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上出現多少強大的帝國,他們的後人都去哪了

2020-12-16 多邊形的歷史

說起蒙古草原,我們都不陌生。在歷史上這個地方出現了眾多強大的帝國。中原王朝可是一直和北方的遊牧民族在對方。這些強大的帝國都是盛極一時,後來逐漸衰落,然後消失了。如果這些帝國雖然失敗,他們的後人現在都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大致的看一下蒙古草原上出現的帝國和他們的後人在哪。

匈奴

匈奴是蒙古草原上第一個出現的強大政權。這個部落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幾乎統一了整個蒙古草原。和當時的秦國、西漢、東漢、西晉對立。漢武帝之前匈奴實力比較強大,之後被漢武帝擊敗多次,實力逐漸下降。東漢的時候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河西走廊,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北匈奴不知道什麼時候進入歐洲的,5世紀時北匈奴單于阿提拉橫掃歐洲,被稱為上帝之鞭。不過阿提拉去世後,北匈奴就分裂了,之後就消失了。南匈奴不斷和當地人民融合。五胡十六國時,南匈奴建立前趙、北涼和夏等國家。之後漸漸被漢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後裔。

鮮卑

東晉時期,北方進入了戰亂,這個時候各個少數民族都趁機崛起。蒙古草原上新崛起了一個民族就是鮮卑族。鮮卑起源於東胡族,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二世紀中葉,檀石槐率部統一鮮卑各部,檀石槐死後,鮮卑陷入分裂。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亂不堪,建立慕容氏諸燕、西秦、南涼、代國等國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並在439年統一北方。這時的鮮卑族達到了鼎盛。之後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後來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取代。不過鮮卑族並沒有退出歷史舞臺,鮮卑族的王子吐谷渾外在青海、甘肅一帶,還建立吐谷渾政權,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併。之後被契丹人同化。後來的契丹人也有部分是鮮卑的後人。

突厥

突厥和當年的鮮卑、柔然都是同時代出現的,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滅亡之後,這個民族開始崛起了。552年突厥滅了了草原上的柔然,開始崛起了。不過在隋朝的時候,隋文帝用離間計把突厥一分為二,分別為東突厥,西突厥。西突厥汗國為牙庭設在應娑,可汗是室密點可汗的子孫;東突厥汗國牙庭為原汗國牙庭,可汗則為創立者伊利可汗的子孫。唐朝建立之後630年滅了東突厥,654年滅了西突厥。不過突厥並沒有消失,682年後突厥復國,至745年為回紇汗國所滅。不過突厥汗國雖然滅了,但是部落沒有消失。目前中亞的哈薩克、土耳其人、土庫曼人、韃靼人(塔塔爾人)、雅庫特人、吉爾吉斯人(柯爾克孜人)、撒拉爾人(撒拉人)、亞塞拜然人、烏茲別克人、巴什基爾人、楚瓦什人、圖瓦人、阿爾泰人等都是突厥人的後代。可以說突厥影響非常大。

契丹

契丹的祖先是鮮卑族,崛起於五代十國期間。當時唐王朝滅亡,中進入了戰亂,無法控制了北方草原。這個時候契丹趁機崛起。契丹迭剌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乘中原內亂統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後於907年2月27日即可汗位。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即遼太祖。後來又改成了遼,可以說一直來回改。契丹和之前的遊牧民族有明顯的不同,就是這個民族不僅僅是靠遊牧,還有農耕。可說是個結合體。而且他不再是遊牧的形式,而是建立了一個國家的政權,和中原王朝一樣的。這個是少數民族第一個這樣做的。所以這個政權非常穩定。女真崛起的時候,遼國不斷衰落,1125年遼國末代皇帝天祚帝被俘虜,遼國滅亡。不過遼國的耶律大石率部往西建立了西遼。一直到成吉思汗西徵的時候才徹底滅亡。

蒙古

蒙古是契丹的一支,遼國滅亡後,蒙古族開始崛起,但是前期一直受到金國的壓迫。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裡勒臺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這個時候蒙古是徹底統一了蒙古草原。之後蒙古人東徵西討,橫掃整個歐亞大陸。不過之後的一個世紀,蒙古在歐洲大陸建立的政權紛紛被推翻。在中原建立的元朝於1368年被推翻,元順帝逃亡蒙古。之後蒙古陷入分裂,15世紀的時候被統一。之後女真族崛起的時候被皇太極打敗,被女真開始統治。一直到清朝滅亡的時候,蒙古一直歸順中央政府。目前蒙古族還存在。分布在俄國、蒙古和我國的內蒙古地區,人口一千萬左右。

