年黨魁選舉似已提前出局;至於柯文哲迷信網絡聲量,無心經營地方,在南臺灣魅力盡失,已成民眾黨的隱憂。

保江反江 雙方暗地角力

看好由江啟臣帶領中生代改革黨機器的人馬,仍希望在明年黨魁改選前做最後一搏,替江保住黨主席位置;但另一股不滿江的勢力蓄積已久,在補選後到達極點,使得藍營內形成保江派及反江派二批人馬暗地角力,恐在9月6日全代會上演攻防戰。

知情人士透露,保江派主要以黨務系統及部分青壯派人士為主,反江派則是以民代系統為大宗,另包括部分中常委、黨代表等人也正陸續集結,這股對江不滿的勢力,不排除在全代會上透過提案或串聯發言的方式,當眾給江難堪。一位不具名中常委就直言:「江註定就是過渡主席了,無法幫國民黨止血,他已提前跛腳。」

一名反江派南部民代氣憤地直言:「高雄兩次投票,證明江根本無法勝任主席工作,若再連任,註定2022年選舉會讓整個南部都陪葬!」他說,江上任後歷經罷韓及高市議長、市長補選,但黨中央卻一再錯估情勢,不了解在地生態、忽略民意,造成地方分裂擴大,讓藍營在補選過後,不只是高雄全面崩盤,恐也讓整個南部更加綠化。

一名曾挺韓的高市議員則憂心,再過2年就是縣市長及市議員選舉,這次補選黨中央布局亂象叢生,迎來李眉蓁的潰敗結果,「2018年靠韓流當選的議員現在都挫咧等!當初市議會從24席增加到33席過半,2022年選舉還會剩下多少?」

四面楚歌 全代會見真章

對於藍營南部民代的焦慮與憤怒,保江派人馬則有不同解讀。一名挺江人士就感嘆,江啟臣目前處境,簡直是四面楚歌,但追根究底,江上任後接連碰上的敗局,都不是他種下的因果,「江是在黨最艱難的時刻接下黨主席,如果今天是朱立倫來當,恐怕也不會比較好吧!」另一位保江派人士也說:「這些黨內的批評,對江根本不盡公平。」

江面臨黨內逼宮壓力不只來自地方,藍營內新一波權力競逐也即將展開,包括前主席朱立倫、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等有實力者,都被黨內點名適合角逐明年黨魁大位。江啟臣頂著藍營史上最年輕黨主席的光環,如何穩住權力,恐怕得要先過全代會這一關。

執意參戰 支持度遭腰斬

同樣在補選慘敗的民眾黨,僅拿4.06%,黨主席柯文哲個人光環無法轉移至選將,更成為民眾黨致命傷。

民眾黨在補選有三大敗因,不僅先對罷韓冷處理、未表態,接著在民進黨佔優勢下、黨內硬著頭皮推人參選,最後又過度迷信空戰聲量,根本無心經營陸戰組織,至今連地方黨部都難產,結果就是跌破黨的基本盤,更重挫柯文哲未來選舉的布局。

民眾黨在今年「立委」選舉奪下立法機構第三大黨,在高雄得8.51%、全臺共拿11.22%選票;但才短短半年多,創黨後首次的大型選舉練兵場卻硬生生腰斬,只剩4.06%,連年初一半都不到,「這已非警訊、而是敲響黨泡沫化的喪鐘!」一名黨內人士直言。

「柯從一開始戰略就錯了!」黨內人士說,這次補選本質是罷免韓國瑜案的延伸,但在柯的意志下,黨自罷韓案的戰場就先棄守,全黨未對罷免案明確表態。待罷韓闖關成功後,主戰派以柯及黨中央委員為首,認為應以戰養戰、不該缺席,柯甚至一度考慮讓仍不具實力的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主任柯昱安,及高雄市總服務處主委馮啟彥上陣;但黨內「立委」及黨團幹部為首的主和派認為,既然推不出更亮眼人選,執意參戰易淪為「柯文哲對上陳其邁」,結果就是讓黨重傷更重挫柯的政治能量。

投入補選後,柯又重蹈覆徹,過度迷信空戰媒體操作。回顧2019年1月27日,尚未創黨的柯派出子弟兵陳思宇以無黨籍投入北市第二選區「立委」補選,雖第三名落敗,仍拿下11.99%選票,柯當時坦言,沒政黨奧援,基層動員非常困難。但黨內人士說,柯顯然沒記取教訓,去年創黨至今仍無心經營地方,黨的體質一直不佳。

布局失衡 地方經營孱弱

黨內人士直批,柯並未積極布局地方經營,至今連個正式的地方黨部都沒有,黨員大會甚至拖到創黨周年前夕才召開,險些滅黨,更別談黨代表選舉也未辦,「沒黨代表在各地鞏固樁腳,地方選舉如何贏?」陸戰組織原就孱弱的民眾黨,這次補選最後只靠黨內立委、幹部南下排排站打卡當人形立牌,或靠柯粉具樂部等青年志工充當輔選主力,成績當然不可能好。

