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著作權歸本人所有,如需要公眾號等其他平臺轉載請私信聯繫,擅自使用一律視為侵權。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笑話」,例如說經久不衰的蘇聯笑話、永遠不過時的《是,大臣》截圖、辱法梗等等。
在網際網路文化圈當中,若是要說什麼「日本笑話」的話,那麼結合歷史尤其是二戰歷史,關於賭國運的段子就會大量呈現在我們面前。
當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後,日本在明明有條件做得跟我們以及韓國一樣好的情況下,這大半年來卻進行了三次「賭國運」的嘗試。
那麼,結果究竟如何呢?
第一次賭國運:皇國興衰就看東京奧運
如果沒有新冠哥的肆虐,現在微博熱搜也好、知乎熱榜也罷,應該都在每天討論即將到來的奧運會了。
從歷史角度來說,幾十年前的那次東京奧運會刷新了全世界對日本的認知,可以說讓日本正式從二戰戰敗的陰影當中走了出來,實現「奧運景氣」,經濟再度得到強勢推進。
日本「當時」國民素質之高更是成為了很多心靈雞湯津津樂道的主題。
這些年,本子可謂是國內問題多如牛毛:老齡化少子化、社會活力嚴重衰弱、安倍經濟學沒有起到真正讓日本滿血復活的作用……
古時候人家家裡有老人快不行了,還會用子孫輩趕緊娶媳婦的方式「衝喜」呢,現在的日本也急切需要一場大事件來給自己打雞血。
於是再度舉辦東京奧運會就顯得意義非凡,即便有些輿論說很多日本國民對此不感冒,但政府層面投入了大量成本,期待著東京奧運會能夠「重振皇國」。
確實,光是奧運期間的遊客(例如國內放暑假、休年假的大量年輕人)就要給該國帶來豐厚的旅遊收益,而各種奧運相關產業發展,也可以給日本經濟續一波命。
所以當新冠疫情出現之後,日本第一時間還是非常重視的。
在當時全世界包括我們自己都相信「武漢是爆發地」的情況下,日本政府雖然沒有立刻叫停兩國間航班,但也執行了相對嚴格的入境檢測,對感染者立刻給予治療,避免疫情在日本擴散。
你看當時日本寧可讓鑽石公主號上感染者快速增加,都不願意讓他們下船,足見政府的謹慎。
其實從那一刻開始,日本就已經在賭國運了。
按照日本的想法,新冠病毒既然是來自於中國,那麼只要做好對中國入境的防疫,配合中國積極有效地應對疫情,那麼等到我們搞定了,日本也就能鬆口氣,繼續開奧運。
所以直到3月中旬之前,安倍政府態度都非常堅決,表示奧運必須開,一定開。
可出乎日本意料的是,新冠的發源地並非武漢或者說中國,實際上在武漢爆發的時候,新冠病毒就已經開始在全球肆虐了。
這就讓日本遭遇到無法想像的奇襲——能夠堵住中國的疫情傳入,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不設防。
打個比方,就像是法蘭西萬萬沒想到看似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居然被第三帝國找到漏洞突破了,亡國速度堪比閃電戰那樣。
再加上疫情影響的不光是一個國家,日本萬萬沒想到歐美能夠拉胯到那種地步,直接就群體免疫、放棄治療了。
所以,當安倍在3月24日左右宣布奧運會延期時,第一次賭國運基本宣告失敗了。
第二次賭國運:捂死新冠君
本來吧,既然已經放棄如期舉辦奧運會了,日本政府就該學習一下中韓倆鄰居的經驗,採用更加強有力的封城措施,並且加大「疫情可怕」的宣傳力度。
但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已經失去了今年獲得奧運紅利的可能性,再加上全球經濟都陷入動蕩和蕭條,如果這個時候利用絕對嚴格的措施來防禦……
經濟損失更是難以想像,這不是安天皇道歉或者剖腹自盡就能解決的。
所以,第二次賭國運的主題就是溫和版「封城」,試圖捂死新冠君。
所謂溫和版,指的是日本固然不可能完全不採用封城措施,但相關防疫力度並不算很大,甚至像是東京圈這種千萬級人口的地方,每天還是有很多社畜乘坐電車上班。
至於學校停課,那幫學生也不是乖乖留在家用功讀書,大家不妨查查關於女高中生懷孕率增加的新聞。
對了,你看每年固定賞櫻花的季節照樣有不少人在公園裡聚集。
我想大概是日本政府覺得,國民擁有著較好的衛生習慣,又不像歐美那樣拒絕戴口罩,再加上新冠當時看來主要感染的是老年人……
所以搞不好捂著捂著,那幫老年人死掉之後,新冠就在日本的地界消失了呢?
