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大招來了!2019年起,微信支付寶消費5萬,轉帳20萬以上,就可能被...

2020-12-11 網易財經

(原標題:央行大招來了!2019年起,微信支付寶消費5萬,轉帳20萬以上,就可能被監控!對個人有何影響)

央行在今年7月出了一個新政策,即將在2019年的1月1日起實施。

個人單天交易5萬,轉帳20萬以上,將受央行可疑監控。

也就是說,個人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購物消費達5萬塊錢以上、轉帳金額達20萬以上,就有可能被列入大額可疑交易進行監控。

1月起第三方支付個人交易5萬

轉帳20萬以上或受監控

7月13日,中國央行印發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有關要求:以客戶為單位,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額人民幣5萬元以上、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的現金收支需報告。

央行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應當於2019年1月1日起按照本通知的規定,提交大額交易報告。

其中,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以客戶為單位,按資金收入或者支出單邊累計計算並報告下列大額交易:

(一)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額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 、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現金收支。

(二)非自然人客戶支付帳戶與其他帳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額人民幣200萬元以上(含200萬元) 、外幣等值20萬美元以上(含20萬美元)的款項劃轉。

(三)自然人客戶支付帳戶與其他帳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額人民幣50萬元以上(含50萬元) 、外幣等值10萬美元以上(含10萬美元)的境內款項劃轉。

(四)自然人客戶支付帳戶與其他的銀行帳戶發生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額人民幣20萬元以上(含20萬元) 、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跨境款項劃轉。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需要可以調整大額交易報告標準。

大額交易報告的具體要素內容、報告格式和填報要求由中國人民銀行另行規定。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的其他要求按照《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 有關規定執行。

也就是說,明年開始,當你一天累計消費5萬,轉帳20萬以上,就有可能被央行列入大額可疑交易進行監控。

不過這些交易報告,不需要個人以及企業提交,不影響平常正常的合法合規的交易支付。

央行稱,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在大額交易完成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以電子方式提交大額交易報告。大額交易完成以款項實際劃轉到支付帳戶或者銀行帳戶為準。

哪些行為可以免報大額交易?

央行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大額交易,如未發現交易或行為可疑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可以不報告:

(一)交易一方為各級黨的機關、 國家權力機關、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軍事機關、人民政協機關和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但不包含其下屬的各類企事業單位。

(二)非銀行支付機構為客戶辦理相關業務收取的手續費用。

(三)交易背景為繳納水費、電費、燃氣費等公共事業費。

(四)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情形。

中國人民銀行根據需要可以調整大額交易免報範圍。

央行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北京市中鵬律師事務所律師丁凱分析,央行一方面是為了反洗錢,下一步可以做的是,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和個人偷逃稅。

現金相對較難追蹤的。如果通過銀行卡、網上交易,難免會留下各種交易痕跡。所以犯罪份子都喜歡現金。

你詐騙了別人的錢,只要別人的錢是通過銀行卡匯給你的,無論你轉到哪張銀行卡、哪種支付帳戶,那麼都能被按圖索驥、追查得到。

只有把錢取現出來,才能一定程度脫離監控。

如果你是一個官員,貪汙了幾百萬幾千萬。無論你存在哪個銀行帳戶,也難免會被監控得到。

所以大熱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貪官會把現金藏在自己的別墅裡,堆滿了整個房子。

所謂洗錢,就是通過隱瞞、掩飾非法資金的來源和性質,通過某種手法把它變成看似合法資金的行為和過程。主要包括提供資金帳戶、協助轉換財產形式、協助轉移資金或匯往境外等。

比如,某毒販通過販毒掙了1000萬,這1000萬就是違法收入,理論上是不能花的。因此,毒販需要將該筆收入通過合法的形式,洗成合法收入,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花了。

律師丁凱稱,有在國內現階段,假設該毒販真的通過販毒掙了1000萬,他根本不需要洗,直接花就完了,現實中很少看到有人因為花錢不當被抓起來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兩個:

1、中國社會存在大量的現金交易,因此,如果該毒販的1000萬是通過現金交易的形式花出去的,你根本就無從查起他到底花了多少錢,也就無所謂洗錢不洗錢了。

2、中國現階段沒有完善的個人收入申報制度。反洗錢的前提是,你先要知道他的合法收入是多少,但是由於沒有完善的個人收入申報制度,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合法收入是多少,因此,也就談不上去打擊違法收入了。

丁凱分析稱,這個問題,在明年開始的個稅申報制度逐漸建立起來後,可能有望得到部分解決。

個稅申報制度,假設你申報了100萬,你卻消費了1000萬,就可能有問題了,因為你的消費明顯超出你的收入。

如果犯罪分子掙了1000萬,2019年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能夠花出去了。因為你總不至於在申報收入時,直接申報販毒掙了1000萬,這樣的話就成大傻缺了,司法機關直接把你抓了。