此外,柯文哲及競選總幹事蔡壁如慣以媒體曝光搏版面,但議題卻對高雄人無感、軸線又紊亂。

黨內人士無奈地說,一個黨不能只靠柯文哲一人光環,套句柯備詢時被問及「柯P認同卡」所回的話:「那個已經沒用了!」

相關焦點

  • 民進黨推陳其邁補選高雄市長,藍白兩黨人選為何出人意料?
    「罷韓案」通過,國民黨元氣大傷,儘管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對高雄表達不離不棄的決心,但到底該派誰出馬角逐高雄市長補選,一度成了國民黨的「頭號難題」。6月11日,柯文哲主動拋出橄欖枝,提出「藍白合作」共推無黨籍人選的方案。
  • 高雄市長補選,柯文哲拋「藍白合作」,吃國民黨「豆腐」?
    在補選人選上,一般認為民進黨徵召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陳其邁的可能性高,國民黨則尚未明朗。而臺北市長柯文哲領導的臺灣民眾黨,也有意派人參選,甚至向國民黨拋出媚眼,探尋「藍白合作」。民進黨欲速戰速決壓縮市長補選時間本月6日,國民黨籍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通過,12日臺選務部門正式公告罷免結果,韓國瑜即日起解除市長職務,而其所遺任期超過2年,依規定應進行高雄市長補選。昨日,臺選務部門同時公布了高雄市長補選投票日期,定在8月15日。
  • 高雄市長補選牽動國民黨走向,江啟臣去留引發猜想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高雄市長補選結果15日揭曉,民進黨的陳其邁勝選。國民黨全線失守,黨主席江啟臣原本不夠厚實的聲望受到重挫,將牽動明年5月黨主席改選,左右2022年和2024年選戰以及國民黨未來。
  • 高雄市長補選牽動國民黨走向,江啟臣去留引發猜想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高雄市長補選結果15日揭曉,民進黨的陳其邁勝選。國民黨全線失守,黨主席江啟臣原本不夠厚實的聲望受到重挫,將牽動明年5月黨主席改選,左右2022年和2024年選戰以及國民黨未來。
  • 高雄補選失利重挫江啟臣聲望,誰能帶領國民黨走向未來?
    高雄市長補選揭曉,陳其邁勝選,國民黨「李眉蓁333防線」全部失守。不僅黨的發展雪上加霜,黨主席江啟臣原已不夠厚實的領導聲望也再度重挫。影響所及,短期將牽動明年5月黨主席改選,更深遠的是左右2022年、2024年選戰,以及國民黨與臺灣的未來。
  • 高雄市長補選若慘敗、江啟臣意外去職,國民黨主席將改選
    臺灣聯合報報導說,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成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檢定考,有意角逐下屆黨主席的黨內要角早已磨刀霍霍。因市長補選投票日後第一次中常會,正好是本屆黨主席任期倒數滿一年最後一天,在有心者壓力下,江選後動向,也牽動後續黨內角力。
  • 國民黨內點名江啟臣朱立倫出徵高雄市長補選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將於6月6日舉行,若真的通過罷免,高雄市長將進行補選。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綠營對此已磨刀霍霍,藍營內部也點名朱立倫或江啟臣參與補選,提升高度以補選為「罷韓」討公道。  若韓國瑜6月6日確定遭罷免,依規定,臺灣選務機構須在一周內公告選舉結果,並於公告選舉結果3個月內完成高雄市長補選。依此時間回推,目前戶籍在新北的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或戶籍在臺中的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若要參選,最晚須在5月13日前完成戶籍搬遷。
  • 國民黨內點名江啟臣朱立倫出徵高雄市長補選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投票將於6月6日舉行,若真的通過罷免,高雄市長將進行補選。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綠營對此已磨刀霍霍,藍營內部也點名朱立倫或江啟臣參與補選,提升高度以補選為「罷韓」討公道。  若韓國瑜6月6日確定遭罷免,依規定,臺灣選務機構須在一周內公告選舉結果,並於公告選舉結果3個月內完成高雄市長補選。依此時間回推,目前戶籍在新北的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或戶籍在臺中的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若要參選,最晚須在5月13日前完成戶籍搬遷。
  • 高雄市長補選大敗 江啟臣要下臺負責嗎?
    高雄市長補選15日落幕,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僅獲24萬餘票,得票率僅2成5,創下國民黨高雄市得票新低,手握提名權的黨主席江啟臣備受黨內外質疑。對此,國民黨革實院院長、臺北市議員羅智強16日強調,江啟臣是國民黨領導人,當然要負概括責任,但羅智強也質疑,為了1次必敗的補選、1次還在還在的失敗,「要江啟臣全部扛下,會不會太廉價了?」羅智強指出,為了1次補選消耗1位主席,在花2、3個月時間改選、代理,產生新主席只能做到明年,再花2、3個月改選,選出來的主席再花半年進入狀況,「這不是兒戲嗎?