相關焦點

  • 蒙古帝國被稱為逆天存在,曾席捲西歐大陸,他們的武力之源何在
    歷史上一直有個玩笑段子說,漢打殘了匈奴,救了歐亞大陸;唐打殘了突厥,第二次救了歐亞大陸;宋不爭氣,所以有了著名的蒙古帝國。有人認為蒙古帝國的崛起主要是中原太弱,宋只要能有點骨氣也不至於讓蒙古族做大。但也有一種說法,蒙古帝國崛起跟宋沒啥關係,他們兩個之間隔得大老遠呢。
  • 蒙古草原上出現眾多民族,只有這個民族存到現在,目前影響重大
    說起蒙古草原,這個地方在歷史上對中華文明影響重大,可以說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在我國的歷史上,蒙古草原上的草原文明和中原地區的農耕文明一直是並存的。而且兩種文明相互融合,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的文明。在蒙古草原的歷史上,出現的民族並不只是一個。不過這些出現的民族沒有一個是一直傳承下來的,有些民族文化傳承著就出現了中斷,甚至消失。
  • 俄羅斯韃靼共和國,是蒙古帝國後人嗎?
    當成吉思汗武力足以強大之際,他便打敗塔塔爾部,並大開殺戒,所有的成年男子都被殺,只有身高低於車輪的小男孩才得以苟活,女子則被分配給蒙古部落的男人。 但是話雖如此,塔塔爾人還是存活下來,他們隱匿在蒙古人中。直到明朝年間,草原大內訌,出現了東西兩個蒙古霸主。
  • 成吉思汗後人建立的「大蒙古帝國」,現在哪個國家還存在?
    成吉思汗,原名孛兒只斤·鐵木真,他用一生的時間創建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蒙古帝國,只是他所建立起來的這個帝國,並不能在他死後維持多久,很快便四分五裂了。而成吉思汗後人所建立起來的國家,如今也都不復存在了!
  • 外蒙古教科書是如何書寫自己的歷史?他們又是怎麼描述元朝的?
    簡單來說,外蒙古的歷史教科書有一個基調:元朝時期是蒙古帝國最輝煌的時期,他們不承認中國統治過草原,而是認為蒙古帝國統治了中原一百多年。 至於為什麼沒有保護好草原?蒙古國教科書中給出了這樣的理由: 因為蒙古內部分裂,才讓中國有可乘之機,才讓蒙古國失去了大片的草場。他們認為,成吉思汗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態,成吉思汗統一了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國,使得蒙古的力量空前強大,這個時候的蒙古在和中國的戰爭中勝多輸少,還成功殖民了中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元朝。
  • 為什麼蒙古帝國如此熱衷於領土擴張?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聽過它的人都印象深刻的國家,那就是蒙古帝國——元朝。現如今我們都說老鄰居俄羅斯是戰鬥民族,可殊不知元朝時期的蒙古帝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 神鵰中忽必烈為蒙古鞠躬盡瘁,為何現實中蒙古國後人對其評價不佳
    可是,在歷史上,忽必烈身為元朝皇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蒙古貴族為統治階級的統一王朝,可偏偏蒙古後人對其評價不佳,甚至視其為叛徒。這在大家看來似乎是有些不可理解,事實上,哪怕是今天的外蒙古國,一樣對這位歷史上的元朝皇帝心懷不滿。其實無非是兩點原因。
  • 蒙古帝國:遊牧民族建立的最大帝國
    (世界上最寬廣的草原區,綿延8000多公裡的歐亞草原區。紅色線圍繞部分為蒙古高原) 自歐洲多瑙河下遊起,呈連續帶狀往東延伸,經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哈薩克丘陵、蒙古高原,直達中國東北松遼平原,東西綿延近110個經度,構成地球上最寬廣的歐亞草原區。
  • 蒙古帝國可汗——「成吉思汗」的一生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徵伐西夏的時候去世。1206年成吉思皇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擁有皇帝和大汗的雙重身份。明初官修《元史》,書中只多次出現過「成吉思皇帝」一詞,從未出現過「成吉思汗」一詞。
  • 柔然:一個曾經稱霸蒙古草原一百餘年的帝國,如今都去哪兒了?
    稱霸草原柔然,一個並不熟悉,卻在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王朝。不同於突厥、鮮卑等少數民族,柔然幾乎是名聲不顯。之後又攻破蒙古高原的匈奴餘部,此時蒙古草原和周圍諸多民族紛紛歸附。此時柔然勢力範圍所及:東起大興安嶺,南臨大漠,與北魏相峙,西逾阿爾泰山,佔有準噶爾盆地,與天山以南的焉耆接界,北至今貝加爾湖。公元402年,社侖自稱丘豆伐可汗。
  • 強大的蒙古帝國,為何迅速瓦解?原因主要在於三點