所以,這1000萬你既不能申報,也不能存在銀行,也不能通過電子消費方式支付,也不能購買大額實名制產權的物品,比如房產、汽車等,只能通過現金方式消費。

這樣的話,就增加了你消費的難度。

有的朋友可能會想,那我送給別人行不?比如,給自己女朋友,或者父母、親戚或任何其他人。

理論上也不行。因為接收錢財的人,同樣要申報收入。比如,你女朋友申報了10萬元收入,但卻花了1000萬,嚴重超出正常收入,稅務機關可能就會來查詢,這多出的990萬哪兒來的?女朋友說,某某送的。稅務機關再一查,這個某某並沒有申報1000萬收入,於是,這990萬收入來源就有很大違法嫌疑了。

這樣順藤摸瓜,很多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就被倒查出來了。

這個邏輯推斷,同樣也適用於貪官。以後貪了巨額財產,真的只能存放在家裡保險柜了,只能零星現金消費,沒辦法大筆大筆的花了。

所以,央行的監管新規,和明年開始實施的個稅申報制度,其實是套組合拳,增加了通過違法犯罪活動獲得違法收入的法律成本。當然,也打擊偷逃稅行為。

上面的邏輯推斷也同樣適用於合法收入但卻未報稅的情形。比如,你合法掙了1000萬,但卻只申報了100萬收入,則剩下的900萬想要花出去,也難了。只要你名下的消費明顯超出你的申報收入,稅務機關可能分分鐘就要讓你來補稅了。