  • 高雄市長補選,最大輸家是柯文哲?「韓流」「柯粉」退潮,臺灣民粹風結束?
    高雄市長補選上周末落幕,在藍綠兩大黨夾縫中,民眾黨徵召參選的高雄市議員吳益政,最終只獲得到38960張選票,得票率僅有4.06%,因未達5%門檻,200萬(新臺幣,下同)選舉保證金將被沒收,也不能領到競選費用補貼款,堪稱是民眾黨的大敗。
  • 高雄市長補選後遺症:腹背受敵的柯文哲
    有「代理人戰爭」之稱的高雄市長補選15日揭曉結果,代表臺灣民眾黨參選的吳益政得票未如預期,僅拿下4%左右選票,一是顯示高雄現階段沒有「第三勢力」空間;二則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魅力沒有跨越臺灣南部;第三,柯文哲想要藉機
  • 高雄市長補選後遺症:腹背受敵的柯文哲
    海峽新幹線 有「代理人戰爭」之稱的高雄市長補選15日揭曉結果,代表臺灣民眾黨參選的吳益政得票未如預期事後,身為吳益政高雄市長補選競選總部總幹事的蔡壁如請辭臺灣民眾黨組織部召集人職務以示負責,柯文哲昨天批准
  • 藍綠白三方展開角逐,力拼高雄市長補選,搶攻年輕族群
    高雄市選委會,5日邀請藍、綠、白陣營代表協商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公辦電視政見會事宜,三方陣營都派員參與協商。國民黨李眉蓁陣營表示,會在短時間內讓選民看見也聽見李眉蓁的理念。陳其邁競選總部發言人黃文益說,陳其邁樂意參加辯論,這次補選的競選時間很短,希望三方參選人都能參加辯論,讓選民來做理性的選擇與判斷。
  •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揭曉,陳其邁當選
    陳其邁15日上午到投票所投票(圖片來源:臺媒)就在今晚6時,李眉蓁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等人陪同下,發表感言。李眉蓁說,恭喜陳其邁當選,盼他解決高雄負債等問題,促進投資及人口成長,讓高雄重回第二大城榮耀,她會在議會繼續監督陳其邁。
  • 藍綠壓境高雄 白將找郭臺銘幫忙?柯文哲:不要低估韓國瑜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與民眾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吳益政19日下午走訪永齡有機農場,對於是否爭取郭臺銘的支持,柯文哲沒有鬆口。至於藍營可能找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幫李眉蓁站臺,柯說,不要低估韓國瑜的力量。
  • 剛剛,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揭曉,陳其邁當選
    【環球網報導】高雄市長補選今日(8月15日)舉行,並於下午4時開始開票。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最新消息,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獲得67萬餘票,得票率逾七成,確定當選高雄市長。陳其邁15日上午到投票所投票(圖片來源:臺媒)就在今晚6時,李眉蓁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等人陪同下,發表感言。李眉蓁說,恭喜陳其邁當選,盼他解決高雄負債等問題,促進投資及人口成長,讓高雄重回第二大城榮耀,她會在議會繼續監督陳其邁。
  • 傳國民黨24日公布高雄市長補選人選 江啟臣未證實
    高雄市長8月15日將補選,但藍營參選人仍未定案,針對外傳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4日將公布黨內參選人選,他昨日南下弔唁已故高市議長許昆源時仍未鬆口,也沒提及補選人選及布局。江啟臣下午在前高雄市新聞局長鄭照新等人陪同下,到高雄市殯儀館的許昆源靈堂弔唁,並參加現場法會,前後停留約70多分鐘,包括近20名高市議員曾麗燕等也全程陪同。
  • 獨家觀察|民眾黨高雄「插旗」失敗,影響該黨2022年布局及柯文哲參選2024
    可以預想,在2022年縣市長、縣市議員選舉以及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和「立委」選舉中,臺灣民眾黨只能繼續在藍綠兩黨的夾縫中艱難掙扎。 此番高雄市長補選,最初為了「共御」民進黨這個最大對手,民眾黨與國民黨其實有過短暫「藍白合作」構想,但終因理念不同,利益「談不攏」而胎死腹中。
  • 臺灣新聞臉:高雄市長補選藍綠白之爭
    那麼,當誰將接任高雄市長已經「沒有懸念」之際,這場高雄市長補選,還有什麼看頭? 「沒有對手」的陳其邁 陳其邁與高雄淵源頗深,而他的從政之路,似乎一直在問鼎高雄市長寶座方面打轉。陳其邁,1964年12月23日出生於臺灣省基隆市,幼年時隨家人遷居高雄。
  •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揭曉,陳其邁當選
    陳其邁15日上午到投票所投票(圖片來源:臺媒)就在今晚6時,李眉蓁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等人陪同下,發表感言。李眉蓁說,恭喜陳其邁當選,盼他解決高雄負債等問題,促進投資及人口成長,讓高雄重回第二大城榮耀,她會在議會繼續監督陳其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