    蒙古帝國曾經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強盛,版圖最為遼闊的帝國之一,鼎盛時期其統治從亞洲的朝鮮半島延伸到歐洲的波蘭平原。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強大的帝國,卻沒有長命,重要的原因我們認為有三點,其一就是忽必烈與阿不裡哥進行了長達五年的汗位之爭。
  • 帝國黃昏:蒙古帝國治下的東北亞
    一般情況下,地方統治者往往通過正式歸順和分封儀式納入蒙古政體,他們可以留在當地,只需向蒙古朝廷上繳貢物和賦稅,承擔徭役,就可以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蒙古大汗並不熱衷於將其宗教信仰、社會習俗或文化取向強加給地方百姓。蒙古貴族從中央政府獲得相當程度的自治權,他們堅決不把整個帝國和帝國的組成部分即所有的兀魯思都視為蒙古的共同財產。
  • 1368年後的蒙古帝國——漠北草原的北元政權
    前言:自順帝北狩於上都,大元結束了在中原漢地的統治,形成了北元政權。元朝軍閥、宗王尚佔據山西、陝西、甘肅、東北和雲南,奉元廷為正朔。隨後順帝崩,昭宗即位,繼續北奔於漠北,後崩。洪武二十年,經捕魚兒海之役,北元名存實亡。元益宗北逃,後被殺。蒙古帝國如何延續國祚?
  • 清朝時期的蒙古是什麼樣?昔日的草原霸主為何會衰落?
    十三世紀初期,蒙古在北方草原上異軍突起。蒙古人在傳奇領袖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南徵北戰,橫掃亞洲北部。1279年,蒙古大軍在廣東崖山打敗南宋,佔領了中國全境,蒙古擴張達到了最巔峰時期。 然而時過境遷,當歷史車輪前進到清朝的時候,蒙古卻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強大無敵的草原霸主形象了。
  • 蒙古史︱蒙古帝國的軍情系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功指揮阿拉曼戰役和諾曼第登陸的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Bernard Montgomery)在《戰爭史》一書中寫道:「成吉思汗的軍隊具有很高的軍事效率,他們將作戰的機動性與協作性結合在一起,他們的協作能力使其成為當時最有組織性的軍隊,他們軍事上成功的關鍵在於情報體系。」
  • 席捲俄羅斯草原的蒙古鐵騎,羅斯諸公國覆滅的開端,卡利奇克戰役
    十三世紀初,蒙古帝國的西徵大軍一舉消滅了中亞諸國,其中包括正處於上升期的土庫曼帝國—花剌子模。這些對土地有著無盡欲望的野蠻蒙古人,決心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去,將每一片土地都變成牧場。在獲知了更遠的地方還有著一群羅斯諸公國以後,這些蒙古軍隊開始了遠徵東歐的歷程。一、他們又來了!
  • 書訊| 麥可·普勞丁《蒙古帝國興起及其遺產》
    平民和他們的上司吃著同樣的食物。除了嚴重的問題,軍官們不準苛待自己的士兵。成吉思汗鍛造的軍事機器是他成功的關鍵,蒙古人並沒有戰術上的革新。他們採用的都是最普通的遊牧戰爭方式:消耗戰、側翼機動戰和聲東擊西等戰術。當時的成吉思汗掌握了權力,並且徵服了鄰近的柯爾克孜人和畏兀兒人,他們是當時很有實力的兩個部落:一個位於蒙古帝國的南部,在中原附近;一個位於蒙古帝國的西方,在花剌子模。
  • 黃金家族的血腥內鬥,蒙古帝國的分崩離析
    十三世紀可以被稱作「蒙古人的世紀」,僅僅幾十年間,蒙古鐵騎便踏遍了東起高麗、西至波蘭的萬裡疆土。作為一個在世界歷史中影響深遠的王朝,蒙古帝國極盛時曾擁有兩千多萬平方公裡的版圖,其廣闊程度在人類歷史上僅次於大英帝國。然而正如這個帝國是在短短一代人中崛起的一樣,它也在一代人的時間裡走向分崩離析。
  • 蒙古帝國領土縮水九成,內外蒙古為何一個富一個窮?原因竟是這樣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人口大約只有100來萬,軍隊不到20萬,卻先後滅掉40多個國家,徵服700多個民族,統治人口達6億人,領土最大達到3300萬平方公裡,比現在三個中國還要大。圖:蒙古帝國疆域現在的蒙古,領土約156萬平方公裡,比鼎盛時期縮水95%。那麼蒙古帝國,是如何一步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呢?
  • 蒙古帝國是如何橫掃亞歐大陸的?他們的套路是什麼?
    多個民族,疆域更是到達了3000多萬平方公裡,號稱是僅次於大英帝國的人類歷史上第二大帝國,其西徵的鐵騎一直打到了歐洲的多瑙河流域,兵臨維也納城下。他們的位置剛好處於蒙古人可以居高臨下,一鼓作氣的位置上。蒙古人發源地—蒙古高原,它的平均海拔有1580米,這個高度雖然不能和青藏高原比,但相對於周邊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等,已經很高了。倒黴的金朝剛好處於蒙古人居高臨下的位置上。