本文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 泰勒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央行大招來了!2019年起微信支付寶消費5萬 轉帳20萬以上 就可能被...
    摘要 【央行大招來了!2019年起微信支付寶消費5萬 轉帳20萬以上 就可能被監控】央行在今年7月出了一個新政策,即將在2019年的1月1日起實施。個人單天交易5萬,轉帳20萬以上,將受央行可疑監控。
  • 支付寶、微信轉帳注意了!明年起個人交易5萬、轉帳20萬以上將受...
    距離2019年只有5天時間了,而明年1月1日起,央行關於非銀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的新規將施行,支付寶、微信支付這些帳戶5萬元以上的大額交易要「上報」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支付寶、微信們注意了!央行新規:1月起個人轉帳20萬以上需報備
    繼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至網聯平臺處理、規定條碼支付當日限額之後,如今央行再次出手,以規範支付寶、微信等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大額交易。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規定,2019年1月1日起,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在內的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
  • ...月 1 日起,支付寶 / 微信支付等個人交易 5 萬、轉帳 20 萬以上...
    [2018年12月26日下午19:56] 支付寶今日針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個人交易5萬、轉帳20萬以上需上報」一事做出了回應。支付寶官方表示,央行的這個文件是針對反洗錢的,一天內現金交易超5萬才要報備(支付寶哪有啥現金交易 ),交易特別大額的(1天50萬)才要事後報告。
  • 1月起個人交易5萬、轉帳20萬以上或受央行可疑監控
    (原標題:1月起個人交易5萬、轉帳20萬以上或受央行可疑監控)
  • 如何看待2019年起支付寶、微信等轉帳和提現超5萬需上報的規定?
    另外,不久前央行還宣布了另一條新規,也就是從2019年1月14日開始,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必須完全撤出客戶備付金帳戶,今後將由央行統一監管備付金,即劃定統一指定的帳戶管理這筆錢。此舉等於是終結了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過去「躺賺」的時代,尤其是對於像支付寶這樣的巨頭來說,每年損失或超過幾百億。而那些中小型支付平臺很可能無法生存下去。
  • 1月1日起,個人5萬以上交易、20萬以上轉帳注意了,可能受到大額可疑...
    明年1月1日起,央行關於非銀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的新規施行,支付寶、微信支付這些帳戶5萬元以上的大額交易要上報了。這個通知施行後意味著,個人帳戶的大額交易及流水異常將接受央行監控管理;這之中,不僅僅包括銀行帳戶收支情況、網絡銀行收支記錄,還將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非銀支付機構的記錄。今後,我們個人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購物消費達到5萬塊錢以上、轉帳金額達到20萬以上,就有可能被列入大額可疑交易進行監控。
  • 央行發布新規,支付寶微信轉帳超過這個額度,將會被監控
    科技改變了人們的支付方式,以前人們都是使用現金來付款,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行動支付的出現,讓人們擺脫了現金的束縛,極大提高了我們的付款效率。現在社會,現金支付的使用次數逐漸在變少,行動支付開始漸漸成為了主流,這就是科技帶給我們的好處。但是行動支付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因為支付寶和微信是一個交易自由,不受轉帳上限的第三方機構平臺。
  • 明年1月1日起個人單日跨境轉帳超20萬要上報央行
    原標題:明年1月1日起第三方支付和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大額交易要上報央行個人單日跨境交易超20萬要報送央行元旦之後,個人使用第三方支付機構單日現金收支達到5萬塊錢以上,或境內轉帳50萬元,亦或者跨境轉帳20萬元以上
  • 轉帳20萬或受監控什麼情況?個人額度超20萬為何要報送央行
    個人單日跨境交易超20萬要報送央行  元旦之後,個人使用第三方支付機構單日現金收支達到5萬塊錢以上,或境內轉帳50萬元,亦或者跨境轉帳20萬元以上,支付機構都要向央行提交大額交易報告。  第三方支付機構大額交易須上報央行  今年6月,中國央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文件中明確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非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比如支付寶、微信等)對於用戶涉及大額交易的,必須上報央行。
  • 2019年微信轉帳限額收手續費嗎?微信提現手續費收取標準 微信提現...
    8月20日,2019年微信轉帳限額收手續費嗎?微信聊天框的轉帳是自己微信裡的錢轉到好友的微信帳戶,這個是不用收費的。但是微信轉到自己或者別人的銀行卡是要收費的,手續費0.1%,單筆最低0.1元,計算精度為小數點後兩位。也就是說微信提現手續費和轉帳,零錢通資金轉入、轉出均不收手續費。
  • 個人轉帳5萬以上需上報?支付寶回應:一天內現金大額交易才要報備
    據支付寶官方微博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從明年1月1日起,央行關於非銀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的新規施行,支付寶、微信支付這些帳戶5萬元以上的大額交易要上報了。」昨天,支付寶官方微博進行了闢謠。  支付寶官方微博昨日發文稱:「這個5萬的信息是謠言,請大家不要驚慌。
  • 官方發布新命令,支付寶微信轉帳超過這個額度,或將會被監控?
    官方發布新命令,支付寶微信轉帳超過這個額度,或將會被監控?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再也不用帶著現金出門了,現在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解決日常吃飯購物等消費活動,作為中國行動支付界的大佬,相信大家對微信和支付寶都很熟悉,他們的出現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提供了很大很大的幫助,小編認為我們都應該感謝像馬雲和馬化騰這樣的大佬們,行動支付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人們的生活,但同時行動支付也是一把「雙刃劍」,
  • 支付寶微信轉帳將限額度筆數
    通知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以法人為單位)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在同一家支付機構只能開立一個Ⅲ類戶。  「目前各個銀行一般是一個人名下可以有4張銀行卡,今後再辦理時就有限制了。」一家駐濟銀行的工作人員說。為方便個人異地生產生活需要,銀行對本銀行行內異地存取現、轉帳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當在3個月內實現免費。
  • 央行轉帳新規:ATM轉帳次日到帳 微信支付寶轉帳限次數額度
    央行轉帳新規:ATM轉帳次日到帳 微信支付寶轉帳限次數額度  蘇新明 • 2016-10-04 15:42:35
  • 微信轉帳2萬元以上要繳手續費?
    一直以來,基於微信支付的每一筆轉帳交易,不論金額大小,微信平臺都要向銀行繳納手續費。為優化服務資源配置,微信會更傾向於將資源傾斜給廣泛的小額轉帳及紅包用戶。今後,小額轉帳及紅包依舊免收手續費,不受影響。而一個月累計在微信上轉帳超過2萬元,付款方就要擔負一定的手續費。其計算方法是,只有微信轉帳付款和面對面付款額度超過2萬元才收費,而收款方並不受影響。
  • 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即將成為過去?央行數字貨幣來了
    行動支付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微信和支付寶二維碼,成了判斷一個地方經濟與年輕人是否活躍與發達的晴雨表。僅在個別偏遠山區的農村集市上,還保留著必須現金交易的傳統。
  • 央行出手!支付寶和微信二維碼轉帳每天限額500了!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強勢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現在出門在外,什麼都可以不帶,手機不能不帶,因為,行動支付,已經成為了主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然而!最近央行又出手了!有人說以後每天要每天限額500元的轉帳額度,是真的嗎?
  • 微信限額20萬怎麼解除破解?提升微信額度支付限額方法
    微信從2017年的限額20萬/年到2018年的日均支付限額500元,這個限額對於一般微信用戶來說不受影響,但從層面上來說,前者限制了商家,後者限制了消費者,讓不少人越來越緊張了,甚至一度求微信限額解除方法,不要緊張,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小編給你帶來了解決微信限額20萬/年和日均支付限額500元的辦法。
  • 支付寶和微信躺著賺錢的日子結束了
    支付寶、微信的財付通等躺著賺錢的日子結束了。央行規定,從 2018 年 6 月 30 日起,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帳戶的所有網絡支付都必須「斷直聯」,通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儘管央行表示,網聯平臺的建立是為了進一步規範支付市場,但它客觀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環節的支付成本。根據《北京商報》報導,一家國有大行曾透露,該行 2016 年將 TPS 從 2000/秒提升到 4000/秒,僅硬體就投入了 20 億。可以想像,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要將所有交易接管過來,網聯的硬體投入可能超過百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