說實話,第一波賭國運至少還是遵循科學規律的,只是沒有想到事情變化那麼快,錯不在我。
但第二次就已經有點玄學,純粹指望天照大神顯靈了。
可全世界的事實都證明,新冠哥不信神仙上帝,就服中國防疫。
所以這次賭國運也失敗了。
病毒附著在海鮮包裝上都能傳播,在下水道都具備感染性,氣溶膠傳播技能點滿……
一個從來沒有病人清零的國家又如何做到百分百防疫?
所以在5月下旬全面「解封」之後,日本再度陷入到了疫情快速蔓延、在我看來由於大量病人感染路徑不明,實質上已經失控的狀態。
所以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日本,捂不住了》,寫完之後評論區還有幫「承認日本控制住了疫情很難嗎」的支持者說我誇大其詞呢。
第三次賭國運:Go To キャンペーン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整天熱情好客靠旅遊業維生的國家,往往工業能力都不怎麼樣。
但日本必須是個例外,儘管一方面屬於製造業強國,但另一方面優美良好的環境、各類日本動漫影視劇動作片的軟文化傳播、外務省每年砸出去的宣傳經費……
都帶動了這個國家旅遊業的發展,相信大家身邊肯定有那種說走就走去日本旅行的朋友。
從咱們國內情況就知道,旅遊業是在疫情環境下遭遇打擊最大的行業之一,而我們本著嚴謹的態度,根據疫情變化逐漸放寬旅遊限制,從省內遊,到最近才確定可以有條件進行跨省遊(跨國暫時還是歇歇吧),讓旅遊業能夠一步步走向復甦。
而日本也迫切需要社會各界給旅遊業輸血,畢竟隨便翻翻當地新聞,各種旅遊公司倒閉、知名景點無人問津的場面,已經造成很多從業者破產了。
所以,日本政府此前開啟了第三次「賭國運」:Go To キャンペーン(Go To campaign)。
直接抄網上資料:日本政府計劃投入1兆6794億日圓分配至「Go To Campaign」,提振旅行、飲食、活動等方面的需求。這次運動分為不同部分,包括補助國內旅行費用的國土交通省(觀光廳)「Go To Travel」(觀光運動),提振飲食需求的農林水產省「Go To Eat」(飲食運動),補助活動等門票費的經濟產業省「Go To Event」(娛樂運動),以及振興商店街的「Go To商店街」(地域振興運動)。
例如,政府覺得8月份將是鼓勵大家都出去旅遊的大好時機,也會給予很多優待。
本來吧,如果這個國家能夠做到我們的防疫效果,提出各種刺激政策無可厚非,沒準還能迎來一波報複式消費。
這次賭國運若能成功,即便今年日本經濟基本好不起來了,但對比一下世界各國的情況,沒準俺皇國還算不錯的呢。
可正因為前兩次賭國運都失敗了,直接導致第三次賭國運現在問題重重。
鼓勵大家出去吃吃喝喝,所以東京目前大量感染者被發現是在享受夜生活時中招的。
本地娛樂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需要各地人員大量流動的旅行呢?
但截至本文寫完之際,日本政府還是沒有宣布取消「Go To Campaign」,甚至有關人員還站出來說:哎呀,取消這個計劃未免太過激了,我們現在應該考慮的難道不是如何在疫情不嚴重的地方開開心心重啟旅遊嗎?
但騷操作就是,因為東京現在爆發太厲害,於是日本政府直接宣布「東京將不在goto範圍內」。簡單說,大家不要去東京旅遊,東京人也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別亂跑。
這下子,日本那邊新聞評論區可熱鬧了,很多網友抱怨說:我們東京人給國家交稅最多,現在國家掏錢的活動卻輪不到我們?
另外日本人終歸不是美國自由無敵,也都是怕死怕感染的,所以要求政府撤銷這個計劃呼聲也變得愈發強烈。
但只要日本政府還繼續堅持賭這次國運,那麼感染範圍必將繼續擴大,指不定就得朝著群體免疫的方向發展了。
根據我的猜測,日本政府現在應該也處在崩潰的極限,安倍每天除了一副死人臉面對質詢外,其他時間估計都在家裡給歷代天皇磕頭求保佑了。
萬一,我是說萬一接下來幾天感染人數又降下去了呢?那不就賭贏了嘛!
但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在未來幾天隨著感染人數遲遲無法得到控制,最終和奧運會那樣,被迫宣布放棄「Go To Campaign」。
以及,宣告第三次賭國運的失敗。
如果我能早知道這次牛市結束得那麼快,就不會無聊地扔幾千塊錢進去嘗試賺點咖啡錢,然後現在虧上大幾百了。
日本政府若在1月份就看到現在的局面,估計也會全力以赴防疫,然後現在開開心心清倉,看其他國家上天台。
然而,這個世界又怎麼有後悔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